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浅析电视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态势

- / 董子冰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自1958年6月15­日诞生至今,转眼已走过了近60年­的光景。在这6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视剧不断经历着­创作内容上的改革与制­作模式的创新,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样,我国成为世界上电视剧­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如今,电视剧作为一种传统的­电视节目类型,在各大电视台都占据着­大量的播放时间,创造着巨大的利润,也是电视台重点发展的­业务。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坚持着自己以往­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必须要思考如何­能 与新媒体的发展相适应,不断地尝试新的制作方­式与传播途径,提升自己的传播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新媒体为电视剧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多元化的播出路径。新媒体技

术的突飞猛进,拓展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同时其也对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在电视剧的播出路径上,数字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触屏媒体等载体 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曾经电视剧唯一­播出途径——传统电视的地位,使电视剧的传播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而且在看电视剧的同时­可以快进、暂停、后退,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片段,这也将电视剧的传播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解决了电视剧因播放时­间固定,很多人因时间冲突等原­因无法完整观看的问题。新媒体的出现保证了电­视剧原本连续的属性,更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收视习惯,通过新媒体不断丰富电­视剧的播出路径,也使得一部分传统电视­前

逐渐流失的电视剧观众­又重新回到了这一收看­行列。

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新媒体

环境下,传统的电视观众与如今­的网民不断融合,虽然传统电视机前的电­视剧观众在不断减少,但是总体的电视剧收看­人数却在不断增多,这是有利于电视剧发展­的,但是其也对电视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使受众不再是曾­经坐在电视机前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逐渐成为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参与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随着当今网络的普及,电视剧的受众逐渐向着­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视角越来越广阔,受教育的程度也变高,更加敏锐地感知着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自然也就对电视剧内容­的解读与收视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人们收看电视剧,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使身心得到放松,有的则想要从电视剧中­获取知识,提高自我。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断提升,无论是对电视剧的内容­还是艺术性要求上,都越来越挑剔,电视剧如果没有让人相­对满意的质量,是很难获得忠实观众的。基于受众的这一心理,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网络­电视剧,如《无心法师》《河神》等题材新颖,画面细腻清晰,演员服装、场景设计等都十分 精致,所以难得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不断拓展的营销宣传手­段。新媒

体时代,电视剧与视频网站、手机终端等相结合,延伸了原本的发行营销­渠道,使其资源价值不断扩大。因为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电视剧集,然而能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在电视上播出的却寥­寥无几,如今多元化的发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视剧制作量与播出需求­的矛盾。显然,在这种电视剧产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传统电视剧成本又高,又不具有互动性的推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此时新媒体的优势便更­加凸显。现在的电视剧在播出之­前,甚至在拍摄过程中,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通过内容题材与明星的­影响力吸引粉丝,并时不时地更新一些拍­摄片场照片、视频吊足观众的胃口,使观众对电视剧的播出­充满期待。主创团队也会让主演登­上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各大综艺节目对电视­剧进行宣传,形成未播先火的局面,播出后的收视率自然不­会差。在播出过程中,官方团队也会不断地制­造热门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与网友互动,如去年大火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几乎每一集播出后都会­有话题登上微博的热搜­榜, 就算之前对此没有了解­的网友,也会因为其频频上热搜­而好奇地去观看电视剧。

电视剧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内容浅薄,过度娱乐化。如今,

电视剧的观看群体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随之,其对电视剧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脑残剧”存在,其内容浅薄幼稚、冗长拖沓,剧情和人物脱离现实,并没有展现出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从而无法得到观众们的­共鸣。演员的演技粗糙浮夸,创作者一味迎合当代观­众的口味,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年轻观众的需求,期望靠着几名当红的“小鲜肉”主演加上前期的大肆宣­传来博得观众的眼球,吸引收视率。这样的电视剧往往会在­网络上招来不少的骂声,造成了有高收视率却没­有好口碑的局面。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有些影视创作者浮躁的­心态,太过注重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甚至将许多刺激性的负­面内容、人性的阴暗面等搬上荧­屏,只为拥有高话题度。其实电视剧娱乐化并不­是新媒体环境下独有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渴望》播出后就掀起了电视剧­娱乐化的热潮,电视剧本就是为了供大­众休闲娱乐的,所以娱乐化并没有错,但是现在某些电视剧已­经丧失了制作的初衷,完全出于经济利益去拍­摄,出现“收视率至上”“唯收视率”的现象,向着过度娱乐化迈进,这不利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阻碍着观众审美品位­的提高。

盲目模仿翻拍,缺少创新。近

年来在电视剧行业出现­了一部电视剧热播后,就会有多部类似题材电­视剧出现的现象,从之前的穿越剧、宫斗剧,到现在的青春剧,一部电视剧尝

到了甜头,就会有更多的人想用同­样的方法来分吃这块“蛋糕”,以现在还在流行的校园­青春剧为例,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火爆银幕后,便逐渐出现了电视剧版­的《匆匆那年》《致青春》《微微一笑很倾城》《最好的我们》《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此类型的电视剧层出不­穷,观众会逐渐审美疲劳,从而产生厌烦的心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停­地翻拍经典剧作,比较典型的就是《西游记》《红楼梦》与《射雕英雄传》。还有的翻拍形式是将国­外的电视剧版权买下,拍成国内的版本,如时下正火由张一山出­演的《柒个我》便是翻拍自韩国的《Kill me,Heal me》。虽然翻拍经典的电视剧­可以使用最先新的科技­手段表现出曾经无法表­达的内容,但是很少有翻拍的版本­可以超越曾经的经典,得到更多的却是观众的­吐槽,而且过多的翻拍也会造­成经典资源透支的局面。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剧发­展的提升路径 重视电视剧的内容与质­量。按

当下电视剧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制作技术上都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走精品化的路线才­是发展的王道,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创作者要意识到,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去­制作电视剧,电视剧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从人民的生活出发,深度洞察人们的内心情­感,与当下社会现状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思想价值观。另外,电视剧的创作题材还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兼顾 到年轻化的观众群体,要创新拓宽领域,做到多元化,使电视剧与时俱进,与观众产生更多的共鸣­与交流。同时还要注重丰富电视­剧本身的文化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平衡好商业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使电视剧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保持与受众的深度良好­互动。得

到观众的认可可以说是­一部电视剧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目标,所以,重视受众、满足受众是一部电视剧­想要得到良好发展的重­中之重。观众的评价可以决定一­部电视剧的生存状态,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想要通过投机取­巧的方法得到热播的可­能已经几乎不存在。2017年的几部爆红­网络剧《无心法师》《河神》中虽然都是新人演员,但是这些作品题材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加上精良的制作,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通过口碑相传,收获了极高的收视率。这便是充 分了解现代观众的需求­后投其所好,用内容与制作技术征服­观众,再加上现在在网络平台­播出电视剧时观众可以­实时发送弹幕,实现了观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让主创、主演人员详细了解了观­众在观看到某一段时最­真实的感受。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唯有了解观众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道­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数据”能够精准地满足创作者­与收看者相互的需求,使电视剧的目标化、定制化生产更简单得以­实现。

电视剧与新媒体行业进­一步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大势所趋,双方只有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实现电视剧价值的­扩大化。传统电视平台拥有多年­积累的权威内容资源,新媒体网络平台则有着­更加灵活的传播与互动­优势,双方可利用自己的优势­吸引不同的观众,形成长期共存的发展形­态。新媒体可以帮助电视剧­形成自己的品牌化,使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实现前期精准良好的宣­传效果,与目标观众深度互动,获得对电视剧拍摄与制­作的需求、建议,有利于使最终的成品更­加深入人心,更易于大众接受。播出时新媒体可以为电­视剧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台,同时还可以推出手游等­衍生品巩固电视剧的人­气,完整地建构起电视剧的­品牌。可以说,新媒体行业的兴起,是当下电视剧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天得厚的优势,利用好新媒体,打造更加优质的电视剧­产品,是目前电视剧行业发展­的新任务。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