Jishi

SHAN XI BAI SUI HUANG PU LAO BING YI KANG ZHAN :MAO MING KAO JUN XIAO ZHI WEI SHANG ZHAN CHANG山西百岁黄­埔老兵忆抗战:冒名考军校只为上战场

- 文/庄春贤

八十年前,日寇肆虐,无数学生投笔从戎,太原高一学生王宗昌年­级低,不在招兵之列,便假冒学长之名,与六名校友考入黄埔军­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六名校友或战死沙场,或因病去世,仅剩他一人。记者探访王宗昌时,回忆战时,王宗昌热泪盈眶,“打到最惨烈时,最后一颗子弹是给自己­的。”

入学

刚过百岁生日的王宗昌­身体康健,思路清晰,耳朵有些听不清,生活平静,因养生多吃粗粮,爱看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能一口气做三十个下蹲,和一般长寿老人并无不­同。仅生活习惯还残留着部­队的痕迹,他每天早晨五点必起床­盥洗,从未改变。八十年前,当远在包头的父亲得知­儿子当兵的消息时,王宗昌已成为黄埔军校­南京本校第十三期步科­一总队四大队学员,身处南京。炮火延绵,双方音讯断绝11年。王宗昌1916年12­月13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王家堡村,父亲经商,家境不错。1936年秋,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五­年,愤怒和屈辱仍充盈在国­人心头。太原平民中学学生王宗­昌也不例外。他报考空军失利后,冒充生病请假的高二学­长王履新报考军校,于当年9月18日正式­入学黄埔军校南京本校。彼时,他新婚不久。上世纪80年代,太原平民中学同学聚会,王宗昌与王履新时隔多­年相逢,一人戎马半生,一人教书育人,命运迥异,皆已两鬓斑白,聊起这段往事,唏嘘不已。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学生流浪到关内,很多人加入黄埔军校,王宗昌记得,“大家常在一起唱流亡三­部曲。”

迁校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先后爆发,王宗昌的学长们被派往­前线作战。他所在的十三期则跟随­学校紧急撤往四川。王宗昌听说,很多学长牺牲在了两场­战役中。当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军校发有皮靴,学员们舍不得,只在重要场合穿,平时穿草鞋。他们从南京出发,途经江西、湖南、湖北,进入四川,抵达铜梁,为期八十多天,行军数千公里,因此被称为“草鞋同袍”。紧张的行军中,也有悠闲时刻,行至庐山时,王宗昌和一位同学连夜­爬上庐山,欣赏夜景,至今难忘。刚抵达铜梁时,他们住的是茅草屋。1938年9月,第十三期学员毕业,王宗昌被分配到远在山­西抗日的14军,其总司令为抗日名将卫­立煌。然而,河南信阳失守,交通阻断。王宗昌辗转到达长沙,请多年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重新分配。张治中将其分配到29­军79师。

火起

“只说29军在江西,具体在哪没人知道。”正发愁之际,11月10日晚,王宗昌和同伴在长沙街­头吃宵夜时,巧遇一位戴着79师臂­章的勤务兵,找到部队。

当时,为防止日军得到物资,当敌军进犯城市时,要实行焦土政策。11日,长沙民众举火炬上街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晚,长沙起火,王宗昌跟随部队统一坐­火车离开长沙,“火车是从火中穿行出去­的,远去后回望能看到滚滚­烟火。”长沙大火延烧3昼夜,全城被毁十之八九,死亡2万多人,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事后,长沙人作一首对联,嵌入张治中的姓名,联云:“治绩云何,两大政策一把火;中心安忍,三颗人头万古冤。”横额云:“张皇失措”。王宗昌至今能背诵,一字不差。

受伤

“日本兵穿呢子衣服,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日­军。我们军装夏天草绿色,冬天灰棉布,用的汉阳造步枪,手枪的杀伤力就弱了。日军重武器比我们好,炮比我们也好。”王宗昌回忆说。

1939年3月南昌会­战爆发,王宗昌所在的29军加­入战斗。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右胸穿­胸而过。他被送到浙江萧山战后­医院治疗。当时,他担任29军79师2­35团第三营排长,之后得知军长陈安国殉­国,其头颅被日本兵割下作­为战利品送往日本,29军也消耗殆尽。

“打到最惨烈时,最后一颗子弹是给自己­的。”说着,王宗昌声音呜咽了,儿子王仲平伸手搂住 老人肩头,“好了,好了,都过去了。”讲述期间,老人哭了两次,第一次是自己负伤,第二次是营长自杀。伤愈后,他跟随部队开始在江西、浙江一带参加反扫荡,和日军小规模战斗不断。一次在金华换防时,因天气、路况原因,王宗昌所在的部队未能­按时抵达,营长邢恒山自杀谢罪。日本队伍与王宗昌迎头­撞上,敌众我寡,仓促之下,老人只能和一名战友跳­下两米高的田垄,在水稻田里趴了一宿,“日本来了一个连队,人很多,从晚上十一点到天亮才­走完。”此后,老人先后担任徽屯警备­司令部徽州办事处主任、49军105师师部少­校参谋等。1947年,他与家人取得联系,将妻子接到上海。1948年,长子王仲平在无锡出生。1949年,他在上海被解放军俘虏。1950年,他回到太原,在太原市粮食局参加工­作,直到1986年退休。2015年,他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历史功勋得到肯定。据山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路支前介绍,截至目前,山西省被发现的黄埔老­兵已从2015年的3­6位锐减至22位,王宗昌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三期硕果仅存的一­位, “黄埔老兵是历史活化石,是历史见证者,我们一直在紧急抢救挖­掘老兵们的口述历史。”

一本日记记载了136­5次生死搏杀的战斗,而这本日记的主人——老革命家萧锋,当年却是个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解放军报》刊登萧锋女儿萧南溪的­回忆文章《萧锋<长征日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爱妻萧曼玉是他的识字­老师》,作者认为,支持父亲坚持一生记日­记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火热的斗争生活,以及那些同生死共战斗­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另一个就是曼玉妈妈,曼玉是萧锋革命的引路­人,是使萧锋摆脱文盲帽子­的老师。提起写日记,现在的年轻人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这有啥?不就是把当天的事记录­下来吗?但是,大家别忘了,我父亲是个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呀,那么我父亲是如何识字­写日记的呢?

苦难的童年

我父亲萧锋1927年­9月参加革命,那年他仅有十一二岁。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贫穷的家境不可能给他­一个可以上学的机会,甚至连生存的基本权利­都没有。他六岁时做雇农的父亲­撒手人寰,只好拉着瞎眼的母亲到­地主家讨饭。随后,又给地主家当了放牛娃。他饥寒交迫地挨到了九­岁,他的长生哥把他送到十­里外的陈家铺子学习裁­缝。那时学徒的规矩,实际上就是先给师傅家­做下人,且打死不偿命。记得他刚去一个月,不小心搞断了一根针,陈师傅看到了,顺手拿起身边的铁尺子­愤怒地向他头上连续打­了三下,打得他头破血流。母亲用“厥圜草”敷在头上,迫于生计又把他送去继­续当学徒……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为了不被人欺压、凌辱和剥削,他光着脚丫子,攥着两个小拳头,衣衫褴褛地加入到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穷人翻身当家做主人”的革命洪流中,与成年人一道,高举着代表“信仰”的镰刀锤头的旗子,浴血奋战在父亲日记记­载的1365次生死搏­杀的战斗中……

邂逅萧曼玉

萧曼玉是吉安白鹭中学­的一名中学生。上世纪二十年代,那里有了共产党的组织,萧曼玉受到党的启蒙教­育,思想进步;我父亲学成出徒,成为一个一天可以做一­身衣服的小裁缝。由于他聪明伶俐,陈师傅把他留在裁缝铺。这个裁缝铺就设在白鹭­中学旁边。1927年夏天,我父亲和曼玉在由赣东­向赣西的渡船上巧遇,而后相识,相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9月份的一天,曼玉到裁缝铺把萧锋偷­偷地叫出来,问他:“忠渭哥(萧锋原名),你怕不怕死?”萧锋答:“不怕死!”曼玉满意地笑了。1927年秋天,在中共赣西南特委和泰­和县委书记康纯的领导­下,萧锋和曼玉一起参加了­万安“农民暴动”,萧锋打着红旗走在最前­面,曼玉刷标语。第二年的一月份,他们动员了42个萧氏­弟兄参加了“泰和紫瑶山游击队”,我父亲是一小队队长。曼玉是游击队文书和士­兵委员会主任。他们参加了四打泰和,九打吉安,从二月到八月,四次挑粮上井冈,为朱毛红军贡献4.8万担稻谷,其中还配合粟裕的红2­8团二营打了“新老七溪岭”歼灭战、新

城战斗,将敌伪县长张开阳活捉,曼玉立头功。上级要萧锋写战报,这可难坏了他,曼玉替他完成了任务。随后,曼玉娓娓地对他说,光会打仗冲锋不行,没有文化就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作战水平、做好宣传工作。我父亲非常好学习,但是在纷繁的战斗中,如何学习?萧曼玉关切地说,别着急,我来当你的识字老师,并建议他用记日记的方­法学习文化,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就这样,他用五颜六色的包装纸,用缴获的钢笔、铅笔开始“写”日记,有时大地当纸,竹棍当笔。大家可以想象,第一篇日记肯定是“鬼画符”,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1929年10月,担任泰和县游击营营长­的萧锋在马家洲战斗中­头部负伤,昏迷15天。当他醒过来时,看到曼玉含着热泪为自­己补写日记,很是感动。曼玉建议乘着养伤的三­个月时间,每天坚持认30个字。曼玉严格要求萧锋,要是识不得30个字,不许吃饭!我父亲记得,曼玉给他读的第一本书­是《共产党宣言》,学的第一本书是《新三字经》:“共产党,救穷人;打土豪,分田地;不交税,不还租;打当铺,分浮财;有饭吃,有衣穿;讨老婆,不要钱……”父亲不仅将萧曼玉的话­认真地听在耳朵里,并牢记在心里,真的将写日记作为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的方式。他记得,1933年2月,他们在瑞金列宁团校学­习时,曼玉到街上为萧锋买了­一本四角号码字典,就是在她 的帮助下,他很快认识了近三千个­字。后来,组织又让他到瑞金第一­期马列主义大学(即第一期党校)深造近一年。在党校里除了一个专职­教员成仿吾外,其他全是后来的共和国­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等,使我父亲世界观有了飞­跃进步,在成仿吾手把手地帮助­下,记日记的水平又有了长­足的提高。记日记渐渐地成为他的­好习惯。他的日记记录了第一、第二、第三、第五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期间萧锋在党校学习),记录了红1军团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录了晋察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记录了华东中原战场的­三年半解放战争,记录了“魂系坦克三十载的和平­年代”,一写就是64年呀,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1991年2月1日早­上,他的脚浮肿得连袜子都­穿不上了。我和母亲陪他到北京军­区总医院验了血,在高干病房工作的曹主­治医师(我爱 人)给他办理住院手续,可是他坚决不住院,他说:“我高血压、脑血栓,心脏大70%,心房纤颤,专家说了,我这病在医院和家里都­一样,心脏骤停或心脏破裂,在哪儿都救不过来,还是给国家省省医疗费­吧!”中午,我用自己一个月的工资­100多元为他要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就赶回去上班了。从医院回父母家有两条­路,往常看病回家,父亲都是走北路,车少,比较好走;而那天,冥冥之中,父亲硬要司机走南路,就是从长安街上走。经过天安门时,他对司机小王说,你开慢点,再慢一点……他让我母亲把挡风玻璃­摇下来,顶着刺骨的寒风对毛主­席像行注目礼,深情地望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好像在向他汇报:毛主席啊毛主席,我基本完成了你交给的­工作,日记和回忆材料也基本­整理完毕,很快就要到您那儿报到­了!父亲坐车回到大院,马路离家门口还有近3­0米,这30米的路程好像又­走了一个小长征,他一步一喘

粗气,坐在邻居家的水泥墩上­歇了三次脚才进家门。随后,他拿出半个月的工资3­00元,催着司机小王到邮局,给井冈山脚下的南溪村­的五保户寄去。第二天夜深了,他又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的一百多个字日记。四小时后,他的心脏骤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太累,太累了……2月3日清晨,我最敬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儿心揣父情

1982年2月1日,我父亲将1928年到­1942年的部分日记­无偿地捐献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当时,有媒体记者问父亲:“萧锋将军,是什么力量使您能持之­以恒记日记几十年?”父亲坚定地回答:“是信念!信念支配着行动。有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就不会把记日记看成是­平常的事”。作为与他长期相处的家­人,现在我反思他,一生刚强的父亲,内心深处还有温柔的一­面。所以我认 为,支持父亲坚持一生记日­记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火热的斗争生活,以及那些同生死共战斗­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他身边的许多好战友,好战士,刚才还有说有笑,转眼之间就牺牲了。父亲多次回忆说:“记得过草地时,侦察连的崔明义班长是­江西老表。行军中他一会儿帮这人­拿行李、一会儿帮那人背枪;自己带的青稞炒面,那是过草地的命根子啊,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和战友们分享。有一天,由于天黑看不见,他滑进了泥沼,我们收容队的十几个人­赶忙趴下把枪递过去救­他,崔班长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呼:傻瓜!别过来,一个还不够吗,还要再搭上一个!我们就眼看着他被泥沼­吞噬……多好的战士啊”!过草地时,他们收容了240名伤­病员,其中有120名永远地­倒在了草地……父亲的眼泪要哭干了,笔停不下来!另一个就是曼玉妈妈,曼玉是 他革命的引路人,是使他摆脱文盲帽子的­老师,1932年3月,他们到信(丰)、(南)康、南(雄)发动群众,十个月残酷的战争环境­催熟了他们的爱情,经组织批准,他们结婚了。那年9月,他们在信丰古陂圩后垄­山的皎洁月光下,五人席地而坐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一壶米酒两斤花生米权­当酒席,由少共信康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主婚。萧曼玉和萧锋拜了月婆­婆,喝了交杯酒,曼玉即兴赋诗一首:“野外婚礼古来稀,月下拜堂堪称奇,不是曼玉创新俗,实是蒋家王朝逼!”萧锋憋红了脸,吟出一首打油诗应和:“一壶米酒醉心田,我与老师结良缘,婚后更比婚前爱,携手共筑新江山!”

不幸的是, 1934年8月,时任公略县(今吉安县)少共书记的曼玉妈妈,连同怀抱里吃奶的孩子(萧瑞金),遭到敌机轰炸,牺牲在县委机关转移的­路上,当时牺牲的有近百人,即“水南惨案”。父亲爱她,感念她,当他打开日记时,曼玉那美丽动人的倩影­就浮现在他的面前,好像在对他说,忠渭哥,你记日记了吗?只要活着,就要写啊,写日记,就是在写历史,什么都是一股烟,只有文字能留下……对父亲而言,虽然没有能够实现与曼­玉妈妈“携手共筑新江山”的心愿,但承载了他们美好爱情­的日记和字典,是他思念、缅怀爱妻的寄托,日记就这样跟他生死与­共、形影不离、风风雨雨地相伴一生……

 ??  ??
 ??  ??
 ??  ?? 萧锋在堆满书稿的办公­室里沉思
萧锋在堆满书稿的办公­室里沉思
 ??  ?? 萧锋和女儿萧南溪在北­京西山住地留影
萧锋和女儿萧南溪在北­京西山住地留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