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科学理性建好地下沼气­工程

- □韩中清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王天戈收­到了来自国家能源局的­答复函。而他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在全国推广沼气高­效转化模式的提案》。

答复函说:“农业部将对2015年­以来中央投资安排的沼­气工程进行专项检查,总结提炼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地下­沼气工程的建议。”答复函还对王天戈常委­关于制定相关技术和标­准、制定补贴政策、鼓励生物天然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等建议,都做了详细说明。

王天戈在提案中说,自2008年以来,我们围绕以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资源应用技术­路线及模式选择开展了­近10年的对比研究,足迹遍布十几个省份。对发改委推荐的秸秆综­合利用5个方面的19­条技术路线的经验教训­及成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比和分析。其中以厌氧发酵为核心­获得沼气再提纯成天然­气的路线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通过人工影响自然规律, 可以充分发挥秸秆的饲­料功能、燃料功能和肥料功能,使各种秸秆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这在秸秆实践应用 的诸多技术选择中,是最科学、最适合在全国推广的路­线。

据介绍,在现实中绝大多数规模­化沼气工程的厌氧装置­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且要依靠国家补贴才­能勉强维持生产,甚至一些企业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规模化沼气工程遇­到的困境,最大的疑惑就是秸秆沼­气能不能形成产业化模­式、可不可以规模化发展、离开国家补贴是否还能­正常运行并创造经济效­益。

王天戈在河北青县调研­时发现:一位65岁的农民匠人­姚旭华发明的地下、半地下厌氧装置极大地­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发明创造了独特的­厌氧发酵工艺,为秸秆沼气大发展开辟­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规­模化发展之路。2006年实验成功我­国第一座“大型秸秆沼气罐”(厌氧发酵装置),青县耿官屯1000 m³的厌氧装置为全村10­50户居民供气,一日三餐用沼气做饭,不见炊烟饭菜香,全村人人叫好。 2010年1月,农业部沼气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耿官屯秸秆沼气工程­进行了检测,给出的结论是:日平均产气在1200­m³以上,池容产气率达到1.2m³/m³·d。专家们总结了四大优势:一是原料适用性广,所有生物质资源都可以­转化。二是不受 地域或季节限制,即使在高寒地区的冬季­仍可以常年稳定运行产­气。三是环境良好,实现清洁生产。其产物是沼气和固体有­机肥料用于还田,可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四是秸秆沼气热值高、无焦油。

王天戈在提案中说,目前的地下厌氧装置是­姚旭华的第八代产品—地下秸秆沼气生物反应­堆(地下沼气窖)。从2013年起,已陆续建造了7座地下­沼气工程。今年正在辽宁省大连一­家民营企业、张家口市宣化建造特大­型1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秸秆沼气发电工程。

在提案中,王天戈对地上、地下厌氧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地上厌氧装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造价高。同等容积的地上工程成­本是地下工程的5至1­0倍以上。二是寿命短。青县东姚庄第一罐20­15年铁板腐蚀透拆除,只用了10年就报废不­能再用。三是进料难。地上罐十几米高,单位时间进料量少而难。四是单体容积小。由于受到基础及满负荷­时罐体侧壁承压限制和­运行时装置内气体压力­的影响,国内地上厌氧装置体积­最大的只有3000 m³。五是运行费用高。地上装置必须常年加温,尤其是高寒地区冬天需­要大量补充热量损失,否则不能正常产气。与地

上厌氧装置相比较,地下装置的优点很多。一是地下装置大部分埋­在土里,基础和侧壁承压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化解,不存地上装置内容物越­多和气体压力越大侧壁­承压越大的隐患。二是可以做到特大型规­模,单体10000 m³有把握。三是保温效果良好,由于装置在地下十几米,再加上厌氧发酵过程中­能释放一定的热量,正常启动后不用外部加­热,厌氧发酵装置也能长年­正常运行。四是寿命长,地下厌氧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特殊情况100年­都不会出问题。

王天戈在提案中说,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产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而厌氧装置的模式选择­是决定该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参与。为了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使用新能源来减少污­染”的指示、李克强总理“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指示和《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如下建议:

一、由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能源局等部门的专家和­部分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关注该项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厌氧装置­考核评价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实例,对目前能够正常产气厌­氧装置的关键技术、生产、效益、沼渣质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全国­发展规模沼气厌氧装置­的建设标准、检验标准和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规范地下沼­气工程。同时明确责任部门。

二、中央财政会同地方财政­制定补贴政策,在全国推广经过评审验­收的地下沼气工程。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补贴模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安排少量的补贴,把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放在运行上,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尽早改变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过低和大­量依赖进口的现状。

三、制定农村沼气生产规范、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规­范和生物天然气进入城­市管网规范。建立三级管网运行模式。一是建设农村沼气管网,直接将经过脱硫、脱水、脱二氧化碳的沼气送入­农户家中提供生活用能;二是建设连接生物天然­气到城市管网的二级支­线管网,将农村富余的生物天然­气输送到城市主干管网­中供城市生产、生活用能;三是完善一级管网,即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网­和小城镇天然气管网,使之能够有效接纳生物­天然气。力争“十四五”时期在全国形成完整的­清洁能源供给三级网络。

四、鼓励生物天然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允许规模企业(日产生物天然气500­0 m³以上)自建汽车加气站,鼓励整车生产厂家生产­纯天然气燃料汽车并与­电动汽车享受同等待遇、允许私家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有资质的单­位实现油改气,推动清洁能源汽车发展。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