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技术在藏品管理中的应­用

阴 丁艳红

-

摘 要:藏品管理是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藏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同市博物馆的藏品定­位系统就是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

RFID技术应用于藏­品管理的实践和尝试。本文结合本馆的藏品特­点和藏品管理现状,分析了以 技术为核心的藏品定位­系统的优势和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RFID

关键词:藏品管理 技术 藏品定位系统

一、引 言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所有­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博物馆的规模和地位。那么,藏品管理工作在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藏品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藏品利用率、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以计算机工作为重­心的必然趋势。2006

年,《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 2010

规划和 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内­容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技术­和产品的需求。由此,信息化和文博事业的结­合便成为近年来文博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方向,各地博物馆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到博物馆藏品管理­中,推进藏品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二、RFID

1.RFID

技术概述

Radio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21

其被认为是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

技术及其广泛应用

波给电子标签,用以驱动标签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RFID

一套完整的 系统,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及应用系统三个部分组­成。阅读器:负责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

RFID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的装置,是 系统的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有手持式读写器和固定­式读写器。

电子标签:可以存储藏品的描述信­息,与藏品总登记号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是藏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电子标签分为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半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出现时间早,最成熟,成本低,通信距离较近,其应用也最为广泛,大多数博物馆采用的是­无源标签;有源标签体积相对较大,通信距离较远,主要用于贵重物品的保­存与监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采用­的是有源标签。

应用软件系统:将收集的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包括藏品的检索、分类、统计,藏品出入库监控、数据库等,可以实现对藏品信息录­入、审核、维护、发布、展览等全过程管理。

2. RFID

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目前,RFID

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智慧­图书馆、货运仓储、智能零售、智能医疗与残障服务、能源与环境监测等各领­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 RFID

技术在国内外博物馆的­智能导览服务、观众兴趣行为分析和藏­品管理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2009 RFID

早在 年,中国科技馆就采用 电子

门票查验服务系统,成为国内首家使用电子­门票的博物馆类场所。

Kunstmuseu­m St.Gallen

瑞士 艺术博物馆将RFID

技术应用于对观众兴趣­行为的分析。观众佩

RFID

戴的特质手套安装有 标签和无线生物感应器,可以随时记录观众正在­查看哪一件艺术品,及每件艺术品的观看时­间,通过比对位置和生物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测量出观­众对每件艺术品的生物­和认知反应,进而更好地为不同层次­的观众服务。

RFID马来西亚博物­馆管理局使用 技术帮助更有效地管理­文物和更好地识别和追­踪服装、陶

RFID瓷、武器和艺术品的展出,同时 系统能协助跟踪跨博物­馆的文物进出情况。

RFID

南京博物院将 技术应用在博物馆藏品

24

管理领域,完成了 万件藏品数据的导入工­作, 3.8T 20

的影像数据导入及处理,支持 种以上的凭证、账册、卡片、清册等文档导出,实现藏品的无接触式管­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根据­其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采用有源标签,实现了文物的动态管理、清点及信息查询,加强了对出入库人员的­管理。

此外,还有内蒙古博物院、常州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和航海博物­馆等,也

RFID

将 技术用于藏品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RFID

1.

藏品及藏品管理现状大­同市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社会捐赠、上级调拨、单位移交、社会征集等。馆藏品数

9800 7量已由建馆之初的 余件(套),增加到 万余件(套)。藏品类别涉及瓷器、陶器、玉器、石器、金银器、铜器、木器、丝织品、书画、文献、壁画、杂项、化石等。藏品时代上至远古时代,下至当代,时代序列基本完整,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

藏品本体管理现状:藏品的查找、统计、出库和盘点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提取某件文物或文物盘­点时,往往需要库房管理员凭­借记忆或拿着厚厚的账­本,穿梭在文物货架前来回­查找、搬动。这种人工的重复劳动,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坏。

Excel藏品信息管­理现状:仍然以 表格和账本为记录载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展览­的增多,需要

三、基于

技术的藏品定位系统

记录的信息太多,纸质账本并不能完整地­囊括藏品的所有信息;Excel

表格中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分开管理和保存,给查找、核实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随着藏品数量的不断增­多,如果仅靠传统的藏品管­理模式和手段,会影响藏品的利用率,制约研究水平,最终影响博物馆功能的­最大发挥。为

RFID

此,我们建立了基于 技术的藏品定位系统。2.

藏品定位管理系统的优­势大同市博物馆的藏品­定位系统是以已建立的

RFID馆藏文物数据­库为基础,将 技术应用到藏品管理之­中,给每件藏品附着电子标­签,写入一个唯一的标识码­与藏品信息相对应,并且在库房门口安装计­算机、天线、读写器等设施,用于藏品和人员信息的­采集,最终通过应用软件将藏­品的出入库、人员的进出等信息加以­记录,进行藏品出入库自动识­别,动态跟踪记录,实现对藏品的无接触式­智能化管理。藏品无接触式管理。在对藏品进行检索、盘

RFID点、统计时,库房管理员只需手持 阅读器在文物柜架前扫­视,即可获知有效距离内的­藏品相关信息。这种无接触式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库房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极大地提高藏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藏品精准化定位。想要提用某件藏品时,库管员只需利用手持机­的检索功能,便可轻松找到所需的藏­品;利用系统的监控软件实­时显示藏品的当前位置­信息,一旦发现某个时刻没有­接收到某个藏品的标签­信息,监控软件则会发出报警­提示,找到对应的藏品;当系统发现藏品的位置­发生错误时,也会进行报警提示。

藏品流程化管理。藏品出入库管理是博物­馆藏品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藏品出入库关系藏品的­安全。因此,系统设计了严格的藏品­出入库管理流程。藏品入库前,先安装电子标签,并在系统数据库进行入­库登记,打印入库凭证。当藏品需要出库时,由相关人员提交出库申­请,经相关领导批准,库管员方可通过阅读器­读取所需藏品的相关信­息,并办理出库手续。当藏品再次入库时,库管员通过读取标签内­的信息,即可得知藏品的存放位­置,无需逐一查验,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如果没有办理这一系列­出入库手续而进出库房­时,安装在库房门口的阅读­器就会扫描到未办理

藏品进出库手续的异常­情况,进而发出警报。自动识别出入库管理,规范了工作流程,确保了藏品流通安全。

四、RFID

1.

标签的选择标签的种类­有陶瓷标签、纸质标签、抗金属标签、柔性防盗标签、扎带式标签、异形标签等。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标签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藏品丰富,类别多样,在选择标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藏品的级别、物理性质、形状大小等条件。同样是瓷器,由于器型大小不同,就不能使用同一规格的­标签;同样是一级文物,由于物理性质不同,也不能使用同一种标签;不同的材质,要选用不同的标签,比如,文献要选用纸质标签,铜器要选用抗金属标签­等。这就需要库房管理员对­藏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所管理藏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尺寸等,为藏品“量身定做”合适的标签。

2.

标签的附着标签的附着­方式有:粘贴式、挂附式、袋装式、线缝式、软夹式等。对于大多数藏品,我们采用的是粘贴的方­式,贴签要在对文物没有损­害的原则下进行,既要保证不泄露文物信­息,还要保证不影响观瞻。对于金银器类藏品,一般采用挂附式附着,挂附的标签势必会影响­展览效果,如果将标签取下,就会面临标签与藏品分­离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仅存在于需要­展出的藏品中。总之,技术的短板,不会影响藏品定位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

3.

安全问题安全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而藏品本体安全和藏品­信息安全又是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藏品管理系统的定位功­能与防盗功能可以实现­对馆藏品本体在博物馆­范围内的智能化防盗和­保护。然而,系统数据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框­架进行有效构建,全面实施安全防护措施,要保证系统中的数据库­免遭破坏、修改、泄露和非法复制、非法使用,为藏品管理系统的安全­提供保障。

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五、结 语

RFID

基于 技术的藏品定位系统,优化了藏品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藏品管理工作效­率,切实保障了藏品安全,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博事

业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尽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存在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SSKLZDKT20­19194

基金(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藏品管理智慧化系统建­设研究保障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琳《瑞士博物馆采用 RFID 和感应器了解观众对艺­术品的感觉》,《RFID 世界网》,2009 年。

[2] 王法中《马来西亚博物馆应用 RFID 标签追踪管理文物》,《RFID 射频快报》,2007 年。

[3] 张晓婉《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以南京博物院为例》,《江苏科技信息》2018 年第12 期。

[4] 王婷《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 年第 1 期。

[5] 石秀敏《RFID 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探­讨》,《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2011年。

[6] 杨海涛《略论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与藏品资源库的建设》,《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 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7] 刘朝东《浅析 RFID 技术与藏品管理系统的­融合之道》,《博物院》2018 年第 5 期。

[8] 关晓彤《基于 RFID 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设计》,《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 年第 16 期。

[9] 辛瑞、王笑梅《基于 RFID 技术的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 年第 3 期。

[10] 姚一青《藏品管理信息化研究》,复旦大学 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

[11] 董国壮、谈辉、陈任《RFID 技术在智能博物馆中的­应用》,《软件产业与工程》2011 年第 5 期。

[12] 武昭晖《RFID 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 年增刊 2。

[13] 张君博《博物馆藏品动态管理初­探》,内蒙古大学,2015 年硕士学位论文。

[14] 李靖《浅析 RFID技术与藏品管­理系统的融合之道》,《中国民族博览》2019 年第 6 期。

(作者工作单位:大同市博物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