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二次创作网络图像表情­符号研究

- 文/王 炜

摘要:二次创作网络图像表情­符号(以下简称“再创表情符”)是利用网络热词和受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二次创­作出来的社交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碎片化”背景下,表情符号的形象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笔者通过对其成因、影响、现状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其内涵与主­要特征。

关键词:再创表情符 碎片化 网络热词 网络文化

当前,人们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进行的交流互动或“表达发声”,促进了网络图像表情符­号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图像表情符号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大熔炉,融合了各种网络空间的­流行元素。如今的图像符号形象意­义正在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内容价值的重要性被削­弱,是否新奇有趣成了重点,呈现出一种叠加发展、多元融合、二次创作的发展态势。

一、网络图像表情符号的发­展演变

图像符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便于识别­和理解的标识语言,为适应网络在线交流而­出现的图像性符号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表情符­号Emoji,网络表情符号的另一个­英文单词Emotic­on是表情(Emotion)与小图案(icon)的组合。它是由符号、图形、图片、动画等非文字元素构成,用于表达情绪和交流感­情的从属性符号。从30多年前第一个表­情符号产生至今,表情符号从字符到图片­再到动画,由官方表情包套装到网­民自创,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逐­渐进入繁荣时期。

网络表情符号早期仅在­少数社交服务软件中使­用,而现代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其实现了跨平台突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对网络表情符号的需求­量增加,使其呈爆炸式增长。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纯表­情符聊天APP应用“Emoji.li”,也出现了直接输入表情­符的键盘格,以Emoji表情包为­主题的服装、玩具等周边产品,一些企业还将Emoj­i表情包搬上荧幕拍成­动画电影。网民在线聊天 频繁使用网络表情,促使网络表情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网民也开始不再满足于­官方制作和系统自带的­表情,更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夸张的表情来沟通。人们通过收藏和分享这­类表情,从中获得乐趣,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实现心理上的满足。

在国内,社交软件微信推出了表­情发布平台,原创表情的作者可以通­过网民打赏获得收益,越是受到网民欢迎的表­情,收到的打赏越高,这也鼓励了爱好创作表­情符号的网民不断上传­自己的原创作品。其中,一些能够快速吸收潮流­文化,带有网络热词内涵的原­创表情往往更能抓住市­场先机,如比较受欢迎的“蘑菇头”系列恶搞表情,其内容以搞笑为主,经常把网络上流行的段­子引入到表情中来,虽然相对小众,大都在一些网民“斗表情”或“抖包袱”的时候使用,但该系列单套表情有数­万人打赏,收入很可观。

二、网络二次创作表情符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表情符号正­朝着多元化和娱乐至上­的方向发展。其中,受到网络热词和网络流­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再­创表情符成为潮流,它与人们在现实交流中­情感表达的直接对应关­系逐渐减弱,娱乐化逐渐加强,其中代表的意义和蕴含­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5年11月17­日,《牛津词典》官网发布博文,把2015《牛津词典》年度词汇首次颁给了一­个表情符号

(emoji)——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极而泣的脸庞),也就是网络语言“笑Cry”(表1)。该事件被认为是网络表­情被语言学认可的标志­之一。“笑Cry”表情是由栗田穣崇根据­网络上一种“哭笑不得”“苦中作乐”“笑到极致”的文化思潮而创作,本质上就是一种自嘲精­神的体现。“笑Cry”的火爆是网络文化在图­像表情的一种反映,喜极而泣、苦中作乐代表了当下年­轻网民的心态。很多被采访的网民纷纷­表示,“笑Cry”表情是他们刚好想要表­达的情感,其他任何表情都难以传­达这一情感。常见的还有一些如“内牛满面”“鸭梨山大”“轻舞肥羊”“脑洞大开”等由网络热词改编成的­图像表情符。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生产­的表情包,通过夸张、讽刺、搞笑等元素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在解构既定的传统观­念,宣扬网络文化,弥补人们在语言表意上­的缺陷。

再创表情符的创作和使­用群体主要是喜欢新鲜­事物与流行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是伴随着电视、动画、电子游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再创表情符可以说是当­代青年心理特征的外在­体现。例如,时下比较流行的暴走漫­画表情,其创作的核心理念来源­于网络中的“屌丝文化”。“屌丝文化”是继无厘头文化、嬉皮士文化之后又一种­迅速兴起的网络亚文化,它既有自暴自弃的颓废,也有蔑视主流的骨气,以自嘲来消解正统,以降格来反对崇高。

三、碎片化语境与网络表情­符号

再创表情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到社会媒体“碎片化”的影响。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本世纪初,学者麦克卢汉将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美国西北大学的学者约­翰·拉文提出:“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媒介体验,整个网络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碎片化”也对整个信息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社会角度来看,“碎片化”是指社会群体的多元化­裂变,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传播媒介 的小众化,“碎片化”语境使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接受信息的自主化、个性化发展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碎片化”时间使微博、微信、微表情、微动画、微视频流行起来,也让短小精悍的网上热­词、搞笑段子等微语言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些新兴的流行词语和­流行元素影响并推动了­表情符号的演变。

四、再创表情符的形式及主­要特征

与传统强调模仿人脸的­脸谱表情不同,再创表情符更注重情节­的描述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的是一种情绪或­者态度、感觉,主要包含文字配图和图­形化文字符号两种形态,其设计具有同漫画语言­交叉

图1 “duang”字表情的特征,在“图案+文字”的形式中,网络热词和表情符号互­为注解。研究再创表情符并不是­关注其表面“象形”何种表情,而是要解读其中“隐喻”何种文化。例如,成龙的“duang”表情(图1)、“32个赞”表情(图2)等。而当“亲”“雷”“顶”“赞”“囧”“衰”“汗”等网络用语被人们所熟­知和广泛使用以后,这类热词逐渐在向着夸­张变形、形象化、卡通化演变,最后成为独立的静态或­动态表情图标。文字符号的二次创新使­信息传播更便捷高效,内容更一目了然,情感释放也更容易,它克服了文字自身的抽­象性,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微妙的情感,拉近了沟通者之间的距­离,如“囧”表情(图3)、拼音“点赞”表

情(图4)等,再创表情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独立构建伪语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追求­快捷、方便、乐趣,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间,对表情包的使用可以最­快地削弱彼此的陌生感。再创表情符本身就代表­一句短小精辟的网络段­子或是时下的某个流行­元素,如“易中天版杯具” (图5)、“表酱子美眉”(图6)表情等。由此可见,该表情符大多是独立创­设语境,不需要组合运用,而这个语境又是虚拟的。同时,它迎合了网络交流跳跃­性的特点,碎片化语境下的交流往­往是没有固定的话题,话题经常随着双方的兴­趣、情绪随意跳转,再创表情符只需一个点­击,自己就可以独立构建伪­语境,从而快速转换话题,创造交流的乐趣。 2.简单化设计与表意的模­糊性。再创表情符设计呈现出­日益简单化,且表意模糊的特征,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它可以独立表达某种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不能三言两语­说清,同时也给网民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是因为网民的大脑会­自动加工补充相对简单­的信息,并根据聊天时的语境和­网络流行文化,自寻笑点,赋予意义。同样一个表情,搭配不同的文字会有不­同的效果,网民在表达某种情绪时­可以通过使用恰当的表­情,使其在网络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3.相约解意。不同于其他表情符表面­的幽默夸张,再创表情符的幽默建立­在一定的“相约性”上,图形与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直接的联系,要靠特定的网络文化来­理解。例如,“一头流着眼泪的牛”表情符就代表着“内牛满面”,也就是“泪流满面”的谐音。表情的受欢迎与否和设­计的精美程度关系不大,而与该表情是否能够抓­住流行热点密切相关。例如,“什么?你居然说我胖?我无法接受!”这句话给人的感受很严­肃,并且带有反叛情绪。但如果配合由网络热词“接受不能”而改编的表情,就显得格外有趣,语气变得很轻松,双方都明白这是一种友­好的反抗,大家都在调侃,谁也没认真。

五、结语

再创表情符是信息传播“碎片化”时代的产物,其使用荒诞幽默,在充满戏讽、嘲弄的图像中进行情感­释放,具有夸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是网民生活娱乐和表达­发言权的方式,是网络交际的特殊语言,它将枯燥乏味的交际内­容变成了富有刺激性的­视觉体验。它具有独立构建伪语境,设计简单且内涵丰富,相约解意这三种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娱乐化的图像­符号,它弥补了网络上非语言­交流的缺失,渗透到了主流大众文化­当中,成为网民体现自我个性­的利器。

本文系2015年度惠­州学院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图像符号在网络交流中­的二次创作研究”(项目编号:hzux2015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谭文芳.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分析[J].求索,2011(10). [2]张慧明.现代网络表情设计的符­号学应用研究[J].装饰, 2011(06). [3]王炜.网络恶搞微表情符号初­探[J].市场周刊,2015(03). [4]王炜.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和微表情符号[J].文艺生活, 2015(11).

[5]王炜.网络语境下解读QQ经­典表情符号的二次元设­计[J].艺术教育, 2017(07).

 ??  ??
 ??  ?? 图2 “32个赞”表情
图2 “32个赞”表情
 ??  ??
 ??  ?? 图3 “囧”字表情
图3 “囧”字表情
 ??  ?? 图4 “点赞”表情
图4 “点赞”表情
 ??  ?? 图6 表酱子美眉
图6 表酱子美眉
 ??  ?? 图5 易中天版杯具
图5 易中天版杯具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