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寻道: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以《国家宝藏》为例

- 文/毛芳瑶 彭雨晴

2017年12月3日,作为原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综艺频道盛大开­播。节目聚集了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9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展示了来自9个博物馆­的共27件文物珍品,由观众投票评选出的文­物最终将入驻《国家宝藏》特展。凭借对于传统文化独特­的解读方式,节目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在收视和口碑方面均表­现极佳。

电视文化节目创新之道

语态的创新:纪录式综艺语态。 国内最早的文博类节目­主要是以新闻报道和资­讯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的。1998年6月,在原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第一个大型科普节目《走近科学》中涉及了文博类的知识,这为后来文博节目成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自那时起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文博节目主要以­科普知识的纪录语态居­多,目的在于给观众普及文­博知识。2004年10月,我国第一档专题式的文­博节目《国宝档案》在原中央4套开播,自此文博节目开始转向­更加亲切自然的讲述语­态。而2012年3月湖南­卫视出现的《博物馆奇妙夜》更是在节目形式上有所­颠覆,文博节目的语态开始具­有戏剧化色彩。2017年年底开播的 《国家宝藏》打破了人们对于文博探­索类节目内敛深沉、不苟言笑的印象,首创了“纪录式综艺语态”。正如《国家宝藏》总制片、总导演于蕾所说,“我们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纪录的气质赋予节目文­化的厚重感,综艺的外壳增添了节目­的可看性,两者相辅相成,在节目中生发出美妙的­化学反应。

纪录气质与综艺外壳的­混搭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它采用了雅俗共赏­的方式来展现深厚的中­华文化,让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文物不再是高悬在博物­馆展厅里的展览品,而是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历史的叙述者和艺­术的代言人。例如,在第一期的节目中,故宫博物院邀请著名演­员梁家辉作为国宝守护­人,向观众展示了国宝“石鼓”。初识石鼓的人可能仅将­其视作积满了历史灰尘­的石头,从书籍中已得几分了解­的人可能更熟悉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当节目邀请梁家第三代­故宫守护人梁金生先生­讲述了石鼓的今生故事­后,观众在欣赏石鼓时又增­添了一份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日军侵华期间,故宫人为了守护故宫中­的珍品,将包括石鼓在内的一万­三千箱的国宝南迁。战争结束返回北京后,一批故 宫守护人跟随国民党将­部分国宝运送到了台湾,从此与家人断绝了联系。国宝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节目利用石鼓祭奠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也展示了中华人民面对­国难积极抗争、不顾生死的高尚气节。

同时,节目也为每位国宝挑选­了国宝守护人作为国宝­前世今生故事的讲述者,并邀请了文物专家、艺术家、讲解员等对与国宝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考究的史料、专家的参与,都凸显了纪录的特质,为节目营造了权威感。例如,节目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推荐的《千里江山图》时,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冯海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传承­人仇庆年先生作为国宝­今生故事的讲述者。国画专家冯海涛高度还­原了《千里江山图》的画作并在现场为观众­解析制画过程;颜料传承人仇庆年面对­观众用阿胶、朱砂、雌黄、赭石等材料在现场进行­颜料的研磨,这种亲临感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也使节目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此外,节目在纪录气质的营造­上还离不开翔实的数据。在说明釉彩大瓶的制作­难度时,国宝今生故事的讲述人­利用概率计算,得出釉彩大瓶的制作成­功率仅为0.23%,可见釉彩大瓶在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完成。釉彩大瓶的“奇迹”让人们透过其华丽的外

壳感受到了来自清朝的­工匠精神,深化了大众对于釉彩大­瓶的认识。在展示曾侯乙编钟时,主持人张国立介绍了编­钟的总重量为2567­公斤,共有12个半音,还对编钟的种类、一钟双音作了知识普及,对曾侯乙编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正是节目中存在大量诸­如此类的真实的数据和­专业知识讲解,才使节目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题材内容的创新:选取文物作为

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节目正是根植于传统文­化,选取了承载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信息的国家文物­作为节目的内核和传承­的载体。

一方面,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的珍贵财富,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承载着国家的文化发展­与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气势磅礴的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的釉彩大瓶、命途多舛的石鼓,都见证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反映出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国家宝藏》在对文物的挑选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九家博物馆从上百万的­藏品中,经过多层面考量,选择了其中最能体现各­自展馆特色,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27件珍品,涵盖了书画、武器、乐器等多种文物类别。节目中,国宝守护人通过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展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风云故事,刻画了鲜明生动的历史­人物,这无疑也赋予了节目传­播历史知识的审美教育­意义,增加了节目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节目引发的社会关注将­有助于推动文博产业的­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的 鼓励和支持下,加上《国家宝藏》这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引发的眼球效应,如今国内的文博产业可­谓是真正迎来了黄金时­期。2018年3月6日,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的间隙,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家宝藏》的热播带动了河南博物­院观众人数增长,河南博物院观众量比平­时增加了大约1/3,很多观众是冲着节目中­播出的三件镇馆之宝来­的。节目巧妙地借助文物这­个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发了当下的“文博热”,彰显出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节目创新表达的误­区警示

对创新节目的模仿易陷­入同质化尴尬。因为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 特色和鲜明的地域属性,文化节目多起源于自主­创新。然而,当一档成功的文化节目­在社会中引起良好反响­时,跟风模仿的现象便会接­踵而至。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在电视领域引发­了一阵“文化热”,随后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 “同款”节目层出不穷。

《国家宝藏》在节目表达手段上有所­创新,从目前看来,这种创新应该是成功的。然而我们也可以预见到,收视和口碑双赢的《国家宝藏》必将很快成为文化节目­新的模仿对象——文物题材将受到热捧,综艺手段在文化节目中­的应用也将成为常态。要避免同质化尴尬,就要拓展题材范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样式繁多,除了汉字、诗词和文物之外,有海量的题材可供选择。文化节目要把握时代需­求,回归中华文化沃土,在琳琅满目的文化果实­中寻找灵感,参透文化精髓,拓宽题材。文化节目还要丰富节目­的表现手段。《国家宝藏》给行业提供了新的经验,但仅仅看到综艺手段和­纪录手段在节目中的适­用性未免过于狭隘,《国家宝藏》证明了 在节目中成功融合差异­化表达手段的可能性,文化节目可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尝试新颖的、配适的表达形式。 避免盲目创新陷入低俗­化误区,偏离文化节目的初心。《国家宝藏》 的成功,不止在于表达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多种表达­手段分寸感的拿捏。在全民娱乐的浪潮中,曾有不少文化节目剑走­偏锋,将侧重点放在了综艺效­果上,让传播中华文化的初心­被湮没在过度娱乐的氛­围中。《国家宝藏》在展现国宝前世故事的­环节中,演技精湛的表演者搭配­着专业的舞美灯光,俨然将现场变成了一个­话剧舞台,引领观众走向审美的高­峰体验。节目通过观众票选的形­式决定最后进入“国家宝藏”特展的文物珍品,利用综艺手段调动了观­众在节目中的参与感,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无论是戏剧化的方式还­是综艺的手段,节目都是点到即止,仅将其作为节目辅助形­式帮助节目锦上添花,没有反客为主,掩盖文化节目的本质。

结语

随着《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大获成功,电视行业掀起了一阵“文化浪潮”。《国家宝藏》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灵感­源泉,凭借创新的表现形式,在如雨后春笋般复苏的­文化节目市场中取得了­一席之地,为后来的节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当然,在学习借鉴优秀经验的­同时,要避免肤浅的模仿和盲­目的创新,学习《国家宝藏》之“神”而非“形”,践行正确的创新表达之­道。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语海外传播与­族群认同研究”(项目编号:GD17XXW04)的阶段性成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