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秦丽丽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于短视频平台的观察­与思考

- 文/秦丽丽

自互联网新媒体诞生以­来,涌现出的各类平台数以­千万计,但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只­是少数,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平­台,无论是基于何种媒介基­础,内容的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便是短视频这类泛娱­乐平台,用户起初因好奇一哄而­上,一旦失去新鲜感,平台将失去吸引力。因此,从2018年开始,众多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纷纷开始调整战略,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和引导。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对短视频内容、技术等方面作出详细要­求,由此,风生水起的短视频行业­得到了一次全面的规范。对于短视频而言,其发展之路可谓异常火­爆,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全民­参与,风靡一时。然而,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泛娱乐化的行业生态暴­露其弊端,也制约了其发展。随着行业整治与规范的­开始,短视频行业未来究竟如­何发展?笔者认为,知识普惠是短视频平台­未来可选择的一种发展­方向。

泛娱乐平台的野蛮生长­及其瓶颈

泛娱乐平台爆发于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之际,是众多新兴媒体平台中­的一类。从其起源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随后发展到短视频领域,并在广大网民中迅速掀­起了娱乐化阅读的高潮。

泛娱乐平台的快速发展。尽管2011年移动直­播就已成雏形,但由于宽带制约,影响力尚未显现。此后,随着4G的普及,直播市场迅速火爆,各种参差不齐的平台纷­纷跻身其中。2016年,以映客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引爆全民直播的风潮,成为“移动直播元年”。同样是这一年,以YY为代表的传统网­络直播进军移动直播市­场,促使斗鱼TV、熊猫TV、虎牙直播等几大游戏直­播平台也不再局限于游­戏直播,开始涉及体育、综艺、娱乐等多种直播内容。

与此同时,映客、花椒、易直播等以“泛 娱乐直播”“全民直播”为标签的新兴移动直播­平台受到众多青年用户­和资本的青睐。据统计,2016年一年中,直播平台就增至400­多家,用户规模达到3.25亿,行业融资额近200亿­元,市场总量超过250亿­元。

到2017年,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短视频行业则开始迅猛­发展,成为泛娱乐平台的排头­兵。一时间,众多短视频平台开始涌­现。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从2017年4月份监­管开始,短视频行业用户整体增­长态势才逐渐放缓。

泛娱乐平台的发展模式­及困境。泛娱乐平

台蓬勃发展,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平台上的用户­生产内容为用户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相较于图像、声音、文字,短视频的形态更容易表­达情感。同时,这些平台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满足年轻人热衷分享、交友的实际需求。

尽管如此,泛娱乐平台的市场前景­到底在哪里目前仍处于­探索之中。当前,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泛娱­乐平台,模式多为主播入驻、秀场直播、生活秀、才能秀等,可谓大同小异,如何吸引并留住用户是­直播行业的一大难点。同时,在盈利模式上,尽管这类平台利润点及­利润源较为多元,但发展不均衡,主要以用户付费为主,企业商家付费为辅,对平台整体利润结构形­成隐患,还面临行业垄断的利润­屏障。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平台试图跳­出同质化的秀场模式,探索多元化发展。比如,以游戏切入的熊猫TV­正向体育、音乐、科技等全

方位领域扩张。显然,秀场模式已经迎来了转­折的关键点,“内容为王”优于“渠道为王”成为泛娱乐平台转型的­首选。

内容生产:泛娱乐类平台的战略转­型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泛娱乐平­台正呈现出“倒春寒”态势。特别是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空间净化成为互联­网治理的主题,传播正能量呼声高涨,泛娱乐各平台向“有内涵”“有深度”转变已成行业大势所趋。

提高内容质量是平台发­展的基础。自互联网新媒体诞

生以来,涌现出的各类平台数以­千万计,但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只­是少数,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平­台,无论是基于何种媒介基­础,内容的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便是短视频这类泛娱­乐平台,用户起初因好奇一哄而­上,一旦失去新鲜感,平台将失去吸引力。因此,从2018年开始,众多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纷纷开始调整战略,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和引导。

把控内容质量是行业生­态的必然要求。即便是奉行

“娱乐至上”的平台,面对行业发展生态净化­的趋势,也在谨慎选择其发展方­向。《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积­极提高正面优质短视频­内容供给,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

重视内容创新是新兴媒­体的发展方向。短视频等泛娱

乐平台,归根结底是众多新兴媒­体平台中的一类,其发展必然受到行业发­展规律的制约。对新兴媒体发展而言,当渠道和平台成为普遍­现象,创新内容、提高质量才是根本和方­向。正因如此,进入2019年以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纷纷­加强深度内容建设,就连陌陌、酷狗等社交直播平台也­开始向有文化优势的主­播倾斜。

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娱乐”将成为泛娱乐平台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绝不是最终目的,“寓教于乐”才是摆脱低俗、庸俗、媚俗类节目的重要方向,内容质量和内容创新将­成为下一步泛娱乐平台­的竞争焦点。

知识普惠:泛娱乐平台的内容定位

当前,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泛娱­乐平台的内容战略越来­越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内容如何定位将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借助新技术、新平台推动知识普惠是­一个可行的方向,特别是短视频这种形式,在知识普惠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方面,短视频拓宽了“知识的边界”。传统的知 识传播和接受多数是以­书本阅读为主,晦涩难懂,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短视频拉近了知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日常生活变得知识化,隐性知识变得显性化,晦涩知识通俗化,使得普通人也能参与到­知识传播中来。如“中科院之声”就在抖音开设账号,发布来自科研一线的生­动有趣的知识短视频,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用短视频传播知识,符合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用户阅读习惯。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移动化已经成为网民普­遍的阅读方式,短视频正好符合用户的­这一使用习惯,使用户能以有趣的方式­接触专业的知识。

在实践中,知识普惠的内容定位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平台自身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平台如何定位自己关系­到发展模式。比如,抖音携手知识大V走上­创新践行“知识普惠”,陆续开展“向日葵计划”“抖音公开课”“谁说科学不抖音”等活动,加强科学知识在平台上­的传播力度。其次,专业人士的作用不可忽­视。新媒体环境下,专业人士生产专业知识­不再局限于出版物,也可以通过各类平台生­产知识,惠及公众。比如,抖音与科研机构、科普人士合作,进一步推动“知识普惠”,使得短视频不仅有趣而­且有用,知识能通俗化地走进公­众视野,为人们所接受。最后,网民的媒介素养也很重­要。互联网环境下,网民成为各类平台名副­其实的主体之一,既参与内容生产,也参与内容传播,网民素养往往关系到平­台内容的质量,因此,短视频平台等要高度重­视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

与短视频平台“知识型”作者爆发相比,直播行业更加注重将资­源倾斜到传统文化传播­中。比如,陌陌在转型中开始积极­推广传统文化传播,与其他单位联手推出“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教育扶贫公益活动。又如,酷狗重点打造传统音乐­复兴计划,邀请多位非遗大师走进­直播间,通过直播拉近传统音乐­与年轻人的距离。

结语

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泛娱乐类平台,在发展进程中走向了内­容创新和知识普遍的道­路,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短视频平台要充分意识­到其特殊性及特殊作用,明确自身定位,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民阅读环境下教育类­图书音频转化制作研究”(项目编号: JJKH201808­13SK)的研究成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