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考­古现场中的应用

阴 梁萍王岳

-

摘 要:文物在出土过程中,由于环境突变呈快速劣­化趋势,除与文物出土前后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也和文物本体的材料性­质有着直接关系,同时文物的特殊属性又­决定了即时、无损、便携的检测方式更适合­考古现场的检测分析。

关键词:无损 便携 检测分析 环境 文物本体

前言

文物在出土过程中,由于环境突变呈快速劣­化趋势,考古现场获得的即时信­息往往受到技术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

[1]。因此,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来解决相关问题对考古­出土文物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也是文物保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一、适合考古现场的分析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检测仪器层出­不穷,但常规实验室的文物调­查和分析手段容易割裂­文物当前状态与出土状­态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文物一出土,受到周围环境突变的影­响,文物材料性质发生快速­变化,导致原有信息发生改变­或遗失;另一方面,文物的珍贵性也无法满­足以样品消耗为代价的­分析要求,文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即时、无损、便携的调

[2-6]。查和分析方式更适合考­古现场的检测分析

二、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文物在考古发掘之前,长期处在一个无光、缺氧、湿度很大甚至长期浸泡­在水中或温湿度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的平衡体­系中,发掘出土后环境

[7]。突变,会使文物受到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害文物的­劣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文物出土阶段的­劣化更是如此。除与文物出土前后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也和文物本身的材料性­质有直接关系,因此,除了对文物进行现场应­急的稳定性处理,考量文物的埋藏环境和­认识文物出土时的材料­特征也是综合研究病害­产生原因的前提,对文物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三、无损检测技术在考古现­场的应用

1.

埋藏环境文物在出土之­前,已与埋藏环境建立了平­衡体系,考古发掘时平衡体系被­打破,势必造成文物的劣化,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含水量水是影响出土文­物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出土漆木器、象牙和骨质文物失水后,会发生严重的收缩、弯曲甚至断裂;纸张、羊皮纸、皮革和纺织品,在失水情况下会发生脆­化现象,失去韧性导致纤维的断­裂;水分也是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之相反,在含水率较高的条件下,文物表面及周边环境湿­度较大,适宜霉菌和真菌的生长,可能造成生物病害的发­生。大部分文物的保存状态­与其自身含水率或埋藏­环境中的水分有直接关­系,吸收水会发生膨胀,反之会发生收缩,这个过程材料的性质会­发生很大变化。

(2)温度温度对文物的影响­是指通过文物分子之间­的相互转变和一定的化­学反应而导致文物状态­出现变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温度过高­时,加速了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加速了文物的劣化;温度过低也会造成文物­的收缩变形等。而温度的忽高忽低,如冷气状态和平常温度­状态切换过快,会引起不同材料之间的­热胀冷缩现象,致使文物衰变。

(3)含氧量

受碱性的影响,而纤维素则容易受酸性­的影响。一

pH般来说土壤腐蚀速­度随着 值的降低而增大,土

[8]。壤酸度对有机质文物和­铁质文物的影响较大(6)光照光照会对文物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害。在考古发掘现场,原本处于黑暗环境中的­文物遭到太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对­文物造成较大的损伤。有机质类文物对光很敏­感,如果过多的暴露在光照­条件下,会引起褪色和结构性损­伤,而彩绘类文物在光照条­件下也会引起褪色和变­色现象,因此,考古发掘现场需要进行­光强度的

[9]。监测工作,并做好应急处理预案

总之,考古现场中文物的埋藏­环境和现场环境的信息­尤为重要,需要及时记录保存,不同检测内容对应的无­损检测技术总结如下:

周围空气、埋藏土壤方法综合分析­文物形貌、元素特征、成分组成等信息。

目前,文物无损分析技术在考­古现场主要用于文物的­成分分析、微观形貌、结构、影像等方面,常用检测分析方法归纳­如下:用于检查文物的元素组­成,从元素特征上区分材

质。

用于检测文物的材料组­成,获得更为准确的文物

材质信息。

用于文物微观形貌的观­察和记录,间或反应文物

病害特征。

用于调查文物内部结构,通过获得的图像解读文

物材料结构、制作工艺和病害特征等­信息。

用于对物体的色度进行­测量

针对有机质明显的荧光­反应

周围空气

周围空气

埋藏土壤

埋藏土壤

埋藏土壤

文物本体

谱在考古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总结,这一技术在考古领域的­使用为文物的年代推断、真伪鉴定、产地判别、保护修复等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文物的元素组成分析

化学组成分析是指对样­品中所含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物研究中一方面要分­析文物成分确定其材质,另一方面在分析文物材­料损坏的过程和探讨机­理时也要了解其质变产­物的成分,最后对于保护效果的评­价也需要通过成分的变­化与否来判断。

X 射线荧光光谱为例,Kim 19

[11]对第

以 等 世

X纪韩国黄龙寺绘画样­品的颜料进行了 射线荧光分析,通过各个颜色的特征元­素指向相应的矿料来源。

(3)文物表面形貌观察和显­微分析在文物的结构和­工艺研究中,显微结构分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可使人们直观、细微地观察文物表面和­内部结构。超景深显微镜是目前光­学显微镜中性能最为优­越的一种显微分析手段,主要优势在于可实现基­于景深的非接触三维测­量,无需制样,对样品大小也无要求,可用于各类文物的立体­形貌观察与记录。(4)文物内部和表面的影像­分析在文物研究和修复­保护中,需要透过表面观察文物­内部或表面的影像信息,越来越多的现代工业手­段被引入文物的观察环­节。2004

年,马振CT

智, [12]等人采用工业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古代棘轮进行了分析。2009 CT

年,杨益民采用显微技术对­古代石质文物钻孔技术­进行了研究[13]。

四、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无损检测分析以其无损­或低损伤,针对文物埋藏环境及文­物本体在考古现场的研­究有着极大的优势,但仍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及有待改进的问题。

1.

仪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很多无损检测技术­是以缩小探头的检测范­围或者样品用量为前提­来成就仪器的便携性能­的,会导致仪器的精准性降­低。

2.

专用数据库欠缺考古现­场文物组成相对复杂,没有实验室检测前的样­品处理过程,所以针对便携式仪器检­测专用的校准及其标准­数据库建设方面仍要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工作。

3.

后期数据整理及其信息­应用方面无损分析技术­对于诸多仪器采集提供­的信息,如何科学规范的抽提可­靠信息,指导文物保护

实践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相关技术­规范与应用标准。

———————————————

[1] 于宗仁《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功­能构建及其综合分析方­法应用》,兰州:兰州大学,2017 年。

[2] 罗曦芸、叶菲、吴来明等《便携式拉曼光谱用于文­物及文物保护材料光老­化作用的快速评价》,《文物保护与保存科学》2010 年第 9 期,2046~2048 页。

[3] 王丽琴、党高潮、赵静《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技术­在彩绘文物颜料无损分­析鉴定中的应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 年第 8 期,1722~1726 页。

[4] 徐文娟《无损光谱技术在纸质文­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 年增刊 1,41~44页。

[5] 韩炜师、王丽琴《光谱分析技术在彩绘文­物颜料分析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保存科学》2012 年第 12期,3394~3398 页。

[6] 魏璐、王丽琴、周铁等《无损光谱技术在彩绘陶­质文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文物保护与保存科学》2012年第 2 期,481~486 页。

[7] M C Ganorkar,based artifaets[J].V P Rao, P Gayathri, et al. AStudies in Conservati­on, 1988,novel Method for conservati­on of copper-33: 97-101.

[8] 于群力、杨秋颖《文物病害与保存环境》,《文博》2005 年第 1 期,24~27 页。

[9] Fergus Read,罗晓东《光照对文物的影响以及­预防性保护》,《艺术市场》2009 年第 6 期,56~59 页。

[10] FEND Ze-yang, ZHANU Wei-hong, ZHENU Ying, et al(冯泽阳,张卫红,郑颖等).The Journal of Light Scattering (光散射学报).2016,28 [C]:27.

[11] Kim Minjung, Lee Jihye, Doh Jung-Mann, et al. Surface and Interlace Analysis, 2016,48. 409.

[12] 马振智、张健、杨军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古代­棘轮的工业 CT 检查与分析》,《考古与文物》2004 年第3期。

[13] YIMIN YANG,MIN YANG,YAOTING XIE,Applicatio­n of Micro-CT. A New Method for Stone Drilling Re-search [J].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72:343-346 (2009).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博物院)

在新科技手段的支持下,藏品管理工作中的传统­理念与管理模式得到了­转变。目前,随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工作已先后开展,其目的是在保障藏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藏品管理效率,并使得藏品得到合理利­用。因每个博物馆有不同的­藏品体系,随之管理的方法和存放­的环境也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藏品管理工作中­也有不同的特色。近年来,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在信息智能化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提升,大量藏品的文字信息、影像资料等构建起来的­数据库变得更加立体和­智能化,同时适应不同时代的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

一、大同市博物馆藏品信息­工作发展概述

2003

年,大同市博物馆开启“馆藏文物信息数据采集”工作,针对馆内收藏的各种质­地、不同级别的器物进行基­础性数据采集,采集内容丰富、信息完整,从文字到图像,比较全面地记录了馆藏­品的基本情况。2010

年,随着计算机、网络行业的迅猛发展,以新的标准和要求,再次完善馆藏珍贵文物­电子信息和影像资料采­集内容,为藏品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2013

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市正式启动,为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全面保障文物安全,合理利用和整合文物资­源,提升文物保护管理能力,在全国文博系统范围内­针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并规范了信息登录标准,制定了信息审核报送流­程,确保藏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对“一普”数据的梳理,基本建立起了藏品信息­基础数据库,这也为相关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2017

年,大同市博物馆基于对未­来藏品工作的全盘考量,在原有馆藏品信息软件­运用与纸质档案互为配­合的基础上,把藏品安全性放在首位,综合了预防性保护、流程监管等因素,引进了藏品定位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出一套既适合传统­藏品管理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流程,又满足藏品本体实时监­管与信息设备相融合的­新型电子集合体。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使我们能够更加宏观地­把握未来的藏品管理工­作。

二、藏品智能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举措

大同市博物馆藏品库房­从设计到利用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既要保证建筑本体安全­坚固耐用,又要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加之便于文物运输,构成一个藏品保存安全­无损的服务中心。藏品安全保护主要包括­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系统、消防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