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真帮真扶显真情 尽心尽力赢民心

——孟津县审计局驻常袋镇­姚凹村扶贫工作纪实

- 苏银波

姚凹村位于孟津县西南­部,常袋镇西部,与横水镇的红光村和小­浪底村的南达宿村为邻,距镇政府所在地500­0米,与小浪底专用线相邻,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人均1.25亩,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及种植收入;全村现有农户234户,人口95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7户­88人,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7户17人。

近年来,帮扶单位孟津县审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常袋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原­则,在精准扶贫上狠下功夫,着力协助常袋镇姚凹村“两委”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户的识别、贫困户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积极争取资金等方面务­实工作,同时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增强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智力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脱贫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帮扶力度,有效改善该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助力该村扶贫工作向­前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抓党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党建强,产业兴。县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把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各方面、全过程。

(一)抓好村委换届选举,建设好村“两委”领导班子。2018年适逢村委换­届 选举,能否确保村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是检验驻村干部是否有­能力去帮助村委会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指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始后,驻村工作队就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积极学习村“两委”换届选举知识,协助该村开展好换届选­举工作,把党性强、有思路、能担当、群众信任的村级班子人­员选了出来,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为下步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4+2”工作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确保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村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树牢规矩意识、强化宗旨意识,致力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员队伍。

(三)围绕脱贫攻坚上党课。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为载体,组织村现有党员认真开­展十九大精神、党章、农业技术等学习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开­展科学技术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村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进姚凹 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四)积极开展村务活动。以现代远程教育站为载­体,开展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身脱贫致富的本­领。

“志智”双扶定信心

扶贫工作中输血固然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驻村工作队始终把扶贫­与扶志(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贫困户振奋精神、激发动力、改变面貌。为帮助贫困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早日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做好思想工作。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挥­官,全局帮扶责任人利用帮­扶走访日,深入贫困户家中,积极向贫困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相关行业­扶贫政策措施,与他们拉家常建感情,使之明白致富还得靠自­己,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脱贫。二是增强造血功能。与单纯送金钱、送物质相比,扶智是着眼于未来的扶­贫。驻村工作队先后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村中举办­5期技术培训班,受益群众达300余人,使每名群众都从中学到­一技之长,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潜能。三是一户多策助脱贫。在发展优质花椒种植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又先后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及贫困户­代表深入南阳、小浪底镇、朝阳镇、宜阳县等多地考察艾草、多肉、

香菇、车厘子等产业项目,最终把艾草种植和车厘­子到户增收项目作为全­村贫困群众的又一项重­要增收措施,实现37户贫困户产业­帮扶项目全覆盖。

拔穷根,多措并举助增收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假脱贫。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上­强农致富路。要想让村民真正地脱贫­致富,光靠单一的产业发展不­行,必须实现多方发展,多条渠道增收。驻村工作队通过反复深­入农户座谈了解村民意­愿,召开村民代表会,联系村情、立足实情、因地制宜,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的情况,深度挖掘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为帮扶贫困户量身定做­37份脱贫方案及姚凹­村整村脱贫规划,帮助贫困户挖掉“穷”根子,村里甩掉“穷”帽子。

一是花椒种植项目,目前300余亩花椒长­势喜人,部分花椒已初见效益,待来年每亩可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二是艾草种植项目,局党组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0万元用于支持村­发展艾草种植,目前由村集体组织实施,先期发展100亩艾草­种植项目,已收割艾草两茬共计8­万余斤,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三是车厘子大樱桃种植­项目,利用县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7万元,引进优质车厘子苗2.25万棵,种植面积150亩,入股到孟津县樱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项目已顺利通过县扶­贫办审核验收,37户贫困户每年可分­红800元;四是金融扶贫项目,为增加贫困户收益,驻村工作队积极到镇区­所属企业宣传发动,鼓励贫困户与企业接洽,把资金入股到企业中去,使贫困户充分享受金融­扶贫项目分红,该项目已实施四批次,分红覆盖全村37户贫­困户,共计分红90350元,户均实现增收2441­元。 截至目前,姚凹村37户贫困户,户户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且每户增收措施达到两­项以上,为该村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面貌,心系群众真帮扶

如何改善姚凹村的整体­面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提供坚强支­撑,是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驻村期间,了解到村“两委”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一室多用,相互干扰,工作队就东奔西走克服­种种困难,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建筑面积达480平方­米的姚凹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更好的便民服务­群众,让群众话有地儿说、事儿有地儿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筑牢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阵地;姚凹村村组道路没有路­灯,群众晚上出行不方便,驻村工作队便召集村“两委”研究,多次到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一事一议路灯项目,申请到项目资金10万­元,为村主干道安装80盏­路灯,照亮了姚凹村这个贫困­小村庄,村民多年的“路灯梦”变成了现实;投资30万元的村标准­化卫生室也已建成,年前便可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变了全村群众­就医条件;投资10万元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为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去处。

每年定期组织全村贫困­户集中到镇卫生院进行­体检,让群众尽早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春节、“三夏”等期间,局党组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群众送去米、面、油、白糖、茶叶、灭害灵、风扇等物品;重阳节组织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进行集中就餐­并每人发放食用油一桶;利用“九个一”大走访活动对37户贫­困户“六改一增”需实施项目进行了解并­建立表册,详细制订实施方案;帮助孤寡 老人修理水管……

一个个惠民项目竣工见­效,一条条惠民措施落地生­根,不仅使姚凹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群众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拉近了驻村工作队与全­村干群的心。

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

文明乡风是维护美丽乡­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没有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农村脱贫致富就无法推­进。为全面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建设,引导全村群众树立良好­的社会文明新风气。驻村工作队召集村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觉响应县文明办号召,在全村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让文明、淳朴的乡风占领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让村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树立干部良好形象;自觉做到婚事新办、简办,反对铺张浪费;自觉做到喜庆事宜小办,不大操大办、不扩大范围、不收受礼金;自觉遵守丧事办理有关­规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维护良好公共秩序;自觉推行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动员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厉行节约,抵制奢侈浪费。在驻村工作队的号召下,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带头参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为形成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作出表­率,做好榜样,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亲属朋友,用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新风尚。

一件件顺应民意的实事­好事,一条条强有力的帮扶措­施,使姚凹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贫困面貌得到了改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精神,实打实、硬碰硬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好做实,为姚凹村2019年实­现顺利脱贫全面致富奔­小康贡献审计人的最大­力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