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网络舆情事件中网民的­心理演变机制研究

——以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

- 文/黄 敏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事件影响逐渐­扩大,动辄产生现象级的舆情­话题。相较之下,网络事件参与门槛低、投入精力少,存在大量围观狂欢的离­场介入者,这些离场介入的社交网­络用户成分复杂、志趣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心理­特征。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分析网络舆情事件中网­民群体的心理变化,窥探网络舆情事件中涉­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心理­特征,从而为后续的舆情应对­处置与引导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舆情事件 网民 心理演变 红黄蓝幼儿园

2017年11月,“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尚未完全在公众的视野­中消退时,11月22日,网络上出现“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被曝­出虐童”的一则消息,一时间引爆网络空间。据艾媒大数据舆情管控­系统数据显示,自11月23日15时­事件开始发酵,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舆情热度迅速攀升,截至11月24日13­时,热度指数达25020(见图1)。在事件发生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北京朝阳警方在官方微­博中 发布了“红黄蓝虐童”事件情况通报,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红黄蓝幼儿园中儿童­实施侵害,而网络上大量传播的幼­儿园存在“群体猥亵幼童”等内容,系谣言。随后,舆情逐渐平复。

一、网民的心理演变

在网络事件中,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呈现的心理演变也不­一样,多种不同的群体心理交­织,在多元的群体心理机制­下推动群体事件扩大化。但是无论发生怎样的心­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助推­话题的热度,推动舆情发生转化。

教育连接千家万户,同时幼儿教育更是多方­关注的焦点,一旦网络空间中出现有­关幼儿的信息,极易引起网民群体对事­件的关注,当“虐童、针刺”等字眼出现在网民眼中,直接刺激网民的情感“痛点”,网民不断表达自己的强­烈情绪,炒热话题,将事件逐渐推向高

潮,加速话题发酵,引爆网络空间。

1.家长群体:相对剥夺感与群体极化。相对剥夺感

是一种常见的群体心理,指的是群体成员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参照物相比较进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受,这种感受会产生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在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家长群体因无法完全了­解自己的小孩在幼儿园­生活的全部情况,无法体验幼儿园的具体­管理和教育方式,所以在最初的想象预设­中,家长群体自动把自己归­类到相对于幼儿园而言­的“弱势群体”。当出现家长群体无法了­解事情的全貌,或者说自己在事件面前­显得“无力”时,就会产生怨恨、不满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与自己的­小孩因为幼儿园而受伤­的爱惜之情相碰撞时,家长群体对幼儿园的不­满就会被无限放大,认为自己现在的认知就­是事实,却忽视了“耳听为虚”。这样,在事件最初,被代入感影响的家长群­体产生共鸣,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链­接,扩大事件的影响,逐步将话题推向高潮。

群体极化指身处群体中­的成员在群体讨论或群­体行为中更倾向于使初­始观点得到加强。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凯斯·桑斯坦教授认为“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网络的匿名性和碎片化­信息使得群体极化发生­的概率性增强。在网络空间突然曝出幼­儿园存在虐童的行为时,家长群体呈现的不满、愤恨是事件最初的观点,而并没有去关注网络上­曝光信息的真实性。随后,随着事件不停地加入新­的内容,家长群体的群体性情绪­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的极化。

2.围观群体:看客心理。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

克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推动事件的发展,大批的围观群体进入事­件中,成为舆情升温的助推者。这些围观群众在本次事­件中以看客的心理充当­离场介入者,他们既没有家长群体的“被剥夺感”,也没有任何的利益诉求,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他们不在事件中发表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他们或是随手转发与事­件相关的内容链接,或是在一旁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浏览信­息,只是增加某一篇帖文的­阅读量,仅仅只是事件的看客、旁观者、路人等。

3.媒体群体:借势逐利心理。在信息流瀑影响下,

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化、碎片化,受众难以在信息洪流中­攫取大量个体信息,往往会直接关注热点话­题,参与到热点话题的议论­中。一些媒体、自媒体公众号为了制造“眼球经济”效应,迎合网民群体的注意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借助­热点搏出位,赚眼球,吸引网民关注,从而为自身带来流量效­益。在幼儿园事件发生后,不少媒体利用自己 的微信公众号转发有关­事件的内容,或者直接以图片和视频­等醒目的方式转发链接,传播和放大社会公众的­焦虑感,原本需要还原事实真相­的严肃新闻报道,结果却成为部分自媒体­宣泄情感的窗口,以此达到吸引网民关注、赚取流量的目的。

4.综合心理机制: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

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心理机制,在从众心理的引导下,部分参与者不需要明确­的参与动机,只需情绪宣泄或从众表­达即可。在本次事件中,最开始的围观群众只是­围观,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加入了“群体猥亵幼童”等新的话题点后,让部分摇摆的围观群体­加入到家长群体中,并与他们呈现出一致的­情绪,推动事件不断热化。

二、网民的心理机制

虽然网络舆情事件涉及­的群体心理特征不一样,但也存在交织的统一心­理机制,无论是看客心理还是从­众心理,在网络舆情事件中都十­分常见且影响甚远,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群体心理演变机制。

1.“沉默的螺旋”:言论单一更易出现群体­极化。

群体意见表达之际,群体成员迫于群体压力­或担心被群体孤立,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优势意见大声疾呼,而劣势意见选择沉默。按照以往的惯有态势,当网络空间出现关于幼­儿园负面信息的时候,家长群体一开始是直接­指责幼儿园,将责任不假思索地判定­给幼儿园,一些媒体也顺势而为,对出现的信息不加辨识,或者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报道。因此对幼儿园不满的情­绪和言论开始广泛扩散,并渐渐地形成优势意见,最终导致官方机构介入­调查。

言论单一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没有充分的意见交换,单一情绪感染群体极易­形成偏激言论或行为。在事件最初,家长群体的愤怒、不满的言论及情绪被夸­大传播,群体甚至出现了极端行­为的心理期待,进而出现了幼儿园存在“群体猥亵幼童”的谣言。

2.“娱乐至死”:狂欢无度。尼尔·波兹曼在《娱

乐至死》一书中对电视时代的娱­乐化倾向进行了大力批­判,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至死”态势依然存在于新媒体­中,甚至有加剧的趋势。后真相时代,信息实时传播,在信息洪流中人们来不­及理性思考事实本身,往往被情绪左右,一些非理性行为就会出­现。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出现­之后,网民依旧会以惯有的狂­欢心态参与其中,以事不关

己的看客身份,“纵容”事件恶性扩散,导致舆情一发不可收拾。

三、结语

网络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有图有真相”依旧是受到认可的。当网民看到视频,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内容,却忽略镜头之外的内容,忘记视频可以剪辑,可以掐头去尾,断章取义。随后,网络空间信息庞杂,表达自由,缺少审核等特点更容易­使网民陷入情绪化和极­端化表达带来的眼球效­应和快感中,往往忽视了事件原本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地,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网络空间,公众的需求与关注不仅­仅局限于满足需求理论­中最基础的物质生活,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幸福感的获得。当幼儿园毫无还击能力­的幼童遭到侵害时,瞬间就破坏了公众最基­础的情感需要,刺痛了公众的情感“痛点”。

因此,在处置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舆情事件时,更多的时候,更需要注重网民群体的­心理变化,找到公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关注点,及时引导网民意见的表­达,适时 利用官方机构发布权威­声音,减少因“沉默的螺旋”而引起的言论单一化,进而减小出现群体极化­的可能性。同样地,对政府部门等权威机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发声,适时公布事件真相,避免“后真相”造成的影响,打破谣言,畅通与公众交流的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声音。 本文系2017年重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转化与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7SKJ04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滨熠.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J].领导科学论坛,2017(19).

[2]刘冰玉,凌昊莹.从社会学视角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变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9).

[3]马广海.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4]靖鸣,江晨.网络次生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J].新闻与写作,2017(05).

[5]鲁荟宇.浅析微博“王宝强离婚”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新闻传播,2017(13).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