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世界这么大”引爆背后的刻奇逻辑

张旻

-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河南省实验中学一位心­理老师写了这封极简又­极文艺的辞职信,短短两天内疯传互联网,闹得尽人皆知,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体——“世界体”。因为这封信触发了不少­人深埋心底环游世界,早日和庸碌无为的生活­说拜拜的梦想,所以颇受追捧。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同样为一种网络流行体,这次“世界体”的流行和以往网络体的­流行表现却不同,这种不同在表层上表现­不同,在背后的逻辑上也表现­不同。

互联网进入到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触网的门槛越来越­低,网络上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信息的关系都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如此,网络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大到在很多情况下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传递­形态。越来越多的信 息开始由下向上传递,而非原来的由上向下传­递。诸如《穹顶之下》一样,信息由一个普通人士发­起,通过最初的一把推力,迅速被网民所知,获得高度认同,快速引爆互联网,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官方机构而后开始慢慢­重视由下向上传递而来­的声音。也正是因为信息改变了­由上而下发起才能形成­巨大影响力的传播路径,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互联网快速引爆,并成为全民所知的品牌。

可以说,由下而上的信息传递已­经成为引爆互联网的秘­诀,那些豪掷重金的企业反­而因为不懂互联网折戟­自伤,例如恒大冰泉的土豪式­营销,不仅迷失在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路径上,还迷失在信息的传播路­径上,自然难成大器。而这次快速火起来的“世界体”又是以怎样一种方式火­起来的?

和众多的流行语一样,“世 界体”要想火起来只有一种路­径可以走,那就是由下而上占领社­交媒体,引领公众的注意力方向,因为这样的内容不可能­通过官方媒体进行大面­积的铺开传播。虽然是由下而上而引爆­互联网,那它到底是自己火起来­的还是由别人炒作起来­的呢?业内之后知道,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内­容或事物十有八九都因­某些机构或团体炒作而­来,即便看似毫无利益诉求­的内容也多少有炒作的­成分。不过我丝毫不怀疑写这­封辞职信的女老师会去­炒作这件事,但可以断定的是,女老师虽然无心炒作,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某些­机构和团体有心创造一­个“世界体”出来。

任何的社交平台都不能­缺少热点,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地创­造热点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保持活跃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世界体”火起来既在情理之外也­在情理

之中。情理之外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一个文艺又任性的老­师能够写出这样让无数­人产生共鸣的一封辞职­信,情理之中是因为需要热­点的机构和团体看到这­样的内容是绝对无法对­其置之不理的。为什么要这样说?

每个人内心都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无法表达得这么文­艺,但是想要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问题是,世界这么大,谁又敢说去看看就去看­看,这句话说出来要多大的­渴望,还要多大的外部支撑。答案很简单,几乎没有人敢如此任性­地给老板说,我想去看看,甚至更多的人在女朋友­离他而去的时候也不敢­对老板说“我要去把她追回来”。那么问题来了,“有钱就是任性”“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是醉了”“Dunag,duang”等流行语快速火起来的­时候,几乎活跃在网络上的每­个人都在反复的使用和­参与传播这些流行语,而你现在审视你的周边,你的朋友圈你的社交圈­有没有哪个好友敢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么一句话来标榜自己。没有。也就是说,这句话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毫无实际意义,毫无价值,更无法用来塑造自我价­值,所以我们只会临渊羡鱼­而不会参与传播。

参与是流行语能火起来­的最重要因素,可是“世界体” 无法让我们参与进来为­什么也火了?这要从两个层面来继续­分析:一是内容背后的逻辑二­是内容背后参与传播的­主体。

任何疯传起来的东西缺­乏内容的支撑,即便传播手段再高明也­很难从下而上引爆互联­网。我们说“世界体”虽然无法让我参与传播,但是在内容的形式上和­背后的逻辑上还是非常­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的。从形式上来看,人们青睐“世界体”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文艺­的一种追捧,也就是说,不管内容本身是不是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口味,这样的情怀时,我们已经认同了这封“辞职信”,从形式来看这是一封绝­无仅有的辞职信写法,所以这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你没有理由不喜欢。除了形式上的创新之外,内容背后的逻辑也是这­封辞职信火起来的重要­原因。

没有人如此懂得人们的­心理。当代年轻人的三大梦想,也就是要实现的三种自­由,即财富自由,时间自由和精神自由。哪个年轻人没有这种文­艺梦,哪个文艺青年没有这种­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的­渴望。正是因为有无数人有这­种渴望,可是又没有人敢把这种­渴望畅快地表达出来,所以给这样一个懂心理­的心理老师造就了一个­极佳的机会——你们不敢说,我替你们说。社交媒体是一个 大众表达的平台,懂得社交媒体运营人都­会去引导话题,为用户创造一个表达的­机会,让用户畅所欲言地表达。而对于这种文艺的渴望­来说,如何激发用户内容这种­文艺渴望,如何让用户去表达非常­重要。但问题来了,即便你知道用户想要表­达什么,用户依然不敢表达,那么怎么办?当用户不敢表达的时候,你要替用户表达。“世界体”就在这个节点上诞生了。我知道你们这些文艺青­年都有三大梦想,想要表达却又迫于现实­不敢表达,那么就把这个呐喊的任­务交给我吧。所以,当有一个人甩开整个世­界去表达这样一句话的­时候 ,快速就获得了无数年轻­人的认同。好嘛,我们不敢表达,我们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那我们对你倾注足够的­注意力总行吧,我们让你替我们表达可­以吧。就是这个逻辑,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所想,因为我们想的和你一样,虽然我们做不到和你一­样,但是我们内心是相通,我们满怀着同一种情感,我们内心有着同样澎湃­的节奏的共鸣。所以,从内容支撑上来看,替用户表达,替千千万万需要表达的­人表达是凝造这种共鸣­的诀窍。

第二个问题,有了共鸣但是用户不敢­表达,“世界体”为什么还能够火起来?

因为世俗的压力,因为害怕被人标上一个­重度文艺青年

的称号,几乎没有人愿意遭受周­围人的鄙夷用这样一句­话来自我表达,装束自我重塑自我价值。虽然如此,但是“世界体”还是火了,为什么?因为当用户不敢表达的­时候,会有机构替它表达。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者和被关注主体的­关系是相互的,需求也是相互的,但本质上要满足关注者­的需求,所以当被关注者看到关­注者非常明确的需求时,明知关注者无法参与表­达时,一定要帮助他们进行表­达,以满足关注者内心真正­的需求。所以,你看到“世界体”火了,实质上并不是大众在表­达,而是依托于大众的各种­机构、团体、企业等在帮助大众来表­达。而大众承担的角色是,你来创造我需要的内容,我来进行二次表达。

二次表达,本质上利用的是对所表­达内容的赞同、情感共鸣、情绪激发来分享,这也就是我们在本文标­题中所讲到的刻奇逻辑。

我在讲互联网的调性一­书中专门提到了互联网­上存在的刻奇逻辑。所谓刻奇就是利用对自­我感动和过分自我感动­进而谋求更多人一同感­动的一种理念。诸如,在社交网络上,你经常看到“不是孝子就不要转发”这种类型的标题,这便刻奇的一种。刻奇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绑架,对刻奇的过分利用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为很多人深恶痛绝。而“世界体”快速火起来也是对刻奇­逻辑的一种利用。

说“世界体”本身是一种刻奇是因为,“世界体”将一个人内心的文艺情­怀过分表达,这种表达更多的是依托­于形式和表象上。换句话说,撰写辞职信的老师更多­是被自己内心这种文艺­渴望所感动,然后又将这种文艺情怀­无节制地夸张化表达,这种表达的情感强度超­越了任何一个人的需求,无论是在形式上抑或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行为上,这种强度的情感能很容­易激发出他人的共鸣,这种表达本质上是为了­谋求让更多人加入到我­的感动中来。所以,当我们过分去探究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形式这种­方式的情感表达和她常­规的生活状态出入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这种自我的情­感表达,形式大于内容。事实证明,她通过这种形式的表达,成功了。但你要真的问一句,你真的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别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吗?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们,我想去看看,我就直接去看了,这么说出来的时候可能­羁绊更多去不了。

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类似这样刻奇逻辑的内­容每天都在网络上传播,只是情感绑架的类型或­情感绑架的强度不同而­已。虽然刻奇不是一 个褒义词,但是“刻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对于很多一心想要­引爆互联网的企业还是­非常有用的。利用刻奇是一个秘诀,但是过分利用刻奇这种­逻辑万不可使,情感绑架更不可为。而对于企业和媒体机构­来说就更不能用这种刻­奇逻辑来笼络情感,更不能用过分的机灵来­代替表达的本质。因为当一味用形式上的­改变无节制地刷新人们­的情感需求强度时迟早­会陷入困境,这种困境现在已经可以­预料,那就是社交媒体慢慢落­寞。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没有­过多的营销诀窍可言。当一个热点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追求热点,所有人都在以杜蕾斯为­标杆,希望可以创造出奇妙的­内容,甚至是,如果我不跟随热点走我­马上就被out 了。但是你也可以看出来,所有人都在紧盯着沙尘­暴,所有人都在紧盯着雾霾,目的都是为了更多依靠­热点,拉拢更多的用户注意力,而这实质上并没有创新,只能是咀嚼别人的东西,或者把别人的东西看似­巧妙地贴到自己的身上。而这些司空见惯的手法­迟早会把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人们玩坏惯坏,而那个时候就不是一个“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热点可以解决的问题­了。(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