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重庆潼南独柏寺调查纪­实

徐林姜冰徐月

-

20

摘 要:独柏寺位于重庆市潼南­区东 公里的上和镇,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其正殿经有关专家确­定为元代建筑,是重庆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其结构形制及其建造法­式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2013 3

年 月,独柏寺正殿以其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建筑特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

80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从上世纪 年代至今多次对独柏寺­调查测绘,本文介绍了独柏寺的调­查情况并对其建筑特色­等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独柏寺 结构形制 建造法式 调查研究

一、地理位置及其布局

20独柏寺位于潼南区­东 公里的上和镇后沟村四­社独柏小学内,坐东北朝西南,处在涪江北岸的玉级台­地上,南距涪江约 150

米。经历代维修改建,现存正殿与后殿。据《潼南县志》记载:“独柏寺,唐时建,旧名慧日院,内有佛像高丈余,系巨柏雕成,饰金,寺因得名”。《潼南县地名录》基本原[1]其旧说:“唐代,此地便有寺庙。分为上、中、下三殿,下殿山门外有一棵独生­大柏树,树上雕有一佛像,名为独柏寺” [2]。由此可知,独柏寺始建于唐代,是因一大柏树上雕刻一­尊佛像而得其名,并有上、中、下三殿的布局。

现场勘查与走访当地老­年村民表明,原独柏寺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厢房及组成,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其山门、前殿、正殿、后殿 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并逐级升高。正殿规模小,被前殿、两侧厢房与后殿合围在­中间;当地一陈姓村民说山门­与前殿两侧也有厢房,之间建一亭,亭中

3供奉一大柏树雕刻的­佛像,高达 米有余。就其依山的地形与位置­距离而言,较为可能,但有待进一步勘察确定。

独柏寺现仅存正殿和后­殿(图一),其余建筑均损毁。后殿(观音殿),右侧(齐阶沿)距离正殿2.65 3.85

米,左侧距离正殿 米,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1891

年),重建于清光绪十七年( 年),为悬山式屋顶,二层错檐小青瓦屋面,抬梁、穿斗

5 22 5 11.96混合式木结构,面阔 间 米,进深 间

8.20 1.10

米,通高 米,素面台基高 米,前亮柱设檐

2 4

廊,宽 米,两侧次间前设垂带式踏­道 级,建筑

278.32

面积 平方米。

2013 3

年 月,独柏寺正殿以其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建筑特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正殿及其法式特征

独柏寺正殿,为单檐曹殿厦两头造九­脊顶式建筑[3] (图二),平面约呈正方形,为独柏寺主要建

13.4 米(长)伊12.9 米(深)伊0.58

筑。建在 米(高)的素面台基上。台基四周宽窄约有不一­致,前阶沿宽1.38 1.55 1.40米,后阶沿宽 米,左右阶沿分别为

1.56

米至 米。台基前端两侧,分别砌垂带式踏道,

0.12 1.05 0.3踏步两级,每级高 米,长 米,宽 米。踏道两侧中心部位仍保­持象眼做法。

10.2 5.3正殿面阔三间 米(图三),当心间 米,

2.45 9.70

两梢间均为 米。进深三间 米(图四),

2.44 4.82

第一间进深 米,第二间进深 米,第三间

2.44 7.18 106.23

进深 米,通高 米,建筑面积 平方

2011

米,文物部门于 年实施抢险加固维修。

殿内为“彻上明造”做法,约为方三间,四内柱平面布局。正殿建筑形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采用“减柱造”方式,前后各二,内部四内柱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的中心空间,以求得平面柱网及空间­结构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从而适应宗教礼仪、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室内勘察后内柱间地面­有一呈长方形条石铺的­地基石,表明原有长方形台的神 龛,佛像就设置在后内柱间,中心空间成为信众顶礼­膜拜佛像的一种空间环­境。二、正殿采用阑额,阑额上施普拍枋,将补间铺作之力均勾分­布在阑额之上,防止其因某一支点受力­不均而导致构件变形下­沉或折断。三、正殿及后殿均融会了部­分穿斗构架的技法,全部以柱或短柱直接承­檩,与北方

[4]。建筑皆使用梁来承檩有­所不同

(一)柱础该殿平面柱网排列­十分规整,纵横四列,(图五,正殿现状平面布局)每列四柱,柱下置柱础。础分二式,除当心间前二内柱的柱­础既置有石质柱础又有­圆形木櫍柱础外,其余柱础都是石质柱础。当心间前二内柱的柱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

53 13.8为木质,扁鼓状,径 厘米,高 厘米,鼓身上、下三厘米处各刻一道鼓­边及一周约凸的鼓钉;下部为石质,分两层雕刻,上层为八棱形,覆盆状,上

53 64 13

径 厘米,下径 厘米,高 厘米,各方自底部起圆弧,往上渐次内收,线条流畅,起伏圆滑,棱角分明,打磨细腻,盆底及盆口非常圆滑,各弧面无雕饰,为“素覆盆式”(图六、图七)。下层为正方[5]

67 6

形,边长 厘米,出露地平 厘米。其余柱础形制不完全相­同,但皆为石质,亦分为上、下两层雕刻。

6 52 54

上层高 厘米,径 至 厘米不等,为盆鼓状。

55

下层为边长 厘米的方形,分别将前二角或后二角­削成圆斜肩,另二角则方正平直。此类柱础,根据其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安置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仅当心间前檐柱础按方­直一端向前的方向安置­柱础外,其余柱础所置方向与其­相反。即分别按前方

后圆、前圆后方的方向安置。

(二)柱架

独柏寺正殿为木结构抬­梁式建筑,施八架椽屋,前后用乳栿。尽施梭柱,柱自三分之一高

3.5处便逐渐收杀,至柱顶收进

3.5

厘米,柱顶部另作卷杀 厘米,状若覆盆,柱断面为圆形,上段收杀较缓,下段收杀较竣。前檐

38 346

当心间的柱径 厘米、高 厘

1:9.1(唐及辽代初期,柱径与米,柱径与柱高比为

1:8-1:9。宋、金时期为 1:11-1:14。元、柱高比约为

1:9-1:11 1:10明以后多为 之间,清代规定为 [6] ),左

36 357

右两角柱径 厘米,高 厘米;左右两山墙檐

32 381柱、后檐柱、角柱径均 厘米,高 厘米。内柱

2 44.9 (清代称金柱)径(胸径)前 根右为 厘米、左

47.5 523 1:为 厘米,柱高 厘米,内柱径与柱高比为11.6-1:11.0(元代及早期为 1:11-1:14)。内柱柱高

1.53 1.4-1.8)。与檐柱柱高比为 倍(元代及早期为

5正面平柱底端“侧脚”特征明显,侧脚为 厘米,是

1.4%。由于出檐深远,不能承受屋檐荷载,柱高的学校使用维修时,将墙体外移至檐边,以增加教师宿舍面积,并在殿四角添加一角柱,支承翼角,四周

1/3

檐口附加一檐槫搭在 的撩檐枋上。 (三)铺作独柏寺正殿前檐下­采用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斗拱,并以斗栱下昂上布散斗­承接檐檩,殿内侧以“象鼻昂”承接下平槫。正四周檐下柱上端置阑­额

15 11与由额。当心间阑额宽 厘米,厚 厘米,阑额

1.4:1不出头,断面宽高之比约 ,接近“阑额高两

23 15材,宽为高的三分之二”。由额宽 厘米,厚 厘

18 17

米。次间阑额宽 厘米,厚 厘米,至角柱未见

25 18

出头;由额宽 厘米,厚 厘米,在角柱出头,作

1.4:1,两额枋之间置宽 9垂直截角,断面宽高比约厘米的由­额垫板。柱顶及阑额之上置普拍­枋,普拍

29.5 23.5 6.5

枋上宽 厘米,下宽 厘米,厚 厘米,其

3

下部 厘米处施内幽页。普拍枋至角柱出头,作三瓣卷杀,状似如意头,普拍枋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

形,符合“普拍枋断面薄而宽,与阑额呈“T”字形”

[7]。T (图八,普拍枋如意头与阑额呈 字形)正殿斗拱前后不一致,前檐普拍枋之上,施斗10 2

栱 攒。当心间前置柱头鋪作 攒,柱间置补间

4 1

铺作 攒(图九),两次间各置补间铺作 攒,两角

1 攒(图一茵)。其柱头铺作与补柱各置­转角铺作间铺作的用材­尺度相同,当心间补间铺作基本按

75-75.2-85-75-75.5等分距离设置,间距为 厘米(栌斗上沿间距离),次间补间铺作一攒,与两柱头

90.5-91

铺作相距 厘米。斗栱置于普拍枋之上,最下之栌斗平面呈方

29.1 23 7形,边长 厘米,斗高 厘米。其斗耳高 厘

5 7 9.5

米,斗平高 厘米,斗口深 厘米,宽 厘米。斗

11

欹高 厘米,皆砍杀出内幽页,卷杀(图一一)圆和。其欹的高度与身(斗平加斗耳)的高度大多相同或

3 5

十分相近,相差 至 毫米。栌斗正面外出二跳昂

24 10式华栱,昂式华栱广 厘米,厚 厘米,前端挑

53 3.3

出 厘米,逐渐卷杀呈批竹昂,昂嘴厚 厘米,

9.4

宽 厘米,昂尖前端截割呈三角形,昂嘴断面呈

28长方形,昂面边沿内收刻一线;华栱出跳 厘米,

10 3 2跳头置交互斗,高 厘米,斗耳高 厘米,平高厘米,上承瓜子栱与第二跳昂­式华栱;华栱头端置

23 3交互斗,出跳 厘米,斗横向开槽,深 厘米,宽10 14 10厘米,承托撩檐枋,枋广 厘米,厚 厘米。瓜

22.5 3.5子栱横向出跳 厘米,栱头置散斗,耳高 厘

2 6 3.5米,平高 厘米,欹高 厘米,横向开槽深 厘

6 13 6米,宽 厘米,其上承托罗汉枋,枋广 厘米,厚

24

厘米。泥道出跳 厘米,栱头置散斗,托慢栱,出

17 3.5

跳 厘米,慢栱上置散斗二个,斗耳高 厘米,

2 6

斗平高 厘米,欹高 厘米,横向开槽承正心枋,

16 8 27

广 厘米,厚 厘米,其上承檐槫,径 厘米。慢

2.5 3栱栱身自斗欹内沿处­皆内幽页作栱眼,幽页深 至

7.5 10.5

厘米,长 至 厘米。

前檐斗栱为五铺作,计心造,外出两跳昂式华栱,内出平抄,承上层昂式华栱尾部。当心间柱头铺作其栱尾­穿入内柱承托乳栿,乳袱之下再施穿插枋,再次将檐柱与内柱紧紧­拉扯在一起,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次间补间铺作其尾部则­穿入蜀柱。当心间补间铺作其尾部­卷杀,线条流畅如卷草。其华栱之上又另施插昂,上置正心枋,枋上承檐槫,昂尾卷杀上翘,似“象鼻”内斜上挑承下平槫。

65斗栱全高 厘米,栱头卷杀较圆和而无明­显

3 3.5分瓣。斗耳的高度多为至 厘米,斗平的高度

2 5 6

为 厘米,斗欹的高度为 至 厘米。其斗的耳、

3 2 4;斗身的高度基平、欹之比基本接近为比 比

1本上与斗欹的高度接­近,相差还不到厘米,斗欹皆内幽页,卷杀圆和。斗、撩檐枋、罗汉枋、正心枋、中下平槫之上还保存有­红彩描绘的莲花图案,以红彩作底,墨色勾线的彩绘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

转角铺作与其他铺作所­不同的是,其在向外的两跳昂式华­栱相等的高度上增置二­昂式华栱,

45

与其呈 度角;在第二跳的高度增置二­华栱,一

30与外出之昂平行,一与其呈度角。

后檐和山墙面斗拱与前­檐不仅数量不一致,而且斗栱铺作较为简便­一些,减少了出跳,从山墙面第二间起,后檐、殿内的斗栱铺作均是出­一跳四

4铺作。后檐有一斗二升斗栱攒,其角柱无斗栱,次间设补间铺作各一攒,当心间设二柱头铺作、二补间铺作。

5

左右山墙面各置斗栱 攒,前檐下第一间置

1

补间铺作 攒,铺作情况与前檐一致。第二间置补

2

间铺作 攒,栌斗形制和用材尺度与­前檐斗栱相

25

同。二檐柱升高厘米,上置一斗二升柱头铺作。补间铺作为一斗三升,斗上施华栱,华栱头下端杀角,上承撩檐枋,斗上施正心枋,枋上承檐槫,华栱尾端卷杀,华栱之上置插昂,昂尾上翘,末端托小斗,斗上承下平槫。殿内前后内柱中平槫与­随槫枋

2

之间各置襻间铺作攒。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其部分栌斗、散斗已自然脆裂,也有个别昂头被人为锯­割。(四)槫、椽该殿所置之槫皆叠用­两根。上面一根直径在25 30

至 厘米左右,下面一根明显增大,一般直径

30 35

都在 至 厘米之间。脊槫已在“文化革命”期

27间被人为拆毁,今只剩下上面的一根,径 厘米,

705 220

长 厘米,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厘米;上平槫和下平槫其上面­和下面一根的直径分别­为

25 22 855

厘米和 厘米;中平槫长 厘米,上面一根

24 145直径 厘米,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 厘

75米,从而其脊槫又比中平槫­多收进 厘米,使九脊式屋顶又多了一­重转折。

12 7~8屋面之椽子,宽 厘米,厚 厘米,两椽之

14

间相距 厘米。四周出檐皆设有飞椽,前檐挑出190 175 135

厘米,后檐挑出 厘米,山墙面出檐 厘米。其檐椽前端再加飞檐椽,使檐口渐次微微升高,出檐稍稍起翘,既增加美感,又增加屋檐出檐深度,还能使落在屋面的雨水­沿着微翘的檐口抛滴得­更远。

(五)梁架独柏寺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屋面现状已改为小青瓦,未见脊饰,从其结构上勘察应为厦­两头造九脊顶。八架椽屋前后乳栿,身内双槽用四柱,彻上明造明栿,平梁上用蜀柱,未见叉手和托脚(图一二),木质构件打磨得十分光­滑。屋顶举高较之宋代有所­降低,体现了屋顶平缓之态。当心间平柱至角柱有升­起,缓慢起翘,屋面坡度平缓。前

10.84

后檐槫缝间水平距离 米,上脊槫至檐槫缝高

2.83 1:3.8。(唐代南禅寺大殿梁(举高)为 米,比为

1:5.15,佛光架中举高与前后撩­檐榑中距的比约为

1:4.77,宋、辽、金各代建筑多为 1:4~1:3寺大殿为 [8] )。建筑用料较大,材高(栱高)17

厘米,(栱宽)厚9.5 7

厘米,契高 厘米。其所用柱径,前檐两角柱为36 357 4 32厘米,高 厘米,后檐的 根木柱均为 厘

32 381米,其余山墙面的檐柱为 厘米,高 厘米,当

38 346 4心间檐柱为 厘米,高 厘米,余中 根内柱

44.9~47.5 41.5~43.6的前两根为 厘米,后两根为

523

厘米,柱高 厘米。用材标准符合宋《营造法式》“各以其材广(高)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 “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契至三材”之规定。其斗栱粗壮古拙,且直接承重,因当心间跨度 较大,屋面荷载过重,已使阑额明显下弯,致使由额已从中部榨裂。

三、关于正殿的建造年代

关于该殿的始建年代,查正殿各构件部位,仅见四根角梁下有“…善男女茂千祥子孙绵万­世…喜捨资财…周万汕、蒋弘,扈聰、何阴

、何枕”字样

80等不规则的墨书痕­迹,未见其他墨迹。据 年代调查时独柏小学教­师称,当年独柏小学在锯下脊­槫改做黑板时,不少人看见其上有墨书“大唐咸通三年”字样。如今,其墨迹虽然无存,难以稽考,但众教师当年亲眼所见­之墨色题记却与《潼南县志》“独柏寺,唐时建”之记载相吻合,可互为补证。因此,独柏寺正殿的始建年代­为唐咸通三年,

862 1154

即公元 年,距今已有 年的历史了。这在气候潮湿且又多雨­的南方地区来说,能够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不能不说是极其难得的,因而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了。

1984

独柏寺正殿于 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经现场勘察,其建筑形制沉稳凝重,举折平缓,古朴大方,建造年代较早,经过测绘并与资料及其­他古建筑相比对,发现其建筑模数多与宋­李诫于宋崇宁二年(1103

年)所著《营造法式》之规定相吻合,但其地方手法较为浓厚。多年来,对其现存正殿年代的判­定存有诸多看法,或云唐,或云宋,或云元,或云明,或云清,意见各异,众说纷纭,

20

多年不能统一。直到 世纪末,才经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以及各地众多的古­建筑专家、学者的现场考证,就其构件中最易损坏的­斗栱的制作年代予以鉴­定,推断为元代。可见,不易损坏的其他构件,如木柱、梁架之类的年代便会更­为久远。仅就独柏寺的下限年代­而论,便是迄今重庆地区保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

四、结 语

独柏寺正殿,保存完整,造型古朴,形制沉稳凝重,柱梁枋用材粗壮,平面柱网排列规整。自当心间起,经次间至转角柱,屋面缓慢起翘,曲线柔和,坡度平缓,是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一处“难得一见的古代建筑”。现存建筑的许多主要结­构构件用材规格尺寸、比例大小、制作工艺手法等与我国­保存至今的其他地区元­代早期古建筑的特征接­近和相似,特别是与四川省遂宁

市蓬溪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元泰定四年(1327

年)古建筑金仙寺,不论建筑形制、柱网布

[9]。独柏寺局,建筑面积等诸多方面特­征较为接近不仅是重庆­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元­代建筑,为研究重庆地区早期古­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并且为研究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南方多雨而潮湿­的环境下如何进行科学­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我们从事古建筑保护、学习和研究的一本实物­教科书。

[1]《潼南县志》民国 4 年版(1915 年)56 页:独柏寺,县北五十里,唐时建,旧名慧日院,内有佛像高丈余,系巨柏雕成,饰金,寺因以名。

[2] 四川省潼南县地名录领­导小组编印《四川省潼南县地名录》1982 年 12 月,46 页:唐代,此地便有寺庙。分为上、中、下三殿,下殿山门外有一棵独生­大柏树,树上雕有一佛像,名为独柏寺。以后沿用为地名。曾有诗赞云: “巍巍独柏能参天,经历人间数百年,灵气山川属异树,刻 成古佛立堂前”。

[3] 曹殿厦两头造九脊顶式­建筑,是古建筑的形式之一,为双坡屋面与四坡屋面­相结合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清代称歇山式顶。

[4]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独柏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2014 年 12 月。

[5] 祁英涛著《怎样鉴定古建筑》,19页,文物出版社, 1981 年 6 月。

[6] 祁英涛著《怎样鉴定古建筑》,18页,文物出版社, 1981 年 6 月。

[7] 祁英涛著《怎样鉴定古建筑》,28页,文物出版社, 1981 年 6 月。

[8] 祁英涛著《怎样鉴定古建筑》,25页,文物出版社, 1981 年 6 月。

[9] 赖西蓉《四川蓬溪县新发现元代­建筑金仙寺》,《四川文物》2012 年第 5 期。

(作者工作单位:徐林,重庆市潼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姜冰,原潼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已退休;徐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  ?? 图一二 梁架
图一二 梁架
 ??  ?? 1颐10 1颐10栌斗大样图 散斗大样图
图一一 栌斗与散斗大样图
1颐10 1颐10栌斗大样图 散斗大样图 图一一 栌斗与散斗大样图
 ??  ?? 图一茵
转角、补间及柱头铺作
图一茵 转角、补间及柱头铺作
 ??  ?? 图九 当心间铺作
图九 当心间铺作
 ??  ?? 图六 内柱覆盆柱础大样图
图六 内柱覆盆柱础大样图
 ??  ?? 图七
覆盆柱础
图七 覆盆柱础
 ??  ?? 图八
阑额与普拍枋“T”字形
图八 阑额与普拍枋“T”字形
 ??  ?? 图二 抢险加固后的独柏寺正­殿
图二 抢险加固后的独柏寺正­殿
 ??  ?? 图五 独柏寺正殿平面图
图五 独柏寺正殿平面图
 ??  ?? 图四 独柏寺侧立面图
图四 独柏寺侧立面图
 ??  ?? 图三 独柏寺正立面
图三 独柏寺正立面
 ??  ?? 图一 独柏寺正殿与后殿现状
图一 独柏寺正殿与后殿现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