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博­的内容创新

——以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宣传片为例

- 文/尹家美 王稼之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书中,最早以建立模型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5W传播过程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传受相对确定的传播­模式下,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则­成为最大的变量,并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而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渠道,这不仅影响到传播内容“怎么说”,也进一步影响到传播究­竟“说什么”这一内容层面。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博要回应的是如­何从“信息内容+互联网”到“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基于对新媒­体传播属性的认知,从而激发信息内容创作­的全面革新。

政务微博发展及中国气­象频道政务微博

我国的政务微博于20­09年开始出现,在2011年呈井喷式­发展,并于2013年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政务微博逐渐进入­稳步发展期。早期的政务微博多是单­向传播,所发布的内容多聚 焦于官方的信息发布和­答疑解惑,而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如今的政务微博已经转­向集资讯发布、民意汇聚、舆论引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但仍有一部分政务微博­依然秉持着传统的信息­发布、宣传引导模式,忽视了新媒体的传播属­性。这类政务微博在内容呈­现上带有明显的“官话”痕迹,在传播方式上忽视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特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都有­待提高。

2018年1月5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和全­国各省级气象影视部门­共同承办的中国气象频­道,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部官方宣传片,该宣传片一经发布便迅­速蹿红网络。该微博自从开通以来一­直致力于全天候为用户­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气象信息和其他­相关生活服务信息。该微博创新性地推出了“小叙事、人格化”的官方宣传片,以“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为口号,以形象化的“黑衣人”为官方“人设”,通过生活小故事展开叙­事,内容风趣幽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是中国气象频道政务­微博第一次将“气象”这一概念以拟人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其精美的视频制作、贴心的生活关怀,拉近了该政务微博与百­姓生活的 距离,获得了无数网友的追捧­和热情支持。据悉,这部以“黑衣人”作为主角的宣传片,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转发­数80151、评论数16819、点赞数71073的超­高传播热度,目前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5000万,成为互联网上一个现象­级热门话题。

“说什么”:传播信息的内容创新特­点

该宣传片在内容创作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打破­了以往政务宣传的高宣­传、大叙事特点,通过戏剧性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来呈现出气象­与百姓生活的相关性,体现了全片注重受众兴­趣和心理需求的创作取­向。 内容生产的戏剧性叙事。中国气

象频道政务微博的“黑衣人”宣传片具有较好的叙事­策略,在戏剧性和故事性上给­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年网友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政务微博­信息接收的全新体验。

一方面,“黑衣人”宣传片在情感叙事上紧­紧抓住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以真挚的关心形成情感­沟通,获得了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宣传片中, “黑衣人”化身为主人公的朋友,在天气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及时、适时出现并为主人公提­供帮助和保障。这

种对百姓身边事的关注­和贴近现实生活的选题,拉近了该片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细致­的情感关怀赢得了受众­的喜爱。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故事的戏剧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故事情节平铺直叙,就难以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受众的持续关注。因此,在故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就成为呈现故事戏剧­性的重要方式。悬念的设置就是先提出­问题,再把问题悬置而引发受­众持续的好奇心。在“黑衣人”宣传片伊始,创作者便预设出“黑衣人”是谁,他在干什么,主人公在故事一开始并­没有接受“黑衣人”的帮助,那么他会遭遇什么,以及“黑衣人”能否帮助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剧情的展开一直贯­穿始终。受众在观看该宣传片的­时候,其悬而未决的疑惑,以后释疑之后的恍然大­悟所引起的情绪波动,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黑衣人”作为天气代言人的形象,并对中国气象频道政务­微博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拟人化主体形象的塑造。政府

形象传播的目的在于形­成、巩固或改变目标受众对­于政府的认知。面对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气象频道政务微博­需要有更加亲民、更加直接的渠道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和交流。于是,为“气象”塑造“形象”,把对受众的关心具像化,就成为“黑衣人”宣传片内容创新的另一­个策略。

一方面,在“黑衣人”宣传片中,代表“气象服务”的“黑衣人”具有体贴、细心、幽默、亲切的人设。所谓“人设”就是人物形象的设定,是指为一个虚拟的人物­设计出外貌特征,包括造型、身材比例、服装样式,还要设定好一定的个性­特点,甚至包括眼神和表情等。从社会学意义来说,人设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件综合性的品牌­产品,附着了传播主体的效果­期待值。

另一方面,宣传片中的“黑衣人”还被塑造成了类型人物,它往往是根据一种简单­的性格意念制造出来的,性格特点容易辨认,可以满足受众某一方面­的愿望,容易被记忆和喜爱。由于性格标签指向性明­确,更加便于创作、把握和使用,可以极大满足受众的心­理愿望,易于被认同。“黑衣人”宣传片的拟人化、类型化人设,使该宣传片具有传播的­亲和力,有利于传播主体与受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对话,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政府形象的心理认同。

“怎么说”:新媒体技术对内容创新­的实现

该宣传片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发布,在传播中便充分发挥了­微博的强互动性,并使其在多次的转发中­形成了连锁反应。同时,该宣传片以短视频的方­式对信息进行集中展现,在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中­实现了内容的短、平、快传播。 微博的互动分享特性。以渠道、

使用、内容和情境特性等为标­准,可以将新媒体划分为人­际传播媒体、互动操作媒体、信息搜索媒体和群体参­与式媒体四种类型,政务微博的外在表现形­式为群体参与式媒体,其主要功能在于交换信­息、观念、经验以及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使用的满足感从纯粹的­工具层面覆盖到情感、情绪层面。

政务微博的开发与利用­迎合了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通过开放信息、关注民生等手段,实现了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群众的目的。中国气象频道“黑衣人”创意宣传片凭借戏剧性­的叙事特征和拟人化的­形象塑造,最大程度地激发了网友­的创造力和互动参与感,并利用微博的“转发”“点赞”和“评论”功能,促进了信息的发布和分­享。这使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更充分、互动程度更高,大大提升了网友的参与­热情,将在该传播平台上分布­广泛 的受众之间“弱关系”形成强有力的粘合和聚­集。这种密切与网民互动、分享的关系,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气象生活服务,为每位网友打造了“我的天气生活圈”,真真正正做到了“懂”天气、“会”生活! 短视频的优势。中国气象频道

政务微博所发布的宣传­片时长为3分钟17秒,是标准意义上的短视频。相比于传统长视频,短视频作为一种依托移­动智能终端传播,能够拉近线上与线下空­间、内容垂直细分的传播形­态,其信息密度更大、收视成本更低、传播速度更快。几十秒到几分钟的视频­内容填补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在制作上,因为时长和内容体量等­限制,短视频降低了对拍摄的­技术要求,并且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视频的编辑。在传播上,因为短视频的轻体量使­其具备快速传播的先天­优势。短视频也是对社交语言­的革新,从微信到快手、抖音等。在这些平台上,小视频和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伴随我们生活的­社交方式。通过对小视频和短视频­的分享、点赞及留言等,使围绕视频而生的新型­社群模式逐渐形成。该宣传片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不仅激发了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更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引导形态,极大地延伸了传播的空­间。

结语

中国气象频道政务微博­的“黑衣人”宣传片利用互动、开放、简便的信息传播特点,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形成了政务微博在传播­主体与广大受众之间沟­通的新路径。宣传片围绕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设置内容,进而激发网友的生产性­行为,主动参与转发、评论和点赞等现象,对传播本身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