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关于中小型博物馆藏品­信息规范管理研究

-

摘 要: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工­作已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达到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共享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现状的­分析,将藏品信息规范管理的­内容、分类方法、操作流程逐一阐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藏品信息对博物馆­基础性工作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信息 规范管理

馆事业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已经广泛开展,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藏品分类、管理经费等不同,致使各地方博物馆在现­代藏品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信息录入上有诸­多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信息管理员面对藏品录­入内容出现较多疑惑、需待解决或统一规范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定名: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对馆藏文物名称进行了­示范性的定名原则规定,将《古代文物定名示例》《近现代文物定名示例》《化石定名示例》的名称从科学、准确、规范、精准的角度逐一列出参­考示例,做到“观其名而知其貌”。但通过名称将一件文物­的基本特征全部概括,在中小型博物馆中很难­实现。究其原因,工作人员对所有器物的­了解深度和广度参差不­齐,准确率难以保证。2.

年代:藏品断代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器物时代跨越较长,例如,隋代和唐初、辽代和金代、明末和清初的文物其时­代特征相近,藏品信息录入成为难点。3.

类别: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质地类别和功能类别并­存,出现查询结果不准确,导致统计困难,预防性保护工作受阻,保存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比如,铜造像、瓷造像、陶造像等,虽然归于造像类,但按质地存放,统计数量结果出现了偏­差。4.

质量:藏品信息质量设定应根­据质地、体量、形态等不同,设为可选项或参考项,比如,大型石刻、部分建筑构件、液态文物、超轻微小

器物等重量酌情填写。5.

计数:数词和量词有效结合才­能准确地表述藏品实质­性内容。例如,一串项

50 2 2

链 颗,一双鞋 只,一套盖罐 件等,统计方法不同,得出的数据亦不同,如钱币一箱,瓷片一袋,古籍一架等,这类藏品需通过进一步­细化整理,制定统计标准,使藏品数量统计效果得­以完善。6.

来源:关于藏品来源的语言表­述应相对全面、规范、准确,详细记录有关内容,此项信息是重要的指标­项之一,记录不详导致地名重复、查找不清、地址变更等问题,直接影响藏品的归属,分类混乱。因此,通过大量细致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制定出一套操作流­程规范的藏品信息录入­标准是现代化藏品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解决地方性文­博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次,藏品信息管理设备运用­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国家对文博事业的各项­发展提供了一些惠利政­策。然而,中小型博物馆在政策实­施,以及如何开展藏品信息­管理工作方面存在重重­困难。目前,博物馆针对藏品信息运­用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各不相同。其一,硬件配置不同、功能有别。有侧重于藏品基础信息­建设、藏品预防性管理、藏品关注度等,根据所需配置硬件设备。其二软件程序研发不同,操作流程有别。博物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各自的藏品管理模­式研发并设置操作流程,实现信息化藏品管理。根据上述情况,藏品信息管理在博物馆­发展建设中,已出现多种管理模式,导致藏品信息保存格式­不匹配、数据不兼容、资源共享运用受阻、信息安全保障等问题,也为实现博物馆藏品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加了难度。

二、建立藏品信息管理信息­体系的思考

尽管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但鉴于近年来文博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小型博物馆应努力解­决问题、敢于迎难而上,真正成为服务大众、教育大众的文化窗口。大同市博物馆响应国家­号召,切实推进本地区文博事­业发展,先后建

8

立 座下属分馆。在藏品信息管理方面更­是走在前列,建立了系统的管理体系,从而使藏品在信息登录­上更加规范、信息分类上更趋合理、库房管理上更加科学。

1.

藏品信息登录规范藏品­信息登录是在藏品传统­登录方法的基础

上介入计算机技术完成­的信息记录方式,其内容可补充原始信息­的不足,更新动态信息记录,建立完整的藏品基础数­据库,为藏品管理工作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服务平台。近几年来,国家文物局对藏品登录­工作多次开展战略性会­议,并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提出建立国家文­物登

2013 8 5录制度的工作目标,于 年 月 日修订发布新版《馆藏文物登录规范》作为新的馆藏文物登录­工作的行业标准。《馆藏文物登录规范》中详细说明了可移动文­物的基本信息内容,以举例、列表的形式结合实际操­作逐一阐述。在国家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大同市博物馆结合工作­实践和日常积累建立起­了自身藏品管理系统,制定了相应的操

1)藏品登录信息的基础内­容及格式要作规范:(准确。从工作源头抓起,做好手工传统登录与现­代信息登录的转换工作,宏观把控古生物化石和­近现代文物录入工作的­特殊性。(2)重视配套信息的收集。藏品影像、录像、拓片、绘图等资料尽量补充完­善,并规范其格式,纳入信息档案,此类信息具有文字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全方位、立体式、直观地了解藏品。(3)信息审核工作的标准保­持一致。建立信息审核小组,明确审核工作流程,把控信息内容质量,保证每件藏品信息录入­的准确性。(4)高标准要求操作人员的­工作方法。邀请专家、组织人员提供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培养出一支相对稳定并­专业的藏品登录工作队,以保证工作的长期连续­性,也为深入研究藏品、挖掘其重要价值、提高藏品利用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2.

藏品信息分类管理藏品­信息分类是在藏品实体­分类的基础上,针对藏品信息内容、藏品提用、藏品研究、检测分析、科技保护等诸多方面,完善或补充信息内容的­处理办法。藏品信息内容包括基础­数据、动态信息、修复检测信息、研究信息、环境检测数据等(图一)。基础数据有登记号、名称、年代、类别、数量、尺寸、级别、完残、来源、图像等,是藏品接收入馆的原始­记录和管理所用的相关­数据,此类信息有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相互补充配合使用。动态信息指利用藏品办­展、观摩、修复、拍照、拓印、复制等移动工作流程管­理记录,该工作是长期的、陆续积累、不断完善的日常管理过­程。修复检测信息是运用工­具和设备有依据地完善、分析藏品,将总结

图一 藏品信息内容

出来的藏品修复结果、器物成分检测分析报告­汇总、存档。完整、直观地记录藏品修复前、修复后对比信息、报修原因、修复位置、修复方法、修复用材、检测部位、运用的设备、检测报告等相关内容。研究信息是对藏品深入­解释或有关联的人、物、事件的记录和研究成果­等,例如器物发掘报告、相关论著等。此类信息是博物馆业务­水平的体现,也为藏品的利用提供依­据。环境检测数据通过各类­设备的运用和设置,有针对性地划分区域,记录并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空气洁净度等参数,做好预防性保护相关工­作的数据处理。有计划地提前做出预判­和防护措施,延缓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损坏。

博物馆藏品传统的分类­方法,只能适用于藏品基础存­放,面对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适应社会的脚步,与时俱进,通过规范化操作、标准化记录、系统化归类,满足不同功能、重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信息分类模式。也为跨层次、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供方便,并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一­站式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藏品信息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3.

藏品信息管理规范藏品­信息管理主要取决于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目的是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满足不同级别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藏品资源的­需求,提供自动化办公平台,简化办公审批流程、监管操作步骤,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加强藏品信息审核­工作的规范管理,明确审核目的和任务,针对长期性动态化信息,设立确认环节,保证藏品信息的绝对准­确。二是利用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多方交流,提升、完善藏品信息管理方法。三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总结藏品独特性和普遍­性规律,将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制定相应的藏品信­息管理标准,

建立有序的管理体制,完善信息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藏品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大同市博物馆启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出适合藏品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通过安装各类硬件设备,为藏品定制电子标签,接收发射信号,设置操作流程,逐层审批,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综合类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强化了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设置信息利用­需求,优化藏品管理流程,减轻相关工作人员压力,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实现藏品管理一体化、智能化,保障藏品信息完整性、规范化。

三、结 论

藏品信息管理在吸取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以完善文字、图像等内容为载体,通过了解中小型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不足,制定藏品信息基础数据­录入内容,严格管控操作流程,逐步细化信息分类,做好系统维护与更新,使藏品信息管理工作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管理模式再上新­台阶。

SSKLZDKT20­19194

基金(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藏品管理智慧化系统建­设研究保障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一青《藏品管理信息化研究》,复旦大学 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

[2] 向元芬《藏品管理标准化刍议》,《中国博物馆》1989 年第 2 期。

[3] 祝君《藏品管理标准化与管理­法规建设刍议》,《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09 年。

[4] 张爱民《浅议文物藏品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 年第 13 期。

[5] 章维亚、杨世瀚《藏品信息分类及研究思­路》,《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 年第 4 期。

[6] 杨颖《我国可移动文物登录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17 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工作单位:大同市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传统的藏品管理方式对­数量庞大、分类众多、查找频繁、提用增多的藏品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常常会出现重复工­作、工作效率低、工作差错等问题。建立确保藏品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的藏品管­理智慧化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一、大同市博物馆基于技术­的藏品管理智慧化系统

RFID藏品管理智慧­化系统是从大同市博物­馆藏品

RFID管理的基本工­作出发,采用先进的 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藏品信息和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管理的系统。系统主要针对藏品管理­开发,涵盖藏品修复、藏品陈列、藏品研究等业务环节。以数字化形式对藏品信­息进行存储,完成藏品入馆登记、编目、鉴定、提用与退还、保护与修复、注销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处理。通

过对“RFID

电子身份证”进行自动实时识读,对藏品管理流程进行自­动化处理。做到藏品的在库、流动、维护保养等的可视化、信息化,使整个管理系统准确、高效、快捷。通过设计防拆卸标签、安装阅读天线、设置库房出入口阅读器、后台监控报警等手段对­出入库流程严格控制及­全过程追溯,

天线:射频电路中的天线是连­接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桥梁。阅读器发送的射频信号­能量,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空间,当电子标签进入该空间­时接收电磁波能量,天线反馈电子标签的信­号给阅读器,实现射频信号传递。

环境检测设备:通过无线传感技术,监测库房温湿度、CO2 PM2.5

、甲醛、 、光照、紫外线等环境因子,再运用低功耗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实现对藏品库房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2.

系统硬件架构图(图一)

RFID藏品智慧化管­理系统是由 物联网技术、WIFI

无线 技术、云计算技术、图像处理、环境检测等相结合,各功能模块通过低功耗­网络协议传输数据到藏­品管理服务器,经智慧化管理软件处理­各功能模块间数据通讯­的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二)系统软件在建立系统软­件之前,从本馆藏品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业务流程和业务范­围设立了

1)。

系统模块及功能(表

表 藏品管理系统模块及功­能

系统模块

库存管理

入库管理

展厅管理

临时出展

外展管理

藏品保护

盘点管理

文物定位

人员定位

环境监控

系统管理

库存查询、文物资料(资料研究、资料上传、资料审核、完整流向)、库务日志、记录查询(清册记录、入库记录、出库记录、回库记录、报警记录、注销记录)。

入藏清册、藏品转库。

系统功能

绑定、库房分配)、

出库登记(出库登记、出库审核)、回库登记。

出库登记(出库登记、出库审核)、回库登记。

 ??  ?? 图一 藏品智慧管理系统硬件­设备构造框架示意图
图一 藏品智慧管理系统硬件­设备构造框架示意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