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左云县清代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与装饰风格

阴 冯汉卿

-

摘 要: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民居研究已­经迈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但是,就民居研究的区域而言­还不够完整,对于影响较大的民居如­苏州园林、北京四合院、晋中大院等课题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对于影响较小的民居­研究还相对不足,左云县清代民居就处于­这样的状况。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资料收集、整理、图表归纳和总结等方法,对左云县清代院落民居­进行研究。就其形成原因而言,受到了历史和环境的影­响;而就县域民居的聚落形­态来说,它们也有着自己明显的­地域特征。希望本文的刊行可以抛­砖引玉,使得广大学者可以关注­左云县的清代民居,从而进一步挖掘大同清­代民居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左云县 清代民居 前店后宅 砖雕 格扇门

陵,平原少,山地和丘陵多。从整体来看,全县为西北、东南高,中间和西南低的地貌特­征。气候方面,左云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较热多雨,秋季潮湿温热,冬

6.1益,季寒冷少雪。据历年气象记载,年平均气温极端低温为-29.5益,极端高温为 34.5益,无霜期仅

125 11 4

为 天。封冻期一般在 月初至次年 月初, 130~145

天左右。左云县历史悠久,根据国内史学方面的权­威人士对县境内出土石­器的考证,远在十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清光绪年间成书的《左云县志》记载,这块土地最早的建置开­始于战国,属武州塞。汉朝时置武州县,属雁门郡。三国时属新兴郡,西晋时废。北魏时置武周县,属代郡,隋时废。唐为云中县地,辽置德州,金时复称云中县,元属大同县地。明时,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设镇(1404

朔卫,于永乐二年 年)废卫城,永乐七年(1409

年)将大同左卫移治原镇朔­卫,正统十四年(1449

年)将云川卫迁至原镇朔卫,与大同左卫同

1650治,改称左云川卫。清顺治七年( )改称左云卫。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

二、左云县清代民居现状

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大同市的

19调查结果显示,左云县现存清代民居有 处,为

方便研究,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及实­地考察,将左云县现存的清代民­居整理如下。从上表中不难发现,左云县大部分清代民居

16 3

集中在云兴镇,共 处,其余 处分布在水窑乡、马道头乡和三屯乡。大部分保存下来的清代­民居位于云兴镇是由于­云兴镇是左云县以前的­城关乡,是县城的中心。它集中了县城大部分人­口,是左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清代一直延续到如今。云兴镇现如今的范围和­古时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异,都将古城墙内的部分包­含其中。随着商

名称

段家沟窑址

浮石山古崖居

西巷 号民居

西巷 号民居

厚德泉旧址

德茂功旧址

南门街当铺旧址

奎章巷民居

榆树巷 号民居

太平街 号民居

府街 号民宅

北门街 号民宅

位置

左云县马道头乡段家沟

村北部

左云县三屯乡原浮石山

村北部山崖上

左云县云兴镇西巷

左云县云兴镇南关村西

左云县现存清代民居概­况

布局

窑洞

窑洞

二进四合院布局

三进四合院布局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南

一进四合院布局门街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南

一进四合院布局门街 号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南

门街 号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奎

章巷

左云县云兴镇北门村榆

树巷

左云县云兴镇北门村太

平街

左云县云兴镇府街

左云县云兴镇北门村北

门街

左云县云兴镇西门村钱­钱家巷 号民宅

家巷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鼓鼓楼街 号民宅

楼街

西街 号民宅

左云县云兴镇西街

一进四合院布局

二进四合院布局

一进四合院布局

一进四合院布局

一进四合院布局

三进四合院布局

1

由表 可知,左云县现存的清代民居­除两处

17

仅余窑洞外,其他 处所采取的布局形式皆­为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若整个院落呈“口”字即为一进院,呈“日”

主院带东跨院布局

一进四合院布局

二进四合院布局

品经济的发展,这些具有传统风貌的民­居也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变成了如今的临街铺面,保留了下来。

三、左云县清代民居的建筑­特色

现存状况

始建于清代,沿用至上世纪 年代,为馒头窑。

依山势开凿,现存崖洞 孔,为清代建筑。

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现存正房、前院东西厢房、后院西厢房,为清代建筑风格。

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存大门、过厅、耳罩房、正房、各院东西厢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前店后宅,坐东朝西,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方米,现仅存店面,为清代建筑。前店后宅,依街面坐西朝东,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现存东房、西正房、北厢房,为清代建筑。前店后宅,依街面坐西朝东,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存店铺、西正房、南北配房,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布局,东西宽 米,南北长约

米,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现存门楼、二门、正房、前院东西厢房,后院西厢房,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一进四合院布局,东西宽约 米,南北长约 米,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现存门楼、北房、耳房、南正房、东西厢房,为清代建筑。前店后宅,依街面院落坐东朝西,一进四合院带北跨院,占地面积 平方米,主院现存西房、东正房、南北厢房,跨院存北房,为清代建筑。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依街面院落坐南朝北,现存大门、北房、南北房、东厢房,为清代建筑风格。

三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前店后宅,依街面院落坐东朝西,现存西房、东正房、南北配房、南北厢房,为清代风格。坐北朝南,主院带东跨院布局,东西宽 米,南北长约 米,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原为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存正房、南房,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布局,现存前院,东西宽约米,南北长约 米,占地面积 平方米。院内建角门、南房、正房、东西厢房,为清代建筑。

续表

彭糖坊旧址

葛家坡 号民宅

鼓楼街 号民宅

东沟三号民宅

左云县云兴镇东街

左云县云兴镇西门村葛

家坡街

左云县云兴镇南关村鼓

楼街

左云县水窑乡东沟村东

二进四合院布局

二进四合院布局

一进四合院布局

二进四合院带东跨

院格局

字为二进院,呈“目”字为三进院。左云的四合院与我国其­它北方地区相比在形制­上大同小异。在这17 2 1处四合院中,三进四合院 处,主院带跨院

6 8处,二进四合院 处,一进四合院 处。值得一提

8

的是,在这 处一进四合院中,有不少是位于街边的商­户,如厚德泉旧址(图一)、德茂功旧址、南门

74 82街当铺旧址、太平街 号民居、鼓楼街 号民居。彭糖坊旧址虽为二进四­合院,但其中也包含制糖作坊,为店、坊、宅三位一体的院落(图二至图

6

四)。这 处民居采用的这种融商­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形式,即前店后宅式的院落,可以说是左云县清

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中轴线现存南房、制糖作坊、过厅、正房、两侧建大门、东西厢房,为清代建筑。

坐西朝东,二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存大门、垂花门、正房、前院南北厢房、后院南北厢房,为清代建筑。

前店后宅,依街面坐东朝西,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

平方米,现存店铺房、东正房、南厢房,为清代建筑。

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布局,现存正房,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为清代建筑。

代民居的建筑特色。这种建筑特色在我国城­市的出现和演化中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由于当时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早先那种封闭的里坊形­制的集中规划格局慢慢­变得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需­求。于是乎,以住宅和店铺混合的街­道形式逐渐替代了旧有­的里坊制。在北宋时的东京开封出­现了沿大街两侧开设铺­面经营,其后为商铺主人住宅的­院落。这一景象在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多有体现。

同时,与晋中的院落相比,这些民居不但在规模上­要小很多,奢华程度上也远有不及。众所周知,不管是经营地域的广阔­还是所拥有的财富,晋商在清代都位列商帮­之首,但其构成来源则主要以­晋中平遥、灵石、太谷、榆次的商人为主。因此,他们所盖的院落无论是­乔家大院亦或是王家大­院都与他们一代儒商的­身份相符。在清代,左云作为一个由卫改县­的新兴城市,本身就是人贫地瘠,同时驻军的撤走也削弱­了当地的消费能力,导致在左云没有出现呈­一定规模的商人集团。即便有少量商人,也多经营小本生意,并无豪商巨贾。这在清代所修的《大同府志》和《左云县志》中有相应的记载,如“本城市廛及往来运贩归­化绥远各城者,皆逐微末自给,非能拥厚貲居奇擅利者­也”以及“土著之民合伙贸易于邑­城者,甚少,大半皆往归化城开设生­理或寻人之铺”。因此,这就是现存左云县清代­民居,最大不过三进院,小则一进院的原因。

四、左云县清代民居的装饰­艺术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文化就一直­追求崇尚自然的装饰风­格,反对繁复的建筑装饰,认为过多的建筑装饰是­奢华的体现,应予避免。再加上左云县这些清代­民居并非豪商巨贾的居­所,所以它们只有简单的装­饰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从目前获得的资料来看,左云县清代民居的建筑­装饰主要为砖雕,其次为木艺。

左云县清代民居的砖雕­艺术,主要集中在屋脊上。屋脊是民居中相对斜坡­或“人”字型屋面两相交汇的顶­端,是该建筑的分水线。它的作用有很多,既有物理上稳定结构、防止雨水渗漏的功能,又有协调建筑体量、增强美观的作用。为了避免较长屋脊线造­成的单调感,由砖瓦封口而成的屋脊­也就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由于每家经济情况各有­不同,左云县的清代民居中屋­脊装饰的简繁程度也有­不同。但由于整体上经济实力­一般,所以左云县的清代民居­没有兽吻类的装饰,而是主要集中在脊花上。它是脊砖上的装饰物,在我国一般以花卉、葡萄、云纹为主,在左云则以花卉为主,保存完好的脊花以南门­街当铺旧址和德茂功旧­址为代表(图五、图六)。

左云县清代民居的木艺,主要集中在房屋内部的­门窗构件。屋内的门也被称作格扇­门,格扇有

3全开扇亦或是中间开­两扇两个类型。门大都高约米,扇宽则根据房屋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别,大致在40 90

到 厘米之间。格扇由边梃、抹头、格心、裙板、绦环板构成。两根直立的边梃之间,横向放置四到六根抹头,这样就构成了格扇的框­架。大部分的格扇用四根抹­头将框架分为三个部分:上面部分占

格扇全长大致为一半,并在其中镶入格心;中间部分较窄,嵌入绕环板内;下面部分较大,嵌入裙板内。格心为格扇的采光部分,由棂子构成各种各样图­案或是采用镂雕进行装­饰。裙板是镶嵌在边梃和抹­头之间的木隔板,表面以木雕或绘画进行­装饰。在左云县清代民居中,格心的装饰以镂雕为主,裙板的装饰以绘画为主,也有镂雕。保存完好

8 7格扇门的院落以西街 号民宅(图七)和葛家坡号民宅为代表。

五、结 语

左云县清代民居的成型­与左云县在清代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左云在清以前的主要职­能是防御蒙古部族的入­侵,随着清王朝的建立,蒙古成为清朝的一部分,边境线北移,与游牧民族和对俄贸易­的重心也随之移往归绥,甚至是外蒙与俄罗斯之­间的恰克图。大同不再是繁华富庶不­下江南的九边重镇,左云也由卫改县,成为了一个内陆县城。而且,随着驻军的裁撤,左云也失去了当地主要­的消费群体,经济活力萎靡不振。同时该地气候寒冷、山多地少,农业经济得不到好的发­展,再加上清代左云县的居­民恋土怀乡之情甚浓,没有形成大的行商团体,以至于留存至今的清代­民居以小为主,与晋中清代民居相比有­很大差异,即便是与大同地区其他­县如大同县的清代民居­相比也是截然不同。总而言之,左云

27

(上接第 页)山林幽静的场景,又体现了画面静中取动­的意境,是清代典型的人文画作。

SSKLZDKT20­19192

基金(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大同特色民居研究———新形势下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大同市文物局《大同文物集萃·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三晋出版社,2011 年 10 月。

2. 山西省文物局《厚重山西·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

县的清代民居受历史变­迁和环境的影响,在其各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值得大家予以更多的关­注。

SSKLZDKT20­19192

基金(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大同特色民居研究———新形势下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清] 吴辅宏、文光《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2. [清]李翼圣、余卜颐《左云县志》,民国据清光绪年间刻版­石印本。

3. 大同市文物局《大同文物集萃·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三晋出版社,2011 年 10 月。

4. 山西省文物局《厚重山西·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6 月。

5. 李秋香等《北方民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月。

6. 冯汉卿《清代大同地区集市发展­变迁研究》,山西大学 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

7. 何书源《陕南前店后宅式院落民­居研究》,沈阳建筑大学 2013 年硕士学位论文。

8. 罗文娣、张万立《“经营户型”模式探讨———“前店后宅”建筑文化的延续》,《建筑学报》1995 年第 9 期。

(作者工作单位:大同市博物馆)

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6 月。

3. 钟龙刚《运城民居·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三晋出版社,2011 年 10 月。

4. 李秋香等《北方民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月。

5. 张俊伟等《浅谈山西传统民居》,《大众文艺》2009年第 24 期。

6. 张建华《谈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院落特征》,《山西建筑》2018 年第 34 期。

(作者工作单位:大同市博物馆)

殷家庄村位于大同市广­灵县蕉山乡,因其村内现存明清民居­建筑群,被列入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村内­古堡及堡内清代民居。古堡为明代修建,堡内清代民居保存较为­完好,其中马家宅院尤具特色,呈北斗七星状分布,被称为“七星九连环院”。目前关于殷家庄古堡及“七星九连环院”的介绍多见诸于新闻媒­体和游

[1],且均为对现存遗迹的描­述,客的报道与记载中缺乏­对其背后历史的深度挖­掘和认知。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史料,将殷家庄古堡及“七星九连环院”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尝试深入发掘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以期对当地的文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所裨益。

一、概 况

15殷家庄村位于广灵­县城东北 公里,由老村和新村组成,老村居于村中央,由一座古堡围绕清代民­居组成,约占整个村落的三分之­一[2] ,新村围绕老村而建。村落的特色为一座明代­古堡和清代的马家宅院。

1.

古堡

280 210古堡呈方形,南北长 米,东西长 米,南堡门(图一)和四面堡墙保存较完好。堡门前有一照壁,门砖券拱顶,眉额上书:“大明嘉靖癸卯年始建”、“大清咸丰甲寅年重修”,背面门首匾额上刻有“殷家庄”、“北堡”和“壬戌门”,两扇堡门在清咸丰年间­包铁,上镌钉“天下太平”四字。

 ??  ?? 549 683
图一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厚­德泉迎街旧址全景
549 683 图一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村厚­德泉迎街旧址全景
 ??  ?? 图二 左云县云兴镇东街彭糖­坊旧址正房
图二 左云县云兴镇东街彭糖­坊旧址正房
 ??  ?? 图三 左云县云兴镇东街彭糖­坊旧址作坊
图三 左云县云兴镇东街彭糖­坊旧址作坊
 ??  ?? 8
图七 左云县云兴镇西街 号民宅格扇门上的镂雕
8 图七 左云县云兴镇西街 号民宅格扇门上的镂雕
 ??  ?? 图五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街当­铺旧址脊花
图五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街当­铺旧址脊花
 ??  ?? 图六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街德­茂功旧址脊花
图六 左云县云兴镇南门街德­茂功旧址脊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