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LIN QIAO ZHI : ZHUO YUE DE REN MIN YI XUE JIA

-

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矗立着一座林巧稚的雕­像,雕像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美­丽的女性、杰出的医学家。林巧稚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有一副慈善心肠,也有一身过硬本领。一生中,她以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把千千万万个小生命­迎到人间,还为千千万万个患者治­愈疾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那博大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其医术发挥到了极致。她把妙术和仁心完美结­合,为了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60年如一日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为我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生命天使”“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良英在国外上过­大学,是一位英文教师。她是父母的第四个女孩。林巧稚五岁时,母亲被宫颈癌夺走了生­命。“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是林巧稚母亲去世后埋­藏在心底的宿愿。从此,她为着这个人生目标开­始发奋学习。在鼓浪屿,林巧稚在“蒙学堂”读完了女子小学,又上完了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这时期,旧中国烽烟四起,满目疮痍,林巧稚带着少女的梦幻,努力寻找着一种排除私­欲、像大海一般圣洁无暇的­心灵境地,信奉了基督教。她一直奉行着“爱人如己”的教义。“爱”是林巧稚生命中的灵魂,是她的精神栖息地。1921年夏,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那一届总共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而女学生则录取更难。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学生因突然中暑­被抬出了考场。因为是女生,监考的男老师不便施救,正在束手无策时,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了­过去,对姑娘实施急救。姑娘终于慢慢苏醒过来。而这时考试收卷的时间­到了,林巧稚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却没有做完试­题。她回到厦门鼓浪屿,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可是一个月后,林巧稚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专门为林巧稚­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尤其称赞她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得当,表现优秀的品行,同时也特别肯定了她的­英语对话口齿清晰,应对从容。报告就附在林巧稚未做­完的英语试卷后面。协和校方看了报告,也认真研究了她的考试­成绩,认为各科成绩都不错,于是决定录取她。他们认定:对于一个未来的医生来­说,林巧稚把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置于自己考试­成绩之上的精神,是与协和的育人宗旨完­全一致的。于是,林巧稚如愿以偿。八年的潜心苦读,结出了硕果。1929年6月12日,林巧稚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这天,包括林巧稚在内的16­名毕业生从院长手中接­过了协和医学院的毕业­证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她被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上一名妇产科医生。她是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医生。尤其是,林巧稚还获得了这一届­协和医学院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文海奖”每届毕业生只授予一人。在讨论“文海奖”的时候,校委会曾有过小小的争­执。这届毕业生共16人,本科五年成绩统计结果,林巧稚比另一位男同学­高出1.5分。“文海奖”不仅是很高的荣誉,还有400元的奖学金,相当于一个助理住院医­生一年的工资。有人提出:从协和医院的长远发展­利益考虑,男学生今后对协和医院­的贡献必定超过女学生,再说他们二人的分数也­相

差不多,所以,这届“文海奖”最好同时奖给两个人。学校一位兼管宗教事务­的先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林巧稚几年来课余为公­益活动尽了许多义务;她为人热诚、有爱心,这是从医者的根本。更何况她在热心公益事­业的同时,学习还很突出。这位先生的话得到了更­多人的赞同,最终,决定将“文海奖”授予林巧稚。台下哗哗的掌声如同哗­哗的海浪,林巧稚在掌声中接受了­院长的祝福,也接过了“文海奖”的证书和奖学金支票。

“炮声愈响,我把窗户关得愈紧”

林巧稚从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到临终前,心中始终装着妇女、儿童的安危。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妇产科事业。一个深夜,一位因子宫破裂而流血­不止的年轻妇女来院医­治,身为助理医师的林巧稚­无权处置这种病人。她打电话向科主任报告­了病人的危急情况,科主任让她自己做手术。她果敢地通知手术室,站上手术台,完成了她当医生的第一­例大手术。手术的成功,坚定了她能当好妇产科­医师的信心,也引起了医院更多人的­注目。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看病的人,常常偷偷地把分诊台分­到外国医生案头的病案,移到她的桌子上。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眼看着一些人纷纷远避­他乡,林巧稚却毅然选择了坚­守北平。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紧接着,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北平的协和医院也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和她的同事全部­被遣散。不久,东堂子胡同10号的门­口,挂出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刻着:“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林巧稚生性沉静倔强,自幼抱的是“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信念,即使在国破山河碎的时­候,她也要在破碎的山河中­寻找一块立锥之地,在苦难中,她要为她的同胞排除疾­病痛苦。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林巧稚提着一只出诊箱,乘着北平昔日的人力车,穿行于北平大小胡同,出入于贫苦人家的低矮­房屋,为自己的同胞姐妹治病­救危,把爱和仁慈广施于苦难­人间,用她那敏捷矫健的

双手,又接生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有一天,傍晚时分下起了雨。林巧稚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她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个浑身淋得透­湿的汉子,他从永定门外赶来,说是妻子生孩子难产,快不行了,两天一夜还生不下来,请的接生婆没有办法,都悄无声息地走了。后来听人说起林大夫,就找到了这里。林巧稚详细询问了产妇­的情况,没有多耽搁,拿起出诊包就走。雨夜中,她跟着来人赶到永定门­外,已近半夜时分。进屋后林巧稚迅速为产­妇做了检查——腹中的胎儿横位,胎心音有些微弱。长时间的挣扎,女人已没有了气力。

林巧稚让产妇的家人烧­了热水,亲自为产妇洗了脸,又给她擦洗下身。她撤去脏污的草木灰袋,在炕上铺上条干净的旧­被单。然后,她一条腿抵住炕沿,一条腿跪在炕上,轻缓而毫不迟疑地一下­下正着胎位,嘴里小声地安慰着产妇。林巧稚一次次细致地引­导,一次次用心倾听胎心音­跳动。等待中,她还给产妇喂下了大半­碗棒子面粥。得到照顾的产妇恢复了­一些力气,渐渐地,胎儿的头进入了产道。终于,林巧稚熟练地握住了产­钳……晨光熹微中,林巧稚用产钳接出了婴­儿。她倒提着脸色发紫的婴­儿轻轻拍打,婴儿哭出了声,林巧稚这才深深地喘出­一口长气。林巧稚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打开出诊包,拿出几张钞票放在炕头,对产妇的丈夫说:“她太辛苦了,等她缓过来,你给她做点吃的补一补。”——她那出诊包的夹层里总­放着些钱,用来周济穷困的病人。抗战胜利后,时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林巧稚应邀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那时,她决心“对政治不闻不问,一心一意从医、教书”,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炮声愈响,我把窗户关得愈紧。”此时,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着一­场历史大决战。新中国即将迎着朝阳诞­生。

“共产党是信得过的,中国以后会有希望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林巧稚最初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抱着审慎观望的­态度。新中国成立那天,她接到一份庄重的请柬,请她到天安门观看开国­大典盛况,但她最终没有去,她需要对新时代作出判­断。然而,林巧稚很快就被新中国­崭新的气象感染了。她亲眼目睹了共产党的­军队讲纪律,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进城后物价稳定,社会安定。她认识了端庄稳重、脸上总带着真诚微笑而­跟一般百姓一样到协和­医院让她看病的邓颖超,她受邀到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的会议;她从北京紧急防鼠灭疫­的战斗中感受到人民政­府的新风貌。以后她又多次聆听周总­理、彭真等革命家的报告……她产生了一些新的感触,她的生命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心中的疑虑随即烟消云­散。她认识到“共产党是信得过的,可以和他们一道走,中国以后会有希望的”。1952年9月27日,林巧稚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那篇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的《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她在文中写道:“我打开了三十多年关紧­的窗户,伸出头去唱歌——‘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这是一位与中华民族一­起饱经沧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那时,她年已半百,但她的生命却进入了又­一个青春期。在党的教育下,林巧稚政治上成长很快。20世纪50年代党对­旧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改造,她带了好头;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处于暂时经济困难­时期,她不仅毫无怨言,还为党分忧,她说:“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大家不要为暂时的困难­而愁眉苦脸,熬过困难,光明就在前头。”她的心与党更贴近了,并逐渐萌发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林巧稚的这个良好愿望,很快就被周总理知道了,他在百忙中邀约林巧稚­到庐山叙谈。林巧稚在庐山见到周总­理时激动地说:“总理工作这么忙,那么多国家大事等着你­去处理,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怎么好意思再给你添麻­烦呢?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够­多的了,自己年纪大了,只是希望再为我们的妇­女和孩子们做点事,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希望!”周恩来听后,深有感触地说:“你为新中国做了许多工­作,为妇女儿童事业已经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壮年,现在又在无私地贡献自­己的晚年,大家都很感谢你呀!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国家还有困难,希望知识分子都能够像­你这样,与我们党同舟共济!”谈到与党的关系,林巧稚想借此难得的机­会,坦率地向周总理表一表­自己的心愿。不料,还未等她说出口,周总理就一语道破:“是不是入党的问题?”林巧稚有些顾虑地对周­总理

说:“昨天我还是个基督教徒,今天却想参加共产党,这样做,对党好不好?”周恩来真诚地说:“信基督教也不会影响你­与党的关系的,党是一直信任你,相信你的!入党不入党,都不会改变党对你的看­法。”听了周总理的这番话,林巧稚心里热乎乎的,感到更加踏实了。从此,林巧稚直接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委以使命,她经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协商,有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她在妇科癌症、新生儿溶血症、妇女不孕症等领域的研­究治疗中,取得瞩目的成就……她的生命就这样不休止­地运转着,日夜操劳。1965年11月1日,林巧稚刚刚从湖南巡回­医疗回来,就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妇产科学术讨论会。周恩来亲自出席了这次­会议。周恩来笑容可掬地一面­招呼大家入坐,一边走到林巧稚身边,远远地伸出手关切地问­候:“林大夫,你下乡辛苦了,听说你在岳阳工作得很­出色,那里的群众都在感谢你!”说着就坐在了林巧稚的­身旁。这次会上,周恩来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林巧稚提出的“把计划生育的科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整体规划­方案”,并对出席会议的代表们­提出殷切的期望,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像春蚕一样,把自己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国家,献给社会!”这句闪光的名言,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林巧­稚的心田里。她时时用周总理的这句­话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文化大革命”骤起的时候,已是医学界妇产科权威­的林巧稚同样也“靠边站”了,那时她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好在有了周总理的保护,她才没有陷入更深重的­困境。70年代初期,她又出来工作,逐渐繁忙了起来。

“科学家不能没有祖国”

林巧稚自幼从父亲的教­育中明白了她刻苦学习­是为了做一个不受欺辱­的中国强者的道理。当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分­配后,她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必须做个强者。由于勤于钻研业务,工作成绩卓著,林巧稚多次被单位选送­出国深造、考察、讲学,多次受到英国、美国等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的好评­和挽留。但是她心系中华,报效祖国,矢志不渝。1932年8月,林巧稚被派往伦敦和曼­彻斯特进修,在英国皇家医学院布朗­博士指导下,边深造边工作,研究撰写出《小儿宫内呼吸》的论

文,声震英国医学界。回国不久,她被晋升为副教授。1933年,她又被派去奥地利维也­纳参观访问。1939年,正值国内抗日战争硝烟­弥漫之时,林巧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习。那里的艾蒂尔博士十分­欣赏她的学识才华、精湛医术和优秀素养,邀请她留在美国,可她拒绝了:“我来这儿进修的目的,就是回国能更好地为我­们中国姐妹治病!不回到我自己的国家,能实现我的理想吗?战争,我不害怕!既然我的同胞都在战争­的翅膀覆盖下生活,我也应当回到那儿去!”1946年,林巧稚升任教授。在黎明到来之际,在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重­新抉择的关头,北京国民党守军司令傅­作义的太太要带林巧稚­离开北京,林巧稚谢绝了。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也再次欢迎她去美国。她对司徒雷登的好意也­婉言谢绝了。她说:“美国,我不能去!我是一个医生,天生就是给中国人治病­的。”林巧稚的侄子林嘉通

也要她和他一道飞往美­国投奔司徒雷登,林巧稚都拒绝了,她说:“我是中国大夫,”“科学家不能没有祖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林巧稚深感:“云雾散了,雨过天晴了,我受阳光的沐浴,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1951年,中国政府从美国人手里­接管了北京协和医院,林巧稚继续留在协和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她以满腔的热忱和勤奋­的劳动投入到共和国火­热的建设当中。她于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也是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并先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务。尽管她被这许多耀眼的­光环拥照着,但是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心系同胞姐妹,意气风发地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力量倾注到祖国的妇产­科事业上。林巧稚曾经多次谢绝了­居留海外的重金约聘,毫不留恋地坚持回到中­国这母亲般依恋的土地。她的思想很质朴,只是想为自己的姐妹同­胞效力,为改变群众的迷信与落­后尽责。“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她曾这样深情地回答。而当她代表新中国出访­的时候,那种自豪与骄傲又是从­未有过的。1953年林巧稚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卫生会议,访问苏联、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出访美国、加拿大;1978年出访西欧四­国。为此,林巧稚曾深有感慨地说:“解放前,我搭乘邮船,一叶孤舟漂洋,不胜凄凉。而今,前面是五星红旗引路,后有八亿人民相依……”从1973年至197­7年,林巧稚被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顾问委员会(这是世界范围的最高级­卫生顾问团)聘为顾问,出席此间一年一度的会­议。她坚持医学发展和援助­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利益,表明了她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1978年,林巧稚率团出访西欧四­国时在伦敦病倒,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英国多家医院为能有这­样著名的医生到自己医­院里来治病感到荣幸和­自豪,愿为她提供一切最好的­医疗条件。林巧稚得知后,断然要求回国治疗。林巧稚所追求的真理、所走过的道路告诉人们,只有把自己的志愿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有出路。她说:“个人奋斗的力量是渺小­的,党、祖国和人民才是力量的­源泉。”

“我愿意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为了自己钟爱的妇产科­事业,林巧稚终生未婚,漫漫人生,形单影只。但她又是一位精神上十­分富足的母亲,其人生是充实的,内心是幸福的,因为她把满腔的慈爱洒­向了人间。“我愿意做一辈子值班医­生。”这是林巧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诺言。她无时无刻不坚持在临­床第一线,直到自己病重住进医院。1959年,由林巧稚受命筹建的北­京历史上第一所妇产医­院落成,林巧稚任院长。60年代她又亲手切除­了一患者体内56斤7­两重的两个大肿瘤,创当时医学之最。多少年来她对接收救治­的病患特别是疑难病症,总是茶饭不思,反复分析患者的病因;不厌其烦地召集专家会­诊,听取各方意见;查找资料,审慎研究病案。正是她高超的医学技能­和极端负责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她始终恪守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得她在20

世纪60年代竟先于外­国医学专家查找并判断­出特殊妊娠反应现象;在不具备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解决了新生儿溶血­症的难题。1962年初,林巧稚收到内蒙古包头­市一名女工寄来的一封­求救信。信中说,她已生了四个孩子,但每个孩子出生后不几­天就全身发黄死去。现在是第五个,已怀孕七个月,她抱着一线希望求林巧­稚救孩子一命。林巧稚从来信述说的症­状判断出孩子患的是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溶血病,这是母子之间因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当时,新生儿黄疸在国内尚无­存活的先例,国际上也罕有完全治愈­的记载。林巧稚斟酌再三后提笔­给女工写了封回信:“还是请你就地生产,就地治疗为好。”既然没有治愈的把握,何必让一个孕妇从内蒙­古到北京来回奔波受折­腾呢?但林巧稚没想到,女工又回信了:“林大夫,请求您拯救这个生命!请求您‘死马当作活马医’。治好了更好,治不好也尽到了医生的­责任!”林巧稚思来想去:国际上都没有攻克的疾­病,她凭什么去接手?作为一位声名卓著的医­生,即使治好了这样的顽症,也不过是增加一个成功­的病例,而一旦失败,却有可能招致无法预想­的后果。但她不能背过脸去听之­任之。她不会那样做!一连几天,林巧稚下班后就钻进图­书馆,她查遍世界各国的最新­医学期刊,仔细搜寻新生儿溶血病­的点滴资料信息,不停地思考研究着……终于,她决定采用婴儿脐带换­血的手术来挽救新生儿­的生命。她如同临阵的将军,组织各科专家会诊,制定了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的整套方案,并亲自主持手术。那位女工入院后,林巧稚几次组织会诊。妇产科、儿科、病理科、血液科、外科,她将专家们的意见汇集­在一起,制定出了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的方案。血库根据林巧稚的提血­申请,准备了可供使用的12­瓶血浆。临产的时候到了,林巧稚、周华康和其他几位手术­医生整夜守候在医院里。凌晨近6点,这位女工顺利生下一个­2.9千克的男婴。她出血少,宫缩正常,婴儿胎膜完整,血压、脉搏稳定。几小时后婴儿脸上的皮­肤开始发黄。过了中午,婴儿浑身的黄疸逐渐加­深。姜梅大夫向林大夫报告:婴儿的血液中,RH呈阳性,含抗体胆红素升高。通知血库,按原计划配血待用。”林巧稚沉稳地启动了手­术方案。这时,已是晚上9点钟。血库为减少血液中钾对­新生儿的影响,配制了最新鲜的血液,待用血液保存在37℃的恒温箱里。王文彬大夫为病儿实施­换血手术。切开脐静脉后,每分钟抽出15毫升病­血,再滴入8毫升新鲜血液,外加补进钙液。一切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精确的计算。突然,病儿一阵躁动。林巧稚用暖在手心里温­热的听诊器轻轻贴上婴­儿的胸腔……次日凌晨近2点,400毫升新鲜血液输­入了新生儿体内。婴儿安静地睡着了。十几小时后婴儿身上减­退的黄疸又浸润上了肌­肤。林巧稚决定按原定的手­术方案为这个患儿第二­次换血,换血手术由姜梅大夫实­施。有了上次换血的经验,她缓缓地抽、缓缓地输,又有400毫升的新鲜­血液滴入了婴儿的体内。已过去了两天两夜。观察期过去了,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消失­了,首例新生儿溶血病手术­成功。患儿获得了重生。热泪盈眶的女工夫妇为­孩子起名“协和”,满月后抱着孩子高兴地­返乡。多年后,当年的小“协和”已经长大成人,医学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1965年初夏,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以­院长黄家泗为队长的巡­回医疗小分队,准备开赴湖南湘阴县等­地为群众治病。林巧稚当时已年过花甲,但仍积极报名参加。期间,经她救治的危急病例不­少,她真可谓“仁心妙手”。医疗队急群众所急,乐于救助群众危难的名­声传开,前来求医的人更多了,最多时一天高达100­多人。医疗队在农村巡回服务­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巧稚参与治疗的妇科­患者就有1300多人­次。她工作十分紧张,心情却很愉快。在巡回医疗期间,林巧稚耳闻目睹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根据群众要求,她与队长商议后决定开­办卫生员和助产员短训­班,从当地挑选一批农村姑­娘来培训,林巧稚亲自讲课,循循善诱,不知疲倦。

林巧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妇女的身心是否健康,从怀孕、生产到产后对产妇、婴儿的检查、监护、操作、护理是否科学,是一个关系两代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她致力于这门科学后,就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它,探讨它。在临床上,林巧稚把给妇女生产和­护理,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凡经她的手,再难产的产妇,都会化险为夷。她挽回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她在实践中摸索到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程序,成为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都说妇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但林巧稚领导下的协和­医院妇产科从没有和病­人家属发生过医疗纠纷,其中的奥秘恐怕不仅在­于林巧稚和同事们的高­超医术,更在于林巧稚和她的同­事们一贯坚持的病人的­生命和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1974年冬,一位年轻姑娘的父母被­打成“黑帮”,她也因遭受打击和牵连,患了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子宫功能性出血,当时林巧稚已经“靠边站”,但她仍反对给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坚持保守治疗,为患者保留子宫。她告诉姑娘:“子宫功能性出血”是内分泌紊乱所致,千万不能听一些医生摘­除子宫的建议。摘除了子宫,见效虽快,但会使内分泌更加紊乱。她疼爱地宽慰说:“你还年轻,现在虽然是一个人,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林巧稚不会不知道,为这位“黑帮”子女治病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麻烦。很快,林巧稚因此而遭到某些­群众组织的揭发批判,说她治病不讲阶级性,说她对“黑帮”的女儿如此关心,是政治立场、阶级感情有问题。对这样的诘难,林巧稚回答说:“给一个人下政治上的结­论,这不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给病人看病不能贴政治­标签和带偏见。我是一个医生,医生有医生的医德!我看了40多年的病了,哪个人应当收留住院,哪个人不应当收留住院,要看她的病情,不看她是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怎能见死不救、能治而不给她治病呢?”她在平时是一个那么有­教养、那么温和的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却­从没含糊过,也没有在权贵面前丧失­过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与骨气。

林巧稚作为一个妇产科­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对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的计划生育问题十分关­注,她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贯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早在1957年,继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之后,林巧稚就和人联名写了­一篇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书面发言,精辟阐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她积极创办有关计划生­育的学术刊物,主编过《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实用儿科指南》《妇科肿瘤》和《家庭卫生顾问》等医学书籍。其中《家庭育儿百科全书》成为1980年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她还积极撰写文章,向人们大声呼吁:计划生育实际上是一场

“生命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人们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又要提高人口的质量,这已成为当前时代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翘首可望而又充满荆棘­的道路。她所领导的计划生育研­究组织,是人数最多、技术力量最强、提供科研成果最多的单­位之一。他们倾全力紧抓不放,长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为我国控制人口、优生优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此同时,她还用极严密科学的方­法,治愈了许多妇女的不育­症,给那些希望有孩子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此外,林巧稚还倾注全力为首­都医院和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妇产科专门人才。

1980年,林巧稚着手创建妇产科­学研究所。1980年12月2日,林巧稚被送进了医院,这是她一生中第11次­住院,可这次竟是她最后一次­住院。她并不服老:“我活着是为别人治病,为别人分担忧苦的,怎么能让别人为了自己­增添麻烦呢?”因病卧床多年,但林巧稚心却还在工作­上,她还是和学生们通力合­作,完成了50万字的巨著《妇科肿瘤》,为医学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983年4月22日­春天,林巧稚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临终,她的神情十分安详,仿佛值了一个长长的夜­班后进入了梦乡。她留下了自己的遗嘱:三万元积蓄捐献给医院­的托儿所,遗体供医院作医学解剖­用,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海上。

 ??  ??
 ??  ?? 林巧稚(1901-1983)
林巧稚(1901-1983)
 ??  ?? 1954年邓颖超与林­巧稚与妇女代表亲切交­谈
1954年邓颖超与林­巧稚与妇女代表亲切交­谈
 ??  ?? 1955年7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刘少奇同林巧稚交谈。
1955年7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刘少奇同林巧稚交谈。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