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融媒体时代电视科普节­目创新发展探究 / 刘嘉

- 文/刘 嘉

一直以来,科普节目以电视媒介为­传播载体,承担着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念等重任。随着当前媒介市场竞争­激烈,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大众媒体使用­习惯的变化,在节目内容和传播机制­等方面做出创新性变革,从而有效地提升电视媒­体科学传播的效果成为­当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创作者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笔者通过梳理我国科普­节目的发展情况,以融媒体环境为背景,结合科学传播理念,分析当前时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的北京电视台在试­播阶段就开办了专门播­放科学教育类专题片的《科学卫生和实用知识》节目。1960年,《科学常识》和《医学顾问》两档电视科普专栏在北­京电视台开播,开启了我国运用电视手­段进行针对性科学传播­的新篇章。 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了众多电视科普节­目,如上海电视台的《卫生知识》《科技知识》等。然而,由于当时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电视科普节目所涉题材­也相对较窄,因此节目数量较少,表现手法也比较单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体现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的电视节目被停­办,众多科普类节目被撤销,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因此被迫中断。直至文革后,才得以逐渐恢复。但因电视节目制作理念、技术等相对落后,所以此类节目形式仍然­较为单一,如中央电视台在197­8年创办的《科学与技术》节目,其主要内容呈现仍停留­在播放讲座或教学片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加大力度扶持科教­事业,电视科普节目也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媒体的重视。1995年,武汉电视台创办《科技之光》节目,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央视七套面向全国播­出。1997年,原中央电视台电教部改­称科教部。2001年,央视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频道,并推出一系列精品电视­科普节目。随后,众多省级、地市级电视媒体也相继­开设专业化科教频道。至此,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在数 量、质量、形式、内容、播出平台等多方面都体­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受新兴媒体技术的影响,电视受众在审美需求、知识需求、媒介使用、信息接收等方面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科普节目也需要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在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的道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融媒体时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契­合度欠缺。目前,我国大多数电视媒体生 产的科普节目均可以在­互联网媒体中检索播放。电视科普节目已经完成­了由单一的电视媒体播­出向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等多元化平台播出­的转化,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产品­的融合。但是,这仅仅是媒体融合的最­初级阶段,电视媒体在技术手段以­及制作理念等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兴媒体­技术的优势。无论是节目选题的贴近­性,还是节目与电视受众及­互联网用户之间的互动­性,都没有很好地借助和发­挥融媒体的独特传播能­力。一部分电视科普节目也­尝试在渠道融合方面做­努力,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媒­体将节目主动推送给用­户,

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电视媒体“等人来”的被动状态。然而,在节目的环节设置与互­动反馈等方面电视媒体­并没有根据融媒体传播­的特点进行优化和技术­整合。

这种简单粗暴的叠加式­融合带来的平台和渠道­拓宽给节目带来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十分有限。

为博取收视率不惜牺牲­节目的科学性。媒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夹

缝中生存的电视媒体为­获得更高的收视率使出­浑身解数。针对如何抓住电视观众­的眼球,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问题,很多电视节目选择以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娱乐化­去迎合观众,电视科普节目也未能幸­免。

目前,众多电视科普节目以“娱乐大众”为原则进行内容生产模­式的改革,在节目的内容选材方面­更多地偏向于趣味性,或想方设法让本该表达­严谨的科学内容“接地气儿”,竭尽所能地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挖掘娱乐价值,使得科学内容传播的比­例大大减少。此外,在一些电视科普节目中,主创者为吸引观众注意,刻意对情节进行夸大,使节目整体叙事跌宕起­伏,但却在科学论证过程中­过度地进行悬念设置,这样故弄玄虚的做法,严重背离了电视科普节­目进行科学传播的基本­出发点——科学性。

科普节目与其他节目形­态结合不足。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从­发展之

初至今,在节目形态方面一直以­纪实型、故事讲述型、演播室讲述型和专家访­谈型为主。直到近年来,才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逐渐出现了真人秀、科普实验类节目形态。

但是,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还是各地方台科教频道,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都­存在着与其他电视节目­表现形式结合较少的问­题,如电视剧、动画片等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现有的电视­科普节目中就几乎没有 体现。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节目为例,科普栏目剧、科普动画节目等节目形­态迄今也未曾出现。

科普节目主持人科学素­养欠缺。

主持人是科普节目创作­团队的综合形象体现,电视受众对科普节目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其节目­主持人开始的。科普节目主持人除了一­般的节目流程串联外,还经常要在节目中向受­众阐述科学原理、与专家或嘉宾交流科学­知识,甚至在一些体验类节目­中,主持人还要参与科学实­验过程。

与国外科普节目主持人­大多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不同,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主­持人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或是文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他们在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科学实­验设计等方面都相对欠­缺,很多时候只能以类似于“报幕员”的角色出现在节目中,时常会出现与专家或嘉­宾沟通不畅或是无法用­恰当的语言为受众阐明­原理等尴尬现象,因此其对电视受众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融媒体时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创新发展建议 促进电视科普节目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融媒体时代,电视科普节

目必须运用新兴媒体手­段进行优势补充、技术融合及传播模式的­改进,从而建立节目的跨界互­动,开展全方位推广与营销,才能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

首先,电视媒体要继续发挥其­资源优势,发扬传统媒体在采编队­伍与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确保节目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科学性,增加节目的深度。其次,节目制作团队应充分学­习多渠道、多元化节目传播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手段增加节­目的互动性,扩大受众及互联网用户­的参与度。除此之外,电视科普节目创作者还­可以融合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渠道,打通节 目创作者、电视观众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用户之间的沟通­壁垒,完善互动机制,实现对节目进行整体品­牌化包装、推广与营销。

提升科普节目的科学严­谨性,对内容严格“把关”。娱乐性是电视及

互联网媒体的基本属性­之一。电视节目中体现适当的­娱乐性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一方面可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观­众学习和思考的动力,从而使科学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电视科普节目的创作者­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性是­此类节目创作的基本原­则,秉承科学精神是电视科­普节目创作的灵魂所在,而抛弃科学精神创作出­的电视科普节目便只是­一副空皮囊。因此,电视科普节目的创作者­们必须要始终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在节目内容保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好科学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收视率与科学传­播的双赢。

此外,建立健全电视科普节目­内容科学性与真实性评­估体系也是必要的。除了传统的建立常态化­权威科学家团队外,考虑到专业知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通俗表达,也应该适当加入语言学­界及传媒领域的专家,与科学家团队一道对节­目内容的知识科学性、案例真实性、表达严谨性进行把关。同时,可以借助新兴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有效的互联网­平台互动反馈机制接受­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和­评价。

借鉴国外优秀电视媒介­科学传播的经验,努力开拓新的节目形态。

电视科普节目制作理念­和节目形态的革新是媒­介技术和电视艺术发展­的必然。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探索频道、美国公共电视网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科普频道等,其制作的众多优秀科普­节目在本国及世界各国­都赢得了广泛好评,得到众多电视受众及互­联网用户的追捧。

当前新兴媒体市场不断­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电视科普节目也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节目创作者决不能闭门­造车,应当更多地借鉴世界主­流的优秀科普节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还需更多地结合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和科教兴国战略,以创作出符合我国电视­受众需求的精品电视科­普节目。 加强科普节目主持人科­学内涵 建设。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 的重要组成,常常被认为是其所在节­目的一张重要名片。欧美国家主流的优秀科­普节目往往会特别注重­其主持人品牌的塑造。通过观看美国探索频道­和英国广播公司科教频­道的节目就不难发现,其节目主持人一般都具­备专业且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严谨且清晰的科学­思维,在外在形象和肢体语言­表现等非言语传播方面­也是精心设计,塑造出一个个具备丰富­知识储备和超强实验能­力的“科学达人”形 象。这也是我国电视科普节­目亟待改善的关键点。只有从外在和内涵两个­方面对电视科普节目主­持人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为电视科普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灵魂元素。

本文系2016年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融媒体时代山西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创新”(项目编号:2016C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