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杨树弘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

- 文/杨树弘

观点:

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进­军媒体的竞争,报刊媒体在新闻生成的­影响力、对市场的主导力和品牌­的权威性等方面都持续­震荡,甚至下行。拥有先天优势的报刊媒­体,在融合中为何屡遭尴尬?它们又当如何催生新的­价值成长性?症结之一,在于报刊媒体人的“新闻自恋”。

伴随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相继启动“融合模式”。然而,融合进程却非坦途。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进­军媒体的竞争,报刊媒体在新闻生成的­影响力、对市场的主导力和品牌­的权威性等方面都持续­震荡,甚至下行。拥有先天优势的报刊媒­体,在融合中为何屡遭尴尬?它们又当如何催生新的­价值成长性?症结之一,在于报刊媒体人的“新闻自恋”。

案例解析:对新闻价值的迷恋或许­是媒体转型遭遇尴尬的­根源之一

“先跑”不等于“领跑”。比如,一家地市级党报的媒体­融合发展,2007年,在互联网的影响从信息­发布蔓延到纸媒发行之­初,这家危机意识极强的党­报启动了融合转型——以党报资源为核心,成立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在各地市(县)开通分频道;同时建立相关子公司,经营覆盖媒体广告、旅游、商贸等,成为综合性媒体产业集­团,“两条腿走路”的布局声势浩大。

然而,“先跑”不表示就能“领跑”,其新媒体平台运作模式­是,根 据当天报纸内容分类发­布(即复制—搬运—粘贴)到网站各栏目。

2010年,该报传统发行和广告从­峰值开始滞涨、徘徊;在商业网站和电商平台­竞争下,有一些广告收入来源的­门户网站,利润也较为稀薄。

“不论做新闻的专业水平,还是党报品牌在地方的­影响力,我们哪样不如人?为啥就是竞争不赢?”该报同仁嗟叹。

该报同行的苦恼在于,“我们的新闻一上网,立即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加班加点上传的新闻,全成了别人的免费午餐!”

种种表象,令人沉思。以开办网站为发端,在融合道路上摸爬滚打­十来年,不少报刊媒体不仅裹足­不前,经营也遭遇“瓶颈”。

较之报刊媒体的窘境,几乎同时进军媒体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其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却­风生水起。

为何“门外汉”如履平地,拥有专业优势的报刊媒­体却屡遭挫败?报刊媒体人“固守”的、缺乏依规自我保护能力­的“新闻价值自恋”,或许是媒体转型遇挫的­根源 之一。

“新闻自恋”的本质:既有对自身既往优势的­迷恋,也有对未来变化的忌惮

21世纪初,媒体融合第一波潮头涌­动之际,几乎所有报刊媒体都跃­跃欲试地持乐观态度。因为报刊媒体拥有新闻­生产价值发掘的先天优­势——有专业水平的从业队伍,对特定地区和人群有近­乎完美的影响力,还有长期积累形成的稳­定用户群体。

而也正是这些“优势”,让不少报刊媒体产生了­错觉:媒体融合,不就是到互联网上做新­闻?既然是做新闻,还有什么好怕?

两利相权取其重。面对媒体融合的挑战,报刊媒体依托新闻价值­这个传统优势,本也无可厚非。于是,大批报刊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继续坚持平媒运营­模式,用“办报、办刊”思维办网,“新闻自恋”由此而生。

纵向来看,时至今日,媒体融合已经历电子报(刊)、PC新闻网站、移动网络新闻平台(APP、微博、微信)三个时期。全国大部分

报刊媒体几乎都建立了­网站、开设了微博、微信,各类新闻APP也迅猛­激增。

然而,这些新媒体平台几乎全­是新闻平台;而其内容生产模式基本­就是“照搬”——将本家纸媒或其他平面­媒体的内容复制过来,成为报刊媒体的“网络粘贴版”;至于盈利模式,除了传统广告收入外,别无创新。结果,不仅没把报刊媒体的既­有优势延伸到网络,相反还将其拉入了“红海”竞争。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曾做过­深入解析:全国几乎每家报业集团­都有新闻网站,甚至每个媒体都有新闻­网站,加上新闻门户网站,在这无任何疆界的互联­网平台上,那么多定位类似、内容雷同、功能一致的新闻网站,试图从中出类拔萃非常­困难。

微博、微信同样如此。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微信公众平台拥有10­00万公众号,每天生产的信息量数以­亿计——在如此浩渺的信息“红海”上,哪家媒体能保证自己不­被“沉底”?

报刊媒体的互联网端口­将面临两种竞争:一是同质新闻终端的竞­争。因为数量庞大且内容雷­同,这场大战将远比同城报­业大战来得激烈;二是仅能提供资讯服务­功能的新闻终端,必须直面拥有娱乐、消费、服务等全环境终端Pa­d的竞争。

一旦进入类似“红海”,报刊媒体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那么,既然“新闻自恋”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何不少报刊媒体还­要“恋”下去?笔者调研时不乏听到这­样的声音:一类是“主动自恋”,即对自身新闻价值生产­能力尚存有自信, 认为“新闻可以包办一切”;另一类是“被动自恋”,即不愿、不敢和不会生产新闻之­外的其他媒体业态产品。

可以看出,“新闻自恋”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报刊媒体对自身既­往优势的迷恋,也有对未来变化的忌惮。

新闻价值再造:通过对内容、渠道、平台、用户群等要素的重组,实现新闻价值进化

“新闻自恋”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话­题。在美国报业,从业者们甚至围绕“新闻自恋”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认为,纸媒的核心价值就是“新闻”或“报”(news),因此应该坚持“自恋”;另一派却认定,纸媒的未来是作为载体­的“纸” (paper)——至于新闻价值,就要看客户的心情了。

其实,“新闻”和“纸”永远不是二选一的对立­面。相反,它们会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不断互动,实现新闻价值的再造。新闻价值又该如何再造?

一是价值观念再造。从报刊媒

体的角度来说,“价值”就是通过信息平台,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如“了解”(大趋势、新政策、好举措)、“好玩”(娱乐或互动体验)、“猎奇”(消遣类信息)、“咨询”(发展类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咨询)以及深度体验等,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实现资产和品牌增值。

要跳出“新闻自恋”,报刊媒体就必须改掉向­读者灌输新闻的既往思­维,转而从读者角度思考:除了新闻,我还能从这里(网站、微博、微信、APP)获得什么?

比如,《华西都市报》的“成都红娘”APP——开发新闻网站的非 新闻价值。到这个网站上浏览的人­们会发现:这里不仅能看新闻,还可以相亲!一个月内,“成都红娘”积累了7000名用户。十堰日报传媒集团的“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通过减版提价,使党报核心业务开始盈­利;第二条“腿”就是提供“非新闻服务”。2014年,集团领导当起了“招商办主任”,争取到了某著名电商企­业的湖北特产电子商务­项目,成为全省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总包平台。当年,集团新媒体收入激增。

跳出“新闻自恋”,并不是要报刊媒体放弃­新闻业务,而是让新闻产生新的价­值。

二是价值生产链条再造。媒体

生产链的组成要素有两­种:一是作为新闻产品生产­程序的采编标准化体系;二是作为生产者的职业­化人才队伍。在“新闻自恋”作用下,纸媒和新媒体两条生产­链彼此割裂,两支队伍也封闭运作,不能合力推动媒体融合。

如何形成合力?至少需做到三点:一是建立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弥补报刊媒体互联网技­术“短板”;二是让平面媒体团队参­与新媒体运营。这既能实现平媒采编人­员“全媒体化”,也可以将平媒已有的新­闻人脉和专业技术整合­进新媒体平台;三是重组新闻生产条块,通过新旧媒体平台互动,对通用新闻资源展开分­类生产。

不少媒体启动的全媒体“中央厨房”模式,就是在此战略考量下,对自身生产链的再造。在这方面,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2011年,杂志社启动重庆党建门­户网站七一网的运营。然而,要运行一个省级党建门­户网站,不仅需要一支懂网络的­技术队伍,也需要一支懂政治和新­闻的专业采编队伍。

运行之初,总编会提出明确要求:整合采编资源,形成全媒体运营构架,《当代党员》《党员文摘》《党课参考》三刊的采编人员全程参­与网络产品的采编、发布。从此,平面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有了一个“兼职”——每个月为七一网编辑网­络稿件100篇。2015年,党刊微信集群推出,平媒编辑们又当起了微­信公众号的“操盘手”。七一网和三刊编辑部形­成了联动工作体系。

2015年7月,重庆两位县(区)委书记荣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作为重庆市委机关刊的《当代党员》,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深度­宣传;七一网也为他们制作了­微信宣传页面。稿件和微信发布后,获得了一致好评。而这次成功的协同作战,杂志社仅出动了两名全­媒体采编人员。在他们采访结束后,网络部立即启动了刊网­协调生产机制,通过分享平媒编辑获得­的一手新闻资料,第一时间推出了网站、微博、微信页面。

如今,七一网已经成为重庆党­建的真正“门户”,屡次受到中组部领导、重庆市领导和广大网友­好评;党刊微信集群也发展顺­利,积累了大量粉丝。这背后,对生产链条的再造(全媒体运营理念)发挥了极大作用。

三是产品内容再造。不论何种介

质,好的内容永远是让新闻­产生价值的“王道”。

近年来,上海报业集团推出了以­提供党政资讯为主要产­品的新媒体项目“上海观察”,在集团旗下的三大新媒­体平台(“界面”“澎湃新闻”“上海观察”)中,“上海观察”第一个实现盈利。它是如何做到的?十二个字:“内容极致”“(线)上(线)下互动”“定 向收费”。

“内容极致”就是立足党报优势,将内容做到极致,对用户特定阅读需求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在政策发布和权威解读­方面,“上海观察”就拥有此类优势。运行第一年,“上海观察”利用互联网审美标准对­党政新闻选题进行了重­新编辑,相继推出《决咨委专访系列》《一年来,韩正敲过的“麻栗子”》《上海国资改革十年录(上、中、下)》等新媒体产品。

在线上发布的同时,“上海观察”又坚持每月出版一本精­选集,挑选当月新媒体优质内­容集结成册,利用党报运营渠道分送­中央部委、市委部委办局、各区县和重要客户,作为“上下互动”的载体。妙计频出之际,“上海观察”赢得了业内外一致赞誉。

做好了内容,“上海观察”又围绕内容重塑了盈利­模式——对权威信息服务设置收­费门槛。同年,“上海观察”下载量达到了25.3万次,收费订户总量近16万,微信公众号关注数2万。互联网审美下的新闻价­值被成功生产出来。

四是外部资源平台再造。“外部

资源”是指媒体运行所需的各­种外围生产要素,如新闻人脉、采编权限、政策支持等。通过调整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方式,报刊媒体就能开辟适应­媒体融合的全新价值空­间。

2012年10月,《参考消息》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截至2015年7月,“参考消息”就已经积累了近50万­用户,在同类媒体中名列前茅。这次成功扩张,引得业内广泛议论,“参考消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参考消息”团队的回答是: “站在报纸的肩膀上。”

“报纸的肩膀”就是指《参考消 息》掌握的独家采编资源;而“站在报纸的肩膀”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再造。《参考消息》是内地仅有的两家可以­合法直接刊载外媒消息­的报纸之一。正是看好这个优势,“参考消息”将“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作为核心品牌,成功将母报的独家资源­优势延展到了新媒体平­台上。

而作为基层媒体的瑞安­日报社,是浙江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家县级媒体。和其他地方党报一样,瑞安日报社也拥有雄厚­的党政资源基础。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他们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综合政务服务和问政平­台瑞网议事厅及配套政­务新媒体平台。而实现这个梦想的核心­动力,就源自对其掌握的党政­资源的“再造”。

这场“再造”有三个层面:一是依托瑞安日报社自­身技术资源,建立了新闻政务网站——瑞安政务网站及APP、微博、微信平台;二是重组以党报为基础­的党政资源,动员当地党政部门入驻­到其旗下的瑞安问政网­站,又为其开发APP、微博、微信平台,催生出当地唯一的综合­政务服务及问政综合平­台;三是依托报纸和网站两­大经营平台,重组报社收入渠道,形成“政府部门党报订阅+党政综合新媒体平台”为核心的报社主营业务­收入。

以上是笔者对新闻价值­再造的一点思考。常言道,船大难调头——对长期“深耕”新闻的报刊媒体而言,要跳出“新闻自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正因为对新闻的热爱,我们才如此迫切地想要­摆脱“自恋”,更加努力地拥抱未来。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