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XUJINGCHEN­G:BEIJUDEWAN­QING W A I J IA O J IA

许景澄:悲剧的晚清外交家

- 文/王残阳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四,也就是1900年7月­29日,外有八国联军步步逼近、内有义和团流窜闹事的­北京城,一片喧哗纷乱。两个身着官服的人被五­花大绑,一路押解到菜市口临时­搭建起来的刑场。眼看着有砍人的活剧可­以观看,众人马上上前围观,“杀死卖国贼”的呼喊声响成一片。一名囚犯看着陷入狂热­的民众,仰天长叹“愚昧误国”!回答他的,却是围观人群的哄笑和­嘲讽声。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两颗人头落地。这位长叹“愚昧误国”的大臣,就是晚清著名外交家许­景澄。纵观其一生,外交是他魂牵梦绕的神­圣事业,他为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权益进行过不屈的抗­争,但受制于国力军力羸弱,而屡遭压迫和备受屈辱。最终,他因为谏言“不可攻使馆、杀使节”而身首异处。

自学成才的海军专家

许景澄于1845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原名癸身,字竹筠。1868年,他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从政之初,正值洋务运动勃然兴起­之时,许景澄广泛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提出“尔后国家大势必重邦交”主张,并果断放弃研习八股文,专治经世之学。他关于中俄伊犁问题谈­判等国际事务的独到见­解,引起了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的关注,多次将他作为堪任驻外­使节的人才进行推荐。1880年,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在­许景澄的面前,文祥推荐他出使日本。可惜的是,当时他父亲去世,须丁忧守制而未能成行。1884年,许景澄丁忧结束,接替李凤苞,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由此拉开了其外交生涯­的帷幕。第二年,他又兼任驻比利时公使,成为赫赫有名的“六国公使”。许景澄上任之初,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处­理李凤苞订购军舰的“后遗症”。原来,李凤苞在任时,从德国订购了“定远”“镇远”“济远”三舰,却遭到了朝中官员的弹­劾。有的说他订购军舰质量­较差,有的猜测他与洋员狼狈­为奸、中饱私囊,有的绘声绘色传说他买­了大房子、过上了奢侈的生活。正是在这些非议之中,李凤苞任满后黯然去职,两年后含冤而死。抵达德国后,许景澄首先查验“定远”“镇远”两舰的工料、机器、铁甲堡内布置等事项,正式与李凤苞作了交接。本来“定远”“镇远”两舰早就可以驶回国内­充实海防,却因为中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宣布中立拒绝交还,同时法国人威胁军舰一­旦回国,将在公海上予以击沉,导致两舰被迫滞留在德­国港口。为了保护机器性能,许景澄下令将军舰内诸­如蒸汽管路等容易锈坏­的部件全部拆卸下来,进行封存保养。随后,他又来到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对刚刚完工的“济远”舰进行了仔细勘验,指出设计的不足之处并­要求船厂尽可能进行整­改弥补。直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

签署,三舰才得以准许回国。考虑到军舰在港停泊足­足有1年时间疏于养护,许景澄与德国海军部协­商,就近借用德军船坞,对军舰进行除锈、上漆。同时,他还安排人手,将拆装的机器重新装入­军舰之内,精心安排好管驾和护送­水兵,储存好食物和燃煤。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7月3日,“定远”“镇远”“济远”三舰终于驶上了回国的­漫漫旅程。每到一个港口,舰队都要向总理衙门报­告航程。10月,三舰抵达大沽。11月17日,李鸿章亲赴大沽验收军­舰,均与合同相符。随后三舰入列北洋水师,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为了进一步壮大海军实­力, 1885年清政府计划­从德国、英国各采购2艘巡洋舰,两国造船厂为了争夺造­舰的主导权,分别通过许景澄和驻英­公使曾纪泽多番发回电­文,想方设法对总理衙门进­行游说。一时间,驻德、英使馆发回了大量的电­文,里面引用了很多最先进­的海军术语,把总理衙门那帮官老爷­直接看懵了圈。最后,还是李鸿章为这次争论­一锤定音:“海军甫设,不妨并存其式,他日驶行日久,利病自见,再专择其一推广仿造。”就这样,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在德国开造,穹甲防护巡洋舰“致远”“靖远”在英国开造。在组织军舰订购和验收­的过程中,许景澄对近代海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理说,作为一个旧式官员,现代科技知识几乎为零,难

得的是他钻研的劲头足,下的功夫军进占帕米尔,破坏清军哨所等设深,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施,侵占了中国萨雷阔勒岭­以西两经过艰苦努力,许景澄编写出中国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双方军队沿第一部世界­海军通鉴——《外国师岭对峙。船图表》。此书作为了解世界海军­许景澄多次赴俄国外交­部进行发展态势、掌握海军前沿科技的重­抗议,痛陈俄国越界、侵权、违约要读物,既对中国官员在决策订­购的事实,但俄国自恃占据武力优­军舰和监管军舰建造等­方面发挥了势,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从重要参考作用,也对士大夫阶层进帕米­尔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景行了一次西方近代­海军知识的启蒙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光靠嘴皮子和普及。根本无法解决边境问题,必须“辩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论与兵力­每相须而行”,提出了覆没,举国震惊。为重振海军,根 “出扎守边”的对策,建议清政府据李鸿章命­令,许景澄于1895年 在边境上调兵遣将,严加戒备,及在德国订购了“飞鹰”驱逐舰,并 时回击俄军的越界行为。购买了“辰”“宿”“列”“张”就这样,在中俄双方的军事对四­艘鱼雷艇。第二年,他又订购峙和外交谈判­的拉扯中,时间来到了“海荣”“海筹”“海琛”三艘了1894年。当时的清政府,面对日巡洋舰。他购买的这些军舰,为大本在朝鲜问题上的­咄咄逼人态势,清海军的再次创建作出­了一定的贡迫切需要拉­拢俄国来作为靠山,因献。此被迫接受了俄国提出­的维持现状、两不进兵的建议。4月17日,许景澄复照俄国外交部,代表清政府提出了“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所原­有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1­884年议定书(即《中俄续堪喀什噶尔节界­约》,议定了中俄在帕米尔地­区的边界)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严正表明中国政府在帕­米尔主权问题上所持的­坚定态度。也正是在处理帕米尔问­题的过程中,许景澄深感中国的边疆­地图十分匮乏,现有地图错漏百出,难以使用。例如清政府发来的电报­中

与虎谋皮的外交斗士

1887年,因为母亲去世,许景澄丁忧回国。3年后,他再度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迁为内阁学士。很快,十分棘手的中俄帕米尔­冲突摆在了他的面前。帕米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1891年夏天,俄国打着“游猎”的旗号,派出哥萨克侦察队深入­帕米尔,侦察地形地貌,四处树立界桩。在许景澄抗议下,俄军被迫撤兵。第二年6月,俄国先是以撤军作为中­俄勘界的前提条件,逼迫清军从帕米尔撤军,随后迅速派出俄

涉及的卡伦(边防哨所)方位,与现地查勘的位置居然­无一符合,中国的地图上也没有明­确标定出西部边疆的界­限,使得外交斗争缺乏可靠­的依据。在谈判期间,他又一次发挥了博文好­学的特点,广泛查阅历史资料,借鉴英、俄、法等外国地图,经过认真考订,汇编成《帕米尔说》《帕米尔图叙例》《西北边界地名考证》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署后,为减轻中国的损失,许景澄积极协调,邀请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胁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此即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期间,他还奉命处置俄国强逼­清廷借款的咄咄怪事。原来,根据《马关条约》,中国须支付日本两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准备从英国借款。俄国自恃主导“三国干涉还辽”有功,逼迫清政府改从俄国借­款四亿法郎(约合白银一亿两),以中国海关作保,以此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而在双方的交涉过程中,许景澄多次与俄国当局­据理力争,回绝了部分不合理诉求,并将借款利息由五厘降­低至四厘,为清政府挽回了部分损­失。同样也是依仗“干涉还辽”的所谓“功劳”,俄国提出了兴建东清铁­路(又名中东铁路、东省铁路)的无理要求。从1891年开始,俄国开始修筑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清铁路是其规划中的­一个部分,穿过中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到达海参崴。在俄国的威逼利诱之下,1896年6月3

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两个月后,许景澄在彼得堡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约》),同意共同兴建东清铁路。弱国无外交。在长达8年的与虽然大­框架已经划定,许景澄还是俄国周旋的­过程中,许景澄被迫签围绕铁轨­宽度、沿线采矿权、路产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遭到使用年限等,与俄国据理力争、讨了国内舆论界的猛烈­批评,真可谓价还价,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国家­心力交瘁、身心俱疲。1898年9月,的损失。9月8日,双方正式签订他请病假­离职回乡,准备好好休养了《中俄合办东清铁路合同­章程》, 一番。然而,清政府却不愿意让这公­司设在哈尔滨,许景澄被任命为位熟稔­外交的人才长期赋闲在­家,总办。很快召集他回京担任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在筹­办东清铁路过程兼吏部­左侍郎,主办外交事务。中,坚决回绝了俄国提出的­将铁路唯一能够让许景­澄欣慰的,或向南改线、趁机多侵占中国领土的­许只有中意关于强租浙­江三门湾的企图。而且颇令俄方人员意外­和敬外交斗争。眼看甲午之战以后,日佩的是,他不收俄方提供的兼职­俸本、德国、俄国等国在中国大肆划­禄,每年1.5万两白银的办公经费­分势力范围,意大利坐不住了,于也只开支电报费等少­量费用,其余1899年2月向­清政府递交了强租三上­交总理衙门,其中一部分用于创门湾­作为军事基地的外交照­会。让办俄文铁路学堂,为国家培养铁路意大利­人未曾料想到的是,大清国人才。当时担任俄国财政大臣­的威这个“软柿子”这次居然强硬起特,在其回忆录中对许景澄­的高风来。许景澄连意大利人的照­会都没亮节大加赞赏。拆开,直接给退了回去。此外,许景澄还奉命作为头等­来文的未能奏效,意大利动起专使,与俄国围绕租借旅大地­区展了武,派出军舰在三门湾附近­游弋,开谈判,忍受着俄方的百般恫吓­与以此施加压力。清政府早已看穿意羞辱,坚持不懈进行抗争。1898年大利人的实­力在西方列强中最弱, 3月,中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这次毫不让步,一面回绝了意方的

最后通牒,一面要求沿海各省份整­军备战、严加防范。最终,意大利悻悻收回了最后­通牒,强租诉求遭遇失败。

触犯凤颜的死谏忠臣

1898年,光绪皇帝发起变法维新­运动,被慈禧太后镇压。此后,慈禧产生了废除光绪帝、重新立储的想法,但遭到了西方各国驻华­公使的联合反对,因而并未付诸行动。后来,在华北地区蓬勃发展的­义和团运动,让慈禧产生了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对抗西方的想­法。1900年,在端王载漪、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刚毅等顽固­派的支持怂恿下,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向北京和天津进军。他们一路烧教堂、杀教士、毁铁路,进一步激发了中外矛盾。西方各国多次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但并未得到清政府的回­应。于是,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意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随后,各国相继打着“保护使馆”的旗号,派卫队进入北京城。6月10日,八国组成的联军在塘沽­登陆,向北京进发。眼看着列强的脚步越来­越近,从6月16日开始,惊慌失措的慈禧连续召­开4次御前会议,商议对策。会上,主战派主张怂恿义和团­进攻使馆,并向西方列强宣战。而以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为代表的­主和派,则提出中国国力

 ??  ?? 义和团被外国列强镇压
义和团被外国列强镇压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