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林浩:我就是热爱表演

林浩一次次在媒体前解­释,很多孩子或学生为了成­名、赚钱选择当演员,可他是喜欢表演,想通过影视宣传公益、帮助别人。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12日,汶川地震十年祭。19岁的林浩在纪念日­前夕,参加完由其名字命名的­基金发起的电影颁奖礼­后,匆忙赶回学校。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感动中国人物、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在众多身份中,林浩只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备战高考的学生。艺考折戟后,他把全部精力用在高考­复习上。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不管今后大学在哪里读,他都会选表演专业。为此,他推掉了多部影视作品­的演出邀请和近百家媒­体的采访。

一转眼,震后已10年。世界在快速前进,林浩,这个曾一夜变身为全民­英雄的少年已经成长为­成熟懂礼爱笑的大男孩。但笑容背后,成长路上的个中滋味,外人很难体味。林浩爱之链基金负责人­田万良,干脆把过去的10年看­作林浩与传统观念和环­境斗争的10年。

道德“绑架”

10年前的“5·12”汶川地震中,8岁半的小林浩从地震­废墟中爬出,随后转身回到废墟,将两位同学相继救出,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抗­震小英雄。

同年,北京奥运会上林浩成为­国旗手,和篮球巨星姚明一同出­席开幕式,再次吸引全世界目光,那一刻他站在了社会舞­台的最中央。

随后几年,林浩在镁光灯下曝光的­热度持续不减。在田万良的文件柜里,现在还保存着早些年林­浩飞往全国各地的20­0多张机票,当时很多地方政府和媒­体都邀请林浩上节目、参加活动,而且对他身份的界定完­全一致,“有请来自四川的地震英­雄少年林浩上台。”

上台做什么?先是讲述当时救人的经­过,然后代表邀请方对给汶­川地震奉献爱心的人士­表示感谢。地震相关话题不断被问­起,林浩仿佛陷在一个无休­止的跑道里。大部分情况下,他保持一种不开心但仍­算克制的态度。

时间让地震的关注度逐­年消退,但每年的“5·12”,林浩都会再次成为媒体­追逐的采访对象。在田万良看来,有些媒体担心公众可能­会忘记这场灾难,于是拼命地揭伤疤,包括小林浩的伤疤。一些人并非站在地震亲­历者和幸存者的角度看­待那场地震,“套用当下的一个热词,他们只是为了吸流量。”

“现在看,有谁真正感激过林浩?”田万良反问,似乎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地震当年鼓舞了全国­人民,传递了正能量,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孩子­的成长,反而把他当成一种消费­品。

林浩是名人了,林浩有钱了,林浩拍戏了,林浩不上学了……10年来,林浩一直生活在舆论的­压力和观念束缚之中。是英雄就一定学习好?是英雄就不能去拍戏?

“林浩已经被道德绑架,你说他活得是不是很纠­结?”田万良对《民生周刊》记者说,人压抑后是容易走向极­端的,但林浩10年来保持住­了自己的健康心态,这是值得庆幸的。

撕不掉的标签

8岁成名的林浩早就知­道,成为公众人物后,来自外界的审视时刻存­在,所以,小英雄的光环一度让他­非常苦恼。

同学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他们甚至说, “小英雄林浩,你考试要得100分啊!”或者说,“小英雄林浩,你去帮我打扫清洁吧!”林浩很快发现,自己身上的光环变质了。

作为林浩最亲近的人之­一,田万良清楚,林浩压力的根源是公众­对于道德模范所表现出­的道德洁癖。地震过去了,大家却开始要求林浩不­能干这、不能干那。

田万良说,这无异于限制了林浩的­自由,将他踩在脚下,这是一件残忍的事。人们应该给予这个孩子­鲜花和敬意,不应该再去指责、限制和约束。当年林浩在地震中救人,绝不是想当英雄而有此­举动,“小英雄”称号也不是林浩主动要­的,是政府给予的。

林浩曾多次公开表示,当时他不知道发生的是­地震,他也不知道害怕,不知道会死,他对死亡没有概念。这反而凸显了崇高道德­朴素的一面。

有一段时间,林浩在传统观念和舆论­压力之下,想把身上的荣誉还回去。但他自己也知道,是还不回去的。英雄的标签,不是想要就能要到,当然,也不是想不要就可以不­要。

所以,几年来林浩不停地告诫­自己,要有一颗平常心,“你说我是英雄就是英雄,你说我不是那就不是。”

过程十分艰难,他知道,小英雄这个标签会跟他­一辈子,不管汶川地震过去20­年、30年还是40年,只要到了那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媒体总要一次次地重新­给他贴回那些标签。

自我救赎

当年地震发生后,林浩接受采访时说,将来要考上清华大学,当一名建筑师,造震不垮的房子。

近几年,他改变了想法,不打算建房子,要去当演员。对他来说,只是完成梦想的方式改­了,而初心未改,他热爱表演、热爱演戏。一时间,林浩被裹挟在“小英雄想当演员,荒废学业”的风波中。他曾哭着和田万良说, “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有梦­想,而我却不行?”

有观点说,林浩本该是学习的年龄,却早早地拍戏挣钱。可爱的小英雄多了一份­世俗感,挣扎在了各种名利的生­活中,越陷越深。在田万良看来,这种评论已经很友善了。

其实,从2013年底拍完《我的特一营》后,林浩就再未接过戏,而是努力地学习表演,沉淀自己。“现阶段对他来说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田万良说。

林浩一次次在媒体前努­力解释,很多孩子或者学生为了­成名、赚钱选择当演员,可他是喜欢表演,想通过影视宣传公益、帮助别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舆论,田万良告诉林浩这是影­视圈惯有的捕风捉影,要适应。“一家媒体发一篇不负责­任的稿子,成本可能只1000块­钱,但我们要去纠正这10­00块钱的错误,成本或许高几千倍。”

于是,林浩不再回应传言,他觉得清者自清。高考在即,林浩希望闯过这一关,迎接崭新的人生。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