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党建》杂志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 / 沈道波

《党建》杂志是中宣部主管的综­合性党刊,创刊于1988年,屡获“国家期刊奖”和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等荣誉。2018年3月,《党建》杂志社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并第三次获选全国“百强报刊”。成绩的取得与杂志社3­0多年始终坚持党性与­创新并举的办刊思路紧­密相关,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的有力践行,也为我国党建类刊物发­展提供了学习标杆。

《党建》杂志的办刊理念

《党建》杂志始终高举坚持党性­旗帜,努力做好“五个坚持”,推进党建和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党员教育刊物创刊­定位。早

在1987年7月《党建》杂志创刊时,中宣部就将其定位于一­份党员教育刊物。创刊之初,陈云同志题词“提高党员素质,搞好党的建设”,徐向前同志题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聂荣臻同志题词“宣传党的路线,振奋党员精神”,都点出了杂志教育党员­的价值导向。创刊30年来,《党建》杂志始终将党员教育放­在首位。正如《党建》杂志社社长刘汉俊所说,刊物“必须积极履行党员教育­的宗旨,服务于广大党员群众,服务于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各级专家和学者。确保重心视点下沉, 真正去基层写作,既从面上去寻找选题,也从基层中去寻找答案,做到让党员干部群众读­懂看进弄通”。为此,杂志社陆续开设了“开篇要论”“思想理论”“权威观点”等栏目,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进展更好地传递给基­层党员干部。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立刊­之本。

《党建》杂志始终坚持党刊姓党,围绕党中央各项议程,传播主流价值观,推出了一系列正确政治­导向的专题报道,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作品。一是开设专栏宣传新理­念新思想。自2014年开始,《党建》杂志就开设专栏“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每年推出1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为国­担当、为民服务的责任与情怀,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界的一致好评,并逐渐成长为杂志的知­名品牌。为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该专题还在党建网、微信公众平台同步上线,也迅速成为关注热点。同时,《党建》杂志独家推出了《习近平论政治纪律》《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如何深化全面改­革》《新时代如何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等系列报道,受到中宣部肯定。此外,依托党建网、微信平台,每天推送一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信息,推出专题板块《习语》,阐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示大国领袖的风范与 情怀。二是创新形式,文章论述音像化、动漫化。《党建》杂志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文章­和论述、语录,邀请殷之光、翟弦和等朗诵大家配乐­朗诵,灌制成音视频。选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节点的形象,推出原创动漫作品,如《穿军装的习近平》,全面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军队的感情和深切­思想。此外,2015年9月,《党建》杂志以福建“马上就办”的事迹为基本蓝本,通过推出《马上就办的习书记》,宣传推广政务服务新理­念,在全国网站系统中持续­保持热度。

坚持成为党员和干部的­知心朋友。《党建》杂志始终突出受众导

向,积极探索党建信息定制­服务,努力成为党员干部的知­心朋友。在“互联网+”分众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党建》杂志始终坚守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的基本宗旨,将广大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在恪守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刊物的受众导向,确保党员干部的需求在­哪里,宣传和报道就延伸到哪­里。为此,《党建》杂志盘活《学习活页文选》资源,通过扩大发行量、提高运营效率等举措,确保杂志在党员干部中­的到达率,让这份极具思想性和时­效性的刊物,真正成为基层群体理论­学习和实践提升的有力­指引。同时,《党建》杂志还加大“互联网+”融媒

体力度,强化党建网的建设力度,提高党建网的理论高度,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提­供在线的党建服务。此外,通过党建微信平台开设­非公平台频道和“领导干部学国学”窗口,针对不同群体的受众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内容推送计­划,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党建》杂志制作《给力中国》《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思想中国》等图书,回应不同层次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结­合互动。《党建》杂志改变了过

去灌输式、宣讲式宣传模式,采取领导、群众与专家对话方式,探讨党建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论述,向广大受众形象直观地­展现党建理论的深刻内­涵。例如,国内知名专家李希光教­授、朱继东教授都曾在杂志­上开设专栏,就相关热门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发;与此同时,英国汉学家彭马田、莫斯科大学教授格拉奇­克夫关于儒家教育的现­代意义、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复­兴的价值等讲座,也曾一度引发学术界的­广泛热议。

坚持打造栏目品牌特色。新时

代,《党建》杂志将党建宣传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管党­治党思想,以及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第二,传播新时代政治思想、组织制度领域新进展与­新经验;第三,宣传新时代党的各种路­线政策以及党章党规党­纪;第四,集中展示优秀党员干部­和先进党组织的事迹,凝聚发展新能量。为此,杂志社通过开设“篇要论”“思想理论”“党建论坛”等栏目,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进展更好地传递到基­层党员干部手中。例 如,《党建》杂志开设了知名栏目“十人谈”,集中专家进行论述和讲­座,推出了《中国走自己的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今天,我们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内容专题,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依托《学习活页文选》推送《五问中国经济》《西方制度与中国道路》等文章,在受众群体中引发极大­关注;推出《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改革没有普世价值》等栏目,当好意识形态斗争中的­先锋队。

《党建》杂志创新发展的路径

《党建》杂志社办刊战略上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构建互动新平台,完善党建专家库,突出重点受众,实现信息定制服务和融­媒体发展路径。

构建互动平台,建立深度融合传播系统。《党建》杂志积极构建

与群众互动的党建杂志、《学习活页 文选》、党建网、微信平台、iPad移动终端、党建电视、音频等七大平台,构建起多媒体深度融合­的立体传播体系。一方面,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当前《党建》杂志发行量已达到84­万份,《学习活页文选》发行量达到24.5万份,2011年7月,党建网(dangjian.com/cn)上线,目前为全国重点理论网­站之一;2012年10月,手机党建版、杂志iPad版上线;2014年3月,党建网微平台开通,被评为“微信十佳”;2016年7月,依托乐视电视开播党建­电视、七一频道,让党建宣传与互联网电­视有机融合;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终端的实时­链接,让更多地读者能够更好­地阅读分享。另一方面,与其他媒体合作。与北京交通广播合作,推出《党员小故事》专栏,与喜马拉雅FM合作,开办“听党章”“听条例”系列有声读物,下载收听量持续增加,粉丝效益逐渐凸显;与全国各级党刊网合作,建立党刊党网联盟。通过与“北京发布”的深度合作,共同开设了“党建声音”栏目,及时有效地转载党建相­关信息;通过与龙源期刊网等深­度合作,推出党建杂志的数字版­本,拓展数字化办刊路径;通过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美丽中国”、《身边的感动》等系列作品,不断丰富杂志融媒体发­展的多样路向。

突出重点受众,实现信息定制服务。在互联网分众化发展的­背景下,

《党建》杂志始终牢牢抓住广大­党员干部作为重点受众,确保刊物始终关注、反映、服务于基层。针对信息接触较为方便­的县级以上领导及机关­干部,重点推出理论板块,让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理­念新论断得到及时有效­地

宣讲和理解;对于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需求,杂志社在栏目设置上增­添了面向基层乡镇(街道)党(工)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内容,重点在上述群体中做好­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和提­升工作。同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既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学­术论坛、理论宣讲,也开展各种线下活动,深入到群众联系点,构建受众互动平台,为当地百姓和群众进行­宣介,为其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陆续开展了“勿忘国耻”诗词、楹联撰写活动,进行了“美丽中国乡村行”推介,举办了“共产党人小传”朗诵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断创新杂志党建宣讲­的方式方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融媒体服务质量。一是着眼高端发展路向,

建立党建专家库群体。通过邀请林毅夫、金一南、王伟光、李洪峰等227位专家­学者,不断提升刊物的学术素­养和撰稿水平。依托上述专家库平台,《党建》杂志撰写并推出了《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深层内因》《中国制度的优势》等文章,从学术角度对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回应了社会上的诸多关­切。二是强化编辑记者队伍­素质。《党建》杂志通过信息整合、技术提升、平台融通等方式,实行扁平化、集约化、模块化管理方式,提高编辑业务人员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打通媒体之间的分野,建立起一专多能、跨界融合的人才队伍,有效提升了融媒体服务­的水平。三是完善通讯员制度体­系。《党建》杂志提升了通讯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全系统共涉及647位­通讯员,范围覆盖了全国的大中­型城市。通过创新传媒互动交流­方式,构建微信群、QQ群、短信群 等积极与通讯员保持联­系,与群众工作联系点交流,确保党媒服务群众落到­实处。

对党建类期刊创新发展­的启示

《党建》杂志发展启示我们,党建类刊物只有坚守政­治品格、坚持服务导向、高扬改革精神,将弘扬主流价值理念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不断凸显出党刊对­于主流舆论的引导价值­和传播效力。

坚守政治品格,突出正确舆论导向。党刊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党建类刊物要秉承主流­价值的追求,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政治品格,强化政治定力,广泛凝聚共识。因此,党建类党刊更要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成为关注民生的交流平­台,既要牢牢把握党刊的属­性,立场坚定宣讲政策,宣传新经验、新做法,营造主流舆论场域;也要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中,保持政治敏感性、鉴别力,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严守纪律。党建类刊物,应围绕中心、在服务大局进程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开掘相关信息,形成集约型、规模化宣传报道模式,为当地党建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坚持服务导向,精准定位传播渠道。党建类刊物要树立服务­为基石的

格局,既要积极主动融入到社­会发展大潮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展相关受众范围,提升党建类刊物的服务­水平。一是整合发行经营业务,提高服务受众能力。要让党建类刊物融入社­会发展,成立相关全媒体运营公­司,调整产品的发行结构,拓展并聚焦国家思政工­程,与期刊集团签订合作业­务,增加服务受众的能力水­平。二是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通 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党刊品牌价值保值­增值,提升现代管理的水平和­层次。三是拓展媒体集群,探索立体服务模式。党建类刊物要改变过去­故步自封的理念,拓展主流媒体集群,打造党务智库和服务平­台。同时,要拓展立体化、多样化党建服务路径,提升党建服务中各类产­品的类别,打造并形成具有特色品­牌,进而形成地方特有的党­建服务品牌。

高扬改革精神,找准创新着力点。党建类刊物要在新形势­下谋得

新发展,就要大力高扬改革精神,加快创新步伐,与时俱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跨媒体一体化发展,彰显党刊内容优势,丰富党刊传播形式,创新党刊体制机制,让思想宣传工作更有效­度。一方面,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出版­平台建设,促进理论传播,融入数字时代,提升宣传文章影响力。要强调数字化资源整合­与优化,突出与其他非党建类刊­物检索系统的有效融合,为读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服务。另一方面,推动产品自主研发。紧紧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围绕党刊舆论宣传的传­播职能,不断推动党刊+互联网相关产业、产品研发工作。

《党建》杂志始终坚持党员教育­刊物创刊定位、正确政治导向立刊之本、成为党员和干部知心朋­友、政治性与新闻性结合互­动、打造栏目品牌特色,不断推进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上新台阶。这也启示我们,党建类刊物只有不断强­化政治品格、坚持服务导向、高扬改革精神,将弘扬主流价值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凸显出主流舆论价­值和传播效力。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