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旅游陷阱为何屡治不止

“长期的恶性价格竞争也­造成了旅游产品的变形。为争抢客源,零负团费屡禁不止,组团社把利润压力转嫁­给地接社和导游。”

-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只间,北京的“黑一日游”又出来需80元,游遍北京城”,五一期骗人了。遗憾的是,又有不少游客着了骗子­的“道儿”。

不惟北京如此,一到假期,各大在线旅游网站充斥­着各种低价促销,“原价近6000元的巴­厘岛4晚6日自助游只­要2999元;原价3000多元的韩­国济州岛4日游只需1­466 元;而原价3299元的香­港4日游现在只卖11­59 元……”同时,尾单、爆款、特惠、0元购……这些字眼也用在了旅游­产品上。

低价旅游陷阱多多

和北京“黑一日游”相仿,云南的“低价游”早已经臭名昭著。

张丽回想起2014年­那趟云南之行,至今还耿耿于怀,“以为捡了便宜,实际没少花钱。”张丽说。

张丽是山西人,2014年国庆节假期­到云南旅游。一家三口人一下火车就­被销售人员“忽悠”着参加了第二天的“昆大丽”5天团。“每个人只需要1000­元,我们一家3口人, 3000元还在可承受­范围内。”张丽高高兴兴地付完款,第二天踏上了“放血”的旅游之路。

同一个旅游大巴内,坐着和张丽一家一样的“散客”。这个由五湖四海的游客­组成的旅 行团,在交纳了相同的低廉旅­费后,被组织在一起。在每一个景点拍完照后,在导游的“介绍”下,张丽一家和同团的游客­晕乎乎地在固定的商场­刷了卡购了物,“有些景点就在门口合了­个影,还不如在家上网看图片­呢,最后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首饰。”张丽回想起来,依然愤愤不平。最后张丽一家花了近一­万元购买了据说是当地­特色的沙金首饰。

“对于这些低价旅行团,很多游客难以说不。一方面市场对‘质优价实’的产品供给不足,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会‘物超所值’,他们不是不明白低价后­面的猫腻的。”一位云南当地旅行社的­负责人说。在云南,这样的薄利旅行团百花­齐放。“‘昆大丽’5天团的成本价是每人­1600元,如果不让游客购物消费,根本赚不回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被低价吸引,就会为低价付出‘代价’。”一位旅行社的负责人说。和许多商品一样,旅游产品存在一定的成­本,机票、住宿、餐饮、景点门票……这些都是出游行程中必­不可少的成本支出。尤其是出游高峰时期,旅游成本会更高。以低价做噱头吸引消费­者的旅游产品,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多猫­腻和陷阱。当恶性竞争没有了受众­和市场,自然就会销声匿迹。

随着越来越多的强制消­费、低价骗局的曝光,对于“0元游香港”“一元钱游遍东南

亚”等类似的宣传标语已经­越来越不能吸引到 消费者,大多游客已经有了警惕­之心。“按照 合同法规定,违反国家禁止零负团费­的规定而 签订合同的,对于消费者、对旅行社都不产生 法律约束力。”一位资深法律人士说。 “长期的恶性价格竞争也­造成了旅游产品 的变形。为争抢客源,零负团费屡禁不止,组 团社把利润压力转嫁给­地接社和导游。”云南 上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峰说。导游 正常工作不但不能取得­合法劳动所得,甚至存 在导游要向旅行社买团­的现象。旅游购物、自 费项目成为地接社和导­游唯一可实现收入反转 的赌博性行为。

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2013年10月开始­实施的《旅游法》明确 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 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 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法律明令禁止,违法事件却依然屡禁不­止,“不合理低价”顽疾难除折射的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不完善。尽管《旅游法》否定了“不合理低价”,但何为“不合理低价”目前仍无明确的定义。

3月27日,云南省公布的“史上最严的旅游治理措­施”,对旅游购物进行了“一刀切”,治理措施造成的结果是:云南全线的旅游价格普­遍上涨了三到五成。选择云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迅速下跌,而同期,周边的贵州、广西却异常火爆,桂林甚至出现一房难求、一车难求的景象。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整个云南旅游市场看起­来秩序井然,游客体验也有明显改善。但旅游从业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昆明市旅游行业协会会­长朱伯威介绍说,节假日的刚性需求还比­较旺盛,但是今年云贵川三省的­旅游总人数,云南垫了底。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的­统计数据,4月30日,云南省当天共接待游客­243.09万人次,而当天,贵州的接待游客数是8­52.57万人次。

“对于消费者而言,以价格为导向,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旅游­目的地;对于组团社而言,当然是选择利润空间大­的旅游目的地。”李伟峰说,“云南省‘壮士断腕’的决心固然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如果整个市场主流­的产品结构不能得到改­善,这种做法势必会给当地­旅行社、旅游中低端住宿业和导­游、旅游运输等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求。“不合理低价”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需

“市场会有消化这些‘治理措施’的手段。”据一位云南当地旅行社­的负责人介绍,很多景区景点在取消定­点购物的措施公布后,应声而起了很多自费项­目,比如喝茶看表演,或者登塔远眺,“都是需要另行收费的。以前这些项目也存在,但不是大头,现在取消旅游购物了,景点的这些自费项目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环环相扣。”

禁止了强制购物,旅游市场真的就能回归

良性吗?

治理路漫漫

“我更愿意出国游,价格相对透明,基本成本显而易见。”一位在五一假期选择了­出境游的游客说。

解决国内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根除这一乱象,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成熟的游客越不会为­低价所迷惑。随着游客的不断成熟,“不合理低价”将失去市场。

对消费者而言,一个纷乱的市场是难以­博得信任和支持的,无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OTA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旅游企业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以此带动整体旅游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进行简单的“价格战”。

要想让旅游市场回归良­性轨道,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导游­和相关旅行社进行了“严肃处理”,而应该下大力气肃清旅­游市场的“潜 规则”。“仅仅依靠云南一个省去­取消旅游购物,不是长久之计,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治­理肃清。”李伟峰说。

旅游行业应从根源上杜­绝乱象发生,出台具有事前防控效应­的规范,建立完善的导游酬劳机­制,加大对不规范从业者的­惩罚力度,让行业竞争与发展回归­理性。同时,要加强对《旅游法》的实施和监管力度。旅游市场的监管者并非­只有国家旅游局,地方旅游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填补监管空白。

有专家表示,若要杜绝导游与游客冲­突事件的发生,应尽快规范导游管理制­度,完善导游薪酬体系,让导游得到更合理身份。导游应该有基本合理的­工资,再加上业绩提成,但业绩的提成应该是合­理的,而不是隐性的个人行为。

“旅游行业的乱象由来已­久,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改­变的。改变游客的比价理念、让企业停止价格战、协同背后的资源合作、保障导游收入等,这些事情要全部做到,还需要时间。”李伟峰说。

 ??  ?? 北京部分景点附近各种“一日游”小广告。
北京部分景点附近各种“一日游”小广告。
 ??  ?? 导游带领游客逛店。
导游带领游客逛店。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