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大体育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

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正努力建设新时代体育­强省。

- 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

党的十九大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正在努力建设新时代体­育强省。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身和­健康的关键举措,坚持科学化引领、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加快完善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设­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均等享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我们在广覆盖、保基本、促均衡上下功夫,建成覆盖城乡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55平方米。

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注重抓基层末端、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在市、 县(市)主城区建成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目前,江苏的城市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左右、直线距离800到10­00米范围内,就有便利的公共体育设­施锻炼,还可以参加健身组织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享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把农村体育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全民健身城乡一体­化目标,保障农村群众健身权益,先后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苏北农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苏中苏北接合部农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和­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建设­工程。

当前,江苏绝大多数乡镇都建­有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

基本都建有健身房、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乃至健身广场,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较大自然村也配有健­身设施。

建设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为满足群众参与大型体­育活动和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要,我们抓住承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南京亚青会、南京青奥会等大型赛会­的契机,出台标准,推动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建设。

经过不懈努力,江苏13个设区市基本­建成5000个坐席的­体育馆、30000个坐席的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游泳馆和5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各县(市、区)基本建成3000个坐­席的体育馆、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

共建共享 创新发展

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功能多元的公共体育设­施。

打造生态立体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注重体育设施与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有机融合,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或城郊、滨湖、傍山森林、湿地、公园,以及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和城乡边角地,巧妙布局,策划定制,建成各类体育公园13­00多个、健身步道1万多公里。

这些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融入了周边的历史、民俗、自然资源等要素,融合了运动健身、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多种服务 功能,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立体的健身设­施网络。

打造功能多元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针对大型体育场馆面临­的服务功能单一、效能不佳、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在全国率先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路径主要是将现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存量资­源功能拓展和增量资源­业态融合,在充分发挥体育主体功­能的基础上,融合健康、旅游、商贸等多种服务于一体,打造功能复合多元、运行集约高效的健身产­业聚集区和城市服务功­能区。目前,全省建成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14个。

打造宜业宜居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为了让体育全方位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全民健身生活化,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自觉行动,江苏省体育局与14个­县级政府签署协议,探索建设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我们按照创新省地共建­模式、突出体育健康主题、强化产业支撑带动、坚持文化沉淀聚合、加强政企协同推进等5­个原则,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实现产业、资源、服务等有效集聚。

服务增强健身健康获得­感

我们努力提升公共体育­设施 的开放服务质量,促进群众积极参加体育­健身,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968万,居民体质合格率达92.3%,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率为90.86%。

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水平。发布省政府规章《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规范各类体育场地开放。出台《关于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共体育场馆自用­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等政­策。

每年安排5500万专­项经费,补助100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采取“体育+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每年在全省发放500­0万元体育消费券,激励更多群众到体育场­馆锻炼。

提升智慧健身服务水平。推动传统公共体育服务­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拓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健身服务。各地整合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建设了一批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

各大型体育场馆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集成信息网络、智能灯光、智能通信与广播等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建设智慧健身工程,江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单一、效能不佳、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江苏在全国率先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苏群众能很方便地查询­身边的健身设施、预订健身场馆、获取科学健身知识、进行互动交流。

提升设施管理维护水平。针对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室外健身器材的管理­维护难题,各地体育部门安排专项­经费、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通过签订责任状、服务外包、购买公众责任险等形式,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及时维修、更换破损、过期的健身设施和器材,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健身服务。

建公共体育设施长效机­制

我们认真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大体育”工作理念,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省委、省政府把公共体育设施­纳入高质 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纳入省政府年度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统筹部署、定期督查。

省、市、县三级政府把公共体育­设施重点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报告、财政预算和民生实事,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设区市结合实际,提出打造以体育为主题­的特色城市目标,优先发展公共体育设施。

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共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出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省体育局、发改委、住建厅联合实施《江苏省公共体育设 施基本标准》,指导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管理和服务。省体育局出台《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和《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把公共体育设施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和发展。

强化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财政投入,每年从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基层体育设施建设。

在专项资金引导下,各地积极筹措资金、调配土地,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企业冠名、社会赞助、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发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 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 ??
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
 ??  ?? 江苏乡村运动场。
江苏乡村运动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