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追寻好记者 弘扬真精神

——品读《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

- 文/殷陆君

4月23日,《方大曾:遗落与重拾——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再寻­之旅》新书正式向海内外发行。在“世界阅读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该书由中国外文局所属­新世界出版社用数种语­言出版发行,有特别的意义:新闻人作为主角,新闻史成为主题,新闻界成为主向,共同向世界讲好我们新­闻人的中国故事。

一本书背后的中国记者­故事

阅读使我们心灵更纯净,生活更美好,视野更开阔,走向历史深处,审视昨天和今天。她让我们在和平的现代,更加关注昨天——“七七事变”抗战现场报道第一人,关注今天——一名记者19年如一日­采访还原第一人历史真­相的追寻故事,也更加关注故事之外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阅读这本书,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陌生而熟悉的好记­者:永远25岁、今天依然年轻的“小方”方大曾;也让我们瞩目身边,打量平凡而高尚的好记­者:曾经年轻、今天有点苍老的“老冯”冯雪松。正如方汉奇先生所言,小方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抗战新闻史上与范长­江双峰并峙,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而雪松作为新时代的记­者,努力走向历史深处,从小方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入现场挖掘史料,坚持19年之久今天依­然还在路上,今天我们手上的这本书­是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已有5本书、4种语言出版,港澳台和国外关注他的­成果,读他讲述的中国故事,从他身上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记者的职业精神。

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我们发现:两个记者的故 事,追寻的是同一种精神。他俩,都是为新闻而生,为记者而奋,为生命而歌;他俩,都是在记录特别时代,传承特殊精神,体现独特价值。历史的夜空,总会闪烁着灿烂的星辰;史诗的碑廓,总是镌刻着不朽的名字。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文­章写在大地上,也写在后来者心上。如果可以,我想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他们和他们耦合时代的­共同意味:低头低调低碳方行远,适时适宜适度事成久。

低头低调低碳方行远

低头采写中国故事。他们两个人都是低头族,因为 他们低头向下,面向生活,面向基层。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卢沟桥等地采访拍摄“中国抗战第一照”,成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的方大曾,可谓是把战场当现场、把现场当职场,最后消失在国际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一线。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深入采访,19年如一日在全国各­地搜集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拍摄方大曾事迹纪录片­和出版专著的记者冯雪­松,可谓是把记录当职业、把职业当事业,今天仍然奋战在中央电­视台采访岗位上。 低调作好新闻报道。直插一线,离炮火更近一些,

这是一种低调的坚持高­风。深入一线,离人民更近一些,这是一种低调的调查精­神。克服困难,用心倾听,不务虚名,作品说话,这是一种低调的做事态­度。小方的眼睛是向下的,关注底层民众生存状态;他的眼睛是向前的,逆行于撤退的人流;他的眼睛是向着远方的,思考战争之伦和平之理。他做的事是记录历史的­大事,两年多时间留下

了这么多文章和照片,但他是静水流深,以至他的消失都是以特­别的方式低调消失于媒­体版面,以至于像闪电一样消失­于新闻界。从生命长短来看,他是不幸的;如果没有雪松的长期挖­掘,后来者对他都难有深刻­印象。但他又是有幸的,雪松和陈申、范苏苏等接续努力,引来今天中国新闻史家­挖掘整理他的作品和众­多优秀新闻记者来研究­他学习他。老冯与小方的共同之处­是心里有国家、眼里有人民,通过记录别人的命运,启示人们慢慢发现历史­真相背后的特殊意义。从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到出版《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书籍,19年间,冯雪松走进基层一线进­行采写,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努力寻找知情者,沿着方大曾通讯报道中­提及的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的最后路线进行寻­访,往返行程数千公里,访问了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形成了2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 40个小时的素材资料,还原历史的方大曾,展现出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他的低调隐身镜头背后,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走在寻找小方­的路上,以至于像时光一样,春去秋来没有人关注。 低碳做出不凡事业。他俩都是精力有限而精­神无限,

资金有限而努力无限,为了新闻这个深爱,坚持本真、做好本人、练好本事,需要低碳前行。小方是低碳工作和生活­的先行者,写文章是作特约记者,新闻报道是前线特别报­道,摄影作品多是自己洗印,投稿也是广泛撒网,他可以精确计算投入产­出,但他没有多写也没有繁­报,而是以最精炼的笔墨和­最简洁的画面来表现鲜­明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社会公认他的文字是有­水平的,奔赴战场的实录,聚焦前线军民,虽饱含家国情怀,却很少用形容词,多是名词、动词和直接引语组成的­事实,至今读来,现场的氛围扑面而来。摄影界后来者更承认他­是抗战新闻摄影第一人,有人把他喻为中国的卡­帕。老冯的书记载了有血有­身份的小方:他一骑绝尘,见解独到,角度独特,思想独立,是一名风格独具的先锋­青年;他一剑独响,文字有春秋笔,摄影有夏冬度,驰骋长城内外,是一名情怀 热烈的杰出记者。追寻小方19年,老冯本人似乎也是小方­低碳精神的践行者,用脚去丈量当年的采访­足迹,用心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灵深处,在为文同时,到30多所高校去巡讲­方大曾故事,而且多是自费,因此更得低碳节约,但是他的传承精神因此­更加纯粹而高尚。正如他不求虚名后来得­大名、不求成功后来成大事,做这件事他并不求立功­立名因而为新闻立心为­记者立命,人们认为他所做的事是­正确的,而且将和小方一样写在­历史的大地上。

适时适宜适度事成久

适时而作时代之事。在哪个 时代生,就应该干那个时代应该­干的事。生命是否与时而歌,奏出旋律自然不同;每个命运的交响,因为抚摸琴弦的人不一­样而有不同温度,也诞生不同的韵律。作为新闻人,小方总是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现场,他因此被定格为深刻记­录人民苦难的新闻记者、体现深层人文关怀的文­化作者;小方及时出现在抗战的­战场,他因此也被定格在国际­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先锋战士、中国抗战新闻史的先烈­英雄。他是耀眼的,文字是他的刺刀!他是响亮的,图片是他的火炮!他是深刻的,作品是他的灵魂。

有人讲,范长江是方大曾的第一­个伯乐。也许,真正的第一个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早就应被10­6年前出生的方大曾8­1年前获取。因为他用生命践行和诠­释了范长江精神。而老冯也许是小方新时­代的又一个伯乐。小方命运多难,驰骋长城内外,报道救亡救国,突然消失前线,竟然杳无踪迹。时人查了多次,没有丝毫踪影,那些熟悉的文字和照片­空使后人怀念。而老冯来了,他找到了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方大曾为中国新闻史留­下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新闻记录,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永远的丰碑,他用19年时间历经艰­难采写记录方大曾的前­生今世,将碎片化的材料逐渐拼­接出一个鲜活的方大曾,填补了中国新闻史、摄影史和抗战史的空白。今天的小方,依然年轻;文字,依旧鲜活;故事,依然动人;照片,更是令人惊艳。他拍照片时,思路清晰,思想明确,因此人物个性鲜明,性格饱满,刻画主题明确,他的记录让一个时代

清晰如昨。

适宜而作本人的事。他们两人都是把热爱当­作事业来

追求的人。因此他们无声无息地投­入地爱一次新的事业,也无怨无悔地做好一次­次采访工作。小方无疑家庭是优越的,职业可以有多种选择;小方无疑素质是较高的,成绩可以是其他方面的。但是他选择了新闻工作,他的文字和摄影都达到­较高水平。也许摄影没有思想,但摄影家必须有思想,他选择了新闻摄影,他就有了特殊的个性:尽管摄影对象是物质的,但摄影作品是有精神的。他的摄影作品多用生活­习俗来描写百姓生活,展示时代的变化特色和­人民的苦难坚强;用普通事实显示残酷的­战争和事件的特征,用克制的情感写事件故­事和拍人物事件,因此是通过这样的作品­来体现人类命运的柔弱­和国家的悲怆,来暗喻长城的悲壮和相­对弱者的伟大。他的减法做到了恰到好­处,他的除法做到了精细。

老冯也是如此,既然做中央电视台记者,考虑的事情就不能只是­小己小我,而必须心怀大局、服务中心。但他更令人称道是记者­的坚韧精神,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坚持一种作风。这种坚持往往是成事之­道,也是成大事之基也。即使遇到不理解、不支持,他也忍了;即使再难,这条路他也认了。因此陈申老师之托是命­运之手,也是机遇之爱。是小方,是方澄敏,是陈申,是范苏苏,很多人的接力鼓励,支撑着他的寂寞之旅。心里孤独的人往往有着­独特的思想,而寂寞之旅往往需要高­贵的品格支撑。一路走来,他的脚印越来越清晰,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适度做好应尽职责。他们是新闻人,永远有一颗柔

软的心,热爱生活、亲近土地,热爱人民、忠诚祖国。作为新闻人,永远需要敬业爱岗、奉献执着精神,但更需要全面、客观、公正、冷静的头脑和真诚笔触、切实记录。小方了不起,我们更不能忘记时代的­特殊性,一个民族的英雄诞生,在国家相册里理当有一­帧小方的硕大肖像;一部新闻的历史记忆,在博物馆里理当有一尊­小方的坚强雕像。我们更不能忘记小方只­有25岁,虽然有志不在年高、年少未必无高峰,他的羽毛值得我们珍惜:正义,勇敢,忘我,敬业和爱国,珍惜他珍贵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行业操守。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也是­年轻人,不仅是物质的时尚,而且是精神的先行者,一位早觉醒、觉悟、觉察的中国年轻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作品的表达,而且是实践的先驱者,一位敢于追求、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中国爱国青­年的杰出代表,一位经常在新闻现场、战场、用鲜活画卷记录时代的­悲怆和人民的苦难的优­秀记者。老冯也是一样,他对方大曾事迹的发掘­和呈现,无疑

是对中国新闻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方大曾作为“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他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日军事活动的一大批新­闻报道和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面抗战的­忠实记录,体现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雪松因为小方而作的贡­献,历史一定会给予他重要­的记录。他的传承,使我们中国记者必须牢­记:始终面向现实,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时刻牢记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奉献自己的力量。站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如果把握历史,用新闻的职业精神,只要客观、全面、历史地看,一定会有适度的视角和­自己的恰当答案。

昨天的新闻,今天的历史

不少新闻往往只有一日­之辉煌,但是因为传承着一种精­神,一些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就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过时。这些记天下风云者记天­地浩气者记家国情怀者,也不会因为风吹雨打被­人忘记。我们更应展望未来,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不让今人和后人失望。

纪念方大曾,感谢冯雪松,他们激励我们:用生命追寻新闻理想,用责任弘扬职业精神,用品格来彰显时代使命,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镜头,真实记录人民追求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

纪念方大曾,感谢冯雪松,他们告诉我们:用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记者职业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履行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讲出中国道路的宽广,讲出中国制度的自信,讲出中国精神的铿锵。

纪念方大曾,感谢冯雪松,他们勉励我们:用好摄影这一世界性语­言,需要我们深记传播规律,化繁杂为简洁,化抽象为鲜活,化重大为细微,描述丰富的现实,深刻重要细节,做好家国记忆,温暖我们心灵。

纪念方大曾,感谢冯雪松,他们启示我们:小方生命也如此短暂,仿如闪电划过天际,而不曾留下太多光鲜的­历史;曾经一段历史中少有人­关怀存在,而差点湮没历史的天空;如果没有长江、陈申、苏苏、雪松等贤达接力,他的姓名,他的照片,他的作品至今也许还湮­没黄尘古道残留柜匣。小方他可能也从没想到­81年之后,我们如此想念他,开会、出书,建馆、雕像……

伟大总要有人懂,走向历史深处,有文有图有真相,即使他和他的朋友再低­调低头低碳,他的高度永远在高处,在历史的天空振荡着高­风,引领我们仰望。

在当前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一方面,大众化期刊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导致一些老牌的期刊­因经营不善而停刊,如《大众软件》《瑞丽先锋》等;另一方面,学术性期刊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及当前我国学术­发展的刚性需求,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学术类期刊不仅少有停­刊,相反,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刊。这种一冷一热的景象值­得思考。尽管学术类期刊相较于­大众期刊发展稳定,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依然面­临着重大问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继续保持学术期刊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学术期刊产业链,推动学术期刊的多元化­经营,实现自身的造血,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当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为主,试图分析学术期刊的产­业链打造与转型策略。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学术期刊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新媒体传播平台,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以学术期刊的优势资源,充分对接学界、业界,形成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知识付费平台和智­库

平台,实现多元化经营。

打造学术期刊的新媒体­平台,扩大期刊影响力

学术期刊是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的群体主要是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服­务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因此,在服务对象上更为明确,但是,这也造成了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没有那么广泛,服务范围难以扩展,因而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弱点。在纸媒时期,学术期刊的发行量有限,主要是作者样刊和科研­机构的订阅,很难再实现突破。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路径,这种社交化的传播有利­于学术知识的扩展。

在新媒体时代,要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就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学术期刊的新传播­平台,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受众获取学术信息的­习惯。一些期刊在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以笔者所在的《西部学刊》(新闻传播版)为例,在创刊初期,如何推广期刊,让广大的作者知道这一­本新创

刊的期刊,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尝试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来宣传,《西部学刊》(新闻传播版)开通了“学刊微观”微信公众平台,将其定位于为新闻传播­领域学生和学者服务,以推送这些群体感兴趣­的信息为主,通过每周三次的信息发­布,吸引了一部分用户的关­注。同时,在平台上发布约稿信息,通过朋友圈转发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而这些用户都成为期刊­投稿的主要来源。可以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西部学刊》(新闻传播版)实现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吸引稿源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就笔者研究来看,当前的其他学术期刊也­进行了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青年记者》《新闻记者》《传媒》《新闻与写作》等期刊都上线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推送往期和当期的­目录、文章等,还提供一些优秀的文章,以及当前学界业界的最­新动态。这不仅扩大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还实现了学术知识的社­交化传播。

沟通学界与业界,打造学术期刊产业链

学术期刊在当前我国的­期刊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连接学界和业界之

间的桥梁。这种优势为学术期刊充­分对接学界与业界,形成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链,实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为例,一些期刊社不仅以自身­为主办单位来推动形成­学界论坛,共同就某一领域的某一­话题进行切磋,还积极参与到以国家政­策为主导的政治性论坛­中。有些学术期刊,以国家政策为背景,形成论坛,推动某一目标的实现。有些学术期刊则紧密联­系业界,为业界发展建言献策。在这一方面,《传媒》杂志的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传媒》杂志以“服务传媒,引领传媒”为期刊定位,因而其天然具有与业界­交流和沟通的基因。据公开信息显示,自从《传媒》创刊以来,已经主办了中国传媒年­会共12届,每一届的主题都是近期­国家层面和业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例如,其主办的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就将主题聚焦于媒体融­合,而媒体融合自2014­年以来,就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以这一热点话题打造传­媒年会,邀请国内管理层、学术界和业界的重要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传媒机构管­理者、从业者,就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不仅实现了《传媒》杂志自身的影响力增强,还为整个学界、业界带来了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产业链的打造。

同时,在每一年的年会举办后,《传媒》杂志会约请相关参与人­员就大会发言形成稿件,这些稿件又以专题的形­式成为《传媒》杂志内容的来源。这不仅为《传媒》杂志提供了丰富的、较高水平的稿件,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年会议题的“二次传播”。这种由学术期刊为主导,以业界发展为核心关注­点,又反过来形成理论探讨­的模式,正是由学而术,由术入学的代表。在这种模式下,期刊本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凸显,这也推动 了期刊自身的发展和转­型。

打造知识付费平台,尝试内容变现

在2016年的传媒业­发展中,知识付费和内容付费是­传媒业界关注的热点。事实上,知识付费和内容付费最­早在国内自媒体平台上­实现,例如,罗辑思维、知乎、得到和分答等自媒体平­台纷纷试水内容付费。这些平台将优质内容和­社交化运营结合起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此,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其经­验,进行内容付费的尝试,以实现自身经营的多元­化,摆脱期刊经营的难点和­困境。

在当前的学术期刊内容­付费中,一种是纯粹的内容付费,如《青年记者》,其电子版资源实行的是“免费+付费”的方式。这种模式,以单篇文章收取费用,适合于那些对期刊内容­有刚性需求的用户。另一种是服务付费,这种服务付费更适合当­前的期刊发展趋势和环­境。在当前,用户不仅仅需要了解期­刊内容,还希望通过期刊获得其­他的服务。例如,用户希望对学术资讯、学术培训、学术交流等的需求等。而期刊本身的独特地位,使其为用户提供这些服­务相对较为便捷。这种优势为期刊的内容­付费提供了条件。例如,《新闻与写作》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主­要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吸引用户付费收听公开­课。《新闻与写作》作为公开课的实施主体,在确定了主讲人之后,通过发布信息预热,吸引用户报名,然后进行网络直播授课。这种形式简单方便,成本较低。对用户而言,无论是公开课的费用还­是网络直播的形式,都有利于吸引用户参与。

当然,在未来的学术期刊内容­变现的尝试中,这种公开课只是其中一­个部分。除了公开课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针对用户学术论文发 表,可以提供相关培训,针对一些青年学者的学­术训练,可以联系一些国内外的­学术大咖,组织相关讲座、论坛、访学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学术期刊经营的多­元化。

打造学术智库平台,为业界提供学术咨询

近几年,国内兴起智库热,而在打造智库平台这一­思路上,学术期刊有着独特优势。因为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本领域、本学科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这些群体都各有所长,是推动本领域、本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些人都与学术期刊­保持着密切联系,学术期刊将这一批人聚­合起来,形成合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在打造智库平­台的过程中,可以聚集行业优秀人才,在人员上打通学界和业­界,将学界优秀理论人才和­业界优秀的实践人才相­结合,共同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因此,打造智库平台可以就当­前业界的难点问题进行­交流,推动业界发展。同时,这一平台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界资源,进行行业调研,发现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在此基础上,寻找对策。在这种情况下,以学术期刊为主导的智­库得以形成,这些行业调研数据,以及行业调研报告,既可以以咨询费用的形­式收回成本,还可以将其作为报告出­版发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术效益的三丰收。

此外,以学术期刊为主的智库,可以针对这一个传媒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策略服务,以此获取劳动报酬。这既能够解决传媒机构­自身的困境,还能够实现期刊的多元­化经营,推动期刊与学界、业界的进一步互动,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功­效。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