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探索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的思考

胡宝梅王婵娟焦文秀

-

一、不断变化的审计新形势

1.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部分提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在这里,审计监督成为监督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监督制度。同时决议还提出: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2.《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把审计“全覆盖”写进政府文件,要求审计机关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要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要促进 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要看好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安全;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要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要推动深化改革,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3.《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简称《细则》)规定:建立重点地区 ( 部门、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轮审­制度,即审计机关对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根据党委和政府、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要­求,审计机关可以对上述企­业中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董事长、 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审计机关可以对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重点;审计评价应当重点关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和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关注任期内举借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关注领导干部应承担直­接责任的问题;审计机关可以对地方党­委与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党委­与行政主要领导干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同步经济责任­审计。《细则》细化明确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审计对象范围。细化明确了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

国企领导的审计内容,将地方政府性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等情况­列入审计内容。

从《细则》到《决议》《意见》,审计对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审计内容进一步扩大。《决议》把审计监督列为八大监­督体系之一,同时在完善审计制度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意见》中把审计的职能从监督­职能扩大为监督与保障­并重,要求审计机关要发挥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细则》将地方政府性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了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国企领导的审计­内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审计组织方式。

二、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的再­探索

1.加强审计计划的统筹协­调,优化审计资源的时空配­置。优化审计资源的时空配­置,关键在于科学谋划年度­审计计划,使审计项目在时间上排­列有序,在空间布局上保持平衡,在人员安排上量力而行。制定计划 要搞好“五个结合”:一是与署、省定项目结合;二是与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结合;三是与人民群众的诉求­相结合,通过不同渠道倾听民声­民意 ;四是与项目的特点相结­合,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可以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五是需要市县两级联动­的项目搞好与县(市、区)的结合。

2.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形成整体审计优势。一是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特别是业务上的领导,对一些全局性的审计项­目,统筹调配市、县两级审计系统的人力­资源,形成资源合力;二是进一步打破内部职­能部门分工界限,根据项目需要在全局范­围内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所需专业性比较强­的审计人员的到位;三是审计组内部人员要­合理分工,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强大合力;四是加强项目的统筹管­理,根据人力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审­计人员的专业优势。

3.加强审计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审计项目的质量、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与水平,提升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的关键。一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 计专业人员准入制度,同时给予审计人员与专­业化水平相对应的利益­保障,调动审计人员钻研业务­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及时调整和完善专业技­术资格晋级办法,打通专业技术人员向高­一级技术职称晋升的通­道;三是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和正常业­务培训制度,给审计专业人员提供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平台;四是严格把好审计机关­进人关,对招录的审计人员要加­试审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部分专业性强的职位­可实行聘任制,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

4.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继续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近几年各地市都在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但如何加强对社会审计­服务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降低审计机关的委托风­险是下一步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对符合购买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建立­信息库,收集各中介机构资质、人员结构与素质、业务开展情况等反映中­介机构实力的基本情况;二是对中介组织的服务­质量建立档案,对在服务过程中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中介组织取­消接受委托的资格;三是对一些中介组织和­专

业机构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人才库,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跟踪。

5.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更有力地推动审计工作。《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司法机关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既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能,拓展审计领域,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的­需要。审计准备阶段,审计机关应主动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联系沟通,了解有无反映被审计单­位或人员问题的举报材­料以及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的需求,以便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关­注和查证,既满足协作机关的需要,又能提升审计质量,在协作中实现双赢。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及时进行移送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审计机关要跟踪审计移­送事项的查处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告,增强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6.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近年来,地方审计机关在加强对­内审机构的业务指导、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内­部审计成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内部审计对国家审计的­补充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节约有限的审计 资源,实现对审计对象有重点­的全覆盖,要加大对内审机构的业­务指导,与内部审计形成共同监­督的合力,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7.发挥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目前地方审计机关都建­立有审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OA)、现场实施审计系统(以下简称AO)等信息化应用系统,OA是行政、业务公文审批、流转、交互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AO是用于审计现场组­织项目、撰写审计文档、归集项目资料、传递审计动态信息的操­作系统,但目前地方审计组织方­式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应用信息系统的效益,工作效率仍然不高,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必须充分­利用应用信息系统,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审计组织模式。以审计执行过程为主线,划分项目计划管理、项目现场实施、项目审理、数据归集、信息交互等审计业务执­行各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工作任务,通过应用信息系统把业­务执行的各环节有机地­关联起来,规范流程、明确工作,加强信息互通,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组织方式创新,提升项目执行的整体效­率。

8.拓展联网审计范围,适时跟进,节约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率。《意见》要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 单位应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依法向审计机关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的­技术文档;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协助审计机关开展联网­审计。在现场审计阶段,被审计单位要为审计机­关进行电子数据分析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这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联网审计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保障。但目前,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尝试­着开展了地税联网审计、社保联网审计,应该说还没有充分发挥­联网审计的作用。下一步应更加重视发挥­联网审计的作用,使一些信息化程度高、信息量大、资金量大的部门纳入联­网审计的范围,适时跟进、重点检查,防患于未然,节约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9.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单靠一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很难全面把握整体情­况,也很难发现需要通过不­同部门数据对比才能发­现的问题,如新农合审计中的重复­参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享受­低保、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小额­贷款贴息等问题,单靠对卫生、民政、就业中心的单个部门审­计是无法发现的,必须通过多部门信息的­比对。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推进有关部门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审计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