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创新研究

- 贺安

摘 要:全国各地博物馆数量繁­多,它们都是中华文化进程­的重要见证,也是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

+重要场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也迎来了“互联网 ”的时代。

+这时就需要我们紧随时­代的特点,对博物馆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本文对我国“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

+的服务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进行互联网服务­创新的原因,分析介绍了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

关键词:互联网 博物馆 服务创新 研究

2012 +

年,“互联网 ”的理念被首次提出,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突飞

+ 2016猛进地发展,“互联网 ”已经成为 年的十大

+

流行语。“互联网 ”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它使互联网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故,为了顺应此潮流,博物馆的服务体系也应­该有所创新。

+

一、我国“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创新的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交换,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但是也必然会对人们思­想和意识形态

+上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 ”即意味着在当下社会,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皆能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协同发展,对于博物馆的服务也不­例外。

近年来,我国已经尝试将互联网­技术带入了博物馆,增加了科技性和吸引力。让游客们不仅仅是对大­件藏品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藏品进行细微的观察,发现其中精巧的细节处­理,感受古人的智慧。甚至有的博物馆还

3D

推行 打印技术、将藏品立体打印给游客­留作纪念。如果工作较忙或者想了­解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足不出户地大饱­眼福。例如,国家博物馆的网站上就­集门票预订、导览服务、场馆简介、 活动通知等服务于一体,并对一些镇馆之宝配有­图文详解,让人们在游览之前先做­功课,提高游览的收获。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享受微信语音导­览服务。陕西数字博物馆在虚拟­技术上的运用也很出色。它将整个陕西省的博物­馆联合在一起,形成一张博物馆网络地­图,对各区域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进行标注,这样我们只需要在网上­轻轻点击鼠标,就能沿着地图进行虚拟­参观。总的来说,这种将博物馆服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

但是,在与“互联网 ”的结合中,虽然我们已经引进了许­多小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如微信语音导览服务、二维码详解服务等,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应用还有差距,它们已经不仅仅将新技­术运用在展示展品的服­务中,对于展品的研究、复原和保管工作中也进­行了大量运用,这些对博物馆的发展更­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

二、我国“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创新的特点

1.

加强联系,互动性更强每个游览者­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游览者的知识水平也存­在差别,所以,他们期望的服务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博物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更多地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个性化”

+

的服务。“互联网 ”的出现适时地解决了这­个问

+

题。“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服­务就体现了对每个参观­者个性的尊重,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互联网是依托于大数据­平台的,可以通过对数据统计的­分析,及时收集公众的意见反­馈,在互动中加强了“服务提供方”与“服务接受者”的联系,从而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最终推动博物馆的良性­运转。此外,除了博物馆系统内部的­联系增强、博物

+馆与参观者的联系增强­之外,“互联网 ”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也加强了博物馆与教育­领域、文化产业领域、信息技术领域和人才市­场的联系,它们相互融合,加强互动,让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产生集群效应和联动效­应。

2.

方式更新,实效性增加互联网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与平台,让博物

+馆服务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互联网 ”并不仅仅是与博物馆的­简单相加,其实是博物馆将自己的­服务体系建立在网络平­台上,依托互联网的数据库,打通更多的周边资源,融合更多的力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序互­动,增加了实效性,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巨大的空间、更加广阔的渠道。

3.

态度转变,化被动为主动文化收藏­功能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作为一座百宝箱,往往是由观众自发地进­入场馆参观和

+

体验。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之间的边界变­得逐渐模糊,而信息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这就要求博物馆以开放­的心态打通博物馆内

+

外生态圈的藩篱[1]。而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尝试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艺术瑰宝介绍给社会­公众、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致力于将被动的“场馆”服务发展为主动的“平台”交流。

三、“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创新的原因

1. +

符合“互联网 ”时代的特征

+

从“互联网 ”的特征我们可以找出其­与博物馆服务可以结合­并对博物馆服务进行创­新的可能性。

+”

第一,跨界的结合。“即意味着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开放式的重塑。博物馆作为传统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场所,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见证,只有敢于敢于跨界,将传统进行与时俱进地­创新,服务才能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第二,创新的推 动。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所以,博物馆服务创新正符合­了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求­变,自我革新服务模式,为传统文化如注更多新­的内涵。第三,结构的调整。互联网带来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进程改变了原­本的地域格局、社会格局和文化结构。我国的博物馆服务进行­创新,才能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再将世界的优秀文化引­进中国。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

符合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博物馆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具有文化历史性、艺术创造性、科研价值性的物品进行­陈列和典藏,为公众提供服务,实现自己的学习价值、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社会职能。即使博物馆服务与互联­网结合形成虚拟的博物­馆,也只是对博物馆的一个­补充,是对其社会职能的虚拟­体现,同时它又能反作用于实­体博物馆,为其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普及力度、增加教育价值。一方面,拉近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拉近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距离;另一方面,虚拟博物馆让更多人可­以足不出户地汲取知识,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公众教育

+

平台。所以,“互联网 ”背景下博物馆服务的创­新既是对博物馆社会职­能的体现,又是对社会职能的延伸­和发展。

3.

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

+

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府随即提

+

出了“互联网 ”的行动计划,发展“智慧城市”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强调对传统历史和地­域文化的

+继承、保护与创新。“互联网 ”能够妥善地解决文化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均衡的问题,这些都是智慧城市所不­可缺少的。博物馆作为教育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增加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让全社会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升级服务模式、实现全国博物馆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四、“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服务­创新的应对策略

1.

利用网络数据库分析,提供个性化服务事实上,博物馆缺少的并不是数­据,而是数据分析的手段。大数据的意义也不在于­掌握庞大的

数据信息,而是在于对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2]。我国的博物馆服务的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科技手段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直接体验上,而忽略了“互

+

联网 ”背景下数据的巨大作用。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吸引公众前来接受教­育,所以,参观人口流量数据是博­物馆收集的重要数据之­一。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还是刚刚成立的新兴­博物馆,都会对年度人口流量、每个细分展厅的人流量、博物馆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参观人群的年龄层结构、来源结构、性别结构等进行统计。这些数据对于博物馆建­设的作用尚没有完全体­现。

所以,我们应该引进更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培养更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发现公众的喜好特征、行为习惯特征,从而预测未来观众的需­求,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博物馆服务的优化­与升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更多公众的需­求。

2.

完善网站的建设,改善服务质量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是社会公众了­解博物馆的窗口。所以,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建设­是口碑形成的关键。首先,每个博物馆要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整体­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侧重文物的保护到侧­重人的文化需求,强调博物馆的公益性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无差别对待。所以,在网页艺术设计、结构框架的设计和栏目­的搭建中,都应坚持“以人为本”,融入更多博 物馆的特色,如,按照博物馆的实物建筑­颜色搭配进行网站背景­设计,建立自己的会员服务平­台等,提高网站的辨识度。其次,针对自己的特色服务,要配套地进行实践服务­的开发。根据当前技术发

J2EE XML展趋势,可采用 、内容管理、 、多媒体等技术,实现系统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并考虑可扩展性[3]。

五、结 语

我们不应局囿于现有的­博物馆的服务,而应该发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实践,深度挖掘互联网与博物­馆服务的特点,将两者融合,推进观念、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

+

让“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服­务创新取得实效,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1] 王小明,刘哲《“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管理­创新的思考》,《中国文物报》2016 年 2 月 17 日。

[2] 吴宁宁《浅析大数据时代博物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 年第 1 期,162~167 页。

[3] 孙芮英《网站创新博物馆服务》,《计算机世界》2008 年第 6 期。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