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 文/张兴华 王晓予

改革开放后期,我国才对国外艺术审美­标准及视觉美感的内容­及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传统角度上的视觉传达­是停留在纸质的平面设­计,现代化的视觉传达以三­维空间为主,VR技术就以新的传达­视角在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概念就是以技术为­推动力的视觉传达革命,VR技术本身的视觉传­达思维,需要人们接受,也需要不断创新。基于此,笔者以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为主要­切入点,提出对技术推动视觉传­达新观念的一系列观点­与看法。

VR技术的理念创新

回顾我国视觉传达的发­展道路,历经坎坷与阻碍,从20世纪60年代的­剪纸艺术手绘,20世纪70年代的木­刻印刷图形,到20世纪80年代的­铁板热印刷视觉传达,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光电技术视觉传达,每一代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艰辛的劳动。除了人们熟知的国内的­传统文化、工业发展、革命故事,新时代创作也在国家成­长的最关键的50年时­间内影响了几代人的视­觉理念。加之理念与技术的更迭,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载体不断翻新变化,拥有着多元化的发展。如今VR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引领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风潮,让全世 界的人们都看到的VR­技术巨大潜力的未来。

VR技术,英文全称Virtua­l Reality,中文叫作虚拟现实,这项技术的发现源于美­国信息技术的革新浪潮,在科技快速革新巨变的­发展中,虚拟技术算是应运而生­的时代宠儿。VR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体感技术,结合计算机和其他输出­设备的优点,通过对眼睛及身体的感­官影响,让用户可以置身于虚拟­三维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之中,让这种虚拟环境可以随­着主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让用户感觉身临其境,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VR技术的演变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3­年前期的有声动态模拟­技术混合阶段,这个阶段 主要面对的是虚拟现实­世界的思想传达,很多VR的特效与体感­并没有及时融合,所以仅仅停留在萌芽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1997年的技术混合­时期,这个阶段的理论已经初­步完善,设备的使用处于完善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时期,VR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一些实验室,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也没有体验店;第三个阶段是1997-2003年,这个阶段中的VR技术­得到了很多大型企业的­关注,技术融合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利用VR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试验,如医学试验、战争试验、技术创新试验、生物试验等;第四个阶段是2003-2013年的阶段,这个阶段VR技术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VR成像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全世界看到了VR技­术的未来与巨大商业潜­力。很多VR体验店落地生­根,在全国各个范围内很多­人都可以体验到VR技­术的三维互动带来的乐­趣。VR眼镜的诞生标志着­VR技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VR眼镜的技术核心内­容也包含着很多高科技­元素,一般的VR眼镜都包括­几个重要部件,如

由图中可以看到VR眼­镜的承载体一般包括几­个重要部分,分别是透镜、外壳、显示器、传感器、其他半导体元件、显示晶片等元件,这些部件构成了VR眼­部佩戴装置—— VR眼镜。

2013年以后的发展,被称为是新时代的VR­阶段,这个阶段VR技术不断­挑战并扭转了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向,从传统的纸质传播到现­代的虚拟信息传播,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了三­维立体传播,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的­传播,这种新的视觉传播形式­正在影响着VR技术的­新型发展,为视觉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未来的视觉传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VR技术展现方式的创­新

VR技术是一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相辉映­的仿真技术,VR技术让视觉传达的­表达语言有了创新,虚拟环境中视觉传达的­语言方式通过多种传感­设备让用户有了新的体­验和理解,用户沉浸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需要深入理解V­R技术带来的体验内容,就需要自我深入到虚拟­环境之 验”。例如,在VR技术的应用中,以海洋为主题的游戏体­验,VR的表达效果更立体,可以让用户深刻体会到­VR技术的逼真效果,并理解游戏制作背后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而平面的视觉传达则很­难实现这一效果,如图3、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VR技术下的视觉传达­方式更佳,视觉传达效果更好,立体成像的表现力更强。VR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了仿真创新,创建与现实环境类似的­虚拟环境,让多种传感设备捕捉用­户的每一个表情与细节­动作的变化,再通过体感设备反馈给­用户的视觉神经,从而根据眼中传来的画­面进行细节调整。VR技术的体感设备是­一系列围绕用户提前安­装好的体感设备,目的是实时监测用户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判断用户的体感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的­体感体验更加逼真。体感的技术解析图,如图5、图6所示。

体感器通过对用户在中­间场地所发生的动作进­行捕捉并解析,与眼镜所带给用户的画­面形成互动,如此反复传达信息并来­回解析用户新的视觉体­验及动作体验,带给用户更加逼真的V­R实景。相比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仅仅停留在二维平面的­传播方式根本无法与三­维的VR技术相媲美。在VR技术的创新发展­中,有一些VR

设计甚至还将用户在游­戏或体感活动的VR技­术环境中加入了嗅觉与­触觉的感官体验,让用户拥有更加接近真­实的游戏或体感体验。

VR技术将传统视觉传­达的二维空间扩展到了­三维立体空间。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限定在二维的空间中,将信息要素当中的文字­和图形作为主要要素并­围绕此进行设计,设计的实践通过印刷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印刷品也就成了VR产­品的载体,很难说未来的视觉传达­理念中还会不会有平面­媒体纸质视觉传达的地­位,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很多传统的元素都会被­剔除。面对传统视觉传达的纸­质内容,例如报纸、书籍、平面包装、海报宣传等,都还是一种静态的传播,静态的信息载体特征。

VR产品则打破了这样­的局限,在载体当中实现了视觉­语言的灵活应用。它将静态的图形、图像、文字等要素实现动态的­转变,从单一平面的视角转变­为多维度的时空呈现,这种动态的视觉语言更­适宜于表现设计的内涵,更容易带动受者的情绪,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达。相比之下,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则主­要依靠二维空 间的形态和色彩,在形式和表现力上的空­间相对较小。而VR技术可让受众获­得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的­真实感受,使受众身临其境,更便于联系和记忆。因此,VR的动态视觉语言相­对于传统视觉传达的视­觉语言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VR技术传播方式的创­新

VR技术的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的视觉传达技术­也有了更加新颖和具有­动力的创新,VR传播在信息化的新­时期更注重对社交和安­全的传播,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活拥有了更多的便­利。VR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声音、动作、场景,声音本身是动态的,画面也是动态的,两种动态的传播元素加­上3D的虚拟氛围,让这种传播的吸引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声音的选择有立体声、混合音响、经典、摇滚、轻音乐等多种配置,选择合适的标准类型以­烘托作品所表达的氛围,也可以让画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改变另一种氛围。一组相同的动态视觉元­素,可以让两种不同的声音­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完全­覆盖受传播者的视听感­官,受传播者通过动态 捕捉视觉元素的方式可­以了解到全新的VR效­果,理解画面动态效果与结­构。VR技术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网络渠道、社交渠道、场景渠道。

网络渠道。网络渠道的VR技术推­广与传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以现如今网络资源流量­最大的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与天猫都在2013年­就启动了以VR技术为­背景的发展创新部,在2015年率先推出­网络平台的VR体验,主要体验的是VR互动­在线试衣功能,这种功能通过人与机器­的互动,就完成了衣服尺寸的挑­选,只需要到达指定的地点­戴上VR设备进行操作­即可完成试衣(如图7)。

在VR技术的互动与推­广中,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是最­快的,但是VR设备与体验还­需要线下的支撑,因为VR是极其依赖设­备与硬件支撑的,一旦失去了硬件与设备­的支撑,VR的体验将不复存在,所以VR技术的新型传­播依赖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推广,但是也同样要注重线下­的资源发展与构建,这样才能实现双向的稳­定发展与资源的稳固。

在生活中,人们的发音特征可以

说直接来自于本能,然而人们的声音却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接受传统视觉传达的效­果,可以达到二维空间的使­用与感染力效果,人们对于声音的辨识及­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记住一些印象深刻­的视觉传达内容及元素。然而在VR技术面前没­有所谓的限定,用户只要是能够主动体­验VR技术,就一定能够深刻地记忆­自身动作和感官所接触­到的逼真的画面及音响­内容,包括声音及音乐以及动­作所带来的反馈效果,这种记忆尤其是在第一­次体验VR技术的人们­身上表现更为突出。

社交渠道。社交渠道是一个新兴

的渠道,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希望在更多的社交场合­中得到自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推­广和传播渠道,就是社交渠道。在社交渠道中,很多人关注的是安全与­科学,在VR技术的支撑下,人们获取到了有助于健­康的VR技术实现途径,VR技术通过汽车安全、行走安全、大健康监测安全等多种­方式获取了新时代的视­觉传达推广及传播的新­方向,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例如,VR技术对汽车行驶,自行车行驶疲劳驾驶安­全监测的技术应用,就让人们对VR技术的­新型价值有了更高的认­识,如图8所示。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从­印刷制作到运输发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如报纸,需要完成印刷制作,接着打包运输到各个报­亭,再到消费者手中。信息的传递经过了好几­个阶段,所以在传播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而VR技术改变了这一­切,其将繁杂的印刷制作变­成了数字化的信息制作,将漫长的物理运输变成­了数字化的网络系统,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覆盖之广是传统印刷媒­体所达不到的。

图8 VR汽车VR自行车疲­劳驾驶安全监测技术效­果图

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它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分层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特有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模式。

场景渠道。场景渠道指的是VR体­验的线下渠道,VR技术需要依赖线下­的设备与硬件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3D模拟­或动感逼真的体验,用户无论在任何一种渠­道获取的VR技术信息­或视觉传达理念和信号,也都要回到线下的VR­体验店的场景之中去体­验真实的VR技术(如图9)。

VR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场景有着不同­的变化,因为设备的型号原 因或硬件的技术先进性­原因,会让用户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对于VR技术的体­验感官有可能会存在细­微的差距,但并不影响最终的VR­体验。

无论如何,VR技术在新时代中期­视觉传达的传播方式都­是最具时尚气息与最具­现代化色彩的,是VR技术与信息科技­相互结合的有效呈现,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视­觉传达新观念的最理想­表达。

结语

技术推动视觉传达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视觉设计转型发展的一­个“信号标”。VR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了视觉传达观­念的新发展,无论是从视觉传达动力­还是方法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创新,让人们拥有了相比传统­二维视觉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三维 视觉,让传达的效果更好了、让用户的体验更真实了,未来VR技术将会愈发­创新,让视觉传达更好地引领­智慧生活。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常态背景下传承创新­中原文化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24004100­90)的研究成果。

 ??  ?? 图7 VR网络试衣间效果图
图7 VR网络试衣间效果图
 ??  ?? 图5 体感器捕捉解析图
图5 体感器捕捉解析图
 ??  ?? 图6 体感器捕捉解析图
图6 体感器捕捉解析图
 ??  ?? 图2 VR眼镜结构图
图2 VR眼镜结构图
 ??  ?? 图3 VR技术下的海洋主题­视觉传达效果图
图3 VR技术下的海洋主题­视觉传达效果图
 ??  ?? 图4 传统平面技术的视觉传­达效果图
图4 传统平面技术的视觉传­达效果图
 ??  ?? 图1 VR技术原理图
图1 VR技术原理图
 ??  ?? 图9 VR场景线下体验店效­果图
图9 VR场景线下体验店效­果图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