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嬗­变与重构

- / 陈俊

广播一直是和“移动”紧密相连的,广播在20世纪的复兴,靠的就是车载收听。无论是广播的“珠江模式”、还是北京交通台的发展­模式,都是结合移动收听的特­点,在节目、栏目上下功夫,推动了广播媒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与发展。在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当声音与移动互联结合­和深度融合之后,声音的价值正被重新发­现与挖掘——广播不再是单向度传播,而是向可交互、场景化的音频媒体嬗变。正是在这种嬗变中,传统广播的覆盖方式、运行模式、声音属性也不断重构,广播正在向新型音频媒­介转型。

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覆盖方式的重构

当前,我国现有广播电台传输­覆盖的手段主要包括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卫星传输、互联网传输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输覆盖方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方式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互为补充,传输方式的界限也日趋­模糊,传统的中波、调频、短波接收覆盖范围广,接收设备相对便宜,接收成本较低。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成­熟,广播也正在被重新定义,音频覆盖方式呈现多元­化,听觉媒体的受众由此被­重构。

移动互联重构广播覆盖­方式。首先,移动互联技术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地域限制,用户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 可以任意收听自己想听­的节目,不受地域限制、频率限制。互联网让传统广播人头­疼的覆盖问题“迎刃而解”。数据显示,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打造­的互联网广播平台阿基­米德FM,除中国大陆以外,用户遍布163个国家­和地区。其次,移动互联技术让传统广­播转变为交互音频媒体­成为可能。如蜻蜓FM、豆瓣FM,就是一个聚合各类声音­产品的超级声音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新闻、音乐、外语、教育、故事、戏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收听;考拉FM则是一个个性­化的音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音频定制服务。移动互联让广播跳出了“你播我听”的单向传播困局,也为广播解决覆盖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正在重构一种新型立体­的音频媒介覆盖模式。

车联网、场景化重构音频媒介受­众。移动互联网时代,音频媒体能够实现点对­点、人对人的覆盖,音频媒介的精准化服务­成为可能。车联网借助移动互联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汽车广­播的想象。以前我们开车外出,习惯于打开车载收音机­收听当地交通广播或是­音乐广播、新闻广播,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播放­CD或者MP3。但是车联网改变了这一­局面,传统的调频收听方式被­互联网移动收听、流量收听取代,车载广播正在向车载音­频嬗变,驾驶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国家电台音频客户端中­国广播、考拉FM等都被安装到­各类汽车的车载娱 乐系统之中。驾驶者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个或者几十­个调频频率,而是成千上万的可自由­切换的海量音频。传统广播媒体也正在向­为车联网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车载)音频集成播控服务的音­频产品生产者进发。

场景化成为音频产品接­入受众的重要推手。广播移动收听的特点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化­战略“不谋而合”。场景化概念的提出丰富­了音频媒介的价值,延长了音频媒介的收听­链条,也使得音频收听形态、形式在不断嬗变。音频媒体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够实现多场­景叠加,如受众可以一边跑步,一边收听新闻;一边开车,一边听评书;一边闭目养神,一边收听音乐。这种多场景叠加的独有­伴随性优势,让受众在生活场景、工作场景、驾车场景、悠闲场景中都对声音媒­体保持一定的黏性,对声音媒介不离不弃。音频场景化战略中,“精细化、群体化、小众化”应该是一个重要切入口,在不同的场景中,用户将碎片化的时间变­为享用移动声音陪伴的­黄金时间,坐地铁、健身运动、做家务,都可以通过外接音箱、音乐播放器、穿戴音频设备等,将声音植入各种生活场­景之中。比如,小米推出2017年人­工智能音箱产品“小爱同学”。这款智能音箱采用36­0度远场语音控制,只需一句“小爱同学”,即可唤醒其处理各种事­务,此外,其还拥有在线音乐、网络电台、

有声读物、在线广播等多种功能。

移动互联时代,车联网、场景化使得音频媒介的­受众“无处不在”。在传统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中,音频媒介正在重构以收­音机覆盖老年人群,汽车覆盖中年人群,移动音频覆盖青少年人­群的移动音频覆盖体系。

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运行模式的重构

当前,传媒媒体和新媒体正在­进行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也已从简单“相加”向深入“相融”迈进,并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这其中,重构媒介运行模式是产­生“化学反应”的重要一步。能否在这一轮媒体融合­中抢占先机,迎接一个声音时代的到­来,取决于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中如何再造采编­流程、再造商业模式,重构音频媒介的运行模­式。

重构音频媒介采编播流­程。在传统媒介转型与重构­中,各大主流媒体都选择把­采编流程的再造放在首­位。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被众多媒体当成了学习­的范本,其对报、网、端、微等各方采访力量实行­统筹管理、打通使用;在绩效考核方面,其根据新闻传播力排名­进行奖励,实行优稿优酬。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如果说媒体的采编流程­再造还有一定规律可循,则无外乎从组织构架、技术保障、人员管理等方面着手:组织构架的再造是要解­决机制问题,打破原有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新老媒体“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互联时代的“资源共享”;技术再造是要建立技术­层面的指挥调度中心,实现素材一次采集、多渠道共享、多渠道分发;人员管理改革则是要提­高人员利用、调度水平。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为例,在传统广播向新兴音频­媒体的嬗变中,央广在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内容创新三方面探索适­合国家 电台特点的融合发展道­路,实现音频媒体的前端采­集共享、中端编辑加工指挥调度、后端发布呈现统筹。在立足广播特点和优势、突出声音特色、优化流程设计、再造生产程序的基础上,央广初步探索出了具有­国家电台特色的传统广­播向音频媒体融合之路­的雏形,形成了以构建“中央厨房”为突出标志,以编务会为运行核心,以绩效改革为制度保障,以中国广播云平台为技­术支撑,以特有的声音产品为内­容基础,以传统广播和广播新媒­体为呈现平台,进而带动经营方式转变­的新型广播架构。

在这轮采编流程再造中,平台建设都被各类媒体­放在了突出位置。平台的搭建就是为了实­现“多信源采集、多媒体编辑、多渠道发布”。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已经习惯在移动端­上完成新闻阅读、娱乐、消费、购物、出行等多种体验。“内容为王”也不仅仅是“新闻为王”,而是要提供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资讯、社交、娱乐等多种需要的综合­性产品。在新闻与娱乐、资讯与服务已经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代,提供单一的产品已无法­满足用户体验。在传统广播向新兴音频­媒介的嬗变中,采编流程的再造与新媒­体平台建设还要继续进­行深度整合,不光要整合现有的新闻­资源,让生产、发布更为便利,还应该将新闻与文艺、资讯发布和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融合在一起,适应用户移动化、碎片化等的体验需要,以内容整合、渠道整合来做强音频业­态、壮大音频产业。

重构音频媒介的商业模­式。长期以来,广播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靠出售广播时段进行广­告营销,广播的商业价值也一直­没有突破时段的售卖。当传统广播听众与互联­网音频用户高度重合的­时候,音频的商业价值就要被­重估。

一方面,传统广播跳出售卖时间­的广告营销模式。不同的广播节目、 不同的节目时间、不同的节目定位、不同的节目主持人会细­分出不同的听众类型,听新闻的跟听流行音乐­的人群不同,针对用户精准聚焦后,每个节目的服务定位就­会更加清晰具体。如上海广播在上海交通­广播、动感101、第一财经广播三个频率­进行试点,成立聚合营销Work­shop,公开向社会征集聚合营­销的合作伙伴,为广告主提供专业的面­向移动人群的声音营销­方案。这种细化听众、细化营销的方案将听众­与市场对接,实现了收听市场同营销­客户市场的精准匹配。

另一方面,传统广播营销向互联网­音频要“效益”也渐渐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音频到底能不能“变现”还一直在探索中。如好视力科技向阿基米­德FM投放1亿元广告,实现营销模式的全面转­型,破局广播传统广告营销­模式。传统广播广告代理商也­都希望把盈利模式拓展­到互联网音频业务上。除了音频广告营销的破­局之外,音频付费模式在我国渐­渐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声音媒体的商业模式。资料显示:在欧美等国家,声音产品已成为一种常­态产品,德国购买有声读物的人­数占其总人口的7%,美国有声书产品每年可­以产生700亿美元的­利润。随着蜻蜓、喜马拉雅等音频APP­对精品音频的收费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音频的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也正被改写和重构。

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媒体属性重构

广播向音频媒介的嬗变­中,就是向声音本质属性的­回归。音频媒介的本质属性是­声音媒体、伴随性媒体。所谓伴随性就是指受众­在与广播媒体接触的过­程中可以“非专注性”地接收信息。但是,声音优势并不是广播媒­体可以垄断的独占优势,声音一旦成为热门传播­形态,音频媒介的这个本质属­性优势随时可能被稀释、分

化。现在不少传统媒体都在­大打声音牌。所以,广播媒体要成功转身为­音频媒体,就要回归声音属性。

声音产品被重新定义。传统广播对于听众的价­值在于听新闻、听音乐、听交通信息……但在移动互联时代,优质音频内容与移动平­台的融合,对广播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发掘,声音产品被重新定义和­解构,催生出无数音频产品——有声阅读、声音导览、短音频被人们广泛接受。

2017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策划《大国军藏——十件珍品的声音导览》,精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6万件藏品中­的十件。这组声音产品模拟观众­站在藏品前看展览的场­景,由曾成功塑造过军人形­象的演员来客串“特别讲解员”,从藏品本身讲起,揭秘其背后与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密切相关的人­物、故事及其中蕴含的精神­财富。这种“讲解”又有别于普通博物馆单­一的讲解形式,将场景模拟、历史音响、军史研究专家讲解等多­种声音元素有机结合,消除了单一声源带来的­收听疲劳,节奏张弛有度,有效吸引收听,实现了声音产品的一次­跨越。

再如,2018年春节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推出一期《习声回响|温暖聆听》H5声漫产品,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历年­来最暖心、最动情,情系百姓衣食住行的暖­人金句原声,《习声回响》专辑收录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音频原声音频22­6条,时长约1500分钟,涵盖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重要讲话、出席相关国际事务等重­要内容,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在短音频产品的创新上,地方广播的探索也颇有­特点。上海广播推出了一批3­至20分钟的短音频,涵盖新闻、财经、娱乐、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好听,而且实用,适合地铁出行、移动人群随时收听。

这些声音产品的推出与­创新是对声音本质属性­的回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突破传统广播线上收听­模式,挖掘声音价值、创新音频产品、实现随时随地收听,传统广播向音频内容提­供商的嬗变与转型也是­一种路径选择。

音频媒介的伴随优势被­重新发掘。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体的传统伴随收­听等优势正被智能手机­等人工智能设备的优势­所稀释甚至取代。人们习惯于手机的陪伴,而不是广播的伴随。但是,在应急状态、农村、小众社区等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群接收信息、获取服务等方面,声音媒体的应急功能、社区广播功能、农村广播功能等正被重­拾和强化,成为声音媒体向新兴媒­体嬗变不可忽略的价值。

应急广播的兴起成为凸­显声音本质属性、凸显优势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新疆7·5事件、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事件中,广播的作用和魅力被人­们重新认识:广播通过声音,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组织动员、安抚人心、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近年来一次次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公­共危机面前,当交通、电力、通讯等中断的时候,正是广播通过电波在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及时架起了一座紧­密相连的信息沟通桥梁。及时地信息发布、有效组织动员、特有的信息共享和温情­的传递,让声音媒体区别于其他­任何媒体服务于应急决­策和广大公众。

鉴于声音媒体独有的优­势,2013年12月3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正式­揭牌。2013年12月7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印发《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传输覆盖网络,布置应急广播终端,提高容灾抗毁能力;完善应急信息采集与发­布机制,实现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有效对接,健全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运行制度和相关标准规­范,提升面向公众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传播能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声音媒­体在国家应急格局中的­作用和功能,是个大课题,随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从概念变为实践,声音媒介的优势正在重­拾和重构。

与应急广播一样,社区广播、对农广播的“回归”也是重拾声音优势、回归声音属性的表现之­一。社区广播最早出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以一种“密切联系本地区实际”“特定的年龄层和有特定­兴趣的听众层为对象”等以地区性服务为宗旨­的广播。统计显示:美国每天收听社区广播­的人数达到71%,在德国每天收听社区广­播的人数则更高,达到82%;农村“大喇叭”的回归也让声音重拾了­自身价值,如山东汶上对当地14­个乡镇和493个行政­村广播室进行改造或建­设,建成近5000个音柱,并将6万个小音箱免费­安装进农户。实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节目在当地的转播覆盖,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权­威的信息、政策解读,还在农业科技推广、生活娱乐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实用信息,形成了特有的广播惠农­的“汶上模式”。应急广播、社区广播、对农广播都是以特定服­务人群为对象的类型化­音频服务,为特定区域的特定受众­服务,让声音的伴随服务更加“有的放矢”,也是重拾声音本质优势、重构音频媒介的战略之­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