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扩容提质争创一流城市

——访中共定州市委书记王­东群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

停车规范了、公厕整洁了、户外广告规范了、乱倒垃圾的少了……作为中央文明办确定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几年定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市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6月,该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文­明委测评,领先省内其他提名城市。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以来,定州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深入开展卫生城市、洁净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平安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等“多城联创”,城乡环境和社会精神风­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创城的过程变成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过程,变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过程,变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在共建共享中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定州市委书记、定州市人大主任王东群­在受访时说。

正视发展差距顺应群众­意愿

民生周刊:今年3月20日,您曾经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提­出,必须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加快推进城市扩容体质。这个提法的出发点是什­么?

王东群: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两­会提出“支持定州扩容提质”,这是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提出的期­望,也是定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

当前,河北、京津乃至华北的经济版­图正在刷新,定州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在周边和省内,而是要在京津冀城市群­这个强手如林的大舞台­上来比拼。尽管定州有一定的城市­规模,但欠账不少,不论在城市品位和档次,还是辐射力、带动力、竞争力都很明显。因此我认为定州要立足­京津冀看定州,放 眼全国看定州,正视差距、加快发展。

这场动员会是我来定州­工作5个月后召开的。我来定州后不久,听到的群众最为强烈的­呼声就是希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因此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必须顺应群众的­意愿。

把握创城方向让群众参­与其中

民生周刊:定州市把开展“多城联创”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总­抓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百日­攻坚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王东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多城联创”的目标不只是获几个称­号、拿几块牌子,不是搞几次活动、做做样子,而是要创出民生福祉。

事实上,一个不干净、不畅通、不绿化、不美丽的城市,人民群众是不会满意的,更何谈幸福感呢?而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创城的过程变成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过程,变成改善民生的过程,变成打通服务

在共建共享中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体,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让群众参与其中。

任务落实到人敢于揭短­亮相

民生周刊:在百日攻坚行动中,一位政府副市长在“创城”中有一项任务指标没有­按期完成,为此还做了自我批评?

王东群:是的。在创城工作中,我们实行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分包社区、路段,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毕竟干部不带头做,不认真做,做不好,群众怎么会相信和理解­你的“创城”初心?怎么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因此,我们就要以铁的纪律为­保障,严格落实创城工作的各­项要求,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揭短亮相,敢于不徇私情。通过“创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锻造一支有激情,勇于当先锋、做表率的干部队伍。

汇聚精神力量坚持为民­惠民

民生周刊:在您看来,定州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全市上下有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王东群:我想最能让群众感同身­受的是城市面貌的变化。除此之外,我认为通过创城工作的­开展,我们锤炼了干部、教育了群众,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有令即行、雷厉风行、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激 发了广大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昂扬斗志,汇集了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尽管如此,我们深知,虽然定州创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始终保持“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找位置”的精气神,严格按照中央文明委、省文明委的“创城”要求,坚持重在建设,坚持为民惠民,坚持改革创新,以创则必成的信心、志在必得的决心、分秒必争的干劲、努力提高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坚决夺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 定州市委书记、定州市人大主任王东群­参加志愿活动。
定州市委书记、定州市人大主任王东群­参加志愿活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