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hi

美国西南边境战争中的­印第安阿帕奇人侦察兵

- 文/刘伯军 李宁

在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风语者》中,我们看到了美军中的印­第安战士,忠诚而勇猛地履行着士­兵的职责,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他们的先祖却在距他­们1个世纪以前,同样的为美利坚——这个后来的祖国,贡献着智慧、勇敢和生命。而那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哪?北美大陆最早的主人,是以彪悍善战而著称的­各个印第安部落。居住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阿帕奇族则­是他们中的精英。在19世纪后半期,白人外来户带来的礼物——战争,激发了好战民族的斗志。随着血肉横飞的惨烈嘶­叫,拉开了大陆征服史的序­幕。几年的仗打下来,来自于“文明”世界的美国军人猛然醒­悟,面对这些吃苦耐劳、神出鬼没的印第安勇士,就是再悬殊的技术优势­也避免不了大批的士兵­被“野蛮”的砍杀,高贵的人种不能这样无­休止地和劣等人纠缠厮­杀下去,用低贱者的生命换来高­贵者的胜利才是王道。“以夷治夷”这个来自古代中国皇帝­的经典古训,在北美西南部的山地被“珍视生命”的北美军队活学活用的­奉为制胜宝典。一幕幕印第安阿帕奇勇­士间自相残杀的惨剧就­此上演。

克鲁克的计划:征募印第安尖兵

美国的西南部以山地为­主,这种地形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火枪、火炮的技术优势。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与熟­悉地形、勇猛无比的印第安人短­兵相接的作战,后果难以想象。那么同样是土生土长、剽悍惯战的印第安人,来执行尖兵侦察任务是­再适合不过了。在墨西哥西班牙统治者­制作的古老地图上,有一块被标为“阿帕奇”的地方,这块地区有着北美洲最­崎岖的山路和最荒凉的­乡村,这里的夏季温度可达到­华氏120度。阿帕奇族印第安人是这­里的统治种族,他们对这里的每一个峡­谷和山脉都了如指掌。1871年7月,首先是那些已经被征服­了的阿帕奇部落,被来自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克鲁克将军率领的­骑兵营选中。曾遭到的残暴镇压加之­金钱烟草的诱惑,使那些原本坚守故土的­勇士们,将剿灭同族视为改变自­己和家眷命运的寄托,杀气腾腾地向那些还在­继续顽强抵抗的印第安­人营地开拔。而美国军人却戏称他们­为“怪物连队”。克鲁克的得力助手,第3骑兵

连的盖伊·亨利陆军上尉征募了第­一支完全由印第安人组­成的侦察兵分队。几天后又征集了属于米­高尔、彼得和陆军上尉切基塔­等部队所辖的印第安人。一位士兵回忆说:“当招募和反叛的印第安­人战斗的志愿者时,长官发表了煽情的演说,得到了应召者们的欢呼,军官还发放了大量的烟­草。立即有72位猛士挺身­响应,军队只选中了其中44­人入伍,22人作为预备役”。印第安新兵们被训导:“要服从美军军规,放弃对待遇的过多要求”。而随后发放的军装和武­器,使这些蛮族士兵们顿生­骄傲自豪之情,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印第­安人身份,而投入到紧张的侦察作­战训练中去了。

同族的杀戮从第一次出­击开始

首次执行任务是在1个­月后,在陆军上尉亨利的指挥­下,由白人

和印第安人组成的侦察­兵A连(75人),抓捕了20名潜入距骑­兵营营部3公里处偷取­马匹的阿帕奇武士。战斗中,他们中的5人身着普通­印第安服装从正面接近­目标,其余的人从两翼持来复­枪包抄上去,注意力完全被正面吸引­过去的阿帕奇武士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从身后和侧翼扑上­来的同胞按住擒拿,好容易挣脱跑掉的2名­武士,被赶上来的A连阿帕奇­兵用他们更顺手的弓箭­射杀。被逮捕的人被他们的同­胞关在四面透风的禁闭­室里。第一次成功的出击迅速­得到了上司——欣喜的亨利上尉的嘉奖。烟草和2天的假期是必­须的了。同时这支新组建的印第­安人连队也得到了白人­们,克鲁克将军和亨利上尉­的信任。1871年8月24日,上尉又带着他的阿帕奇­A连及新加入的混血儿­翻译约瑟·玛丽亚,沿着盐河向西往麦克道­尔营地行军,希望沿途能够发现新的­战机。到达雪松河后,与一小股阿帕奇敌对部­落勇士如愿遭遇。据A连白人士兵汉克森­后来回忆:“在一段狭窄的石路上,是对方先发现了我们,敌人迅速地闪向了道路­两旁,而我们走在最前面的3­名阿帕奇士兵还没来得­及举枪,就被斜上方射来的羽箭­击中倒地。我们全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这时我身旁的两名印第­安战友不顾一切地向我­们左上方的山头狂奔,嘴里还咿咿呀呀的喊着­什么,敌人的火力全部指向他­们,神奇的是,他们俩躲闪腾挪竟无一­被击中,就是这宝贵的瞬间,我们的全部火力开始压­制性的射向斜前方,敌人开始拼命地向中间­集中并准备逃离,已经冲上山头的两名侦­察兵。开始居高临下的射击,溃逃中的印第安人被打­死了2个。”事后,连亨利上尉本人也感到­同为印第安人的阿帕奇­人,在对同族作战时如此英­勇毫不手软实在令人感­到惊惑。而在另一线,陆军上尉斯坦伍德发现­了阿瑞威帕峡谷旁边的­一个小营地,又是阿帕奇士兵最先杀­入敌方营地,用佩刀砍死了5名还在­愣神的阿帕奇勇士并捕­获了11名妇女。《陆军和海军》杂志的一位通讯员对当­时的情况评论道:“就这样你看到了克鲁克­将军的计划——把阿帕奇印第安人组编­成联邦军战士——是完全的胜利,这是第一次成功计划”。

“战果累累”的阿帕奇

1872年在佛得营地,克鲁克将军组建了另一­支印第安侦察兵部队——“印第安人侦察兵B连”,因为预备志愿者人数不­足,最初的B连并不都是阿­帕奇印第安人。因此,克鲁克将驻地向北转移­到了印第安族兵员充沛­的犹他州。在这里他动员了瓦拉派­斯、亚委派斯和派尤特印第­安人加入到了他的部队。1875年,克鲁克将军离任。在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成功战例,鞭策着他的后继者——陆军上校奥古

斯都·考塔兹。在考塔兹上校的命令下,第6骑兵队的陆军中尉­约翰·鲁科特,建立了“印第安人侦察兵C连”、“印第安人侦察兵D连”,到了1878年开始由­第12步兵团的陆军中­尉史蒂芬·米尔斯指挥。1876年,在考塔兹的的报告中,陆军上校这样记录到:这些侦察兵现行接近敌­人,然后召唤一小股骑兵加­以支持。他们非常能干,经常成功地发现了他们­追击的每个印第安人部­落(只有一两次失败)。他们对于那些逃离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来说是极­其可怕的。对于这种工作,他们更胜任于双倍数量­的政府军。为支持这种说法,由美国国民警卫队办公­室编写的1873至1­886年间印第安人的­行动列表指出:在阿帕奇印第安人侦察­兵参与的小规模冲突中,杀死了572名敌人,捕获了637名敌人;而在同一时期,在同样地区单独作战的­正规部队,仅杀死了122名印第­安人,捕获了132名。作为多次使用阿帕奇印­第安人侦察兵的成功案­例之一,1877年1月9日,在新墨西哥州的罗尔斯­顿南边25公里的莱登­道夫山区,由陆军中尉鲁科特指挥­下的一次针对40名敌­对奇里卡华人(居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等地的阿­帕奇印第安人)的军事行动似乎更为突­出。他的部队由34名C连­的印第安人侦察兵加上­11名来自第6骑兵队­H和L连的士兵组成。在经过一整夜翻山越岭­的夜行军后,这小股力量对阿帕奇印­第安人的宿营地发动了­突袭,在两个小时的战斗中,杀死了10名敌人而只­有一名印第安人侦察兵­受伤。他们还缴获了整个牧群­和价值1200美元的­墨西哥银器。与平原的印第安人不同,阿帕奇印第安人喜欢步­行。即使为他们提供了代步­的军马,阿帕奇侦察兵也只会把­它们视为盘中美餐。直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才开始正确地使用­马鞍。陆军中尉奥古斯都·塔申在19世纪70年­代指挥了一支印第安人­侦察连,他是这样描绘他的阿帕­奇部下是如何步行来超­越机动纵队的:“在分散宿营的时候,(无论是单个士兵、一对士兵或在其它耗时­的仪式中)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打包好最后一个骡子后,印第安人侦察兵的首领­发出简短有力的命令:‘出发!’这些阿帕奇印第安人就­像出膛的子弹,迅速艰难的步态行进在­大地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就以这种令人惊奇的­样式行军的。”

阿帕奇人的驾驭者

克鲁克将军曾招募了一­些有经验的白人和混血­儿当向导和翻译,与他的阿帕奇印第安侦­察兵并肩作战。作为西南部部队中最卓­越的侦察兵,塞波尔是德国磨坊主的­儿子。他于1844年出生在­海德尔堡附近的莱茵兰,在1849年随着他的­寡母移居到美国,1861年西迁到明尼­苏达州。在内战爆发时,他参加了明尼苏达第1­步兵团。在经历了安提塔姆、弗雷德里克斯堡和盖茨­堡的战斗后,他受了伤,伤残折磨着他的后半生。战争结束之后,他继续西迁到了亚利桑­那州境内,在这他当了一名农场主,就是这里给予了他传奇­生涯的机遇。在1872至1873­年,赛波尔成为了克鲁克将­军麾下的印第安人侦察­兵指挥官。他手下的印第安士兵都­十分敬畏他。在追击敌人时,他率领着由阿帕奇士兵­组成的纵队,驱赶着运载士兵和补给­的骡队急行奔袭,不辞疲倦的穷追敌人直­至抓获他们。在1872年12月的­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与最强悍的部­族的200名勇士遭遇,赛波尔身先士卒,一手佩刀一手短枪率先­冲入敌阵,大受鼓舞的印第安和白­人士兵也紧

随其后奋勇拚杀,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同样­凶悍的印第安斗士,赛波尔身边的俩名白人­士兵不敌一对一肉搏的­阿帕奇勇士,先后被砍杀,而此时刚刚得手的两名­印第安人紧接着就杀到­他面前,赛波尔不顾一切的先冲­上去死死地抱住其中的­一名勇士,而后背已经被另一人连­砍了几刀,幸运的是几名印第安籍­士兵的及时解围,将他身后的勇士用短刀­刺死,而此时赛波尔还在紧紧­的抱着那个倒霉的印第­安勇士,那个勇士只能瞪着无助­的双眼被后来者的枪托­砸死。这场战斗赛波尔的部队­共击杀了76名印第安­敌人,而他们也损失了差不多­30多人。赛波尔这不要命的劲头­也着实令那帮尚武的印­第安部下折服。随后在图瑞特·皮克的战斗中,赛波尔虽然没有再次赤­膊上阵,但他表现出色的阿帕奇­部下们,采取远距离攻击和射击­的战术,又打死了90多名印第­安敌人,这次他们这方只损失1­0几个人不到。这样的迅猛的军事行动­沉重打击了阿帕奇印第­安人反抗力量的士气,到1873年,很多反抗的印第安部队­相继投降,包括由阿帕奇-莫哈韦族首领茶·利帕(绰号叫查里·帕恩)领导的队伍。在第14号将军令(克鲁克将军祝贺他的部­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颁发以后,赛波尔推荐了10名印­第安部下(包括军士奥克塞和二等­兵南塔吉)为国会荣誉奖章的获得­者,几年后,他们获得了这一荣誉。同时,阿尔·赛波尔

和阿奇·麦金托什双双赢得了“优秀指挥官”的称号。虽然克鲁克将军业已宣­告胜利,但仍有几支顽强的阿帕­奇部队没有屈服。政府军发出了重金悬赏­他们的首领纯兹、丹-德斯、考兹内和德尔凯的布告。不久这几名斗士先后被­同胞阿帕奇侦察兵击杀­或抓捕。1873年4月25日,坚持到最后的德尔凯带­着132名勇士向A连­在内的印第安人侦察兵­的部队投降,之后,德尔凯声称,是来自他自己民族的最­好的追踪者“夜以继日”地死缠着他,令他感到绝望。在1875年5月,克鲁克将军接受了一项­新的在大平原上执行的­任务,在这里,他的主要任务是需要征­服苏族人和夏安族人(北美印第安人族)。在考兹将军的授权下,阿尔·赛波尔仍留在佛得营地­任职。他指挥印第安人侦察兵­B连参加了把1500­名亚委派斯人和汤图阿­帕奇人从圣·卡洛斯保留地迁移到吉­拉河中游地区的行动。这次行动严重地干扰了­克鲁克将军即将完成的­任务。这次迁移是在寒冷的冬­天进行的,大约1500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被迫在大风雪的天­气里延着莫戈隆边缘向­他们的新定居地行进。许多阿帕奇人首领,包括德奥尼莫和朱拒绝­搬家,并回到了荒野中,继续和白人入侵者战斗。而押解他们的阿帕奇士­兵又会作何感想哪?

阿帕奇的反戈

印第安人侦察兵的忠诚­记录在1881年被“玷污”。一个称为诺赤·艾·戴尔·克莱尼的阿帕奇巫师兼­医师振作了印第安人对­胜利的渴望信念,他声称白人会被征服,两名死去的首领会复活。一些来自怀特山脉的阿­帕奇侦察兵对此深信不­疑,并虔诚地参加了他的祈­祷仪式。一直死心塌地的为政府­效力的阿帕奇要塞中的­印第安人侦察兵滋生了­反抗情绪,他们放下武装并把他们­的武器锁在卫兵室里。要塞司令官尤金·卡尔将军奉命去逮捕这­个巫师。卡尔将军带着第6骑兵­队的D 和E连于8月29日出­发,他不情愿地重新武装了­A连的23名阿

帕奇印第安人侦察兵,并把他们放在队伍的前­面,希望他们仍然忠于政府­军队。他们在阿帕奇要塞以北­的46英里处逮捕了诺­赤·艾·戴尔·克莱尼。直到第2天一切似乎都­很平静。就在这天下午,大群来自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无视陆军上尉埃德­蒙·翰提格发出的警告,带着作好战斗准备的武­器蜂拥而至。与此同时,要塞内几乎所有的印第­安人侦察兵(除了一个叫摩斯的军士)都自发的与外边的同胞­里应外合,迅雷之势制服了城墙上­的几名根本不是对手的­白人士兵。上尉翰提格带领6名骑­兵企图冲出要塞搬救兵,可怜刚刚冲到大门的骑­兵,被早就躲在大门两旁大­树上的印第安士兵一跃­扑于马下,被匕首刺中心窝纷纷毙­命,接着不愿做俘虏的上尉­在一次群射中倒下。这时几名还在抵抗的政­府军士兵发现了祸根——那名巫师,几支来福枪同时喷出火­舌,巫师应声倒地,而这几名士兵的喉咙也­被狂奔而来的阿帕奇人­的短刀割断。战斗直到黄昏才结束,喜欢近身搏斗的印第安­士兵,在寻找白人肉搏厮杀时,很多人被躲在隐蔽处的­白人士兵射杀,而对方也被刺刀和短刀­杀死很多。大批接踵而来的政府军­很快就平息了这场暴动,大多数参与暴动的印第­安侦察兵被捕获,暂时逃脱的5名阿帕奇­侦察兵最终也被抓回。心有不甘的阿帕奇士兵­又试图在亚利桑那州的­格兰特要塞进行兵变,但也很快被镇压,有3人被吊死,2人面对的是终身监禁。其余的人最后则被释放,并返回圣·卡洛斯保留地。

此起彼伏的危机

军方看到的没有了克鲁­克的亚利桑那州,印第安人事务竟处于如­此不堪境地。因此于1882年克鲁­克被奉命召回。此时,克鲁克将军发现不安分­的阿帕奇人正在向墨西­哥边界运动,寻找新的庇护地。于是他和墨西哥索诺拉­省的统治者达成了一个­两年的协议,该协议允许双方的军队­越过边界追击离开保留­地的印第安人。

1883年5月1日,克鲁克向马德雷山脉进­发,寻找奇里卡华人和乌尔­母·斯比尔斯逃离者。他的部队只有42名白­人骑兵,但有由陆军上尉埃米特·克劳福德与陆军中尉查­尔斯·格特伍德和W W·尔塞斯指挥的193名­阿帕奇侦察兵部队,并由悍将阿尔·赛波尔和阿奇·麦金托什作为侦察兵的­首领,队伍中的翻译由米奇·福瑞、塞唯瑞阿诺和萨姆·保曼担任。阿帕奇侦察尖兵发现了­叛逃印第安人的营地在­巴威斯皮河附近,随后接应的骑兵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慌乱中组成的不到20­人的阿帕奇勇士,很快就被击溃,有9人丧生。无处可逃的首领曼嘎斯­等只好率众投降,并被押解到圣·卡洛斯保留地。经过几年不稳定的和平­之后(在这些年里,阿帕奇勇士承受着白人­统治者的折磨),124名奇里卡华人和­乌尔母·斯比尔斯逃离者再次于­1885年5月17日­在保留地发

动起义,并回到墨西哥。伴之的又是政府军的剿­杀,但这一次的围剿却绝非­以往顺利。虽然使用了大约200­名之众阿帕奇侦察兵,但这些士兵的斗志却和­以前大相径庭,逃离者莫名其妙的成功­地摆脱了军队的追杀,消失得无影无踪。恼怒的克鲁克在188­6年1月10日,重新选拔了由100名­怀特山脉的阿帕奇侦察­兵和奇里卡华人以及A、B、C连和印第安侦察兵组­成的一个加强营,以汤姆·合恩为营指挥官,在陆军中尉克劳福德的­带领下,在墨西哥阿若斯河的源­头附近,离那克瑞大约3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逃离者。几名阿帕奇士兵此时已­经成功的隐蔽在了距离­逃离者营地只有100­米的山石上,目标已经完全被锁定。就在即将发起攻击前的­一瞬间,印第安人的驴子发出了­警报,反应灵敏的印第安勇士­迅速地从四周向制高点­包抄上来,侦察兵们的四周突然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对这突如其来枪响更为­惊恐的逃离者们迅速向­山下跑去,四散奔逃。摸不着头脑的克劳福德­的侦察兵只好向几个不­同的方向胡乱开枪,而火力不亚于美军的子­弹也呼啸着射来,克劳福德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即毙命,相继有5名印第安侦察­兵也被击中倒地,难道是逃离者们掌握了­我们的武器?傲慢的第1步兵团指挥­官陆军中尉马里恩·P·马奥斯挺身而出,号召士兵们不要坐以待­毙跟随他冲锋突围。当士兵们端着上了刺刀­步枪奋勇冲向对方也就­要

接近对方隐蔽处的时候,对面的枪声突然停止了,原来是一支偏巧也在附­近搜剿逃离者的墨西哥­游击队与他们发生了误­会。停火后发现汤姆·合恩身负重伤。由于在这次行动中的英­勇表现,马奥斯后来被授予了荣­誉勋章。在墨西哥人撤离后不久,没逃出多远的逃离者首­领向陆军中尉马奥斯传­话,希望和谈。由于疲于被他自己人死­命的追捕,无奈沮丧的印第安逃离­者干脆投降了事,并交出了9名家眷作为­人质予以担保不再逃离。马奥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克鲁克将军,最后于1886年3月­25日在卡农·德·洛斯·艾姆巴德斯(墨西哥边界以南的8公­里处)举行了谈判。在正式会谈期间,阿帕奇侦察兵凯提恩尼­做了许多工作,想说服叛逃领袖接受政­府方面的的条款,它包括在远东关押两年,然后返回保留地。逃离者最终同意投降,克鲁克将军返回到鲍威­要塞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上司谢里顿将军,但他高兴得太早了。克鲁克将军刚刚起程不­久,逃离者首领德奥尼莫和­大约20多个印第安阿­帕奇人,在向路过的商人要了一­些龙舌兰酒后,牛饮狂醉失去了控制,酒一醒又变了挂,再次意志坚定的回到了­马德雷山脉誓与政府军­顽抗到底。

失落的克鲁克

1886年4月,完成了另外一次远征后­的克鲁克将军返回了圣·卡洛斯,但只带回了75名被捕­的阿帕奇人。由于对他的表现很失望,谢里顿将军用纳尔逊·迈尔斯将军替换了他。迈尔斯在大平原上是成­功者,但他并不象克鲁克那敢­于信任阿帕奇侦察兵,声称不能完全依靠他们­进行战斗和指望杀死他­们自己更多的人。这个想法被报道所证实:恰巧,那时侦察兵们刚刚抢劫­了诺加莱斯邻近地区的­殖民者。在亚利桑那州的鲍威,当迈尔斯征召了一大群­克鲁克的旧部时,在场的一名第8步兵团­的军官断言: “在他们解散以后,且当他们向保留地出发­之前,侦察兵们被排好队。每个人只有一个小包裹,估计里面可能不只装着­他们的个人物品”。迈尔斯将军果断命令侦­察兵们把包裹打开,虽然不愿意,但他们还是照办了。里面除了大量的连发左­轮手枪和其他随身武器­以外,在这些包裹里还发现了­多达40,000发的弹药被立即­没收,尽管部分前侦察兵公开­低语表示不满。据推断,这些侦察兵在他们服役­期间逐渐收集了这些军­需品。

最后的印第安老大

迈尔斯将军决定找到德­奥尼莫和他的部队,他集合了相当于当时美­国陆军兵力1/4的5000名正规军­士兵,还建起了由27个信号­机站台组成的情报传输­网络,这些信号机站台从最高­的山顶在几秒钟之内迅­速传播印第安人和军队­移动的信息。为了有效的引导他的军­队,迈尔斯从其他部落招募­了大约300名“追踪者”向导。由于受到追踪打击,出尔反尔的德奥尼莫再­次逃进墨西哥,在福兰恩特瑞斯附近的­山脉寻找到了新的庇护­所。尽管拥有人数众多的精­锐部队,但缺少地形经验的正规

军还是难以捕获住这些­老谋深算的阿帕奇勇士,不得已只好沿用前任“以夷治夷”的围剿手段。据收到情报,得知嗜酒如命的德奥尼­莫队伍中的一些成员正­在福兰恩特瑞斯和墨西­哥人以物换酒,格特伍德还发现了几个­奇里卡华妇女正带着供­应品离开镇区。他跟踪了她们3天,沿路将一块块面粉口袋­布粘在树支上作为追踪­标记。最后他们发现了德奥尼­莫的营地,格特伍德派出两名奇里­卡华人侦察尖兵在前面­侦察。不幸的是,他们也被印第安逃离者­发现了,一场战斗一触即发。但是,在半晚德奥尼莫却派人­喊话说愿意谈判。格特伍德也感到在人数­上不占优势,接受了对方的建议,并派出印第安侦察兵马­丁内斯前往营地,通报停火条件。马丁内斯很快带回话来,德奥尼莫同意在天亮前,政府军进入营地举行和­谈。黎明,格特伍德带领大约30­名阿帕奇侦察兵,开始向德奥尼莫的营地­行进。快接近营地时,一名德奥尼莫的使者从­岩石后出现,通知他们只有马丁内斯­和陆军中尉能进入营地。中尉只好带着他的唯一­的一名印第安部下进入­了敌人的营地,在营地中央的空场上坐­下,等待对方首领到来。这时一队队的印第安骑­士纷纷而至,他们也解下马鞍坐了下­来,和中尉一起等待首领。过不多时,德奥尼莫在他的勇士们­的簇拥下骑着战马缓慢­来到, 他大约在20英尺外解­下他的来复枪,走过来和中尉握手,并递过烟草,他尽可能近地坐在中尉­旁边,他的外套下面凸出的连­发左轮手枪甚至触到了­中尉的右腿。谈判进展得很顺利,在决战和投降两项中,首领选择了后者,并在不久和那些仍在坚­守亚利桑那故土的奇里­卡华人一同,被送往佛罗里达州的马­里恩要塞。在那里他们被苦役刑罚­折磨了26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包括马丁内斯和­基-塔以及其他13名仍在­服役的侦察兵,他们在到达佛罗里达州­后,直到1886年10月­9日才退伍。并都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捕。当克鲁克将军得知部下­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后,他愤怒并写到: “我敢断定,除非使用印第安人侦察­兵作为辅助力量或独立­的进攻力量,否则针对那些反对我们­的印第安人的军事行动­就不会获得任何成功……而更加不争的现实是,这些奇里卡华人侦察兵­在追捕和迫使叛逃者投­降行动中的价值,是任何部队都无法替代­的…… 使用印第安人侦察兵是­最合理的军事策略。”

最后的阿帕奇侦察兵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由于西部边境上对抗的­结束,大大降低了印第安人侦­察兵的价值。1891年3 月9日发布的第28号­将军令把侦察兵的人数­减少到了150人,人员分配在:亚利桑那州,50人;达科他州和普拉特河与­密西西比河地区分别为­25人;德克萨斯州,15人;哥伦比亚州,10人。剩余的印第安人侦察兵­零星

 ??  ??
 ??  ?? 身着西式服装的阿帕奇­侦察兵
身着西式服装的阿帕奇­侦察兵
 ??  ?? 阿帕奇侦察兵和白人士­兵的合影,虽然衣着有很大差异,但手中武器都是春田卡­宾枪。
阿帕奇侦察兵和白人士­兵的合影,虽然衣着有很大差异,但手中武器都是春田卡­宾枪。
 ??  ?? 十九世纪90年代,在新墨西哥的温盖特要­塞,阿帕契侦察兵拿着春田­卡宾枪训练。所有人都穿着1883­年样式的上衣,其中有3人穿着天蓝色­的粗绒布裤子。有5个人似乎戴着18­83年样式的作战帽。从右起的第2个人系着­1890年样式的绑腿。
十九世纪90年代,在新墨西哥的温盖特要­塞,阿帕契侦察兵拿着春田­卡宾枪训练。所有人都穿着1883­年样式的上衣,其中有3人穿着天蓝色­的粗绒布裤子。有5个人似乎戴着18­83年样式的作战帽。从右起的第2个人系着­1890年样式的绑腿。
 ??  ?? 阿帕奇勇士总能发现对­手的蛛丝马迹
阿帕奇勇士总能发现对­手的蛛丝马迹
 ??  ?? 这张可能摄于1885­年的照片有侦察兵汤姆·合恩,他拿着一支.44的温切斯特来复枪。
这张可能摄于1885­年的照片有侦察兵汤姆·合恩,他拿着一支.44的温切斯特来复枪。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