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梳理与解析新时期小说­和影视之关系的力作

——评《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 文/朱 茹认真梳理了新时期小­说的发展阶段,以高屋建瓴的视野为读­者展示了新时期小说的­简明发展史。而且,在梳理历史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中,新时期小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文学在经历“文革”之后的真正复兴,便是从新时期小说开始­的。实际上,当今学术界对于新时期­小说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如果将视野从文学界­推向影视界,便能获得另一种新发现,即新时期小说很多被成­功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不乏有仍活跃于荧­屏的力作。这便牵涉到新时期小说­和同题电影的关系,即文学与影视的交集。李红秀先生独著的《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一书便专门梳理并解析­了二者的关系。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作者以非常清晰的逻辑­和科学的分类,探讨了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合理的分类保障了研究­的全面性。在绪论中,作者

脉络的同时,作者对数以万计的新时­期小说进行了合理分类,这些分类既是对其研究­对象的合理划分,又是基于新时期小说创­作实况的有据之谈。这确保了全书研究思路­的正确性,同时也保证了该书所研­究的新时期小说的全面­性。

作者通过对新时期小说­的整体把握,将其分为以下九种类型:反思类、改革类、知识分子类、知青类、文化寻根类、先锋类、婚恋类、新写实类、主旋律类。毫无疑问,这是整个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九条脉络,同时这也成为该书的基­本框架。全书的每一章研究的都­是不同类型的新时期小­说与相关影视作品的关­系,很有层次感。

但是毕竟新时期小说的­创作极为繁盛,所以作者虽然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但并没有面面俱到地讨­论每一类型的所有作品,而是选取了最能代表这­一类型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例如,第二章论述的是改

革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关­系。作者先做了理论的铺垫,探讨了改革小说对于改­革理想的呼吁与传播,并追根溯源,探讨了改革小说产生的­根源与轨迹。这种理论铺垫可以使读­者预先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对于随后的具体论证不­感到陌生,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即理论与个案相结合。

在选取个案时,作者并没有举出很多作­品来论述,而是选择了最能代表改­革小说总体成就和特点­的几篇小说,如《乔厂长上任记》《新星》和《野山》。因为在作者看来,《乔厂长上任记》最能代表新时期改革小­说呼吁文学改革和时代­改革的精神,《新星》则体现了较为深刻的改­革与守旧的较量,《野山》表达的则是发生在当时­农村改革方面的相关情­况。这些小说代表了当时改­革小说的三大母题,很有代表性,由此得出的结论也自然­很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以个案研究来分析材料,不仅可以避免长篇大论­式的无必要重复,而且可以凸显每一类型­优秀作品的代表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这类小说的精髓所在。

该书第三章对知识分子­类小说的研究也堪称典­范。作者首先进行了理论铺­垫,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类小说的显著特­点,分析了社会环境在知识­分子选择人生道路时所­施加的影响,还有知识分子类小说在­刻画知识分子命运时所­体现出的哲学思考。随后作者以《人到中年》为个案进行探讨,作者尤其重视这些小说­在讲述故事背后所隐藏­的哲理,作者认为这体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劫难过后敢­于担当的品质,虽然他们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但对于重建文化的责任­感,却丝毫没有降低。

可以看出,作者对新时期小说的整­体把握是非常精准的。作者不仅能够对缤纷多­彩的小说进行类别划分,还能够在同类别小说中­选出范本进行探讨。这极大地保障了该书的­全面性和论述的完整性。

详实的材料确保了研究­的可靠性。如果说在对新时

期小说进行分类时,体现的是作者对新时期­小说的全盘把握,那么当具体的研究深入­到个案时,则可以看出作者对每一­部代表作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从全书附录长达14页­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每一条结论的得出­都是架构在详实的文献­材料之上的。可以说,作者极少表达自己的主­观论点,而是让材料自己说话,可靠的材料推出的结论­自然也更具可靠性。

在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对于文献材料的甄伪与­收集,正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该书恰好体现了这一方­兴未艾的学术思潮。全书九大章,据初步统计,每一章参考的文献材料­均在80部(篇)左右。其中,不仅有学报上发表的短­篇学术论文,也有像《中国新文学大系》这样的大型丛书。尽管作者仅使用了论著­中的某几句话,但这种引用却是建立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的。例如,第八章讨论的是新写实­小说与电影传媒的关系,作者引用了余乐天的《影视传媒中的文学》一书,借以评论电影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写。余乐天的书出版于台湾­成文出版社,是今天市面上很难见到­的,而且该书多达1700­余页,作者引用的分别是第1­17页、第893页和第167­7页,跨度非常大,可见作 者不仅能够广泛参考各­种市面稀缺的书籍,而且对此类容量极大的­书籍,他都能够耐心读完,从中找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论据,最终运用到自己的著作­中。

重视文献材料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全书对引文­的严谨对待上,还表现在作者能够在文­学研究之外,广泛参考哲学、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在作者的眼里,文学属于人学,而人学则不可避免地与­哲学、史学等学术扯上关系,只有将这些学科的精髓­吸收进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文学研究。作者广泛参考各类学术­领域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论据都为全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第六章“先锋小说与影视传媒的­关系”,作者借用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科洛奇《叛逆的代表与先锋的意­义》一文来探讨新时期小说­创作之所以会出现先锋­派的原因,作者证实了先锋派的出­现是对沉闷许久的现实­社会的有力冲击,他们虽被当时的人视为­叛逆的代表,实则蕴含了先锋的革命­意义。有了这一层哲学分析,作者的文学研究结论便­有了理论依据,也就比那些泛泛而论的­著作更加有力。第七章对于婚恋小说与­影视传媒关系的讨论,作者借用的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相关理论,力证婚恋题材中的婚姻­失败往往是正常的欲望­在现实社会受了压抑,从而转化为一种扭曲的­心态,最终指向了婚姻的失败。而婚姻失败之后的双方,都努力寻求现实中的第­二个配偶,以期继续满足被社会扭­曲的欲望。正是在这一认识下,婚恋小说才进入新时期­的文坛中。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同样具有可靠性。

可以说,在目前学术界讨论文学­与影视关系的著作里,该书是参考文献材料最­丰富的著作,作者重视材料的广泛引­用,以及跨学科文献的深刻­领悟,最终才促成了书中文学­研究的成功。

总之,该书是一部全面性和可­靠性并重的著作。既有宏观的学术视野,能够对汗牛充栋的新时­期小说分门别类而无所­遗漏;又能够广泛参考引用多­学科的文献材料,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并得到很多新颖可靠的­结论。该书也为当前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经验,它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治学规律:既要有宏观的学术视野,又要有踏实的文献功底,只有兼具这两个方面,才能保证著作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  ?? 书名: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作者:李红秀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1月1日­定价:128.00元
书名: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作者:李红秀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1月1日­定价:128.00元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