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旅游类垂直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发展模式分析

066 ——以马蜂窝旅游为例

- / 张露萍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我国民众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迫­切需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高­速发展;而网络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许多网民­尝到了网络服务的便利,垂直化、社交化、服务化、互动化的旅游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在行业细分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旅游产业产生了许多专­业化、个性化的应用产品,其中马蜂窝旅游网为客­户全面高效地提供个性­化旅游攻略信息,从而构建起旅游交易与­服务平台,其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定位自由行的用户生产­内容

创新发展定位:用自由行代替传统旅游。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旅游产业中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将近­4亿,网上预订旅行产品的用­户规模也在逐年增加,表明我国的旅游产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大众化­旅行发展到精细的个性­化阶段。马蜂窝CEO陈罡将在­线旅游网站 划分为三个时代,即在线旅游时代、搜索比较时代和以旅游­攻略为代表的用户个性­化时代。在前两个时代,旅游网络平台均是以提­供统一化、标准化的旅游产品、酒店预订、机票购买服务为特征;而在用户个性化时代,旅游网站从大众化发展­为垂直化、精细化、社交化的媒体平台,以马蜂窝最为典型。

马蜂窝的官网信息就是­以“旅游攻略、自由行、自助游攻略”为主要卖点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从发展定位上看,它直接跨越了传统的O­TA发展模式,用个性化、垂直化、自由行的社交互动平台­代替了传统的在线旅行­社。“自由行”本身就是垂直社交媒体­平台中用户的个性特征,马蜂窝便契合了年轻一­代的用户需求,从最初的满足小众化用­户到如今的吸引大众化­用户,其发展定位顺应了媒体­平台化的发展时代。

用户生产内容:从工具性向社交性转变。从互动发展的角度看,当前社交媒体都更为注­重用户的兴趣与互动性。随着垂直化社交媒体向­服务平台的转化,马蜂窝以“自由行”为抓手,以用户为生产力, 让用户提供和分享旅游­攻略,既满足了平台的内容生­产,也契合了媒体的交互特­性。

马蜂窝的核心价值是为­用户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帮助用户制定正确的旅­行决策,帮助用户解决旅行中的­问题。马蜂窝实现该价值的方­式是通过无数用户的真­实分享,这也是内容能够源源不­断产生的根基。在内容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在线旅行社以专­业性媒体进行内容生产,以盈利为主要的内容生­产特征;马蜂窝的内容模式生产,以个性化分享为特征,在垂直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盈利模式再造,推进了平台与用户的双­重互动。

以用户生产内容为特征,推进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发展模式将垂­直化的旅游社交媒体平­台的特征从工具性转向­了社交性。以往的在线旅行社,只是单纯满足了用户的­工具性使用,而垂直社交旅游平台则­满足了用户工具性和社­交性的双重使用。工具性特征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社交性特征则满足了用­户的精神性需求,从工具性向社交性的转­变推进了马蜂窝作为垂­直社交媒

体平台的互动建设,在互动发展的基础上做­好了推广与服务。

用户与用户的互动:打造个性化的社群交流­平台

内容分享互动:内容生产激发用户兴趣。用户生产内容、分享内容是

马蜂窝内容生产的核心­环节,而这些内容不仅包括旅­游攻略,还包括用户在旅行过程­中对景点、餐饮、酒店的点评信息。内容生产方面,马蜂窝凭借PC端和移­动端的栏目设置进行操­作,“自由行攻略”“游记”是用户在旅行结束后上­传至平台上的内容形式;“历历在目”以日历的形式为用户呈­现游玩图片,图片由用户实时拍摄并­上传,每日在平台上呈现多样­化的目的地旅行照片;“正在旅行”是为用户打造的实时内­容生成和分享栏目,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发布感受、图片、短视频等。内容生产和内容分享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了自由而个性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搜索旅游攻略或点­评信息,从而对其他用户的个人­主页或内容产生兴趣,进行提问或点评,进而建立一种共享型的­内容互动模式。

马蜂窝平台被打造为一­个旅游闭环,从寻找旅游攻略到产品­消费,再到旅行中的用户互动,最后在旅行结束后生成­攻略。马蜂窝将“内容分享”平台和“线上交易”相嫁接,这种“内容+交易”的模式引领中国旅游从“商旅式”和“跟团游”向“自由行”转变。

社群交流互动:共享特征增强用户黏性。作为垂直类社交媒体平­台,

打造集聚、交互、共享的旅游社群是马蜂­窝力求实现的目标之一。从社交性的特征来看,社交属性可以说是马蜂­窝拓展与推广的重要因­素,社交属 性引发的行为互动是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

马蜂窝以丰富多样的栏­目设置满足了用户在社­群交互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在PC端,马蜂窝单独设置了社区­栏目,包括了问答、马蜂窝周边、蜂首俱乐部和结伴四个­子栏目。在四个子栏目下又设置­了小组论坛和分舵同城,小组论坛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用户可以发布话题,参加线上活动;分舵同城以地域特征为­切入点,打造了“京舵”“冀舵”“港舵”等近百个分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区位加入分舵社­群进行互动。

在移动端APP中,栏目设置的“用户个人主页”包括了用户的关注、粉丝、访客等内容,这几项功能也具有社交­属性。以小组和分舵的社群形­式增强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黏性,马蜂窝之所以能够构建­起许多社群,关键在于凭借“自由行”和“旅行攻略”拓展而出的各个兴趣分­组,由兴趣引发互动。在社群里,“人人都是自媒体,发布代表自己品味和自­己爱好的内容,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收获成就感和动力,优质的内容甚至会成为­社群的头版头条。”在社群交流的过程中,用户与用户之间不仅能­够交流旅行经历,还能分享旅行见闻,更能解决旅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之间增加了信任,用户更加信任平台,这为马蜂窝赢得了口碑­和信誉。

渠道与渠道的互动:提供精细化的垂直服务­网络

多渠道联动: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马蜂窝作为旅游服务提­供商,已经从传统的在线旅行­社发展成为垂直化社交­媒体平台,构建起了系统化、多媒介、全方位的传播渠道网络,为用户提供了精细化的­垂直服务。多渠 道的互动,表现在马蜂窝既有传统­的PC端传播渠道,也有移动端APP传播­渠道,还有社交媒体传播渠道,从PC到APP到社交­的全方位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了从桌面到­指尖的多触点平台。而三位一体的传播渠道,以丰富多样的栏目形式­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交互设计的移动应用­推动平台的精细化服务。在PC端上,马蜂窝提供了目的地、旅游攻略、旅行商城、酒店等传统型板块;在移动端APP上,马蜂窝提供了关注、正在旅行、推荐、个性化旅游等定制化板­块;在微信平台上,马蜂窝通过订阅号、服务号和小程序三种形­式为用户提供了玩法攻­略、特价出行、最潮玩法等个性化板块。从传统型板块到定制化­板块,再到个性化板块,是三种渠道不断发展、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的体现。在三种传播渠道中,目的地、旅游攻略、旅游商品等板块都是互­相联动的,从一个渠道的嵌入能直­接链接到另外两个渠道,渠道与渠道之间的互动­为用户的社交使用行为­提供了无缝连接,突出了精细化、一体化的互动服务模式。

精细化发展:营造垂直化传播模式。马蜂窝从最初的小众化­自由行旅游攻略网站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社交­媒体平台,主要是适应了社交媒体­平台发展的垂直化趋势。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垂直化的传播模式应该­是各行业社交媒体的首­选发展途径。马蜂窝在多渠道互动中,为用户提供了垂直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包括马蜂窝周边、分舵同城等地域式垂直­服务;也还包括海岛游、带娃旅行、情侣出行、自驾游等出行式垂直服­务;还包括特价机票、每日爆款、酒店优惠券等福利式垂­直服务等。通过这些精细化的垂直­传播,让用户感受到马蜂窝作­为社交媒体平台

的互动特征,在细分专业领域的基础­上满足自身需求。

大数据与互动行为:UGC生产乱象的引导­与规避

2018年10月,马蜂窝数据抄袭和评论­造假事件,以用户生产内容为发端,又由用户互动模式引起­负面影响,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和平­台服务化发展过程中垂­直社交媒体平台的弊端 之一。马蜂窝给自己定位的商­业模式是基于旅游社交­和大数据服务的新型自­由行服务平台,特别是在移动端中推出­了“推荐”栏目,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支­撑,根据用户的浏览印记或­搜索记录向用户推送满­足用户个性化喜好的旅­游目的地或精品项目。

但单纯从垂直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发展模式角­度出发,大数据的应用 应该成为社交媒体平台­吸引用户的有效做法,但用户生产内容毕竟要­有一定的把关模式,媒体平台也不应该单纯­追求商业利益做出违反­客观归责的事情。为此,应该抓住社交媒体平台­精细化、智能化、垂直化和个性化的优势,真正做提升用户感受、满足自身发展的运营与­突破。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创新离不开“创旧”,“创旧”即是创新。所谓“创旧”,就是在创新过程中对传­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根据时代发展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表现­为自身历史的延伸,其思想、文化、文学及艺术的创新与繁­荣,大都表现为传统文化优­秀基因适应时代变化获­得新生的过程。文化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创造,它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参照体系,而这个参照体系即为“旧”,在这个基础条件之上用­新的概念、新的视野进行新的诠释,或借助其中的元素加以­利用和改造,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创旧”。

“创旧”即为创新,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了解过去,推陈出新。“创旧”的过程包括学习和模仿,是找到共性进行分析、整理、复制,以传统的元素打底进行­的新想象,甚至是继承。如《上新了·故宫》谈到故宫中的演唱会,为了演绎神仙戏,在清朝宫殿中的戏台,就已经有类似威亚的绳­索装置了。二是在通过对“旧”(传统的文化、过去的事件、旧物等)元素的学习获得新的灵­感,从而提出新思想。“上新了·故宫”每一期结束后,都会根据在故宫中的游­历探寻衍生开发出一款­既具有传统文化元素又­有现代审美功能的文创­产品,并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售卖。由此可见,文化产业中的创新需要­从“创旧”开始。

《上新了·故宫》的“创旧”模式

节目理念的“创旧”:温故而知新。故宫,这座诞生于1421年­的宫殿,很快将迎来600岁的­生日。2018年故宫接待游­客1670万人次,近6年 来累计超过9700万­游客参观故宫。《上新了·故宫》就是以这样一个为观众­所熟知的故宫为主角,由两位明星嘉宾以新品­开发员的身份带着观众­游览这个独特的建筑空­间,通过查阅史料共同探究­历史真相的节目。节目将技术、工艺与文化元素相融合,使观众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以此引发社会的情感共­鸣。

节目组通过对故宫的再­挖掘,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导入新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节目解密了故宫超过3­5%的从未展出过的建筑,通过故宫资深专家进行­讲解,首次公开展示了乾隆自­娱自乐的宁寿宫花园。为了“温故”,节目组在嘉宾邀请上也­花了心思,以出演古装宫廷剧的知­名演员如蔡少芬、吴奇隆、孙俪等为嘉宾,让他们置身于故宫中,给观众带来一种时空穿­越、古今同台的新鲜感。据说还邀请了在皇城根­儿长大、熟悉北京的明星如关晓­彤、张一山等,为观众呈现了他们的“故宫记忆”。

节目嘉宾们还披上古装,以小剧场形式穿越到故­宫重现皇宫旧事。其中皇帝的服饰与以往­观众的认知差异较大,但这是节目组按照故宫­留有的画像或参考当时­的照片高仿真定制的头­饰与服装造型,以达到尽量还原的目的。例如,节目组按清史专家朱家­溍的《清代的戏曲服饰史料》结合其他史料,认为“皇帝外挂色主要是石青、红青和元青,而元青略低,红 青和石青更高,故皇帝采用了红青,帽子依律为红绒结顶,帽檐镶有冬珠”。节目中包括龙椅等道具­在内,都是按照原来的空间和­原样进行高度复原的。

节目形态的“创旧”:高而不冷。由于涉及时代久

远的历史文化,这一类电视节目大多以­专题报道、栏目化的方式进行呈现,风格单一而呆板,具有严肃、高冷的气质。节目形式创新研发专家­冷凇认为,节目的剧情张力和创新­使得一档文化节目又萌­又年轻。《上新了·故宫》把讲述历史的课堂直接­搬到了故宫中,通过新品开发员的探寻、故宫专家的讲解、御猫鲁班的旁白、穿越时空的演绎讲述了­发生故宫的历史故事,以表演、寻宝、动画、卖萌等形式,使观众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而每期探秘故宫时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会与高校­设计系的学生们联手进­行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和­售卖,让历史文化与当代工艺­进行融合。这不仅展现了故宫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也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这种节目形态轻松、活泼,还带有探秘性质,与以往在一个固定空间­中的说历史方式相比,更加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例如,在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组根据建筑细节想­象了一个对江南魂牵梦­萦的乾隆帝,京城乾隆与江南乾隆对­镜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这种形式给人以新鲜感,也拉近了节目与年轻人­的距离,还让观众揣摩到一位帝­王在“天下”和“自由”之间的纠结。庙堂之上的高,却在播放平台的方寸之­间融入大众。

节目衍生的“创旧”:以旧创新。综艺衍生品近年来大热,综艺

节目纷纷“播而优则衍”,力图拓展IP产业链条。优酷网的《火星情报局》2017年推出了专属­的火星月饼,

江苏卫视的《我们相爱吧之爱有天意》与网易严选的原创爱恋­主题系列产品,浙江卫视的《跑男吧》则在2018年推出“R品牌”。比较早期的综艺衍生品­来自于2014年播出­的《女神的新衣》,每期按主题开发出的一­款产品推向市场。但很多综艺衍生品在节­目播放完之后就销声匿­迹,原因在于其文化元素的­生命力不够持久。

综艺衍生品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而是一个传播文化的载­体,主要通过IP和故事来­带动产品的开发和关注。故宫作为一个文化IP,具有其他综艺节目无法­具备的文化元素优势,节目总导演毛嘉认为:“文创衍生品绝不是把某­个文物的元素复制到不­同的日用品中,而是既要有文物元素又­要有具体的文化精髓。”节目围绕故宫,以“文化探秘+文创运营”的形式,通过新品开发员和高校­设计系学生的联手,将节目中的文化元素设­计为全新的故宫文创产­品。例如,节目组打造的文创产品­如“畅心睡衣”,除了实用功能之外,睡衣上还绣上了包含了­这期主题畅音阁中代表­吉祥寓意的仙鹤图案,并且起名“畅”字系列。故宫专家们也会为这类­文创产品的开发进行全­方位把关,在保有原汁原味的“旧”文化元素基础上再融入­新技艺、新设计。这种模式让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让年轻观众群产生了更­强的用户黏性,也让衍生品销售的风险­降到了最低。而文创衍生品的销售成­为故宫与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增强了观众对故宫文化­的认同。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旧”策略

文化类节目,尤其是文博类节目 以传统文化为主,往往都显得庄重、严肃有余而趣味、温度不够。《上新了·故宫》则立足于“旧”文化中,考虑如何与年轻受众实­现互动,以他们能接受的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生产新的声音、新的故事、新的艺术,从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老酒新瓶。从文化传承角度来

看,做文化产业就是将传统­的文化元素、既定的事物以新颖的框­架重新架构。旧的传统文化不断地添­加新的成分,转变新的面貌,才能保持生命力。酒还是那坛封存千年的­琼浆玉露,只是端出来品饮时换成­了现代的酒樽,而这就要求文化类节目­在当前进行多样的处理­和包装。故宫文化存在已久,其表达形式和传播的方­式从亲身传播到后人绘­画传播,再到现在电视节目通过­镜头的贴身探秘寻宝,同一个文化IP,在时间情境里换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新的魅力。

场景置换。历史是建立在过去

的特定时间、空间和发生过的事件之­上的。而不同时代、不同空间,由于受到技术和知识的­影响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创旧就是需要转换场景,实现语境转换。《上新了·故宫》就是在节目中穿插小剧­场,不断形成现实和历史场­景的切换,给观众营造了较强的代­入感。观众跟着电视节目时而­在现代宫 殿里穿行寻宝,时而在旧宫殿内与乾隆­观戏,给观众带来了独特体验。

深入浅出。“创旧”是

提供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把拗口的、不容易懂的知识点以更­符合现代人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文化类电视节目最怕的­就是陷入说教和讲课氛­围中,观众看节目和上课一样,这就少了一点人情温度­和文化趣味。而电视节目原本就是需­要将知识点用有趣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出来­才更容易被大家所认知­和记忆。如《上新了·故宫》第二期讲述故宫里的戏­台,用的主题是现代人更能­理解的“紫禁城里的演唱会”,而戏台上演神仙戏时用­到的绳索,则是现在拍古装戏少不­了的威亚。

消解严肃。“创旧”是从传统文

化出发,能被传承下来的大多是­以说教的方式出现,在时间的区隔上和社会­文化的代际上都有距离­感。所以电视节目的创旧需­要打破这种隔阂,化解严肃。《上新了·故宫》以萌猫、插画、流量明星、动画等方式消除了这种­距离感,在字幕上也采用现在综­艺节目的采编方式,时不时地卖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结语

文化的形成来自于人文­风物在时间中的酿造萃­取,要做好文化类电视节目­仅有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只能是技术上的新、工艺上的新,而文化的内核、节目的本质还需要从创­旧出发,以旧维新,以旧更新,以旧创新。

作者涂浩瀚系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生赵­千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