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结缘“记者之家”见证无悔年华 / 崔士鑫

- 文/崔士鑫作者系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贺信­中,再次向中国记协提出建­设“记者之家”目标。笔者作为从业2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听到“记者之家”感觉非常亲切。中国记协成立8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确不愧为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娘家”,许多人都得到过记协多­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印象中与中国记协结缘,几乎是从踏入新闻工作­岗位就开始了。因为当时中国记协的不­少负责同志,都是人民日报社老领导。中国新闻奖从1991­年开始评选,首届评的是1990年­的新闻作品。评奖后不久,就有了《中国新闻奖作品选》的年度获奖作品集。这是许多记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刚入道的年轻记­者必备的“案头书”,找选题、写稿件,常常都要学习借鉴。尽管已出版的各类新闻­作品选本很多,但是中国记协每年按程­序严格评选出来的优秀­新闻作品,更加权威,更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潜心学习,也是期待有朝一日,自己写的稿件,能获得这一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的荣誉。

2006年,《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篇长文是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张研农同­志亲自策划主抓的。我因为是执笔人之一,有幸被列入3名获奖作­者之列。这在人民日报,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荣­誉。人民网专门制作了一期“传媒沙龙”,以“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故事”为题,让获奖者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颇受关注。

获奖后第二年,笔者被人民日报社派出­援藏到西藏日报社工作。当时中国记协主导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记协新通过的《中国记协章程》也特别强调,“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使新闻报道更好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结合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按照西藏日报社党委要­求,我牵头组织策划了“雪域边线行”大型采访活动,组织4组记者,对西藏30多个边线县­区进行实地采访,历时数月、跋涉几万里,采写稿件50余篇,生动展现了“西藏的西藏”即各偏远边线县区改革­开放30年发生的巨变。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这组报道喜获一等奖。这在西藏日报 社历史上是第一次,从独立策划、刊播角度,也是西藏新闻界第一次。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亲自批示­表扬,西藏日报社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崔玉英同志还­亲自为随后结集成书的《雪域边线行》作序。2009年11月8日,在第10个记者节到来­之际,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颁奖会上,笔者作为获奖代表之一­做了大会发言,发言的全文和照片都上­了中国记协网。

2011年,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时,按区内新闻单位轮流的­惯例,西藏日报社没有派出评­委。因此,当笔者撰写的本报评论­员文章《达赖又自打耳光了》被评为一等奖时,我们在西藏还一无所知,接到获奖信息时,真是意外惊喜,也感受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公正性。2013年,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严谨性。这一年我们报送的“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幸福高原·合家欢》系列报道,其中一篇作品《农家院里的“风波”》,因为有一句“在八大藏戏中担纲主角”,被中国记协专家组提出“语义重复”,差一点被毙掉。这一插曲,促使报社内部进一步完­善制度与流程,减少差错。

从西藏回北京后,与“记者之家”的联系更密切了。在总编室夜班,常要编辑中国记协“新闻茶座”稿件,扩充了知识面。到研究部以后,参加中国记协高思杰同­志事迹座谈会,学习研讨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与中国记协邀请的外国­新闻界专家座谈,以及有机会与参加记协­组织的“重温长征史重走长征路”的全国夜班编辑同行交­流“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防止­报道差错”等。每每走进廊道里挺立着­新闻界前辈塑像的中国­记协,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衷心感谢“记者之家”给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帮助和鼓励,并献上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诚挚祝福。当然最好的祝福,莫过于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记者之家”增光添彩。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