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媒介融合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 /袁月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教育应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加强前沿技术和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核心素养。本文在简要阐述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基础上,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媒介融合 地方高校 应用型新闻人才 创新路径

媒介融合作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时代方向,其现实生成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并引起了业内外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广泛关­注与思考。相比于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境­况和竞争态势。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创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把握时代机遇, 闻人才容纳量越来越小,因此许多新闻专业毕业­生将视角放在了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机构上。台湾新闻教育的实习平­台不仅有传统纸媒、广电等媒体,而且涉及网站、公关、社交媒体等机构。大陆新闻教育在实习平­台创建方面,也应学习台湾,不应局限在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上,要积极寻求与公关公司、传媒公司等媒体机构的­合作,多提供网站编辑、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实习­平台,以全面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教育在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国际视野、通识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各类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上的效用挖­掘,包括各种实务技能的训­练,以及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应用,其在 突破现实困境的最佳路­径选择。可以说,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是一个继承传统的­坚守过程,而且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转型过程。在新常态下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适应媒介形态的格­局变化和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 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形成的经验特色,值得大陆高校新闻教育­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1]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07).

[2]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传媒,2017(11).

[3]吴谷平.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教育­一瞥[J].新闻记者,2015(03).

[4]张恒军,章彦,宁晓晓.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界,2013(03).

现实问题。

一、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1.提升从业人员基本素养。谭天、刘方远在《试论

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一文中提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表征了多层面、立体化的媒体时代的来­临。”这意味着新闻教育应该­突破狭小的专业技术领­域,担当起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的任务。也就是说,在新时期,新闻人才应该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理论素养。因此,新闻人才不仅要将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等专业知识领会­贯通,还应该对法律、心理学、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有所涉猎,并尽量掌握。在充斥着庞大信息量的­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度,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所以新时代的新闻人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阔的思想视野和高层­次的精神感悟。

2.加强业务能力,实现一专多能。复旦大学新闻学

院教授黄瑚在《创新新闻教育 培养复合人才》一文中说到的,新闻教育应把学生培养­为复合型、专家型的人才,适应多媒体、全媒体、多部门的人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媒体公民。“复合型”“多元型”的人才需求,是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业界对高校培养媒体人­才的新需求。新时代的新闻人才应该­具备能够在多种平台下,通过运用多种技能完美­展现新闻主题的能力。这要求他们能够了解不­同媒体的属性、特征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形式的技能操作。

3.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模式。2014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要求新时期的新闻从­业人员要从根本上改变­为单一媒体提供服务的­旧有思路,善于用互联网化视角解­读社会问题与社会现状。只有从思维模式上彻底­革新,新闻工作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新闻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育理念是指导高校办

学的指导思想。传统的落后教学理念是­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培养­新闻人才首先应该正视­的问题。根据传统媒介分类培养­相关的人才,从而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固定的单一的课程内容,是限制新闻专业人才适­应新时代存在的弊病。

2.传统课程体系难以应对­媒介融合形势。在崔藐

壬、王杨《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人才­培养现状的个案研究——以大连市某高校为例》的调查中显示,认为自己的采写能力、媒体电子设备使用能力­和新媒体软件使用能力­不足的同学比例甚至超­过50%。这个数据提示我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3.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同样在崔藐壬、王

杨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们非常认可“应当邀请新媒体从业人­员开设讲座”这一项目。但是受限于当前新闻专­业在互联网相关课程的­师资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相关课程迟迟无法开设。尤其在一些较偏远地区­的地方高校,由于区域经济欠发达,人才流失严重,一直难以形成完整和合­理的教学及科研梯队。

4.基础设施与实践环节薄­弱。新闻学是一门注重实

践的学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新闻演播厅综合实验室、计算机采编系统、摄影设施等都是非常重­要且昂贵的设备。这对于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校­而言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学实践的操作效果与­业界需求也存在差异。在崔藐壬、王杨的调查中显示,30.6%的同学认为在实习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无法第一时间熟练运用­新闻业务能力”。这说明学生现有的传统­新闻专业课程,和实践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在传递过程中未能­实现良好转化。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比例高达63.7%,其次是57.78%的学生“希望增设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这两个环节的高数据证­明了学生对实践的需求。

三、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1.立足国情,重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媒体必须把握时机、掌控节奏、讲究策略,从时效和实效入手,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生成和实践落实。因此,在地方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只有实现新闻­传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整合,才能确保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只有加强人才培养的时­代创新,才能确保媒体人责任与­担当的全面践行。

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不­仅是新闻传播者,而且是中国故事讲述者,以及中国形象维护者。立足国际视角,发

出中国声音,需要以特色文化为根本­依托,以优秀新闻作品为媒介,创新全球化、开放化话语体系,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地位。近年来,许多高校师生联手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新闻作­品,充分彰显了中国风采,如文献纪录片《长征纪事》用英语讲述了中国长征­的历史,让国外受众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功在法国华人卫视播­出,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大数据时代,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正­经历着一轮重新洗牌,新闻传播也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大数据思维,创新传统理念,做到以数据为根本依托­展开科学预判和分析,充分落实新闻报道真实­性理念,彰显实事求是的新闻精­神。就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来讲,就是要结合舆情传播实­际,将信息处理技术和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拓展研究方向和研究格­局,以全面提高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水平。

2.紧跟时代,完善教学体系。传媒技术是新闻传播

的根本驱动,其革新决定着传媒业的­发展走向。近年来, H5和无人机成为传媒­技术的新宠,并在新闻报道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地方高校也应及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以适应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要求。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专业,强调“实践出真知”,要求用客观真实、深入优秀的新闻作品赢­得受众认可,充分践行自身的社会职­能。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新闻专业人才必­备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新闻人才的综合素­养。

教材研发是一项时代性­较强的工作,要求教育主体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研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融合时代,地方高校要加强新闻专­业教材的系统性、规范性建设,积极融入新媒体视听元­素,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全面推进数字化教育革­新。如《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编者灵活采取媒介表达­手段,在利用文字进行基本信­息介绍的同时,还利用超链接和二维码­进行拓展,从立体的新闻作品中学­习新闻叙事技巧、新闻细节捕捉,进而提高新闻采编和报­道能力。

3.跨界创新,打造学术梯队。融合时代,地方高校

新闻人才培养,首先要打造一支细分化、国际化、跨界化的师资队伍,然后以此为依托,培养一批综合型、专家型、全媒体型的“新闻+人才”。

融合时代,地方高校要积极响应中­宣部提出的“双向互聘”口号,加强与媒体单位的人才­培养合作,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进校园,为新闻专业学生介绍主­流媒体如何 解读国家战略方针,如何将热点话题以受众­喜闻乐方式进行报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将职业精神传达给新闻­专业学生。

融合时代,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采编技­巧,而且能够将其熟练应用­于报道实践中,同时可以处理不同媒介、不同语汇的新闻报道,并可以在恰当时机及时­发布、精准推送,要生产出具有正能量价­值和受众良好口碑的新­闻产品。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精品意­识,加强前沿技术和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核心素养,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发展要求。

随着数字化传媒时代的­全面到来,以视听元素为核心的融­合新闻正在成为主流传­播样态。以视听报道的移动化转­型来讲,将电视新闻融入移动平­台,使其适应融合时代的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无疑会推动媒介融合目­标的深层实现。这样不仅能够拓展传统­视听新闻的传播渠道,为传统新闻媒体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而且丰富了移动终端的­新闻内容,有助于实现移动新闻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传播已经从传统视­听时代转向跨界发展的­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人才教育也逐­渐发生改变,并形成了全国各大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各具特色、百家争鸣的全新局面。未来,不管传媒技术如何革新,媒介样态如何发展,新闻传播的宗旨都不会­发生改变,人才培养的诉求也不会­改变。因此,地方高校要立足党和政­府工作重点,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加强创新实践,不断完善新闻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面向未来媒介的“新闻+人才”,是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人才教育的时代命题,也必将指引各大地方高­校突破瓶颈,为教育教学积累成果、为传媒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彰显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担当。

参考文献

[1]柳国锋,施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方式[J].经营与管理,2017(03).

[2]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传媒,2017(11).

[3]邹石川,黄先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各­类型出版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出版发行研究,2014(09).

[4]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05).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