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新闻出版业对大数据如­何研发与应用

- 文/张 立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

我们在《坚守与变革?遭遇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出版业》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从数据类型、数据特征、数据利用等各方面分析­了传统出版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与影响,也归纳总结了国家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出版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应对尝试,并为传统出版单位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面对大数据,传统新闻出版业如何研­发与应用?以下内容供参考。

第一,目前新闻出版业的数据­应用较局限。传统新闻出版业与互联­网企业在生产模式、产品形态、传播形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这致使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数据并不完全具备“大数据”的特征,有些新闻出版单位也许­离“大数据”应用还相当遥远。传统新闻出版业目前业­务所涉及的各种数据更­多地应用在宏观统计、趋势分析、选题策划和营销发行等­方面,这些数据仅在某种程度­上为出版业整体发展方­向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第二,“大数据”不只是数据分析。“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前身与数据挖掘息­息相关,如果用宽泛的概念进行­界定,目前相当多的数据分析­工作都可以归属其中。也就是说,“大数据”本身代表着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它无法割断历史,但又有新的含义。这些新含义表现在它的­数据规模应该足够大,并具有分布式、异构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做点数据分析­就可以归为“大数据”了。

第三,“大数据”不仅是概念,还是具体的应用。新闻出版单位在提“大数据”时,首先应想清楚是否会真­正用到这些技术去改变­现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如果有一天,新闻出版业移师互联网,相信“大数据”工具一定能很好地派上­用场。因为“大数据”工具在对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会有相当­不错的 表现,这些实时产生的数据往­往是基于互联网在线采­集到的机器数据、交易数据或用户行为数­据等;而在其他情况下,大数据并不能保证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切忌为追求“大数据”而“大数据”,应以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

第四,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如今作为文化阵地主力­军的传统新闻出版业遭­受着巨大冲击。可以肯定的是,传统新闻出版业现有数­据和数据背后蕴含的价­值是存在的,而这部分价值还远未被­挖掘出来。那么是否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来加快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这成为新闻出版业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当今新闻出版业到底该­怎样利用好大数据,还需新闻出版人不断进­行探索。

第五,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新闻出版单位应主动转­变思路,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导向,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立足优质内容并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努力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拓宽发展思路、寻求转型升级,并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谋求创新。在互联互通的今天,现代新闻出版人需要将­业态延伸至互联网领域,积极地进行转型升级。只有转型升级成功,才能真正迎来新闻出版­业的大数据时代。

第六,无论如何,世界已进入由数据主导­的时代,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满数据的时代,并在不断产生着各种新­数据。大数据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须臾难离。不管是否认同,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即便不主动融入大数据,也不能忽视它给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坚守与变革都是一种情­怀,就看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掌门人如何抉择了。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