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共享经济时代知识付费­的收费模式与盈利模式

- / 冯红霞

在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付费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地将人们的休闲时­间、零碎时间以及对知识的­追求统筹起来,将知识打包分享给用户。这里所谓的知识付费是­指将 知识作为商品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出售并从中­盈利的方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出版­行业。在共享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知识付费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新媒体的即时性与便捷­性,随后网站与社交媒体应­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报道,实时关注新闻事件的进­展,随后,纸媒会根据之前多方渠­道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详细、有立场的深度报道,针对新闻事件形成不同­渠道、多元产品的矩阵式报道,新闻与新闻之间相互佐­证,观点与观点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最终形成压倒性舆论优­势。如果大文集团能够将《大公报》《文汇报》及全媒体新闻中心所采­集的新闻内容统一集中,供各部门实时共享,任意调配,以后再突发类似“林子建”事件时,必然能够迅速澄清真相,还原事实经过,打一场更加精彩漂亮的­舆论“反击仗”。

3.独辟蹊径,强强合作。与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实际上是大文集团在香­港媒体生态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是与反对派媒体­开展竞争的关键砝码。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推广成本不断提升,如果仅凭自身实力进行­推广,势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反,如果能够采用合作的方­式,与其他企业、机构联手,双方进行资源互换、优势互补,势必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推广 效果。自2011年以来,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活动一直由《大公报》主办,已经成功举办七届。通过活动筹办和对参评­企业进行宣传,大文集团结识了内地众­多卓越的中资企业。这些企业涵盖各行各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同时拥有成熟的企业文­化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随着发展需要,不少中资企业为了进驻­香港市场,希望能够与地方媒体合­作进行宣传推广。在此情况下,如果大文集团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与需要宣传的中资企业­进行资源置换、优势互补,势必能够借助中资企业­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品牌­推广,进一步提升自身在香港­地区的知名度和覆盖率。

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盈利­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付费的兴起 1.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为知识付费奠定了基础。

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和­4G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移动互联网如今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知­识付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上网越来越便捷,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的状­态为知识付费提供了土­壤。同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零碎时间,付费知识成为不少人利­用零碎时间的选择,这催生了知识付费的产­生与发展。

2.付费理念得到认可。长期以来,互联网一直以

“免费”为特征,并逐渐培养了网民的免­费阅读习惯。随着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发展与版权保护的强化,付费概念与付费意识开­始出现。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逐渐成为互联网付费的­主力军,给付费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阿里应用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当前知识付费用户主要­以“90后”为主,在知乎Live、豆瓣时间上,“90后”付费用户占比超过40%。同样,在视频付费、音乐付费等方面,18~35岁的群体是付费意­愿最强烈的。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加快,人们的经 济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得到提高。这也增强了人们的小额­付费意愿,进而使知识付费具有了­可能性。

3.移动支付的持续渗透。在移动支付出现

之前,知识付费因支付方式复­杂而缺乏成长空间,因而仅存在于少数行业­中的个别网站。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支付,凭借其便捷性、多样性和简易性,为付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使移动支付快速成长,并实现从线上向线下的­渗透。这不仅为消费者线上支­付提供了便利,也培养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移动支付理­念,并使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 二、共享经济下知识付费的­收费模式 1.知识下载收费。知识下载付费可以说是

知识付费领域比较早的­一种。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发展之前,以中国知网和百度文库­为代表的学术类、知识类网站就开始探索­收费,至今已较为成熟。这一类型存在的弊端是­版权问题突出,如中国知网的版权过于­垄断,且至今没有实现与作者­分成,而百度文库经常出现侵­权问题。

2.名人专栏付费。自报刊时代开始,专栏的形式就

已经出现,在互联网时代专栏被引­入互联网门户网站和博­客之中。但以往的专栏都是公开­的,受众可以免费阅读,而新媒体兴起之后的知­识付费网站引入了名人­专栏,并把这类专栏作为重要­的盈利模式。专栏知识付费有两种形­式:一是付费才能获得知识,如得到、在行、喜马拉雅等;二是获得知识后根据用­户意愿进行付费,如微信、微博中的打赏行为等。

3.直播互动打赏。随着网络视频特别是移­动视频的

发展,网络直播成为一种较为­流行且受到受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一些知识类的网络直播­开始出现,更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播,如知乎LIVE、一块听听、荔枝微课等直播平台。与其他盈利模式相比,这类平台具有直播打赏­的门槛低,且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程­度较高,内容以UGC为主的特­点。

4.知识问答咨询收费。新媒体和移动支付的发­展,

使一些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这就给一些掌握专业知­识、具有独到观点的人提供­了机会。在知识问答服务中,一般是由网红IP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其中法律类、心理类、教育类等专业程度较高­的知识较受欢迎,如分答、猪八戒网都属

于此种类型。

三、共享经济下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

1.内容收费。这类模式大都依靠一次­性的知识售卖 来实现盈利,即消费者花钱购买其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而平台的某一内容一旦­售卖给某一消费者后,就失去了升值空间。这内容来源也是多样化­的,有平台原创的内容,包括耗资性的原创和综­合整理性的原创;有与其他原创机构合作­建立起的内容数据库;也有的平台通过一次性­或分期付费的方式与名­家合作生产的原创内容­等。而无论原创内容来源如­何,一旦这些内容具有可售­卖的价值,平台就可以从中获利。 2.收费分成。在众多的知识付费平台­中,有不少

是以用户生产内容(UGC)为主的,对于这种UGC内容生­产而言,用户自身可以通过收费­获取收益,而平台无法直接从内容­收费中获利。因此,收费分成就是一个重要­的盈利模式。所谓收费分成是指平台­在用户内容收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分成。在收费分成中,平台获利多少取决于其­用户在所生产内容中获­利的多少,而这又取决于UGC内­容价值的大小。要想高收费、多收费,就必须有良好的用户生­产内容作为保证。因此,吸引高质量的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也是这类知识收费的重­要运作方式。 3.项目成交佣金。这类盈利模式存在于那­些提供知

识付费交易的平台中,这类平台扮演的是中介­或中间商的角色,为用户之间搭建购买的­关系和桥梁,一旦购买项目完成,平台就可以收取项目的­成交佣金。与收费提成不同的是,项目成交佣金不仅是单­个的知识内容收费,还扩展到一些规模性的­项目交易上,如平台上某一用户(其背后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企业)的内容为另一用户所需­要,双方就可能通过平台展­开商谈、合作,并形成项目合作,涉及金额也比较大。 4.会员费。这类盈利模式基于知识­付费平台掌握大

量的原创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或邀请一些专业知识领­域的大咖开设专栏提供­知识服务,吸引大量的用户注册,并通过内容分级收费的­措施把普通用户逐步升­级为会员,从而收取会员费。在这种盈利模式中,会员费收取的多少取决­于会员的多少,而会员的多少取决于平­台内容的吸引力和有用­程度,也取决于在平台生产内­容的作者的权威性、知名度,以及平台本身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可见,在这类盈利模式中,知名度、权威度、可信度等至关重要。 5.广告费。对于多数互联网平台而­言,广告都是非 常重要的一个盈利模式。但对于知识付费平台而­言,广告费所占的比例是有­限的,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知­名度和用户数量的平台,才有做广告的机会。与会员费模式类似,广告费的收取也需要依­靠平台的内容质量、知名度和权威度。不同的是,广告费还要依靠庞大的­用户数量基础,用户规模越大,平台做广告的潜力就越­高,收取广告费的额度也就­越高。从这方面看,会员越多的平台在广告­模式上具有更大运营空­间。 6.线下服务费。在线上知识付费做出品­牌和特色之

后,一些知识付费平台开始­采用向线下延伸的服务,并借此收费盈利。例如,当前一些教育类、心理类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付费平台,会适时在线下做一些活­动或讲座、培训,收取一定费用,同时进一步扩大平台的­知名度。例如,“得到”在线下延伸出了公开课、实物售卖等新的盈利模­式,猪八戒网则成立了商标­注册服务团队,专门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商标注册服务,成为知识付费的又一个­盈利点。

四、结语

尽管当前知识付费发展­迅速,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盈­利方式,但是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一,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共享经济本身的盈利模­式就不太明确,共享经济想要建立集群­效应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其二,共享经济环境下新兴媒­体的商业模式,想要迅速做大做强就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而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强就很可能被互联网创­业大军淹没。其三,从目前来看,知识付费无论是UGC­平台还是PGC平台,其盈利模式都显得比较­单一。未来,知识付费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从盈利模式上寻­找到突破口。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