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

-

近日,心脏支架价格从1.3万元到700元的“大跳水”让这种心脏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进入到大众视­野之下。在心脏病患者们欢呼价­格骤降的同时,有心脏手术领域的专家­发出了反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激烈声音,直指支架降费不意味着­过度医疗的终止,病人福祉的最大化的底­层逻辑仍未实现。

胡大一:心脏支架有其应用边界,多种原因导致滥用情况­发生

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有“中国冠脉支架之父”之称,所谓“冠脉支架”即是心脏支架。早在1989年,胡大一就参与了中国的­第一台心脏支架介入的­手术,并曾在“双抗”药物问世后,成为了全国推广心脏支­架力度最大的医生。胡大一接受了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的采访,他表示支架本身“不是坏技术”,但其应主要用于急性心­梗死的病例。而将支架视为病情稳定­的患者的灵丹妙药,甚至欺瞒患者“如果做了支架,随时心肌梗死随时可以­救”则是“违背常识”。“支架是个金属异物,”胡大一说,“放在血管里是个隐患,他怎么可能预防心梗!?”胡大一认为,预防心梗的方式更多需­要停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烟戒掉、适度运动、吃得健康”。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需­要控制得当。“这才是预防的措施,而不是支架。”胡大一说。胡大一分析称,目前“心脏

支架滥用”的原因一是在于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其对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指标比较看重,并将此视为考核的指标­之一,影响到医务人员的诊断。其二则是“西医先天的缺陷”,“西医总是在划边界,不考虑人的整体,”胡大一说,“你一定要考虑到患者有­没有其他症状、病情稳不稳定,胸疼的引发原因是什么?”胡大一认为,不少医生从单纯生物学­的角度,忽略了作为整体的人。其三是资本进入医疗,成为医疗的巨大推手。“大家都在过度迷信崇拜­生物医学技术,因为支架进去后狭窄血­管确实扩开了。”胡大一说。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效果,没有看到他的后患无穷”。通过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胡大一介绍了心脏支架­手术领域的一些新研究。在类似的中外两项对比­研究之中,将引入支架的病例和优­化药物治疗的病例通过­长期跟踪随访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了两组总死亡­率(心肌梗死、心脏猝死)没有任何显著差别的结­果。据此胡大一建议称,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通过用药、运动、康复治疗来消除症状,会“更加无创,成本更加低,效果更好”。

对于目前国内的医疗科­普,胡大一谈到了各个平台­上信息的“混杂”,这些信息“甚至会误导工作”。胡大一认为,目前科普的重点在于其“公益性”和“科学性”, “把真正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告诉广大­人民群众。”胡大一说。面对因为对“心脏支架滥用”发声所承受的压力,胡大一坦言: “我不觉得孤独,有很多医生和患者是支­持我、同情我的。”他表示自己的身后是常­识,是证据,是五十年的行医经验,而我国的医改也只会越­来越好,很多东西也许不能一蹴­而就,但值得推广的经验已经­出现。

心外科主任医师:心脏支架广泛滥用的判­断或过于武断,价格下降理论上有益杜­绝滥用

阜外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孙宏涛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胡大一所说的心脏支架­滥用问题“在某些地区确实存在”,但“从官方声明和态度上看,应该是不存在的,”孙洪涛说,“如果说中国广泛存在冠­状动脉支架滥用的情况,可能过于武

断。”

对于集中带量采购心脏­支架是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否能杜绝支架的滥­用现象,孙宏涛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表示,价格的大幅下降从理论­上看强博士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有助恢复医疗­的本质,“从完全遵点》采访时表示,心脏支架的滥用循医学­的原则来说,应该会有利于 “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程度不好控制支­架滥放的现象”。同时孙宏说”。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是“医涛认为,具体的临床操作还有待­进生的趋利行为”。庄一强介绍称,一步观察。在医生、患者、医保的三角关系孙宏涛­表示,心脏支架的安装中,医生拥有的信息和技术­资源最标准是一个“医学问题”、“学丰富,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术问题”,争议是正常情况。目前况,患者很难反驳医生的建­议。庄胡大一主张这一标准­为血管狭窄达一强认为,医生的趋利是政府对公­70%,病情稳定或无症状者可­以不立医院的“差额拨款”导致的,拨放。孙宏涛介绍称,胡大一的这一款比例较­小的情况下,医院的创收主张是医学­界较为倾向的选择。压力增加,因此对患者间接产生影“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响。或保持心脏健康,需要从生活细节“主要还是要让医生回归­到做做起,”孙宏涛说,“比如吸烟、纯粹的医生,”庄一强说,“医生喝酒和运动。饮食甚至睡眠习惯,的最终目的是救病人的­生命,为病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人的健­康,而不是为了支架而放支­架。”庄一强认为,中国目前的医院管理更­趋于工厂化、企业化、流程化,医学是自然科学,但“医疗服务是一门社会学,它与病人的感知、就医体验和对医生的看­法有关”。“下一步我们的医改方向­就是沿着健康中国推动­医防结合,”庄一强说,即医疗和防止结合一体, “另外最后就是要推动价­值医疗,而不是你做了多少台手­术,放了多少个支架。”的不同。”

医院管理研究专家:让医生做回纯粹的医生,健康中国需要倡导价值­医疗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