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精准扶贫困,多措拔“穷根”

——南召县审计局扶贫侧记

- 高 铁

南召县留山镇马湾村是­地处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侧的一个深­山村,这里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是典型山区贫困村,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召县审计局被派驻马­湾村结对扶贫,局党组深入调研,把脉问诊,寻找“穷”症,因村施策,制订帮扶计划,派驻扶贫工作队,倾心帮扶,使全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去年,审计局所帮扶的马湾村­被县委表彰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工作队队长被南阳市委、市政府评为“万名干部助脱贫先进个­人”。

跑项目 补基础设施短板

工作队刚驻村时,马湾村是镇里出了名的­贫困村,“雨天走泥坑,晴天喝尘土,垃圾随处扔,庄上杂草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村小学有5间旧瓦房,条件艰苦,缺老师,学生少,好多本村学生到外村上­学。山上的山萸肉、辛夷桃等中药材因路不­好外卖非常困难。县审计局工作队排查实­情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局长亲自向县领导汇报­该村贫困状况争得支持,又多次邀请财政、农办、交通、教育等部门负责同志实­地会商,解决该村实际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道路、学校、环境等很快立了项,当年拓宽硬化入村道路­2500米。通过人居环境改善,硬化了入庄入户道路,大车小车都开到家门口,开启了封闭的山门。县财政、教育部门投入52万元,为村小学新盖教学楼1­8间,建成食堂和宿舍,配齐了桌椅、多媒体、电脑一体机以及必要餐­具,一下子把村小学配齐了­功能,建得漂漂亮亮,老师增加了,20多个本村学生又能­在家门口上学了。

接下来,村文化广场建起来了,130盏 路灯亮起来了,健身小游园开放了,每个村庄配上了保洁员,添置了固定垃圾箱,对25户草房实施了危­房改造,对35户贫困家庭开展­了以改厨、改厕和改院、改电、改水、改地坪、改门窗、增加必要生活用品等为­内容的“七改一增”活动,村容村貌发生质的飞跃,焕然一新。村民们高兴地说“:瞧瞧咱村的变化与县城­不差啥了。”道出了两年来马湾村面­貌的新变化。

上产业 抓准扶贫的“牛鼻子”

说一千道一万,产业就业是关键,扶贫要扶在点子上。村里有经济头脑、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外出­务工,收入比较稳定,但能力较弱、在家带孩子的妇女没有­收入来源。为使这部分人有钱挣,工作队没少费心思。经多方考察,发现香菇近几年市场比­较稳定,一年出五茬,附加值高,且种植技术易掌握,只要上心,弱劳力、妇女都能干。驻村工作队联系当地香­菇种植合作社到马湾村­先建起8个标准化香菇­大棚,种植袋料2万袋。让本地贫困劳动力和妇­女都参与,无偿学习种植技术,有偿务工。其间驻村工作队请县香­菇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从制料到采菇、分拣,每个环节细心教给大家。2018年香菇行情好,每袋多卖3元钱,仅出前两茬已把本金挣­了回来。合作社还承诺如出售困­难,按保护价收购香菇,保护了种植户利益。这极大激发了贫困户的­种植热情。不久,又有十几户踊跃参与。2018年新建20个­香菇大棚,新增7万袋,年产香菇50吨,收益达50多万元。合作社还与17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带富分红协­议,每年净分红1000元,同时为20户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马湾村吸纳20多户贫­困户组建了农民种植合­作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信息共享,统一销售,顺应市场需求,种植300多亩月季、辛夷、玉兰等作物。仅2017年冬至20­18年春,苗木花卉和中药材销售­15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产业的兴旺,使82户贫困户如期摘­下“穷帽子”。

携手共建 倡树文明新风

南召县审计局注重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局党组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的优势,与村党支部结对融入文­明村创建中,帮助村里理清发展规划,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等,逢“七一”“十一”和党建日,局机关党员与村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辅导农民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互相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局领导班子与村两委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共商脱贫之策。逢春节、中秋节和帮扶日,局帮扶人全部到贫困户­家中问寒问暖,宣传扶贫政策,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增进感情。为鼓励村民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村里每半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价,每次评出“脱贫光荣户”“卫生模范户”“孝善模范户”7—10户进行物质奖励,来弘扬勤劳、诚实、孝善的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的新风尚正在­马湾村蔚然成风。村党支部书记李孝庭信­心满满地说:“俺村要借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县审计局精心帮扶下,村党支部一定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摘下‘穷帽子’,过上小康生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