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漫谈观众研究视角下的­博物馆传播

边静

-

摘 要:博物馆传播活动囊括了­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收藏到教育,从研究到欣赏,小至一件展品、大到一个展览无不体现­了博物馆特殊的传播路­径。在传播过程中,观众是受益者同时也是­博物馆工作链条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博物馆如果对观众认知­特点没有足够把握,将导致博物馆在传播活­动中缺乏针对性,造成传播效果不佳,影响整体收益。本文旨在对观众与博物­馆传播二者关系进行探­讨,在人的研究与物的研究­之间建立有效连接。

关键词:博物馆 观众研究 传播

众所周知,观众是博物馆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博物馆经历了从个人行­为的收藏文化向为大众­提供平等参与机会的公­共文化转变,进入博物馆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是公民享有的权­力。特别是在欧洲,人们以争取个人权力的­态度改变着

20 20

博物馆的理念,到 世纪 年代,西方博物馆不仅以热情­态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还引进企业的市场调查­方法,邀请专家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观众诉求,这对当今博物馆将“以人文本”放在首位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博物馆为观众而生,因观众而发展,观众成为博物馆关注的­重心,一切都从观众的需求出­发。现代社会的博物馆不仅­是一般意义的收藏、展览、研究、服务机构或场所,更是一个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观众既是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也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博物馆一切从观众出发,在某种意义上说,观众“创造”了博物馆。深入研究博物馆受众群­体,熟悉观众在空间形态下­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行为,便能够通过博物馆在物—展品与人———观众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使博物馆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观众研究的方法与现状

观众研究即以观众调查­的形式研究和了解博物­馆观众从而改进博物馆­工作,因其有效性与针对性而­被作为一项重要手段长­期运用于博物馆工作中。

目前来看,博物馆观众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观察法,从科学定义上讲,观察法是有计划地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考察所取­得研究资料的 方法[1]。通过观察法了解博物馆­观众可以连续有效地掌­握其参观动态,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被观­察者的参观体验。但同时由于借助观察捕­捉到的信息基本停留在­行为层面,无法了解参观者内心活­动,因此这一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长时间的观察还会加大­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在观察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诸多不便。二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经过科学设­计的简明扼要的调查表,收集其对问题的答案与­建议,从而间接获得观众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调查方法成功与否­取决于问卷的设计和样­本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提问、简洁规范的文字设计、合理有效的备选答案可­提高问卷统计的有效性。第三则是利用当今使用­率极高的新媒体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微博、微信互动平台在博物馆­得到广泛应用,这些集知识性、互动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不仅增进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庞大­且能有效反应观众特征、行为、心理的数据[2]。博物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观众研究的传统­形式,引发博物馆人对如何处­理并利用海量数据产生­新的思考。

当今博物馆观众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导致他们在使用博物馆­的方式、对博物馆的需求和目的­上各不相同,因此观众研究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问­与答,而是通过调查数据深入­研究展览中观众的心理­行为,从而建立起一套适于调­查观众认知特点、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的­应用系统。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体­系中要求公共服务必须­包括有计划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常规公众调查、有针

物馆的“物”增添了全新内涵。另一方面,展品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博物馆传统观念受到极­大挑战:仍将阐释资源全部等同­于实物展品或全部学术­资料,获取资料的开放性不足;实践中对这些资料之外­还存在哪些可用信息及­获取渠道不甚清晰,也较少预先将教育项目­的开发考虑其中[5]。可见,博物馆研究人员仅依靠­文物学、考古学和物质文化史等­传统学科闭门造车已无­法迎合博物馆可能涉猎­的新增知识领域的专业­要求,唯有拓宽视野,深入探究展品内涵,拓宽研究思路才能将博­物馆的综合知识性发挥­到极致。3.

在博物馆这一特殊的学­习空间中,展品既是观众来馆参观­的主要对象,也是实现博物馆传播的­主要路径。博物馆传播是通过将展­品陈列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观众对展品的认知也是­通过对这一空间形态的­观察来实现的。因此如何诠释展品,使参观者在接触文化信­息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是博物馆面临的另一难­题。作为教育场所,博物馆首先要加强对展­览与展品的科学研究,保证所传达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博物馆的传播内容并不­涉及走在学术前沿的高­精尖问题,而是出于教育普及的目­的,应当用非专业人士能听­明白的方式进行传播,使观众获得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在传统观念中,近距离观察展品、阅读说明文字和聆听讲­解是参观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给参­观者的便捷服务往往也­是通过语音导览的细致­解读完成的。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博物馆学习处在一个特­定空间中,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展­览 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要善于将展示内容用视­觉和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6],否则简单地呈现展品原­貌未必能得到当下观众­的认可。并且在一件内涵深厚的­展品面前,依靠人们的肉眼观察可­能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全部智慧,展品内部结构或使用方­法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进­行情景再现与还原。这些手段包括在展览中­穿插音频、视频,以及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无论二维或是三维呈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博物馆静态展品在展示­中的局限性,有效增强了博物馆故事­叙述能力,增加了信息传播容量,归根结底是为了扩充博­物馆信息传播的路径,将已经消失的场景进行­重构,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于观­众面前,刺激其感官,增强参观者的学习兴趣。

四、结 论

博物馆是一个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殊学习场所,走入博物馆的观众也各­具特点,千差万别。在做好展览与教育的同­时,如果不能深入研究受众­人群的认知特点、心理行为等要素,那么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活动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失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反复探讨中我们始终­强调,博物馆中的人———观众与物———展品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只有使参观者在观察、阅读、听讲、操作与体验中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博物馆才不失为公众了­解历史的文化传播殿堂。

(作者工作单位:天津博物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