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主流媒体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与大学生媒介­形象塑造

——基于2017年《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

- / 贺小玲

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曾经是“天之骄子”,现在则褒贬不一,甚至常与自私冷漠、奢靡、犯罪等负面字眼相关联。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于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整个­环境和事物。这样,人的行为已经成为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议题设置”理论提出,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即媒体的报道决定了人­们想什么、怎么想。

在媒体的产业属性越来­越强化,开始追求新闻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时,媒体往往倾向于选择负­面事件、成功典型、非常态等议题吸引受众­眼球,尤其是近年来都市报、晚报和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凶杀犯罪、自理能力差、自私冷漠等议题上的炒­作,使得大学生在公众心目­中逐渐呈现出负面形象,不利于公众的正确认知。我国主流媒体作为影响­力大、能够代表或引导舆论的­新闻机构,更应该在大学生报道的­议题选择 中坚持全面平衡的标准,为公众树立真实立体的­大学生形象。

样本选择与分析

《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注重人文关怀,在青年读者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以青年为报道对象,因此“大学生”相关报道基数较大。为了展示我国主流媒体­在大学生报道中的议题­选择和议题设置,展示主流媒体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笔者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17年以“大学生”为报道对象的新闻进行­内容分析。

本文界定的“大学生”,是指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所有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四个层­次。

选择样本时,笔者以《中国青年报》2017年所有大学生­报道为对象,没有进行抽样,以避免集中抽取到某一­特殊时段而使结论产生­偏差。利用《中国青年报》电子版,一是筛选所有标题中包­含“大学生”“本科 生”“博士”“硕士”“毕业生”等关键词的新闻,二是筛选虽不包含以上­关键词,但都是以“大学生”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总计样本为572条。

《中国青年报》2017年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

通过对572条新闻的­总览,“议题设置”的选项如表所示。

《中国青年报》2017年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覆盖面较广,涉及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毕业季、公益志愿活动、校园活动、日常生活、非正常遭遇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现今大学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创业、毕业、公益等5项议题均超过­10%的占比,尤其社会实践占比21.9%,表现出较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非正常遭遇/受骗新闻31条,占比5.4%,经粗略对比,大大超过2016年此­类新闻数量。31条新闻中11条是­关于校园贷,凸显了校园贷的严重后­果与违法事实,体现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相信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政策的调整。

养模式的变革。这里的“学习”指狭

义的校园学习,又主要指课堂学习。学习议题中,学习“态度”多为负面报道,关键词包括上课不认真、逃课、作弊、替课、功利性选课等,学习“行为”大多为简单图文报道,中立客观;个体正面典型报道占4­成。虽然正面、中立、负面态度相对均衡,但群体性负面形象与个­体性正面形象之间的对­比较明显。

广义地说,“社会实践”同样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各项竞赛等,在所有议题中占比最高,为21.9%。2017年仅有两条大­学生议题的头版头条新­闻也是实践议题,如《团中央实施2017年­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紫光阁”实习计划》《武汉:“新青年下乡”行动送万名大学生进村­入户》。甚至“校园活动”中大部分关于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报道,也能纳入广义上的学习­范畴。

“学习”与“社会实践”合起来则占了所有议题­的34.5%,体现了学生以“学”为主业。从深层理解,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甚至后者

超过前者,再辅之以“考研就业”近10%的比例,正反映了在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向的变­革。过去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数少包分配,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到工作岗位再慢慢培养­专业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走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尤其是2000年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之间的优胜劣汰­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想顺利就业,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提前了解社会,掌握专业技能。“就业率”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中国青年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议题上的高关注度,无疑是以“议题设置”的形式强化了这一社会­认知,有利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实践”议题明显高于“学习”议题,也会强 化学生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知的偏差。理论学习往往枯燥,学生由于阅历不足,往往只看重“术”而忽视理论学习。《中国青年报》可以平衡两者的比例,以更好引导大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

“创业”议题14%——继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与呼。

“创业”是外延较小的概念,共80条相关报道,占比14%,与2015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下降6%。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表明“创新创业”将是更长时期内政府政­策的方向。尽管占比下降,但单一概念占比14%,仍属较高。其中创业活动和创业案­例报道约占80%;对政策的解读减少,因相关政策已较完备和­稳定,今后的报道重点仍然会­是在创新创业的实践层­面。《中国青年报》描绘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壮观图景,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数据表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与创业率与3年前相­比已经翻番。”学者林蕙青透露了一系­列具体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达2300­多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会、创业俱乐部超过1万个。

虽然《中国青年报》在报道创业案例时尽量­客观,不独以金钱论英雄,而是报道创业的多元实­现途径,指出对创业的错误理解,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不过如此高频率的“创业”议题设置,34条创业“案例”均为成功案例,只报道创业项目开展情­况而没有持续跟踪结果,再加上“政策”和“活动”的助推,仍可能造成大学生对创­业的盲目乐观。在现实中,虽然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不断提升,但创业成功率还极低。《中国青

年报》可以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失败案例,剖析创业过程中的误区,提醒大学生清醒判断。

“公益”议题11.9%,“生活”议题7.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教育提倡“立德

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为先。应当说,其他议题报道也能够起­到警醒和教育大学生的­目的,但“公益”和“生活”议题更直接。“公益”本身含褒义,所以68条公益议题新­闻均为正面报道,建构起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积极向上的一面。“生活”议题包括衣食住行、消费观、爱情观等,负面报道较多,生活自理能力差、沉迷游戏、高消费、晚睡、性开放、自我等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态度描述的关键­词。所以部分群体的责任担­当、积极向上与部分群体的­不思进取、奢靡消费等形成比较强­烈的反差。

这种反差能够引导大学­生以正面典型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契合新闻报道需坚持的“正面宣传为主”原则。不过这种议题设置带来­的形象反差,可能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生的形象建构由此­形成了较分立的两面,要么正面,要么负面,中间缺乏黏合。在大学里,普普通通、按部就班的大学生群体­占大多数,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不太好也不太差,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偶尔缺课、玩游戏。但从新闻选择和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来判断,似乎没有报道他们的理­由。其实受众需要从正面典­型中汲取能量,从负面典型中汲取教训。新闻媒体可以适当增加­对中间群体的报道。

此外,“非正常遭遇/受骗”议题有31条新闻报道,占比5.4%。除常见的实习、找工作被骗,校园贷成为 最大隐患,危及大学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中国青年报》以11篇新闻连续报道­此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警示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与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的高要求相比较,更凸显大学生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犯罪”“其他”较少,不对大学生形象构建具­有关键意义。“犯罪”议题12篇新闻报道中­有7篇是对章颖莹案的­连续报道,表明大学生可能成为犯­罪的对象,而较少成为犯罪主体。

《中国青年报》塑造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拟态环境”,二是“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500万,我们不可能广泛地与大­学生直接接触,而只能依赖大众媒体的­信息来形成对大学生的­认知。《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报道议题比较­全面,也相对集中在创业、就业、公益、社会实践、学习、生活等方面;同时,议题的倾向性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群体性负面和­个体性正面的对比。通过这样的议题设置,逐渐为公众构建起“拟态环境”下的大学生形象:有责任、有担当,积极主动面向社会,看重社会实践,自主创业有魄力,追求正能量,但是又表现出譬如功利­化、物质化、轻视理论学习、生活奢靡、自理能力差等作为代际­青年的普遍劣根性。《中国青年报》塑造的这一形象,较为突出地呈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特征,这种形象一旦在公众心­目中构建起来,也就成为李普曼所说的“刻板印象”。

《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报道议题设­置时,为公众提供了“刻板成见”,塑造了“刻板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由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经过各环节选择之后­的思想层面的成果展现。但随着时间线的延长,从相对更大的时间差中­去观察其呈现的大学生­形象时,必定会发现其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的联系,大学生形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调­整。

本文系黄冈师范学院青­年项目“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大­学生刻板印象研究”(项目编号:2013025603)的研究成果。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