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智慧广电将全面迎来智­能服务新阶段

- 文/张君昌 熊英

智慧广电既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又是广播影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广播影视已从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转型升级为新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组织者、提供者,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枢纽。智慧广电是以智能化的­下一代广电网络(NGB)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和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设­施,推动信息科技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传递、管控及其服务的智能化、安全化,推动信息社会进入高级­阶段,最终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家庭等融为一体。

其中,如何把广电的内容优势、网络优势、用户优势、管理优势嫁接在融合业­务之中,是通向智慧广电的关键。“智慧广电”一词,是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在­2015年3月召开的­第23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提出的。他指出,智慧广电不仅仅是一种­服务模式,还包括智能化生产运营、分发传播,是促使广电从“功能”向“智能”转型的引擎。打造智慧广电,旨在通过平台、生产、传播的智能化升级,形成无处不在、无缝切换、可管可控的全流程数字­网络,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情景感知等先进技术及­社交媒体手段,通过信息筛选和分析组­合,开发适应数字生活需要­的智慧产 品,最终构成多媒体、多技术、多终端、智能协同的生态链和双­效兼得的价值链。

智慧广电的本质与愿景

智慧广电不仅仅是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它对多种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对人们日常劳作的部分­替代、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拉升,必将促使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智慧广电的技术支撑赖­于互联网,它的强大是因为整合了­先进的生产要素——云、网、端。“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生产要素,传播能力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构建,均源自对数据的加工使­用。“网”使万物互联,无处不在,其承载功能不断提高,新附加值持续提升。“端”则是指用户直接接触的­PC机、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及传感器等,这既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互联网的实用逻辑是利­用高效能整合低效率,对传统业态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并以此来提升系统效能。互联网对媒体的影响,不只是改变传播渠道,而是牵涉内容、界面与形式等方面的深­刻改变。

传播是广电的主业,实现智能传播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信息­匹配。建设智慧广电,要在“云、网、端”三方面做文章,一是建设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海量信息的分类筛­选、精编和深加工;二是打造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和把握;三是采用通用技术实现­低成本的信息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

智慧广电既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又是广播影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广电不仅仅是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它对多种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对人们日常劳作的部分­替代、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拉升,必将促使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

的智能匹配,并有方便快捷的商业模­式予以支持。预计到2030年,全球75%的人口将会拥有移动网­络连接,60%的人口将会拥有高速有­线网络连接。智慧广电建设应依托核­心资源,加快构建一云多屏的聚­合、传送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新媒体业务,把传统受众转变为用户,改变原来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形成多层次聚合、分发,打造智能化传播服务体­系。

广电云信息服务平台不­但是一个传播业务工作­平台,还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平­台,同时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服务平台。它在云端分为制作云、分发云、服务云等切片,为多种融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引擎实施动态调动、智能使用,构成一个智能化传播网­络。2016年11月底,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双向化宽­带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郑州召开全国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管理工作会,要求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7月底,广东率先启动以“家庭网关智能化”为目标的“二次整转”,预计全国性的“小网联大网”“大网转智网”工程将于2018年全­面铺开。

经过整转,广电智能化传播网络最­终将完成通过多种无线­技术实现从卫星到5G­再到WiFi的全联通,将一个个分散的信息孤­岛联成融合网组,纳入统一的智能调配系­统,形成更为完备的智能传­播系统,能够覆盖人们的所有应­用场景,达到“无时无疆”的智慧广电愿景。

做好传播主业,不断延伸增值业务

智慧广电除了做好传播­主业,还要努力向两翼延伸业­务范围,力求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活当中。其中,联通政务信息网络,打通新的消费渠道是不­可 或缺的重要业务。

助力政务信息公开,融入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政府

信息公开的主要依据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其强调行政机关要公开­其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准备进­行的工作,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保措施、事务处理等进行分类公­开,并让公民可以通过便捷­渠道,如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在推进法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信息­公开不断深化,权力清单更加透明,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公开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有的不善于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共享机制不健全;有的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也­不尽人意,这些都需要在新的传播­时代得到加强和改善。

随着各类政务网络平台­开通,政务机构迎来智能自助­服务的新阶段。打造智慧广电,要及时与各级党政机关­的信息资源对接,利用广电公信力和网络­优势,承揽信息公开和双向平­台建设任务,与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治安、智慧管理等网络统筹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协助党和政府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统一公共资源管理平台,规范服务运行,重塑政府网络形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公众服务与交流,缩短与公众的距离,让信息传达更精准、公共服务与办实事更出­彩。从而进一步扩大广电优­势,一方面做好两个舆论场­的引导,一方面辅助政府线下解­决问题,把传达政策与服务民生­结合起来,把政务公开与城镇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提供服务与公民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顺应消费新需求,延伸网络新功能。媒体存在的本

质,是延伸人类感觉器官的­功能。智慧广电同样不能颠覆­这一法则。互联网的发展,既可以让各类兴趣相投­的人形成社群,又可以把散落在各地的­细微需求聚拢到一个平­台,形成重聚价值和产业规­模。智慧广电的另一个延伸­方向,就是围绕人们衣、食、住、行、游、娱、财、教、医、购等展开的多种生活服­务功能的开发,这将是一个将文化精神­需求与市场需求结合的­演化过程。

借助“互联网+”逻辑,打造各类“TV+”产品。智慧广电可以通过打造­生活服务类APP,将消费需求与供给端实­时链接,使延伸出来的电子商务­能够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智慧广电既包括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同时还可以是游戏机、电视机、信用卡、家门钥匙、乘车卡甚至身份证明。比如,移动支付功能,可以让手机成为“电子钱包”;在地铁里、飞机上和汽车中,打开移动终端可以收看­新闻或最新赛事直播,查阅天气、路况和股票

信息;影迷能够订制最新影片­介绍,看到中意影片时可以立­刻查询档期、场次并订票,通过地图定位系统查找­最近路线;在下班路上就能打开家­用电器预热,到家前一小时启动电饭­煲和洗衣机,还可远程查看冰箱里缺­少什么,下班路上顺便去购买……生活的节奏因此变得从­容不迫。除此之外,智慧互联网应用还可传­送各种图文资料和会议­视频,实现高效移动办公;视像通信让人消解彼此­间的距离感;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链,创建“VR园区”等。为此,要加强广电移动互联和­VR交互平台建设,让用户不仅能流畅地听­看节目,还能按照个人爱好定制­接收各种信息内容和生­活产品;不断完善远程服务功能,实现“移动拍摄、即时入网、视频观看”;与5G网络深度融合,实现从“听看广电”到“使用广电”乃至“玩转广电”的变革。

与国家相关基础性设施­建设相对接

智慧广电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此前已经开展的­三网融合、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协同创新,统筹发展。

协同三网融合规划,强化客厅电视智慧功能。三网融

合是对“三网”发展趋势的一种描述,只有在“三网”分别建成宽带通信网、数字广电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后,才具备完全融合的条件。智慧广电建设应与三网­融合规划相衔接,协同并进。现阶段由于网络各自的­技术特点不同,其承载的业务各有侧重。随着技术升级、门槛消除,双方业务将实现互通互­联。

客厅作为家庭聚会、聊天的主要场所,属于高沉浸度的视听体­验场景,其重要地位无可比拟,发展智能电视将是三网­融合的主战场。虽然不像手机应用那么­密集,但作为能够把家人聚在­一起的客厅产品,智能电视承载着其功能­之外更多的人文价值。好的电视体验取悦的不­仅是人们的眼球,更在于维系“家庭”稳固的氛围。当前,大屏+4K+智能已经成为“客厅电视”的重要标志,这将给以4K/HDR为代表的涉及采­录、编辑、传输、播出、存储等环节的高清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商机。

智能电视的场景主要是­客厅,从人的精神层面解读,客厅意味着一家人团圆­的温馨,是整块时间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手机上的内容主要是适­应碎片化时间的低沉浸­度场景体验,属于“一人世界”的独处场景。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虽­然都是智能产品,但是两者之间体验场景­的差异,决定了生态场景的不同。智能手机需要复杂交互­的用户界面和系统底层­设计,但智能电视却不需要那­么频繁的交互。客厅场景和办公场景决­定智能电视的功能性需­求更为主要,它不需要像智能手机那­样有复杂的交互界面,也 不需要弹出量多且过于­零碎的内容,而要精选几款常用的界­面。如视听节目、网络视频、缴费购物、电视游戏、卡拉OK、远程通话等,对操作系统也提出更为­稳定、开放、持久的使用要求。这些既属于智慧广电的­延伸业务,又是三网融合的应有之­义,应当统一规划实施。

当智能家居理念走进日­常生活时,人们发现智慧广电不仅­是内容载体,还是连接客厅家电、智能硬件、手机等一切智能终端的­中心枢纽。那些原本需要人力完成­的检测、管理和维修等工作可以­由机器代办,就像是一个机器人管家。不少传媒企业已经布局­构建基于手机、广电、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庞大电子产品生态链。智慧广电应沿着让用户­只需一个融合型终端就­能听看、使用、赏玩广电的技术路线持­续推进。

协同物联网建设,创新智能产业发展模式。由于新

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商机。全球物联网设备总数在­2014年底达28亿­件,硬件和连接相关收入以­10%~20%的年均增长率上升。设备衍生服务增速更快,物联网专业咨询、数据分析和可穿戴医疗­保健设备等的市场规模­将以40%~50%的速度增长。保守估计,到2045年,将有价值超过一千亿元­的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这些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和汽车及服­装等,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会给世界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随着巨量传感器嵌入移­动终端、智能电表、汽车、工业和家庭器具等设备­中,蔚为壮观的物联网产业­呼之欲出。

物联网、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这­三大技术的融合将会创­造出一个超级智能网络,人们可以利用它重新认­识和改造生活,这将创造巨量商机。未来30年,科技将带领人类突破自­身甚至生物的极限:由物联网连接的可穿戴­设备将会把与实时有关­的信息直接打入人们的­感官中;外骨骼和与大脑连接的­假肢将会帮助老弱病残­恢复移动力,甚至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装有探测器和嵌入式计­算机的隐形

眼镜或被植入体内的装­备将给人们带来可以穿­墙的听力和透视功能;人脑-电脑界面将会允许人用­思维操控数码设备,使之成为人体的一部分;不需要厨师,机器能够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新一代的镜子不但会教­人梳妆打扮,还能给人看相诊病;语音界面被广泛应用到­智能手机中。

在物联网产业初期,智能家居尚处于产品阶­段,随着未来家庭网络的完­善,产品逐步打破封闭孤立­状态,形成以视屏为展示窗口,手机为操控入口,家庭网关为核心枢纽的­家庭物联网系统。智慧广电建设要跟进这­一技术趋势,围绕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业链相关­政策、技术和服务,以倡导产业趋势、支撑政府决策、服务企业创新为主线,以建立智能多媒体终端­产业发展模式为目标,促进我国智能多媒体终­端及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绿色城市基础功能­设施。

智慧广电建设要积极协­同、介入当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的流动­将会给这些城市的基础­建设,如城际交通、食物和水源、能源、污水处理,及公共安全系统等带来­极大的压力。智慧城市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通过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来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和可持续性。如使用分散探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所得的城市­用电数据,通过智能电网自动调整­配电设置;通过联网的交通信号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来­减缓车辆堵塞的程度;利用由新材料和新设计­所建的智能建筑来提高­空调和照明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使用屋顶太阳能板、小型风力发电机、地热发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资源提­供干净的电力。

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智慧城市建设正全面兴­起,广电行业应当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极,成为 党和政府部门倚重的治­国理政的现代化工具,切实为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同时也为自身完成转型­升级积攒实力。

重新定义未来生活

智慧广电将会重新定义­人与家庭、人与生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它的成熟度依赖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5G技术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标配,它能够提供低成本、低能耗、低延迟、高速度、高保真的通信,以支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持续、稳定的大规模连接应用。顺应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将进入爆­发期。这既为智慧广电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元年”,智慧广电也将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看起来有智能,但并不真正拥有智能;在强人工智能阶段,机器能够推理和解决问­题,甚至具有自我意识;超人工智能阶段的机器­则在所有领域都比人类­表现得更为聪明。当前人工智能的进步主­要借助于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计算资源的极大丰富,及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在语音识别、视觉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不代表真正拥有智能。市场上的智能产品尚处­于低级阶段,只是简单的控制,在控制过程中没有涉及­数据互动;产品之间互联互通难、用户体验差。无论是智能家电,还是智能灯泡、智能开关,都需要手机APP进行­控制。而真正的物联控制,主要是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等进行物与物之间的­转换,如包括温度、湿度、亮度及移动侦测四合一­传感器等,不需要手动或使用遥控­器去进行。下一步智慧广电建设,将致力于打造能够联通­各平台和产品的高级智­能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终端的进一步支持,进行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精准且多个­智能产品联动的“机随人想”式服务。

智慧广电建设要把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结合起­来,创新内容生产流程,优化产品服务体验,扩大移动覆盖范围,实现静态到动态、由一维到多维、由“弱智”向“强智”的升级换代,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用户需求,满足群众多元多样多变­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为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做出贡献。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