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zhoukan

神农架,走上绿色发展路

林区从伐木时代迈向生­态保护和生态全域旅游­时代,并由此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

- □ 魏家锋

被誉为华中屋脊、北纬31°上的绿色奇迹的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最大的国有林­区,下设7个国有林场,管辖森林面积251.2万亩,连续实现38年无较大­森林火灾。

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发展方针,在森工企业转型中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创新、在绿色发展中深化,林区从伐木时代迈向生­态保护和生态全域旅游­时代,并由此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2017年,神农架林区林业综合“四项”工作考核全省第一。

改革生机

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温家宝签批,神农架生态保护重要,应纳入天保工程。

2000年3月,神农架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撤销了40多个林业队、3个基建工程队,关停30余家木材加工­企业、6家商贸企业、4个林业运输车队。按照天保工程要求,理顺管理体制,重建管理机构,在各林场组建22个管­护所、56个护林站,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全面转向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为减轻神农架国有林场­的担子,林区党委政府剥离林场­办社会的职能,将4所职工子弟学校、1家职工医院移交地方­政府,实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通过组建企业分流安置­和天保政策性一次性安­置,安置富余人员2628­名;将林场1265名离退­休人员“五险 一金”、465名养老抚恤人员­抚恤金全部纳入社会化­统筹,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先后通过争取政策,豁免债务987万元。

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场改革­6号文件,随后湖北省委出台国有­林场改革7号文件,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原则、内容、标准和要求。林区党委政府将林场改­革纳入年度全区28项­改革范畴,林区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6次听­取国有林场进展情况汇­报, 2016年11月由林­区党委政府联合下发《神农架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最终将国有林场定性为­公益类事业单位。

从2014年起,林业管理局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对基层所站实施维修改­造,新建维修所站51个,实行职工拎包入住,达到了

“五有”“五统一”标准化管理要求。五有即有办公室、有美化措施、有生活设施、有GPS定位管理、有人巡山护林,五统一即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护服装、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所站名称。

立体资源管护

神农架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冠名的地区,是长江大保护三峡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2018年,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在国­际慢城联盟法国年会上­被正式授牌,成为湖北省首个、中国第九个国际慢城,神农架生态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

神农架林区连续38年­无重大 森林火灾,防火措施从原来的人防­逐步向人防、技防方面转变。截至目前,神农架林区投资300­0万元,率先在全省建成森林资­源网格化、信息化建设系统,安装高山林火视频监控­80台、监控探头1553套,配置无人直升机两架、流动指挥车一辆。

林区投资800万元建­成森林武警永久性驻防­基地,落实森林武警部队重点­防火期靠前驻防;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组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发布《年度森林资源公报》,实现森林资源管护成效­数字化。

通过能力建设,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管­护从传统行政的、法律的管护手段,迈向专业、经济、科技的管护。

生态保护,制度先行。神农架在全国率先编制《国土空间开 发利用管控规划》,建成信息指挥、视频监控、GPS定位、无人机巡航四大资源管­护系统,“空中有飞机、山上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五位一体”立体森林资源管护已成­为常态。

神农架林区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生态文明建设书记责任­制、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出台《自然资源保护基金管理­办法》,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在全省率先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资源管护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森林城镇

神农架林区承担的“绿满荆楚”3年总任务为2086­3亩,而实际上,神农架已完成造林23­092亩,占计划的110.7%。2017年,神农架林区把“绿满荆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完成村庄绿化999亩、通道绿化9亩。

神农架林区以“见缝插绿、提质增效、生态惠民”为主题,以栽大树、建基地、推进绿色全覆盖为目的,深入实施以“五林”建设为主的六大工程,即通道景观绿化工程,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工程,城镇、社区、单位绿化工程,山体生态修复工程,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优质特色种苗工程。

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投入10840­万元,启动实施67个绿色示­范村村庄绿化,通道绿化751亩,完成宜林地、无立木林地、

通道、村庄等造林23092­亩,新建桫椤树产业基地1­6000多亩、苗圃基地1300多亩。截至2016年底,神农架林区先后有10­个村被命名为全省“绿色示范乡村”,松柏镇、木鱼镇、新华镇被命名为全省“森林城镇”。

今年,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和­林业管理局自我加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覆绿、增绿、改绿”的“三绿”建设工程,用3年时间修复早年粗­放发展阶段造成的“天窗”和“伤疤”,最终使神农架实现高标­准的全域绿化。截至4月底,神农架林区已完成20­18年“三绿”工程总任务的70%。

宁可利用不足,也不过度开发,神农架把绿色作为底色, “十二五”期间人工造林4.9万亩、封山育林17.3万亩、完成绿道307公里。截至目前,林区累计退耕还林24.06万亩,大九湖湿 地面积增加284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1.1%,保护区内高达96%。

全域旅游 绿色宝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神农架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神农架申创了多个金字­招牌,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国际慢城等众多荣誉加­身,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避暑后花园”。

目前,神农架已开通到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旅游直通车,建成神农架机场和神宜、武神生态旅游公路,旅游码头、航空、铁路、高速、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大大增强了游客 可进入性。

神农架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提升西南一线,完善原有景区接待品质;打造东北一片,开发东北部旅游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举办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炎帝诞辰节、冰雪节等活动,突破“季节不平衡”“体验单一”短板。围绕“旅游+”,延长“旅农林”产业链,农林特色产业体系日渐­成熟。

2017年,神农架林区接待游客1­321.5万人次,实现区内旅游经济收入­47.6亿元。今年5月1日至7月2­2日,进入神农架景区游览的­总人数为25.6484万人,盛夏避暑游正迎来高峰。

此外,神农架林区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最大限度利用林下资源,带领全区林农致富增收。2011年,林区成立中蜂产业发展­办公室,利用广阔的山场优势,发展养蜂产业,做大做强中华小蜜蜂产­业,建成了省部级、区级示范蜂场41个,保种场6个,培育养蜂大户86户。

2017年,全区蜂群规模达到4.58万箱,蜂蜜产量达到300吨,产值过亿元,中华小蜜蜂已经做成林­区的林下大产业。林区还成立中医药养生­养老办公室,挖掘神农尝百草神农文­化,推进中药养生大健康产­业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建生态产业园区,利用神农架独特的生态­产品开展选商招商,引进劲牌酒业等知名企­业,打造了“生态酒、富锶水、百花蜜、山野菜、中草药、有机茶”等六大特色产品。

 ??  ??
 ??  ?? 神农架林区员工在林中­勘测古树名木群棵数。
神农架林区员工在林中­勘测古树名木群棵数。
 ??  ?? 神农架林区新华林场将­支部主题党日搬进森林­抚育地。
神农架林区新华林场将­支部主题党日搬进森林­抚育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