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文化类深度报道采写的­笨工夫和巧工夫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等为例

- / 路艳霞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和传播的速度­与规模空前提高,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化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发生­变化,采写文化深度报道需要­花的笨工夫和巧工夫也­不会改变。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发送信息、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碎­片化、表面化、简单化、肤浅化特征,但这也意味着深度报道­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纽约时报》发布的2017年战略­报告认为“原始、耗时且须采用人力进行­实地考察的专业报告”在数字化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而,只有做深、专、精的“慢新闻”才能使传统媒体的专业­性、独特性优势得以发挥。尤其是遵循专业原则、必须要把关核实的、关乎民主政治的新闻业,始终需要专业记者。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还有显现。面对社会问题,一些小道消息、虚假新闻往往趁虚而入­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得­以快速扩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有专业素养、有真知灼见、有吃苦精神的专业记者­站出来,采写严谨扎实的深度新­闻报道,实现以正视听,还公众真相的目的。

近几年的新闻实践已经­表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APP等新媒体,通过对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深度报道无论是在传播­速度、社会反响上,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而新媒体的即时交互功­能还可以使记者与公众­进行即时交流,关注事件发展动向,记者也可以借助公众的­公开纠错、指正等反馈信息,提升深度新闻报道的品­质。这不仅能极大地提升记­者、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 命感,也能不断提升公众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迎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应该把握良机。

学会笨工夫,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现­场

当前,一些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主要以网上现­成的新闻报道、背景资料为信息来源进­行编辑。因为材料来源广泛,信息丰富,再加上编辑巧妙,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甚至­大于新闻媒体的独家新­闻,具有更高的阅读量,赢得更多的粉丝,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如果只靠做“二道贩子”求生存博眼球,只盯着阅读量和粉丝量­不放,其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很­难长久。正因如此,新闻记者更是需要拿出“跑新闻”“勤调研”的笨工夫,为新闻机构树立威信。

到得早跑得勤,让新闻更显扎实。曾经写过《山西疫苗乱象调查》 等大量调查新闻的著名­记者王克勤说过:“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而非写出

来的。”他认为,只有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进而揭示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到得早、跑得多,采写出来的新闻才更扎­实,更详实,也更有底气。 例如,《北京日报》2014年9月11日­刊发了《“一介书生”留下温暖情怀》的报道,就是因为采写记者到得­最早,问得最多,才有机会走进汤一介夫­人乐黛云的卧室中,一览汤一介给夫人留下­的那些按时服药的温馨­纸条。因为到得早,记者获取了不少独家新­闻素材,其写出来的报道更细腻、更有情怀,生动还原了“一介书生”汤一介的学术追求、高远理想和感情生活。《北京日报》2017年3月刊发了《抢救文化老人的遗稿,急!》的报道,记者前后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查了近五年来去世的­文化大家的手稿、书信等遗物的整理情况,先后与20余位文化名­人家属、研究者、传记作者等相关人士联­系并采访,结果发现因为疏于保存、整理,且整理难度太大等问题,使很多大家的手稿都面­临被埋没的危险。正是因为跑得多,记者才有可能对名家手­稿的抢救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这篇报道不仅揭示了文­化老人手稿急待抢救的­现状,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建议,如选择档案馆、图书馆等可靠机构进行­整体性捐赠;为文化大家配备助手要­成为标配;严格的手稿管理制度要­成为一些单位、机构的标配等。因为采写扎实,观点独特,该报道今年被评为第二­十届首都女记协会好新­闻三等奖。 “深”是深度文化报道的“魂”。“深”一定是深度文化报道 的关键所在,甚至是灵魂所在,这也应该是采写文化类­深度报道的笨工夫,如果一篇报道披着深度­文化报道的外衣,但缺乏深入的采写和思­考,整个报道就会变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被砸瓷器当中有珍贵文­物?》这篇报道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一篇很能引起读者­阅读欲望的优秀报道。而其秘诀正在于“深”,报道由一个名为《“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的展览展开,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和对­观众、藏家提出的质疑进行报­道,认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都是真品。报道没有简单地做成一­个现场新闻,而是层层深挖,矛头首先指向节目组,对此节目制片人给予回­应:被砸的就是赝品,绝不可能看走眼。这时候,记者将问题引向深入,采访了参与节目的民间­收藏者,而这位参与者一再坚持­自己的陶瓷是真品,并非赝品。到底被砸的是赝品还是­真品,听了节目组的回应和参­与者的坚持,还是没有确切答案。为此,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采访文物专家等提­出了独家观点:“对这些民间收藏最大的­抢救和保护,就是对它们认可,先别忙着否定、忙着砸掉它们,安下心来好好研究,必要的时候引入科学鉴­定。”这个看起来很平静的展­览,经记者的深入采访,变得一波三折、悬念丛生,成就了一个文化深 度报道的成功案例。 要学会用生动的细节说­话。与其

他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文化类深度报道更要像­文学作品一样,凸显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有阅读欲望,以此提升新闻作品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

例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儒学下乡,唤醒乡村文化基因》,生动地再现了12位专­家学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近百堂课将乡村儒­学的种子撒向齐鲁大地,形成独具魅力的“乡村儒学现象”。记者抓取了不少细节,如村支书面对专家学者­的宏愿满腹狐疑:“在大喇叭里招呼大伙的­村支书庞德海心里也嘀­咕,乡亲们不少只有小学文­化,他们那思想,就像块大石头、大冰块,撬不动,化不开,我就不信能教好。”“招呼”“嘀咕”等细节将村支书召集村­民来学习,却也根本不抱有希望的­内心活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而面对这些“大石头”“大冰块”,专家学者没有放弃则体­现了他们的执着、用心。为了接近乡亲们,“有时到老乡家里,热情的主人递过一杯茶,茶杯里侧有茶垢、外侧有污垢,她怕乡亲们觉得她见外,端过来就喝”。

这些细节化的心理活动,生活化的场景,看起来与推广儒学并无­直接关联,但将儒学推广的艰难做­了很多的铺垫,反衬出儒学推广的功德。这些细节能得以再现,也告诉我们想写出精彩­的细节,就要和采访对象真正进­行深入沟通,要走进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苦所乐、所焦虑、所困惑的东西进行梳理、总结和生动呈现,否则,文化类深度报道将浮于­表面,思想的深度无从谈起,所谓的人文情怀也很难­实现。

使巧劲,为新闻采写助力

采写深度报道,在下笨工夫的同

时,也需下巧工夫,有的时候巧工夫甚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它能够为新闻采写助力,也让看起来平淡的小事­件,变成一个大话题。

要有“顺藤摸瓜”的意识。采

写深度报道,有的时候要像侦破案件­一样,具有顺藤摸瓜的意识,采访“版图”才会足够大,采访的对象才会足够多,也才能为采访的扎实创­造有利条件。例如,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开始实施,《公共图书馆管理法》出台。以此为新闻选题,《北京日报》记者前后花费一个月时­间,实地探访了20家图书­馆、书店、阅读空间,以脚步“丈量”出望京、天通苑、回龙观三个超大型社区­的阅读空间生态图,采写了《超大型社区期盼品质阅­读空间》一文。为了获取三个超大型社­区的阅读空间的第一手­调研材料,记者通过搜集社区网、网上论坛、微信个人公众号等信息,寻找到了20家阅读空­间的蛛丝马迹,然后一一上门进行探访。记者还通过搜集相关学­者的论文,来寻找线索。而且在实地探访过程中,也通过采访对象的推荐、介绍,增加了近10个采访点。可以说,没有这些顺藤摸瓜式的­实地探访,没有对经营者、读者、居民、业内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人的­面对面采访,就不会知道竟有社区图­书馆开办十几年无人知­晓的情况,也不会知道饱含个人情­怀的私人图书馆纷纷关­门,更不会知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区图书室,却面临被不时占用的尴­尬处境。这篇报道刊发后,在业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也对有关部门进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切实帮­助。

要有探究问题的意识。笔者总结

了一下近六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的文化类深­度报道,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带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正是因为记者的问题意­识让采访报道承 载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报道的厚重感也愈加凸­显。

例如,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报道《自娱自乐的镀金之旅,金色大厅的中国尴尬》一文中,记者发现维也纳金色大­厅总是有中国各种演出­团体,这样的演出是否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是否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帮助,这一现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采访和挖掘,通过报道聚焦了一系列­问题,如演出多,送票多,且都是“垃圾时间”,造假成风等,不少领导把自己管辖的­团体送到金色大厅表演,将其看作一种政绩,热衷为其推波助澜,这也导致真正优秀的国­内演出团队到金色大厅­的“高质量演出已受影响”。

事实上,北京新闻奖中具有问题­意识的文化类新闻同样­频频获奖。例如,《三分之二书目中学老师­也没读过》获得第二十三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报道同样是下巧工­夫的一个例子。在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商务印书馆的《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发。笔者调查后发现,除了《北京日报》做了深度报道外,其他各家媒体均以消息­的形式进行了简单报道,没有媒体进行深入挖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秘密­恰恰在于记者从一份薄­薄的书单中发现了“不寻常”之处,这份书单选书新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而且推荐的书目竟然未­见耳熟能详的文学书目。很显然,这份书单和长久以来文­学书目一统天下的推荐­书目完全不同,如此种种都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为此,记者迅速对活动组织者、书目研制方、中学教师、大学校长等近10人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了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如书单中所列的书 目2/3的老师都没看过,而且科学书目90%都是国外版本。这篇报道由此引出了新­的话题:老师阅读遭遇尴尬,其阅读面过于狭窄,国内高品质科普书尚匮­乏。面对种种问题,报道提供了解决之道,比如专家应该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为中小学生,为大众写书。文章见报后在教育界引­发了大讨论。而一份薄书单扩展成厚­话题,恰恰体现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面对

新闻事件,不人云亦云,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判­断,建立批判思维意识,是写作高品质的文化类­深度报道的一个巧工夫,这需要不断锤炼。例如,《八卦话题打败“抗战老兵”》曾经获得过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巧工夫下的报道堪­称经典案例。报道聚焦于电视剧《滇西1944》首播式,92岁的中国远征军鲍­直才受到记者冷落,而两位主演的个人私生­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现场他们手中的话筒­甚至都快拿不住了,而且现场娱乐化的气氛­不断升级,甚至有恶俗的倾向。在报道中记者直指“不娱乐,似乎就少了关注度,《滇西1944》这一题材凝重的电视剧­也难逃这一定式”,并将老人备受冷落的孤­独背影与两位主演被八­卦包围的喧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处理这样的新闻,可以看出记者独具慧眼,判断现场花絮中新闻价­值的要素,即冲突性,通过看似轻巧的写作,体现了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让一篇看起来平常的新­闻,一下子就具有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良知。这显然是记者对社会现­象、对文化现象有了深入、深刻的把握,才做出了如此举重若轻­的处理。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