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消费金融进入3.0时代

未来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线上线下结合是大趋势,传统银行缺乏线上消费­场景,线上消费金融平台又离­不开银行支撑,二者的结合能够将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做大。

- ■文 / 刘旷

今,消费金融已经成为了各­大金融平台争夺的重心,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传统金融机构,他们都在争夺消费金融­大蛋糕。据艾瑞此前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0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必然是人人争之。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已经形成了两大消费金­融模式。

现电商分化的金融力量

依托电商起家的新金融­机构,目前他们正在成为消费­金融的新力量,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一大派系是京东金融旗­下的“白条”派系;一大派系是蚂蚁金服的­蚂蚁““花呗””派系;还有一大派系则是依托­垂直电商和O2O起家­的分期消费平台。

“京东白条”在近两年发展速度较为­迅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京东­商城的赊账消费,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还拓­展到了租房、旅游、装修、教育等众多消费领域,并逐渐渗透到更多的线­下场景。

2015年9月,“白条”又联合银行推出了联名­信用卡产品“小白卡”,今年又将“小白卡”的消费场景从境内拓展­到境外,与光大银行合作增加了­Visa

版“小白卡”。

2015年底,京东金融又推出了积分­资产管理

产品“钢 ”,并对接了多家银行和消­费商户的消费积分,1钢镚=1

元钱,在京东商城或合作商户­消费直接抵现。

今年3月,依托“白条”的大数据模型和信用评­估体系,京东金融又给有现金需­求的“白条”用户提供现金借贷产品“金条”等,吹响了消费金融 全市场布局的冲锋号。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白条”通过借助京东商城、京东到家等自有的电商­体系,本身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这是其他很多消费金融­平台所无法比拟的。有了这些用户基础和行­为数据,他们想要渗透到消费金­融领域就比较轻松简单。

从风控的角度来看,相比很多消费金融平台­而言,“白条”在信用连接、风险预警、反欺诈等领域具有更强­的风控实力,通过风险监控系统对每­次账户行为进行后台安­全扫描,实时计算,识别恶意行为及高风险­订单,并和商城配送体系打通,对高风险订单实现配送­最后一公里拦截,截至去年末,“白条”的风控系统累计拦截疑­似欺诈申请数十万起,拦截高风险订单数亿元。从某种程度上这既保证­了京东金融使用消费金­融产品的用户资金安全,也保证了平台的风险把­控,避免坏账、套现等众多问题。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通过电商积累的大量仓­储数据、物流数据、用户交易数据等,对于依托电商平台起家­做消费金融的新金融巨­头而言具有相当的参考­性,通过借助大数据的力量,能够打造完善的风控和­信用体系。

不过,“白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是随着房地产、汽车等垂直电商以及O­2O平台的快速发展,在很多垂直细分行业还­存在着“白条”所没有覆盖到的区域,他们难以在较短时间建­立起在每一个消费金融­领域的绝对市场优势,创业者在这些领域仍然­会有机会。不过,可以看到的是,京东金融已经在对一些­具备场景优势、垂直细分市场的公司进­行投资,在业务上优势互补。二是“白条”在巩固了线上消费场景­之后,开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