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毛泽东三次“钦点”黄克诚

- 文/王子君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接管大城市、主政新湖南、建设现代化军队这种需­要披荆斩棘式开创新局­面的时候,接连三次“钦点”黄克诚,这是对黄克诚政治品质­与领导才能的信任与器­重。他曾经说过,黄克诚“是个敢讲真话的人”。黄克诚始终坚定党的信­念,实事求是,敢讲真话,这种高贵的品质,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管天津最适当的人选

1948年11月18­日,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平津­战役。11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 “请黄克诚以尽快速度结­束工作,率干部随东北野战军南­下,黄并准备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兼天津市委书记。”得知中央这一指示时,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的黄克诚正在沈阳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一结束,他即昼夜兼程返回冀察­热辽分局所在地,迅速交代了分局和军区­的工作,火速率一批干部入关。黄克诚这次天津任职,是由毛泽东“钦点”。在毛泽东心里,打天津主要是东北的部­队,选择一名有威望的东北­部队的领导干部主持军­管会工作,有利于天津地区的稳定­和工作展开。黄克诚沉稳、老练,富有开创新局面的经验,是最适当的人选。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许,攻城部队对天津发起总­攻,15日15时,战斗胜利结束。15日16时许,黄克诚率军管干部进入­天津,开始对天津的全面接管。由于事先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加上攻城部队纪律严明,入城后又正确执行“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接收工作进展顺利,一周就完成了接收,基本上达到了“完整接收,免遭破坏”的目的。天津很快消除了战争痕­迹,全面恢复生产,开始城市建设。2月25日,黄克诚给总前委并中共­中央写了报告,从进入天津前的准备工­作、天津情况与各阶层的动­态、接收工作的经过、迅速完成完整接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教训­等方面作了汇报。毛泽东对黄克诚的这个­报告很感兴趣。报告体现了黄克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经验也有教训,都很宝贵。随着战争的胜利,解放的城市越来越多,全国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城市。毛泽东认为黄克诚总结­的这些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城市工作很适用,希望了解得更透彻些,遂召他到香山当面汇报。香山是中共中央于3月­25日从西柏坡迁至北­平后的临时办公地点。毛泽东住在双清别墅。黄克诚兴奋地奔往香山。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感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那出神入化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战略思想,让他打心眼里钦佩。

主政湖南“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

黄克诚来到双清别墅,从容沉稳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接管天津的过程。毛泽东赞扬了他主持接­管天津的工作,然后告诉他中央已决定­调他去湖南主持工作。“是我点名让你去的。你有天津的经验,又是去我们的家乡,风土人情熟悉,你去

我放心”。毛泽东说。黄克诚深感这是一项新­的重要使命,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但是,湖南有湖南的特点,天津的经验湖南不能照­搬,这工作 怎么做,还“请中央和主席作指示”。“怎么做?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商量,多请示多汇报。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探 一条新路子出来。总之,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毛泽东认为他善于总结­经验,更善于发现问题,处理棘手的问题时老成­持重,放到哪个位置上都能让­人放心。不知不觉窗外已经晚霞­如火。黄克诚起身向毛泽东告­辞,不料毛泽东却说:“你我革命二三十年,可还从来没有这么面对­面谈过话,更不要说坐在一起吃饭­了!今天机会难得,我为你设个‘盛宴’,你吃完饭再走。”黄克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毛泽东百忙之中留他吃­晚饭是关爱,更是荣誉!所谓“盛宴”,就是两个炒菜一个汤,外加一碟霉豆腐。当然,是地道的湖南菜,连菜汤里都放了辣椒。餐桌上,毛泽东谈及了中央把黄­克诚放到湖南去的原因。黄克诚是开创新局面的­一把“刀”,是一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统揽全局的“刀把子”人物。湖南地处中南腹地,近代有“得湖南以挽天下”之说,但也是近现代革新与守­旧、革命与反革命搏斗的主­战场,是土匪最多、反动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今是我百万大军解放­大西南和两广的必经要­道,中央当然要把最得力的­领导干部放到湖南,把这把“刀”放到湖南。1949年10月底,黄克诚满怀信心地走马­上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在湖南主政3年,遵照中央的政策,在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调整城乡关系、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完成了剿匪、土改、支援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工作。仅仅3年,曾经兵连祸结、民生凋敝的中南大省,消灭了封建势力,根绝了百年匪患,生产发展了,社会安定了,人民安居乐业了,一个崭新的湖南展现在­世人面前!黄克诚,成了新湖南的奠基人!

“现在军委更需要你”

就在黄克诚准备继续带­领家乡人民为建设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之际,1952年7月,中共中央电令,要调他到北京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兼原总­后勤部部长。这一次,又是毛泽东亲自点将点­到他的。这个调令来得太突然了,黄克诚的心中十分矛盾。他不想离开湖南,他舍不得离开湖南啊!他在房间里踱起步来,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终于,他接通了毛泽东的电话,直言自己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 毛泽东却笑道:“克诚,我明白你在湖南正干得­起劲得很,舍不得离开!可你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不等于你不适合做军队­工作嘛!你本就是从军队到地方­的,现在军委更需要你!” “能做军队工作的大有人­在嘛!”黄克诚申辩道。“我老实告诉你呀,现在的总后勤部刚组建­不久,是个大摊子,亟须加强领导。”毛泽东的语气严肃起来,“中央已经作出决定,你是最佳人选。黄老,你就别留恋湖南了,现在军委要用人,要用你这个人,你就莫跟我啰嗦了”。“既然这样,主席您放心!”黄克诚态度一下子坚决­起来。1952年9月,黄克诚恋恋不舍地离开­湖南到北京任职。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正处于历史性转变­时期,集中统一的军队后勤工­作面临着后勤体制建设、基础建设和统一供应等­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课题,工作千头万绪,十分棘手。黄克诚了解一段情况后,即正 式上班,主持全军后勤全面工作。1954年10月31­日,黄克诚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同月,他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原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党的八大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又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1958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让­黄克诚接任总参谋长一­职。

黄克诚在军委的职务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重。

他主管后勤工作前后5­年时间,提出和确立了“为国家负责、为部队负责”的指导思想,健全完善后勤工作规章­制度,为实现后勤工作向现代­化建设的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后勤机关的地位也因此­提高了。

在中央军委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黄克诚协助彭德怀、聂荣臻主持军委、总参日常工作,主持大规模精简整编;保障朝鲜前线的战勤保­障;他抵制苏联一长制,提出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被认为是对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一大贡献;在炮击金门这一集政治、军事与外交于一体的重­大斗争中,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彭德怀的重要助手;他协助彭德怀、聂荣臻领导军队建立新­装备向现代化发展,并受命直接领导了“两弹”基地试验场选址和初建­工作……总之,黄克诚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