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晋祠博物馆馆藏《郭氏家庙碑》的创作背景及书法艺术

阴 谢强

- 谢强

摘 要:《郭氏家庙碑》系颜真卿专为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父亲郭敬之而­作,原碑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晋祠所藏虽为后世翻刻,但其翰墨从容、稳健厚重,不失颜氏风骨。又兼碑刻中涉及众多历­史事件、人物,因此极具研究与欣赏价­值。

关键词:《郭氏家庙碑》 郭敬之 郭子仪 颜真卿

1978晋祠藏《郭氏家庙碑》于 年在太原市府西街新建­路口一建筑工地被发现、收购并珍藏,全

18 14

文应有 块碑刻,现仅存 块,其中首碑石刻破损,遗失第二块及末尾三块。碑刻尺寸均为长伊高: 48 厘米伊39

厘米。首碑虽已破损为三块并­阙字若干,文字依然清晰,碑题“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御题额”及“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等字样尚存(图一)。本文将从郭敬之、郭子仪、颜真卿及三人所经历的­安使之乱等历史事件中­探讨晋祠藏《郭氏家庙碑》的创作背景及书法艺术­价值。

一、《郭氏家庙碑》简介

《郭氏家庙碑》,是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为­其父亲郭敬之所立的家­庙碑,唐代宗李豫题额,颜真卿

764撰文并书,唐广德二年(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旧在陕西西安布政使署­内,1950

年移入西安碑14

林,晋祠馆藏 块碑刻为后世翻刻,因末尾一块碑刻遗失,所以不能确定具体翻刻­时间,但依据史料分析研究,此碑的翻刻时间,应在《四库全书》成书之前。因《四库全书》收颜真卿原文所阙“政”字(全句为“以仲由之政事兼”),说明此碑至少在全书编­定前已经存世,这也是此碑的文物价值­之所在。

二、晋祠藏《郭氏家庙碑》的创作背景

1.《郭氏家庙碑》主人郭公敬之郭公,即郭敬之(667-744

年),唐朝华州郑县 人,是太原阳曲郭氏后裔,因官居长安常乐里,后世称其为京兆长安人,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之父。郭敬之开始为唐涪州(今四川涪陵)录事参军,之后辗转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渭州(今甘肃陇西)、寿州(今安徽寿县)、绥州(今陕西绥德)四州刺史,因此,碑文中称郭敬之为“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即指郭敬之曾代表皇帝,作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在寿州地方负责一切与­部队有关的军事、政务,行使地方军事、行政权力。

郭敬之一生为官地方,任职所涉及的地域面积­广阔,足迹遍及祖国东西南北,其子郭子仪随父亲就官­而迁徙,所经历各地风俗、地貌、人情差别极大,有利于其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对郭子仪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郭敬之退休后回到京兆­长安,唐玄宗天宝三年(744 78

年)春病逝于长安常乐里,享年 岁。郭敬之死后,其子郭子仪日渐显赫。

 ??  ?? 图一 《郭氏家庙碑》首碑拓片
图一 《郭氏家庙碑》首碑拓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