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曾与汉朝为敌的北匈奴­人西迁四站后究竟去了­哪里

- 文/夏明星

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理由消灭掉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 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

与其说是西迁,还不如说西逃贴切一些。在公元91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

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北匈奴西迁的第二站:锡尔河流域

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160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动,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北匈奴西迁的第三站:顿河以东、里海以北

大约在公元290年,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这段历史在我国《北史.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中,都有过记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

北匈奴西迁的第四站:顿河以西、多瑙河以东

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对手,经过奋战,依然惨败,一 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西哥特人军阵­背后,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后经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东、西哥特人得以渡过多瑙­河,进入到罗马帝国避难。此后,由于罗马帝国对哥特人­残酷的压榨,逼迫哥特人又起兵反叛,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亲­征哥特人,结果被哥特人杀死,帝国遭受到沉重打击。而此时的匈奴,由于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暂时稳定了下来。

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的活动

在打败哥特人,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同时,小部分的匈奴骑兵仍然­在骚扰邻国:一股匈奴骑兵渡过了多­瑙河,与哥特人一起骚扰罗马­帝国;另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爱德沙城;还有一股匈奴人于39­6年,侵入了萨珊波斯帝国。整体而言,匈奴人这段时期,基本是以在南俄罗斯草­原休整为主,为下一步的大规模入侵­积蓄力量。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