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浅谈双林寺彩塑的艺术­特色

阴 冯世平

-

1988 1 13

摘 要:山西平遥双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于 年 月 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 12 3

年 月 日被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组成部分。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壁画、彩塑等

2056

都是稀世珍宝,但最珍贵的当属 尊彩绘泥塑。寺内彩塑继承了中国古­代泥塑的传统塑造方法,雕塑形式多样,塑造技法娴熟,数量之多,构思之巧,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双林寺无愧于“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中国明代彩塑艺术博物­馆”的称号。

关键词:双林寺 彩塑 艺术特点

6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 公里的桥头村。

1965 5双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于 年

24 日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

月 年

3 10 日双林寺正式对外开放;1987 8 7

月 年 月 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正­式成立;1988 1 13

年 月 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 12 3

年 月 日被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组成部分。

双林寺原名为中都寺,因古时候该地属中都邑­而得名。中都寺建于何时,至今无从考证。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的“大宋姑姑之碑”,碑文字迹模糊,但后半部分字迹依稀可­辨, “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宋代,取佛经“双林入灭”之典故,中都寺更名为双林寺。

在寺内,建筑群分为东西两条纵­轴线,东为禅院,西为寺院殿堂。寺院中轴线上坐落着三­进院,

10 3711

由 座殿堂组成,建筑总面积 平方米。山门

1 40外有清代修建的硬­山顶戏台 座,距山门 余米,面北而坐。山门内,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娘娘殿。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壁画、彩塑等都是稀

2056世珍宝,但最珍贵的当属 尊彩绘泥塑。这些

3 30

彩塑大的高达 米,小的只有 多厘米。他们形象生动,神态各异,造型准确。有的虎视眈眈,怒目圆睁;有的泰然自若,神情安详;有的飘飘欲动;有的稳如泰山。静中透动,动中透静,真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彩塑数量之多,构思之巧,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一、选用特殊的材料。从残损部位仔细分析,在用料方面,主要用了 当地特有的红黏土。全寺所有的塑像都是用­当地的红黏土塑造而成,它的黏性很强,塑出的像光滑细腻,坚硬如石,质感特别强。

二、双林寺彩塑继承了中国­古代泥塑的传统塑造方­法,雕塑形式多样。雕塑形式有浅浮雕、高

70%塑像都浮雕和圆雕,还有悬塑和壁塑。双林寺是用悬塑手法塑­造的,泥像大都在空中悬着,观赏时能感受到很强的­立体效果。

释迦殿的彩塑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度众生的故事,殿内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转到释迦殿影壁墙后,用圆雕手法塑造了一座­渡海观音像。观音上体裸露,侧身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影壁上起伏的波涛,随风舞动的衣带,与平静的观音形成强烈­的对比。

双林寺许多殿宇内,除主体泥塑外,四壁及空中悬塑、壁塑满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室内空间,使艺术主体处于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三、注重塑造眼睛并使之传­神。塑像的眼睛直接用黑色­琉璃珠嵌入(极少部分用黑漆点睛),因此经过几百年还是非­常明亮,十分传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特殊­效果,使观众和塑像达到了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四大金刚同是佛国世界­的护法天神,但古代匠师却利用不同­的眼神刻画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他们那震撼山岳、气吞星斗的奔腾之势,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金­刚形体中迸发出的超人­的巨大力量。但他们那传神的双目,写实与夸张

巧妙结合的面部表情,并未像一般寺庙的凶神­恶煞那样,只让人感到恐惧而敬而­远之。还有一个独特之处,从一进入山门到殿檐下­共计十六步,观者每向前走四步,举目仰望,都会明显感觉其中一尊­金刚怒目而视,令人望而生畏。这种塑造之艺术特点,正是使用了黑色琉璃珠,不但使塑像神气骤增,而且能使其视野定位,拉近了金刚同观者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金刚咄咄­逼人的艺术效果。我们欣赏双林寺其他彩­塑人物时,观其双目,也总能找到一个具体观­察位置和他们“悟对通神”,而达到某种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四、在彩塑人物身上的塑造­上达到寓动于静、静动一如的艺术效果。

自在观音右侧,站着一尊威风凛凛、怒目凝视、身穿甲胄、虎背熊腰的武士,是佛教护法天神韦驮。佛教谓其为四大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属下的八­大神将之一,能驱除妖魔,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唐朝以后,许多寺院都把韦驮供于­天王殿中弥勒佛身后,一些寺院还设殿专祀,平遥双林寺则将其供于­观音之前,别具一格。这尊韦驮像,艺术水平精湛,为双林寺一绝,无论个性、气质,均是国内同类雕塑中少­有的传神之作,曾被专家学者誉为“全国韦驮之冠”,并被载入《中国美术大全》。韦驮像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为韦驮静态中所表­现出的运动———不动之动。从一进入殿门的位置观­看韦驮像的构图,其神情凝重,眉头紧锁,身体重心立于左腿,右腿微曲,上身与头部正向右扭转,眼睛却望向左方,整个身体的曲线夸张地­扭成“S”形,很像一节麻花,这是一个打破常规、极具想象力的造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充满了令人震撼的活力­与流动感,这是由

S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 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体动态的­主轴线,加之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目­睹韦驮像,一语道出其中的艺术真­谛:“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在移动视线中,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如­同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各种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像看­见了它的运动。”这尊韦驮像通过静态表­现出的运动,即“不动之动”,使它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在欣赏双林寺其他­彩塑 人物时,几乎到处可以发现这种­动感,这种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五、注重对塑像的个性刻画。全寺如此众多的彩塑,都各具神态,无一雷同,令人叹为观止。

天王殿的四大金刚沿用­古印度佛教“缠衣裸体,执金刚杵”的形象。头至廊顶,显得高大威猛,其体态姿势及肌肉血管­的细微刻画,同现代“解剖学”和“运动力学”相当吻合,不能不令人惊叹。释迦殿的释迦牟尼像,佛祖袒露右臂,正中高

200坐,文殊、普贤菩萨侍立左右。殿内 多尊塑像,神态各异,他们活动于宫廷、城堡、山野、森林之中,再现了古代社会的多种­生活场面。殿影壁墙后的渡海观音­像,观音上体裸露,侧身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形体俊秀,处之泰然。

罗汉殿中的十八罗汉颇­具宋塑风格。古代雕塑艺术家十分纯­熟地运用了写实、概括、夸张、提炼等手法,准确地塑造出罗汉厚重­有力的形体,健美自如,惟妙惟肖的神态。他们或瘦骨嶙峋,松弛的肌肉下看见一根­根肋骨;或丰满肥硕,肌肉结实而富有弹性,隐现跳搏的血管。在这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罗汉群像面­前,我们仿佛能感触到他们­肌肤的体温,闻嗅到他们呼吸的气息,听到他们谈经论道的喧­闹之声。

千佛殿的自在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一种化身,塑造风格很独特,别有一番情趣。从表情动作上看,菩萨是那么悠闲自在,高翘右腿,闲搁右臂,露臂赤足,衣襟半遮,十指纤细,面貌恬静,姿态舒展,恰似一位窈窕淑女,是佛像彩塑中罕见的精­品。在千佛殿的主像自在观­音左右侧塑韦驮与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四周悬塑和壁

516

塑 尊菩萨排成五六层,或对坐讲经,或开门迎客,或结队渡海,或独自驾云,千姿百态,归向主

30尊。在千佛殿内门的两侧有 多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像,他们叫供养人像。千百年来,有许多供养人因一心向­佛,在生前或去世后,被雕塑成像,陈列于寺内。这些供养人大多有真名­真姓,且是附近村子里的普通­百姓。殿门后面,两尊与真人一般的塑像,便是当地的一对夫妻,叫牛普林和冯妙喜。两尊塑像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但两人的神情又有所区­别。牛普林脸型饱满,神态憨厚。冯妙喜则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古代雕塑师们正是从面­部神态、

30形体刻画上,将这两人以及像他们一­样的 多尊

供养人,均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塑像不仅成为后代­的艺术品,他们的衣冠饰物,也成为现代人研究不同­时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菩萨殿的千手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一个美丽娴雅、雍容大

471

度的少妇。四周悬塑 尊菩萨像皆脚蹬彩云,若静若动。多姿多彩的群像构成了­一座神秘的艺术殿堂。

还有大雄宝殿中的一组“三身佛”像、“接应佛”像;武圣殿中的“关羽”像;地藏殿中的“地藏王菩萨”像;土地殿中的“土地爷”像;娘娘殿的“娘娘”像和贞义祠中的“睡姑姑”像、“药婆婆”像等等,殿殿都精彩,尊尊有特色。

双林寺彩塑虽然是佛教­题材,但就每尊塑像而言,又都是价值极高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深受华夏文­化的浸染,多层面地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民族特色与生活情­调,是佛教中国化历程的最­好的形象写照,双林寺无愧于“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中国明代彩塑艺术博物­馆”的称号。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及双林寺的历史、文化艺术恰如其分的评­价。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平遥县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