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立足新时代 共创中国动画美好未来

- 文/高长力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2017年,国产电视动画进一步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全年备案作品共14万­分钟,完成发行244部、8.36万分钟,在总产量稳中有降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提质增效。近年来,数量和质量成为中国动­画界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笔者的观点是在数量上­不要太纠结,关键要看出了多少好作­品,在国内外有多大影响。2017年,国产动画文化、红色和现实题材更加突­出,童话、科幻、科教、亲子等各类题材更加均­衡。《棉花糖和云朵妈妈》《豆小鸭》等43部作品获得总局­年度季度推荐,很多作品为观众耳熟能­详,深受欢迎。这些成绩和进步令人鼓­舞,也使中国动画人更有底­气、更有自信。中国动画正在步入最好­的时代,动画人应该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共同开创中国动画的美­好未来。

推动中国动画持续繁荣­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动画伴随国家民族­的发展走过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历程,也迎来一个由大向强的­新征程。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推 动国产动画持续繁荣发­展,使之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是关心中国动画的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创新开放三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国动画下一步发­展的认识。

坚持价值引领,塑造时代新人。动画对青少年思想

观念和人生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动画创作者的基本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依靠广大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的青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中国动画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作­之魂,将正确价值观与生动的­艺术巧妙结合,做到“有意思更有意义”,大力弘扬真善美,传播人间正气,引导青少年崇尚理想、道德、奋斗,认清对错、美丑,自觉做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优秀作品总是深深

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故事、形象、灵感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高度凝练和清晰­阐发,那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伟­大梦想精神时举了7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指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总局这两年正在推动“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国古代神话也是民间­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总局宣传司前不久与央­视动画公司策划了中国­古代神话系列动画片,准备讲十几个中国古代­神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7­个神话是我们重点创作­的素材。

2017年,总局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宣部部署,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配套专项资金,扶持创作深刻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经典民间故事­动画片。这个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15个分工程之一,也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要大力推动的一项­工程。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已启动《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大运河奇缘》《百鸟朝凤》等10部电视动画片,以及一批动画电影、动漫出版物、移动端动漫作品,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今年以及未来几年,总局还将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党和国家重要活动,扶持创作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动画片。 坚持创新开放,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总局积极向

海外推广优秀国产动画­片,组织动画机构参与国际­各类动画专业节展。在2018年4月的戛­纳电视节上,总局组织了34家中国­影视公司联合参展,带去超过200部全新­节目,其中包括《熊猫和小鼹鼠》等38部动画片,动画片和纪录片在这个­节展上很受欢迎。总局对动画国际交流非­常支持,总局国际司还要召开一­个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把最好的动画作品带到­国际舞台上,打开国际市场。总局多次组织动画机构­和动画人才开展国际培­训,已经连续两次在美国举­办动画培训创作的培训­班,被业界称为“长滩一期”“长滩二期”,每期有近20家国内动­画机构参训,并形成了合拍片等具体­成果。我们准备用五年时间培­养100人,这将是我们未来动画创­作的主力,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要搞好动画创作,必须具备“四个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中国动画当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投入到国际交流合­作中,通过切磋互鉴,找到差距,取长补短,在高水平竞争合作中加­快自身发展,向世界贡献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提升动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当前,中国动画最重要的是潜­下心来搞好创作。要搞好动画创作,必须具备“四个心”:爱心、童心、责任心、耐心。 一是爱心。所有动画人,首先要热爱艺术,动画大师

约翰·拉赛特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座中,反复向青年学生强调一­句话:不要把动画当作赚钱的­工具,只有真正热爱艺术,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动画企业是不是真的爱­艺 术、爱动画很关键,我们动画创作者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盈利赚钱­的工具,还是说把它当成一个自­己喜爱的要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要出好的作品,靠的是艺术才华,所以要爱艺术。我们甚至不在乎钱,能够很忘我地投入创作,忘记了吃饭,不想睡觉,用饱满的创作激情,去施展我们的艺术才华。同时还要爱孩子,为孩子们创作净化心灵­的作品,我们的动画才有希望。 二是童心。搞动画创作没有童心不­行,只用成人的眼

光是写不好画不好动画­作品的。孩子们的视角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尊重他们,不能以我们的标准衡量­作品。我们要做到把握好底线,在价值观上绝不能出现­问题,在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上,要研究孩子们的喜好,这是童心。所以搞动画创作最好家­里有个小孩、小小孩,世界上很多动画导演的­灵感都是来自于孩子突­然间给他的启发。 三是责任心。动画作品不同于别的作­品,是给未成

年人的,决不能有毒有害,甚至不能平庸。平庸就是耽误别人的时­间,现在孩子们的时间多么­宝贵,用那些没有营养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去占领他­们的时间,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所以要有这个责任心。笔者认为,检验一部作品是好是坏,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你让不让自己的孩­子去看。如果生产一部作品,你最先想到对我孩子有­好处,一定要让他去看,那就问心无愧,放心大胆地去播放。如果说一部作品创作者­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看,要给他选别的作品,笔者认为这就没有起码­的责任心、责任感。 四是耐心。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追上美国,追上日

本。美国1907年就有了­第一部动画片,距今已110年,中国到1941年才有­了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今昔比较,最近十年我们追赶的速­度已经很快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急躁、浮躁,急功近利。笔者跟获得奥斯卡奖的《寻梦环游记》总导演李·昂克里奇交流,他告诉笔者《寻梦环游记》做了六年。笔者相信,我们要是用六年的时间,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也是完全能产生出好的­作品。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产创作,我们不能急躁,一定要稳住阵脚,有足够的耐心。只要我们不停地往前走,总有一天一定能够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在市场上也能与国外大­片媲美。

中国国际动漫节已经成­功举办十三届,十三年来动漫节不断创­新升级,经过十三年的积淀,更具产业实效,更有国际风范,已经成为促进动漫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各国动漫同行碰撞­思维、交流创意、共谋发展的盛会。 本文系作者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主旨演讲。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