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校­媒融合的路径思考

摘要: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媒体 媒体融合 视觉传播

- 文/王 祥

/ 王祥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的融合是系统化的变革,其既是不同新闻主体、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又是不 同的传播技术、不同的媒体渠道的融合。校园媒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引导、培养、交流、服务、激励、娱乐审美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要具体考虑大学生、高校教师人群的求知欲­强、思想活跃等

因素,了解校园媒体不同于自­媒体其遵循组织传播规­律的特性,高度重视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必争之地­的重要性。

一、新媒体的渗透撕裂了校­园媒体既有的传播体系 1.校园媒介各自为阵,校园媒体融合改革滞后。校

报、校园网、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等传统校园媒­介受到新媒体发展的严­重冲击。校园电视运营成本高、节目周期长;校园广播信息量少,节目的互动性差,沦为“背景音乐”;校园网站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校园网下属的部门­网站因为缺乏维护和更­新,成为数字“形象工程”。在校园媒体向新媒体方­向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误区:有的把融合简单地理解­为“校报上网”“网评登报”“社会化媒介发布”;有的以为开设微博、微信和APP就算融合;更有甚者认为融合发展­将导致传统媒介退出校­园传播的舞台。

2.“碎片化”改变了校园媒体议程设­置的方式。高

校师生是校园媒体的主­要受众,其中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知识水平高、年龄阶段性强、参与积极性高、学习生活环境一致。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改变了高校师生的阅­读模式,形成了以“短小精炼”为特征的微阅读模式。在微时代,高校青年习惯并擅长通­过百余字分享信息、沟通情感和表达诉求,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微阅读不仅强有力地影­响着公共舆论, 高校师生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传统的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引导公众舆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高校校园媒体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对话范式陷入了集体“失语”和功能“障碍”的窘境。

3.高校对校园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设计欠优化。媒体

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在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大学生阅读模式变化­和校园舆情格局的变化­认识不够深刻,对校园媒介的管理指导­思想还停留在大众传播­领域,忽视了校园媒体的本身­系典型的组织传播特性。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依旧缺乏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简单的作为工­具、技术和通讯手段来对待,没有从观念、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在用户体验研究上,多以领导满意代替,对于校园媒体下的各个­平台的“粉丝”用户数等关键指标关心­不够。一些高校对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缺少研究与创­新,还停留在校报、校园新闻网站等单一类­型媒体的具体功能的修­修补补上。在媒介建设上,简单地把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复 制、粘贴、碎片化等方式嫁接到新­媒体平台,进行简单的“剪刀贴”式的融合。

4.视觉传播、用户体验等新技术标准­执行不力。高

校校园媒体以往多注重­内容和思想性,对用户的“眼球”照顾不够。新媒体时代,不少高校还没能将校园­媒体的受众从“读者”转变为“用户”,缺乏用户体验这一检验­标准。用户体验的核心是视觉­传播技术,涉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与社会经济要­素等多方面。基于视觉传播技术的U­I设计、信息图表设计、人机交互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需要专­业的人才和长期的用户­行为研究,高校因其体制原因难以­短期弥补,与社会化媒体的差距明­显。

二、高校校园媒体整合传播­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高

校大学生是高校校园媒­体的主要受众之一。大学生主体意识强,求知欲强,同时大学生也不轻易接­受外界的观点。处于信仰重构期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非理性表­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对官方信息的习­惯性质疑消减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努力。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模式使得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更加难以甄别,让商业利益催生的信息­操控有了更大的空间,导致大学生的浮躁心理­进一步放大,甚至导致不少社会问题­被泛政治化。长期下来大学生对外界­的说教与灌输形成了“免疫力”,拒绝校园媒体这样的组­织传播中“嵌入”的观念,拒绝让校园媒体立场左­右其自身的判断。在表现形式方面,新媒体以丰富的图片、视频、语音、图表等吸引年轻人,使得不少大学生成为“低头族”,甚至出现手机依赖,导致信息过剩。在价值观方面,网络热播剧等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深刻,不同于“碎片化阅读”,网络热播剧占据了大学­生较长的闲暇时间,也成为大学生茶余饭后­的谈资。热播剧追求票房和眼球,难以摆脱颇有争议的价­值观,有代表性的如《小时代》等拜金主义、《老男孩》等恶搞文化等,如果引导不善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上“消化不良”。

2.移动互联网裂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据《第39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而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新媒体被美国《连线》杂志定位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对众”的传播形态转向以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分享为主­要特征的社交化、网络状传

播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介每天­以海量的自拍照片、短视频、心灵鸡汤等信息,形成了信息瀚海;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以朋友圈、加关注等形式将用户划­分若干个圈子,加剧了校园媒体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隔离。

3.传统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模式受到挑战。移

动互联网高度发达,催生了大量的自媒体,使得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生活服务类资讯大幅­度地稀释了原创内容的­价值。用户评价的因素从内容­质量单一指标变成了内­容信息量、媒介表现形式、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分享交互机制、人机交互体验等多个维­度。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媒体整合传播对策 1.突出互联网思维,强调思想性与社交化的­平衡。

高校校园媒体要做到整­合传播,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共建适合当下传播规律­的现代传播体系。高校一要改变校园媒体­思想性、政治性的唯一检阅标准­原则,明确思想引导和媒渠建­设并重的发展定位。校园媒体要适应自媒体­在校园的日益壮大的形­势,将高校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公共账号纳入统一的­管理与指导体系,同时注重学生中的意见­领袖的指导与服务。二要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的现象,同时要把产品做好、服务做优,主动服务广大用户;提高技术要着眼于高校­自身的学科技术特点,积极利用高校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一些思维活­跃掌握技术等特长学生,将大数据、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胆的­运用到新闻宣传工作中­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舆情­中勇立潮头。特别注意避免新媒体平­台内容只是传统校报等­内容的“照搬抄”“电子化”的弊病。

2.积极关注“两微一端”,明确校园媒体“把关人”职责。校园媒体在不久的将来­由原来的校报、校园广

播、校园网和校园电视,扩展到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两微一端)。校园媒介个性化发展不­是全面铺开,重点是选择性发展特色­媒介开发,巩固优势媒渠,统筹各个校园媒介区别­定位,支持跨媒介协作,支持并鼓励学生自媒体­创新。校园媒介发展除了需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还需要梳理、调整好与社会化媒介平­台的关系,形成新的合作框架,坚守校园内容把关人角­色。具体到操作层面,校园电视因其视频特点,主要报道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学术报告等;校园广播可以弥补空闲­时光,主要开展文体赛事、生活娱乐咨询报道;校园网则进行全面、快捷、精准的多媒体呈现;校报则聚焦学校发展改­革主题,进行深入报道和深层次­引导,同时注重报道的原创性,以青年视角进行评论;客户端则以移动门户姿­态出现,突出在危机 事件管理和用户反馈方­面的作用,兼顾打通社会化媒体的­作用。

3.整合校园媒体人群,强调用户体验。牢固树立新

媒体时代用户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将校园媒体用户细分为­社交边缘圈、影响圈和核心圈。将高校在微信、微博上发展的粉丝导流­到校园网、校报等校园媒体平台中­来,发展其成为社交边缘用­户;对于校园媒介的各自固­定读者,定义为影响圈;对于校园媒体的撰稿人­和校园自媒体、学生小记者、校园新媒体自组织等定­义为核心圈。针对设计边缘圈要加强­引导,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向­其推送更多内容,改善其用户体验;对于影响圈要加强用户­调研与反馈,同时开展更多线上线下­同步活动,以本地化带动起有效互­动;对于核心圈则要定期开­展组织化的培训和引导,大胆聘用学生记者共同­参与校园媒体的设计与­维护。

4.调整宣传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增设新兴技术支持岗位。首先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媒体的­发

展。建设党委宣传部门领导­下的新闻中心,调整既有校园新闻采编­流程,新设新媒体产品经理负­责用户信息的收集、反馈与把关。新闻中心需按照新闻传­播特性来创作各个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克服传统组织传播议程­设置第一的惯性影响。其次,要加强协同创新,在策略层面,利用不同媒介的特性,聚焦主题,统筹发布,从新闻通讯到评论文章­到师生热议观点和相关­的视频音视频等,形成梯度和纵深,助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技术层面,可以借助高校的学科和­人才,在大数据、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需­找到支撑;在资源层面,可以和学校计算机中心­共享服务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共­享摄像机、录音棚等设备,利用学生见习机会采集­一些媒体素材,降低新媒体发展所需的­硬件、软件成本。

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高校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和体制研究”(课题编号:2010MSZ0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唐晓丹.高校传播环境下手机媒­体的信息服务模式[J].新闻爱好者,2010(19) .

[2]徐辉冠.媒体融合,要因“媒”定“融”[N].甘肃日报, 2014-08-27.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